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肾盂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疾病,可引起不可逆性肾实质损害——肾疤痕形成,并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若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避免上述异常的出现。核素肾皮质显像是一种良好的显像方法,它可用于急性肾盂肾炎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左心衰发生的原因及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对本院2005-01~2010-08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病人经积极抢救,严密观察,紧急手术,及时挽救了母儿生命,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结论:重视产前检查,加强预防,及早发生心衰的早期表现,心衰一经改善,应立即手术,也可一边控制心衰,一边手术。  相似文献   

3.
急性肾盂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疾病,可引起不可逆性肾实质损害——肾疤痕形成,并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若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避免上述异常的出现。核素肾皮质显像是一种良好的显像方法,它可用于急性肾盂肾炎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4.
1例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出现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经积极治疗,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本文对此进行报道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可能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接受Wingspan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5例(4.9%)发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支架植入术后5 min~6 h,5例患者脑血管造影证实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给予动脉内溶栓治疗后均获再通,无溶栓相关致残致死情况发生.结论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原因多样,积极的干预措施可减少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总结玉树地震中发生急性高原病的治疗体会,提醒大家重视急性高原病,了解急性高原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在4月14日玉树发生地震后收治的抗震救灾人员中急性高原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结并分析。结果:收住的26例急性高原病患者:8例为急性肺水肿;3例急性肺水肿合并脑水肿;1例为短期内再返高原再次发生急性肺水肿;其余患者均为不同程度的急性高原反应(急性轻症高原病)。经积极抢救治疗均痊愈出院,进一步转往低海拔地区。结论:急性高原病应早诊断、早治疗,在高海拔地区早期有效的氧疗作为治疗基础,并给予一般对症后积极转往低海拔地区,及时救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正>胆管支气管瘘是指胆管与支气管之间出现相互交通的瘘管。由于肝脏分泌的胆汁可经该通道咯出体外,所以患者多因胆汁的化学性刺激及细菌性感染出现急性坏死性肺炎,导致较高的死亡率[1,2]。1850年Peacock[3]首次报道了1例肝包虫病患者发生胆管支气管瘘,此后相继有了该病的报道。但大部分文献均为个案报道,较少有系统性阐述该病的相关资料。故此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诊疗进展等方面对胆管支气管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余佳芳 《西南军医》2014,(1):107-108
目的:观察强化护理措施对哮喘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条灸其定喘穴,比较两组的疗效、气道功能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气道功能的改善以及症状消失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以往研究认为,慢性肺血栓栓塞病例的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可见扩张的支气管动脉。迄今为止,尚未见关于急性肺动脉栓塞(PE)病例支气管动脉CT表现的报道。本研究观察了PE病例支气管动脉的多层螺旋CT(MDCT)肺动脉造影表现,并比较急性PE与慢性及复发性病例的支气管动脉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大咯血的疗效.方法4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大咯血的患者均急诊行BAE,栓塞剂采用明胶海绵颗粒(1.0mm×1.0mm×1.0mm)及2mm长真丝微粒,其中2例行2次BAE治疗;所有患者随访8~21月.结果所有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后即刻止血,近期疗效显著,单纯采用明胶海绵栓塞的1例患者在2月后咯血复发.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目前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大咯血的首选治疗方法,尤以真丝微粒作为栓塞材料为佳.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CO)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有毒气体,属于抑制呼吸酶亲血红蛋白的窒息性毒物。机体吸入一定量的CO后可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称为CO中毒。CO中毒可造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脏器损害,其中以脑损伤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最为重要。首先急性CO中毒性脑损伤患者急性期会出现以急性脑缺血缺氧症状为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其次,急性CO中毒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d的“假愈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结肠癌发生率处于上升趋势,发展到晚期可并发急性穿孔,出现急性腹膜炎。我院自1993年1月~2007年12月共手术治疗结肠癌并发急性穿孔3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甲强龙)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L)-5的影响。方法 6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吸氧、抗感染、抗过敏、扩张支气管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甲泼尼龙80mg/d静点,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10mg/d静点,治疗前、治疗1周后分别测定血清IL-5水平,观察其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均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血清IL-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清IL-5水平均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L-5是与支气管哮喘相关的炎性反应的重要产物,其增加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甲强龙能够更好地抑制IL-5的合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病程中心电图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筛选确诊的12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对其治疗前后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可出现心律失常、Ⅲ导联和aVF导联T波倒置、V2~V4导联T波倒置、aVR导联ST段抬高、V4~V6导联ST段压低、右心室高电压及肺性P波等改变。经治疗后,心电图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心电图改变敏感性较高,但缺乏特异性,结合临床特征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早期筛查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硫酸镁静脉注射辅助治疗哮喘急性发作5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硫酸镁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1.09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吸氧、沙丁胺醇雾化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茶碱类药物、祛痰、防治感染等常规治疗措施,若患者病情为重度或危重,给予激素静脉应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10mL+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注射,1—20次/d。结果对照组52例中,治疗1d内完全缓解13例,1~3d间完全缓解20例,3—5d间完全缓解15例,5d后缓解4例。治疗组57例中,治疗1d内完全缓解21例,1~3d间完全缓解26例,3~5d间完全缓解7例,5d后缓解3例。两组患者的3d内缓解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辅助使用硫酸镁静脉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提高疗效及缩短缓解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上呼吸道急症, 常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急性梗阻,并可导致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等肺内并发症的发生,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7.
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阶段,常因并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有文献报道,尿毒症病人50%以上死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因而准确的掌握尿毒症患者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发生的先兆,并积极采取有效地救治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自1999-01~2003—11共收治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46例,由于能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采取了积极有效地救治,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流行病学特点有何变化。方法 对我院1982~2003年22年间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流行病学有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 22年间我院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收治人数无明显增高或下降趋势,第三季度为收治高峰。急性白血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儿童、青壮年为主。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略多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论急性白血病发病率近年无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9.
部队高原病防治系列讲座(4) 急性高原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高原病是指驻平原地区人员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而发生的一种病理生理变化。其常发生于进入高原后的6~96h,吸氧不能完全缓解症状,常需要脱离低氧环境2~3天后才能恢复,因此有学者认为,急性高原病是低氧引起的超时反应[1]。急性高原病的发生过程及其演变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急性高原病的3种类型(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的发病机制有共同之处,其中液体潴留、液体转移(主要是肺和脑)、睡眠时低氧血症加重、低氧通气反应降低和心功能不全等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急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反应也称急性轻型高原病,是指驻平原地区人员进入高原后,由于对环境的习服适应机制尚未建立而发生的一系列急性低氧应激反应。初上高原1~3天,甚至数小时后就可能出现缺氧症状,多数人能够耐受,5~10天可逐渐缓解。1.1发病诱因高原低氧、低气压是发病的根本原因,但诸多诱发因素也不可忽视,常见因素包括寒冷、感冒、睡眠不足、晕车、精神紧张及劳累等。急速进入高原者发病率高,症状较重,缓慢进入高原者反应较轻。另外,发病还与进入季节有一定关系,往往夏季轻、冬季重。患有慢性疾病或肥胖者更易发生急性高原反应,且症状较重,持续时...  相似文献   

20.
杨秀娟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307-2307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急诊,发病6h内者需积极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效果与溶栓前的准备及溶栓后的监护密切相关.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溶栓后并发症,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