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表溃疡是指继发于糖尿病、静脉曲张、压疮、感染、外伤等临床各种病因致使体表溃烂,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创面经久不愈,造成患者痛苦,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我科在消除各种病因的基础上,应用湿性换药疗法治疗各种体表溃疡,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创伤性伤口溃疡是指机体皮肤肌肉等组织在遭受开放性创伤后所发生的伤口溃疡,多由于伤后清创不彻底、有异物残留、治疗换药不当致使皮肤肌肉伤口长期不愈合。多发于肢体末端,不伴有局部化脓性感染,伤口局部充血、溃烂、肿痒、渗液、肉芽增生,久不能收口愈合,临床治疗护理较为棘手。本科采用局部艾灸辅助治疗1例创伤性伤口溃疡久不能收口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9岁,因"左足背外伤后创面不愈合25d"于  相似文献   

3.
魏贤珍 《现代护理》2003,9(7):547-548
外伤、烧伤等后期创面长时间不愈合 ,形成慢性溃疡创面 ,部位大多位于下肢和骶尾部。创面长时间不愈合 ,不仅给患者精神和生活上带来许多痛苦和不便 ,而且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们用冻干鼠表皮生长因子 (MouseEpidermalGrowthFactor简称mEGF) ,治疗慢性溃疡计 10个创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患者 ,10个创面 ,男性 6例 ,女性 2例 ;年龄为8~ 74岁 ,平均年龄 (4 0± 2 0 .7)岁 ,创面存在时间最短 9周 ,最长 11月。其中糖尿病溃疡 2例 2个创面 ,静脉曲张溃疡 1例 1个创面 ,外伤后创面和烧伤后创面各 2例各 3个创…  相似文献   

4.
刘勇  岑瑛 《华西医学》2002,17(1):96-96
皮肤或粘膜缺损合并慢性感染 ,伤口长时间不愈合 (一般 >3月 )称为慢性溃疡。形成慢性溃疡常见原因有 :(1)小静脉回流障碍 :(2 )外伤 (包括烧伤 ) ;(3)神经营养性疾病 ,如麻风、糖尿病等。下肢为溃疡的好发部位〔1〕。我科自 1995年以来共收治慢性溃疡病人 71例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71例。其中男性 39例 ,女性32例 ,男女比例接近 1∶1;年龄 4~ 81岁 ,平均年龄 38岁。部位在下肢者 5 3例 ,占总病例 74 % ,其余部位有上肢、胸、腹、头部等。病因 :外伤性溃疡5 6例 ,其中外伤瘢痕愈合后继发溃疡2 9例 ,外伤并发骨髓炎形…  相似文献   

5.
门诊外伤患者,经正确处置的创面翩伤口2周左右可基本愈合。我们把始终坚持用药一个月以上未发生愈合的创面和伤口称之谓不愈创面。在外伤处置时未能将游离碎骨或异物清除干净,是造成创面和伤口难愈的重要原因。这样的病例在门诊外伤处置中经常见到。现将2例处置方法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例1,男,74岁,身体状况良好。1997年1月30日其左食指被房门挤伤,经截指后,创面敷药达4个月尚未愈合。5月初转来我院就诊,经查发现,患者残措创面结痴硬厚,并有异味分必物,曾用雷夫奴尔外敷和肌注抗生素;因创面长期不愈,患者情绪急躁,…  相似文献   

6.
据有关报道,白砂糖治疗溃疡创面确有一定疗效,其治疗范围包括:外伤创面、难以愈合的溃疡(如慢性小腿溃疡)、烧伤和冻伤创面等。 [药源] 食用白砂糖(有的用饴糖、蜂蜜制备)。 [用法]先用盐水棉球或1∶1,000过锰酸钾液洗净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后,用白砂糖均匀撒布于创面上,厚约2~3毫米,略大于创面,上盖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  相似文献   

7.
丁伟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447-2448
慢性下肢溃疡是由小腿下1/3部位溃破难愈的疾病,临床表现以下肢溃破长年不愈、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好发于体力劳动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患者,以中老年为多见,本病属于中医“臁疮”范畴,俗称“老烂脚”。这种溃疡长期不能愈合,或愈合后仍反复发作,有些溃疡甚至会“癌变”或需要“截肢”。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溃疡生肌散结合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治疗外伤或创面感染形成的溃疡、静脉曲张等各种皮肤溃疡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了解贝复济(bEGF碱性成纤维 细胞 生长因子)对顽固性体表溃疡的疗效。方法:将38例45个顽固性体表溃疡创面清创后,用贝复济治疗,7d为一疗程。以患者自身用药前后创面的变化为对照。并以28d为疗效评定标准,观察、统计创面的愈合时间。提前愈合7d以上的为显效,提前愈合为有效,无提前愈合但有愈合趋势为好转,无提前愈合且无愈合征象为无效。结果:应用贝复济后,大部分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显效率75.6%,有效率95.6%,好转率4.4%,无效为0。结论:贝复济对顽固性体表溃疡有显著的促修复,加速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邓洁  罗羽  王仙园 《护理研究》2013,(12):3974-3975
难愈性创面(refractory wound,RW)是指多种原因形成的创面经1个月以上的治疗未能愈合,也无愈合倾向者[1].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烧伤、冻伤、癌症术后的放疗、骨科术后合并感染等,都易引起创面的迁延不愈.临床常见的难愈性创面包括糖尿病足、外伤性溃疡、压迫性溃疡、放射性溃疡、静脉淤血性溃疡、动脉缺血性溃疡、感染性溃疡和恶性溃疡[2].迁延不愈的创面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往往还是导致更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如糖尿病足就已成为临床非外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由于创面难愈的发生机制复杂、治疗困难,对该类创面的治疗和护理已成为公认的临床难题.创面护理从过去的任其自然愈合到后来使用绷带、新型敷料、创造有利于创面愈合的环境,以及护士对创面渗液、气味及愈合进度的关注,到现在利用更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创面愈合提供有利条件,护理干预为促进难愈性创面的愈合和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现将难愈性创面护理措施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是指体表皮肤受到暴力的作用而造成大片皮肤从深筋膜上被撕脱或潜行剥离,常合并肌肉、肌腱、神经、血管及骨与关节等深部组织创伤。负压封闭引流(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具高效引流、迅速封闭创面、降低感染风险等多方面优势,被广泛使用~([1])。我科于2017年4月收治1例因外伤导致全身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合并截肢病  相似文献   

11.
1背景创伤性溃疡是指有明确外伤史,并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溃疡,临床表现依损伤性质不同而异,部位不确定。机械损伤性溃疡,常由创面处理不当、清创不彻底、换药不当引起,继发的感染、坏死及血管、神经损伤影响肉芽生长,妨碍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促愈合的机制。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制备糖尿病模型,造成背部皮肤缺损,将bFGF溶液连续15天喷注于创面,透明膜描记记录伤后第5、10、15、20天创面面积。伤后第5、10、15、20天取创面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包括肉芽组织的生长和再上皮化情况。结果bFGF可以明显加速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愈合速度,使创面面积显著减小(P〈0.05).组织学检查:bFGF治疗组在创伤10天成纤维细胞生长活跃,数量明显增多,成纤维细胞与毛细血管肉芽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创伤后15天,创面收缩与再上皮化明显,新生上皮向创面中心爬行较快。在bFGF作用组,MMP-9和Timp-1表达增强。结论bFGF对于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ibFGF可能通过促进皮肤细胞高表达MMP-9和Timp-1途径加快皮肤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溃疡、窦道等,在治疗上一直较为困难。近来,我们选用25%(mg/mL)的阿托品溶液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不仅缩短了病程,而且提高了临床治愈率,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8岁。由肌肉注射引起局部感染形成脓肿切开后长期不愈合溃疡伤口4例;外伤感染的骨突出部位难愈合伤口20例;手术后伤口感染形成慢性溃疡者5例;慢性骨髓炎1例。临床表现: 患者创面大或深,且长期不愈合。或处于活动  相似文献   

14.
烧伤残余创面并发湿疹是指在烧伤治疗的中晚期,残余创面或新愈合创面继发的一种慢性感染性湿疹样皮炎.这也是造成残余创面反复破溃、迁延不愈甚至形成难愈性创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烧伤刨面后期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难题[1].湿疹引起的渗出、红肿、痛痒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严重影响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溃疡形成是糖尿病足病变发展的重要阶段。糖尿病足溃疡是一种慢性难愈合的溃疡,愈合机制十分复杂。慢性创面难于愈合的原因主要有:神经病变容易致皮肤完整性受损,易被微生物入侵;血管病变致局部血供不足,组织长期缺氧,愈合延长;创面局部生长因子数量减少,活性降低或多种因子间调节失控等多种原因致创面处于病态阶段,长期“停滞”在炎症期或增生期,难于愈合。  相似文献   

16.
笔者试用自体血清滴眼治疗角膜病变16例,17眼。其中因化学伤、角膜外伤后继发感染12眼,病毒性角膜炎5眼。均配合全身应用抗生素、维生素等治疗。结果有13眼角膜创面或炎症病灶愈合;2眼自觉症状好转;2眼因角膜深部溃疡并发穿孔,行角膜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形成早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实验于1999-06/2004-12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完成。选取二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照射组40只、创伤组30只、正常对照组10只。照射组以60Coγ射线50Gy单次局部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照射部位为双后大腿、臀部及全尾;创伤组于背部制作直径1.5cm单纯皮肤伤口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创面内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400倍条件下光镜观察其相对含量,以视野内阳性细胞数量为准,分为阴性(视野内无阳性信号)、弱阳性(视野内可见10个以下阳性信号)、阳性(视野内可见11~30个阳性信号)、强阳性(视野内可见30个以上阳性信号)。结果:实验共纳入8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73只,死亡7只。①照射组与创伤组大体观察:照射组照射后1~7d未出现异常反应,第9天出现尾根部红肿及足底轻度红肿,第28天尾根部与大腿内侧脱毛、糜烂及浅小溃疡达高峰,第35天伤口仍未愈合,溃疡周围可见新生上皮迟缓长入,第55天溃疡周围新生上皮部分覆盖创面,伤口有收缩趋势,但仍未愈合。创伤组皮肤伤口均经历炎症渗出、伤口收缩、瘢痕愈合阶段,伤后1~2d炎性渗出较多,第3天伤口开始收缩,伤后18d时伤口全部愈合。②照射组与创伤组基本病理学变化:照射组:溃疡前期表皮细胞及毛囊上皮肿胀、核固缩、碎裂,真皮及皮下组织出现充血性血管反应,胶原纤维肿胀、融解、断裂、水肿、排列紊乱,并有灶状表皮浅层缺失灶;溃疡期溃疡表面为坏死组织层,其下为增生不良的肉芽组织,其内极少见新生血管,胶原纤维变性、融解、断裂、水肿,可见成纤维细胞松散聚集形成的细胞团。创伤组:伤后1~3d,创面大量炎细胞、浆液和纤维素渗出,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散在肉芽组织形成;伤后5~9d,肉芽组织增殖达到高峰,上皮细胞增殖旺盛;伤后11d,伤口逐渐愈合;伤后11~21d,肉芽组织减少,由瘢痕组织取代;伤后21~28d,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胶原纤维逐渐增宽呈条束状。③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结果:正常对照组:皮肤内无明显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阳性信号。创伤组:伤后5~10d,创面肉芽组织内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呈强阳性,创面愈合后表达迅速减弱。照射组:形成溃疡前(照射后1~11d)组织内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逐渐增强,呈阳性;溃疡形成后(照射后14~28d)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较创伤组伤后5~10d明显减弱。结论: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内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减弱可能与其愈合延迟有关,早期应用生长因子制剂可能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形成早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实验于1999—06/2004-12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完成。选取二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照射组40只、创伤组30只、正常对照组10只。照射组以^60Coγ射线50Gy单次局部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照射部位为双后大腿、臀部及全尾;创伤组于背部制作直径1.5cm单纯皮肤伤口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创面内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400倍条件下光镜观察其相对含量,以视野内阳性细胞数量为准,分为阴性(视野内无阳性信号)、弱阳性(视野内可见10个以下阳性信号)、阳性(视野内可见11~30个阳性信号)、强阳性(视野内可见30个以上阳性信号)。结果:实验共纳入8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73只,死亡7只。①照射组与创伤组大体观察:照射组照射后1-7d未出现异常反应,第9天出现尾根部红肿及足底轻度红肿,第28天尾根部与大腿内侧脱毛、糜烂及浅小溃疡达高峰,第35天伤口仍未愈合,溃疡周围可见新生上皮迟缓长入,第55天溃疡周围新生上皮部分覆盖创面,伤口有收缩趋势,但仍未愈合。创伤组皮肤伤口均经历炎症渗出、伤口收缩、瘢痕愈合阶段,伤后1~2d炎性渗出较多,第3天伤口开始收缩,伤后18d时伤口全部愈合。②照射组与创伤组基本病理学变化:照射组:溃疡前期表皮细胞及毛囊上皮肿胀、核固缩、碎裂,真皮及皮下组织出现充血性血管反应,胶原纤维肿胀、融解、断裂、水肿、排列紊乱,并有灶状表皮浅层缺失灶;溃疡期溃疡表面为坏死组织层,其下为增生不良的肉芽组织,其内极少见新生血管,胶原纤维变性、融解、断裂、水肿,可见成纤维细胞松散聚集形成的细胞团。创伤组:伤后1~3d,创面大量炎细胞、浆液和纤维素渗出,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散在肉芽组织形成;伤后5~9d,肉芽组织增殖达到高峰,上皮细胞增殖旺盛;伤后11d,伤口逐渐愈合;伤后11-21d,肉芽组织减少,由瘢痕组织取代;伤后21~28d,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胶原纤维逐渐增宽呈条束状。③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结果:正常对照组:皮肤内无明显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阳性信号。创伤组:伤后5~10d。创面肉芽组织内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呈强阳性,创面愈合后表达迅速减弱。照射组:形成溃疡前(照射后1~11d)组织内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逐渐增强,呈阳性;溃疡形成后(照射后14~28d)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较创伤组伤后5-10d明显减弱。结论: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内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减弱可能与其愈合延迟有关,早期应用生长因子制剂可能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带状疱疹伤口,尤其是大面积溃疡创面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会阴部、臀部大面积带状疱疹创面伴广泛软组织坏死患者的治疗过程,结合治疗要点与文献复习内容,探讨同种异体PRP的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经伤口床准备至创面新鲜后外用同种异体PRP,每周使用3次,42 d后创面完全愈合。结论 在自体PRP无法获得或不适合的情况下,同种异体PRP是一种较安全的替代方案,能够有效促进组织再生,本例患者在短期内达到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20.
慢性创面通常是指各种原因形成的创面,经规范治疗超过4周而无愈合,或无愈合倾向者,包括创伤性溃疡、糖尿病溃疡、压疮、下肢静脉溃疡、放射性溃疡等[1]。2011年研究报道,我国慢性创面患者占全部住院患者的1.7‰,主要发病原因是创伤和糖尿病,平均住院21天,平均治疗费用12227.0元人民币。当今我国工业化、人口老龄化使各类创伤与老年病导致的慢性创面不断增长,慢性创面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问题。慢性创面形成原因多种,发病机制复杂,早有学者提出对其进行专科治疗。2019年12月3日,国家卫建委发布通知,提出创建创面修复科对慢性创面进行集中规范治疗,更突出了慢性创面治疗的重要性与专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