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认真学习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最新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我院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通过建立健全适合本院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设立麻醉药品专管员,加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各使用环节的管理,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从而使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对麻醉药品的有关规定,才能防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滥用。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上部分吸毒人员的目光转向基层乡镇卫生院药房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就有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被盗及被装病骗取的情况,所以加强基层乡镇卫生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我们一定要按照《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及《处方管理办法》,在日常的购进、使用环节中层层把关,严格按照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制度规定执行来确保麻醉药品、  相似文献   

3.
2005年8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442号国务院令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为配合医疗机构更好地贯彻执行该条例,卫生部又出台了《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暂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文件。2007年2月14日,卫生部出台了《处方管理办法》,该办法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国务院于2005年8月3日颁布施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1],国家卫生部紧接着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规章,即2005年11月2日印发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2],2005年11月14日印发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3]和  相似文献   

5.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锋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115-116
从2005年11月1日起,我国各涉药单位正式实施新颁布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配合医疗机构更好的贯彻执行该《条例》,卫生部出台了《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文件。2007年2月14日卫生部出台了《处方管理办法》,该办法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作了明确规定,并将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原《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同时废止。新规定相对老法规更具人性化,为方便癌症病人开药、减轻其痛苦以及规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监管工作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在我们工作及(处方管理办法》学习中感到还存在一些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必须根据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实施细则,才能确保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能保障合理供给而不流失,严格管理又方便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麻醉药品安全正常的使用,我院强化了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规定>、<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我院根据这些法律、法规针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完善了麻醉药品的管理,保证了麻醉药品的安全与合理使用,结合实际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够成瘾的药品。麻醉药品具有双重性,如果管理有方,使用得当,可以治病;如果失之管理,使用不当,则会危害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全。为了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保证其有效、安全、合理使用,我院依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对麻醉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8.
卫生部近日发布《〈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9.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是《药品管理法》的重要内容,严格管理好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对于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因而近年来,对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了严格监督管理,防止滥用,对人体和社会危害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我国已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列入为特殊管理药品,目前大多数单位均能按照管理法来认真管理。但有的单位管理不严,有些医生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使用不当或滥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又加上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乘改革开放之机,不顾国家法纪,通过不正当手段采用各种非法途径贩卖毒品,给社会家庭造成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0.
苗锋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6):785-785
为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规范管理,国务院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卫生部也出台了配套文件,如《医疗机构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新的《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以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条例》的精神和要求。现结合在精神病医院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以下简称麻醉药品)的管理一直是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分别于1987、1988年发布<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在2005年7月26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国务院令的形式发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在基层医院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对基层医院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现状寻找基层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基层医院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中主要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论通过分析基层医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能够有效防止药品流出在外,提高药品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层卫生院麻精药品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具有精神、身体依赖性,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及卫生部的相关配套文件的规定,以免滥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近几年麻醉及精神药品监管的情况来看,国家对此类药品的研究、生产、流通均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流通渠道,所以在这几个环节不易出现药品流失问题。但在药品监管的最后环节——医疗机构管理及使用麻醉和精神药品方面却存在着薄弱之处,很容易发生药品流弊事件。基于此种情况,根据卫生部颁发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1](下简称《印鉴  相似文献   

15.
第一条为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根据药品管理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进出口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相似文献   

16.
正麻醉药品系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躯体依赖性、能成隐癖的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可以产生依赖性的药品。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是一类特殊药品,能否规范管理,合理应用,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医院的管理水平。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具有双重性,如果管理规范、使用得当,将会对患者发挥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管理,保证合法、安全流通,防止流入非法渠道,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定点经营制度。未经批准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8.
根据<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为满足医疗需要,方便医疗机构用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医疗机构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供应管理办法>.本办法第三条规定:医疗机构购买麻醉药品实行按剂型分类管理制度,即医疗机构购买麻醉药品注射剂实行"计划"制管理,购买麻醉药品其它剂型实行"备案"制管理,新<办法>实施以来,在具体工作中不免存在些问题,笔者就基层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加以浅述.  相似文献   

19.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我国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监管的水平,拓展管理内容,有效监控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防止滥用及流失。方法:利用数据库并结合互联网广域技术开发并构建符合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的信息系统,对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实施动态、实时监控。结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我国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监管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2008-2011年住院患者手术应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情况,为临床规范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本院2008-2011年住院患者手术应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情况,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方法,依据手术例数,对各药使用数量、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进行分析。结果: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消耗金额随手术例数增长而缓和增长,使用品种多元化。2009-2011年舒芬太尼的用量及消耗金额呈现增长趋势较明显。结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符合专科医院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