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干燥温度对中药丸剂溶散时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烨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0):609-609
目的:观察干燥温度对中药丸剂溶散时限的影响。方法:8种丸剂按处方制成,以不同温度干燥,按崩解度测定方法测定。结果:90℃干燥,8种丸剂崩解均不舍格;80℃干燥,含动物类药材的丸剂崩解不舍格;70℃、60℃干燥,8种丸剂崩解均合格。结论:含动物类药材的丸剂干燥温度应控制在60~70℃,中药丸剂干燥温度应控制在70~80℃。  相似文献   

2.
内关,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急性乳腺炎8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采用内关、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急性乳腺炎86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6例,均为门诊病例,年龄23~34岁,其中23~28岁者75例,29~34岁者11例。病程1~3天者73例,4~6天者7例,7~15天者6例。肿块最大直径9cm,最小直径3cm;经用中药及抗菌素治疗无好转或无痊愈者26例;体温37.5℃以下者6例,37.6~38.5℃者54例,38.6℃~39.5℃者22例,39.5℃以上者4例.治疗方法:患者平卧,双下肢自然屈曲,上肢平放于床上,取患乳同侧之内关和足三里二…  相似文献   

3.
聚合脂质体的热敏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振华  陈懋 《中国药学杂志》1997,32(10):593-595
 目的:研究获得稳定性好、靶向性强的脂质体。方法:以合成的磷脂酰乙醇胺型聚磷酸酯为膜材,采用REV法制备脂质体。结果:偏光显微镜结果表明,制得的脂质体M1~M3为大单层脂质体(large unilamelar vesicles,LUV)。对5-氟尿嘧啶的包封率约为43%~45%。热敏试验表明M1在39℃~41℃,M2在37℃~39℃,M3在37℃~39℃,对包封药物有最大泄露率。DSC曲线表明,M2的相变温度tm为38.5℃,与热敏试验相吻合。结论:合成的聚磷酯酯膜材均能形成良好脂质体,热敏试验和DSC曲线证实通过混配可获得较好的热敏脂质体。  相似文献   

4.
特色蒙药材黑辰砂物理常数与组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特色蒙药材黑辰砂物理常数及组分,以期改进炮制方法和建立质量标准。方法:按常规方法测定黑辰砂熔点(mp)、比重(D4^20℃),黑辰砂结合血球计数方法测定组分。结果:黑辰砂mp116.4~118.0,D4^20℃在4.42~4.49,镜下可见3种颜色的化合物,红色α-硫化汞,黑色α-硫化示,黄色硫磺,比例为硫磺〉β-硫化汞〉α-硫化汞。结论:蒙药黑辰砂含有3种化合物,mp117.5℃,D4^20℃4.42.  相似文献   

5.
三金片薄层鉴别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红林 《中成药》2000,22(2):167-168
目的:对三金片中积雪草药材的鉴别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将展开剂中水比例由0.5ml调低至0.25ml,在室温5℃~32℃,相对湿度18%~85%,进行考察。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西洋参种子在低温下干藏多少年还有发芽力。方法:采用冰箱低温(3℃~6℃)干藏。结果:在3℃~6℃低温下贮藏6年仍有84%的裂口率。贮藏10年后其生活力才有明显下降,种胚的发育也较慢,但还有36.33%的种子裂口。结论:此结果对生产和种质保藏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外感发热属于现代医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范畴,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1994年10月至今,笔者应用解热静口服液治疗风热挟食挟惊型外感发热患儿18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80例,其中男106例,女74例;年龄6月~12岁,平均4.32±2.76岁;病程1.42±0.89天。180例体温均≥38.5℃,其分布情况为:38.5℃~38.9℃105例,39℃~39.9℃64例,40℃以上11例。白细胞总数超过10×109/L的99例。所有患儿均有外感风热挟食症状,约1/3患儿同时伴有挟惊症状。病例选择:①发热为主症,体温在38.5℃以上,流涕、咳嗽、咽…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复方消痛膏中丁香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HP—INNOVX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40℃,柱前压:10psi,柱温:172℃(9分钟),30℃/分升温至242℃(5分钟),进样量1μl。结果:本法在0.01559~0.4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06%(n=5),RSD为1.3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消痛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药用复合软膏管中10种光引发剂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对剪碎的药用复合软膏管超声30 min,利用GC-MS技术对样品进行检测。色谱柱为DB17-MS毛细管色谱柱(0.25 mm×30 m, 0.25μm),进样口:300℃,流速:1 mL·min-1,柱温:初始70℃,保持0.5 min,再以10℃·min-1升至300℃,保持7 min。进样类型:液体进样,进样体积:1μL。离子源:EI,温度:290℃,电压:70 eV,溶剂延迟5 min。结果 10种光引发剂分离度良好,在浓度0.05~1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在0.994 5~0.998 8之间;平均回收率(n=9)在84.9%~94.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9%~8.5%之间,检测限在0.2~0.5μg·g-1,定量限在0.5~1.0μg·g-1。结论 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操作简便,方法准确性、重复性好,可用于复合软膏管中10种光引发剂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本组22例门诊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提高认识。方法:将本组病例特点进行逐项分析。结果:22例中体温大于38℃3例,37℃~38℃间3例,均为轻症病例,无1例重症病例。讨论:手足口病均以手足或膝或臀部皮疹及口腔疱疹为主要特点,轻症病例多见。  相似文献   

11.
小儿急性发热是指患儿在两周内出现以发热为主的一组症状,多为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中我们选择体温升至38.5℃-39.5℃(腋温)之间患儿150例,分别采用中、西药给予退热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选择病种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流行性腺炎。水痘、尿路感染等。1.2选择病例150例均为我院门诊留现患儿(留观时间在24~48h;其中男86例,女64例,年龄为3-7a之;司;3~4a62例,5~7a88例(不配合含服中药者不计在内);38.5℃-39℃者110例,39℃~39.5℃40例,男女…  相似文献   

12.
本品以牛膝Achyanthes bidentate根和苍术属Atractylodes植物根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另含10%~50%的葡糖胺和发酵的乳酸钙,通过控制与水肿和关节炎相关的细胞因子浓度,对水肿和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牛膝根和苍术属植物以1:1~1:2混合,并在50℃~100℃用水提取5~24h,过滤得上清液,加10%~50%麦芽于上清液中,  相似文献   

13.
自1993年,我院应用武字烧伤膏治疗烧(烫)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处方及制备处方:黄连50g、黄柏50g、地榆50g、乳香(制)50g、没药(制)50g、紫草50g、当归100g、香油500g、冰片50g,95%酒精、蜂蜡适量。制备:取黄连、黄柏、地榆等依次于150℃~170℃香油中炸至黄褐色,离火下当归、紫草炸20分钟,会渣。100℃时加乳香、没药(两药均过120目筛)。另取蜂蜡适量加热熔化,除去杂质,加入上述药油中搅拌。再将冰片溶于95%酒精中,待上述药油降至70℃~50℃时,加入熔化的冰片,搅拌,乘热过滤,自然冷却,形成膏状,分装即得。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立熊胆救心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从药物与基质(聚乙二醇6000)的比例、冷凝液(液体石蜡)的温度、药液的温度、滴速等方面进行选择。结果: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5,冷却温度12~13℃,药液温度为85℃滴速为60滴/min时熊胆救心滴丸质量最好。结论:证明此工艺是可行的,适合产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5.
针刺退热44例临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临床杂志》1996,12(9):19-20
针刺退热44例临床浅析临床资料:44例患者,男性27例,女性17例。其中4-12岁儿童8例,占18.2%,18~30岁青年18例,占40.9%,30岁以上者18例,占4.9%。本组44例患者体温范围在37.8℃~40.1℃不等。治疗方法:取大椎、曲池...  相似文献   

16.
水蛭联合利福平治疗精液不液化一般资料:将离体精液置于20℃室温或37℃恒温水浴箱内1h仍不液化且肝功正常的114例男性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7例,对照组47例,年龄21~43岁,病程1~16年。治疗方法:均嘱其节欲(性生活每周不超过2次,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栝楼桂枝解痉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干膏得率为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并通过对辅料、颗粒流动性、颗粒吸湿率的考察,确定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栝楼桂枝解痉颗粒最佳制备工艺为:桂枝粉碎成细粉备用,其余五味加水提取二次,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1.20(60℃)的清膏,加人上述桂枝细粉及适量糊精,混匀,制成颗粒,50~60℃干燥,整粒,即得。结论:该工艺简便、稳定、可行,适用于我院栝楼桂枝解痉颗粒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1 一般资料23例均为住院病人,均符合1976年全国小儿肺炎防治座谈会纪要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岁4例,1~3岁6例,3~6岁8例, 6~11岁5例;病程1~3d 9例,4~6d 14例。体温<38℃5例,38℃~39℃12例,39℃以上6例。查:血肉细胞总数<10×109/L7例,白细胞总数>10×100/L16例。胸透见双肺片状阴影6例,单侧肺部阴影11例,余皆见双肺纹理模糊。  相似文献   

19.
正交试验法优选止痛滴丸成型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止痛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外观,粘连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滴丸成型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工艺条件为:PEG6000:药物1.0:1.0,药料温度95℃,冷却剂的温度20~25℃,冷却柱长95cm。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型工艺合理,所制滴丸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硬肿症多发于出生3~8天的婴儿,以早产儿为多,生后受凉、保暖失宜等为诱因,死亡率较高。我们自1990~2001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例患儿中,男7例,女13例;发病在3天内者1例,4~8天14例,9~20天5例;合并脐炎3例,肺炎6例,上感10例;体温35℃以下8例,35.1~36.5℃12例;住院分娩2例,家中分娩18例。硬肿程度:轻度8例,中度7例,重度5例。2诊断标准根据硬肿范围、吸吮、体温、皮肤颜色等情况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硬肿范围<30%,体温低于36.5℃,能吸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