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共收治70岁以上的下肢骨折、脊柱脊髓伤的老年患者23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36例,70~92岁,平均74岁。股骨颈骨折1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4例,脊柱脊髓伤35例,双下肢多发性骨折31例。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者45例;肺心病、高血压者77例;单纯性高血压者53例;单纯性糖尿病者1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2结果随访1~2年,187例恢复骨折前生活能力,36例自主能力比骨折前降低,5例术后5~10d因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3例术后因脂肪栓塞而死亡,5例出院2个月后死亡。3护理指导3.1功能锻炼指导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案应根据患…  相似文献   

2.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2月至2006年12月应用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23例,其中股骨干骨折采用顺行髓内钉固定3例,逆行髓内钉固定4例,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9例,该16例患者合并的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干及股骨颈骨折同时应用重建髓内钉固定4例,动力髋螺钉固定3例.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的时间为1.5~6年,平均约3.18年.远期疗效按马元璋等评定标准为优8例,良11例,可4倒,优良率82.06%.1例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其余22例股骨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6个月,平均为4.8个月.1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例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其余21例股骨干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7个月,平均5.7个月.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较高,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 曾有报告,电刺激在治疗假关节和延迟愈合骨折等难治性骨折上是有效方法之一,1988年应用于社会保险。本文作者根据并用脉冲电磁场治疗骨折的经验以探讨疗效及适应症。对象和方法:1)病例:1979年到1988年的1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2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中,术前诊断为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18例,其中13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同时固定股骨干骨折和股骨颈骨折,5例采用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钢板固定股骨干骨折;术前诊断为股骨干骨折而漏诊股骨颈骨折的2例,术中均采用髓内钉固定,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后,其中1例加用空心螺钉治疗,另1例更换为重建髓内钉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年,平均1.5年。19例于术后16~32周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0周;1例在术后1年时股骨干骨折仍未愈合,经再次植骨后24周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只要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严格按规范操作,仍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而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临床较少见,1999年5月~2004年10月笔者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院自1995年开始收治肩胛骨骨折共24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经随访分析疗效不理想.自2000年开始应用手术治疗16例,经临床分析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内固定材料及工具的不断改进,骨折内固定治疗目前被更广泛应用于临床[1-2],而骨折内固定手术及固定物取出的一些失误,或多或少地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严重的可以造成再骨折,因此如何减轻手术创伤,合理应用内固定材料避免再次骨折应受到重视。我们自1999年6月至2006年9月遇到16例尺桡骨骨折患者术后取出的内固定后再次发生骨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髋部骨折的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的 研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从急症康复病房到家庭医疗,使用和未使用病例管理(Case Manage-ment,CM)两组病例的医疗进展情况。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4年~1996年手术修复后的髋部骨折病人,时间跨度2年。对照组不进行CM或持续的康复指导,实验组用多学科联合计划(MAPs),家庭护理计划及CM。CM包括应用MAPs指导患者锻炼,根据病人住院时间制定MAPs以确保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向家庭治疗协调者交代进入家庭治疗时病人的恢复情况,参加住院病人的医疗护理会议并通报病人的康复情况,召集  相似文献   

9.
1914年Monteggia首先提出的孟氏骨折脱位,系指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向前脱位的一种联合损伤。我院骨科从1992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盂氏骨折42例,故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10.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少见的高能量损伤,多见于车祸.股骨颈骨折易被漏诊,漏诊率25~42.5%[1].统计我院20年中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有2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临床针对胫骨平台骨折的研究较多,然而关于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腓骨近端骨折的研究则少有报道[1]。本研究探讨40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腓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腓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1.24±1.1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1例,  相似文献   

12.
本科2001年8月至2004年4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3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98年8月~2004年2月,我院行上肢骨折钢板内固定后钻孔骨末植补骨折端51例,无骨折不愈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对我科2000年以来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1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骨折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揭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椎体强化术患者,根据术后随访1年患者是否再发骨折情况分为再骨折组32例及无再骨折组68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同时进行再发骨折风险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间共收治骨折病人198例.由于正确的处置,给予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功能锻炼指导,促进了骨折的愈合,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年龄段骨折患者骨折初期的心理状态。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安岳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72例骨折初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3组。其中A组(≤30岁组)24例、B组(31~59岁组)24例及C组(≥60岁组)24例。然后将3组患者于骨折后心理状态利用Zung量表与90项症状清单进行评估,比较并分析3组患者的评估结果。结果 A组的Zung量表与90项症状清单评估阳性率均高于B组及C组,而B组阳性率则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处于不同年龄的骨折初期患者,要按照其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以有效提高治疗和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迟发感染致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迟发感染致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病原学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24例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患者细菌学检查、临床表现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迟发感染骨折不愈合患者分离出病原菌2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6株,革兰阴性杆菌6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率达100.0%,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达100.0%。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较普遍。结论本组调查的迟发感染所致骨折不愈合患者中,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多于革兰阴性杆菌,患者除积极的外科治疗外,应以细菌学报告为依据,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19.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老年骨质疏松,不需很大的外力,如平地跌倒,下肢突然扭转等,就能引起骨折。据专家估计,我国60岁以上人口骨质疏松发病率,女性约为50%,男性约为20%[1],骨质疏松发病率在世界常见病中占第7位[2]。据我院统计,80%的老人股骨颈骨折是由于轻微外力引起。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46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辅以临床的护理效果,均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46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年龄60~98岁;损伤原因:跌伤380例,车祸85例;其中合并心脏病153例,糖尿病35例;采取…  相似文献   

20.
尺骨鹰嘴骨折合并冠突骨折临床上并不多见,由于冠突骨折往往被鹰嘴骨折遮掩而被忽视,故易漏诊,若处理不当而导致肘关节不稳、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当阳市中医院医院自2005年5月~2006年8月收治4例尺骨鹰嘴骨折合并冠突骨折病人,其中1例术前冠突骨折被漏诊,术中才被发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