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报告自1981~1990年10余年间对陕西省肝胃癌高发的绥德县土地岔乡8378人次进行肝胃癌普查,除流行病学、病因学综合调查外,还施行内镜及病理学等检查。在特高发区高家岔村,针对群众生活环境与饮食习惯采取相应的防治。经过10余年的观察,取得明显降低胃癌发生率及胃癌前病变好转的效果,对今后推广胃癌综合治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胃癌的早期诊断与胃癌普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胃癌高危人群开展胃癌普查,主要目的是提高胃癌的早期发现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特别是当前胃癌早期诊断的有效实验室手段尚未建立,临床上仍然主要依靠X线双重对比造影、内镜等形态学诊断手段的时期,积极开展胃癌普查,是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的有效途径。一、普查对象的选择高危人群的确立:在胃癌高发区与低发区高危人群的涵义不尽相同,研究资料表明,对山东省牟平县高陵镇的调查结果发现,当地胃癌死亡病例的95%以上分布在35岁以上的人群中,而这部分人群数目仅占总人口的1/3,因而集中在该年龄组的人群…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B2,C与食管癌,胃癌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顺祥  魏经建 《肿瘤》1992,12(2):88-89
食管癌、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恶性肿瘤。为了弄清维生素与其发病之间的关系,我们于1986~1987年在河南省食管癌,胃癌高发区济源县,结合对30岁以上自然人群食管癌、胃癌发病的普查工作,进行了血浆维生素C和红血球维生素B_2含量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胃癌高发区土地岔乡居民幽门螺旋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我室于1990年8月在陕北胃癌高发区土地岔乡进行胃癌普查中的325例自然人群胃粘膜活检标本作了幽门螺旋菌(HP)检测的研究。结果显示:该乡居民HP检出率较高(66.77%),并以50~59岁年龄组为高;HP检出部位以胃窦部为多(65.54%);HP检出率随慢性胃炎病变的进展而增高(慢性浅表性胃炎为64.35%;慢性萎缩性胃炎为79.31%;慢性胃炎伴肠化生为82.05%,伴异型增生为86.67%;慢性活动性胃炎为94.79%)。这些特征都与本地区胃癌的发生特征相一致。从而提示,胃癌高发区居民HP感染应视为与胃癌发生相关的致病因素,亦为影响慢性胃炎发生发展的一种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是全国胃癌高发省之一。据70年代和80年代我省恶性肿瘤死因抽样调查资料表明,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胃癌的死亡率均居首位。笔者认为,开展胃癌普查。并对普查人群,尤其是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追踪及必要的干预治疗.可能是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措施。现将我院于1988年开展的胃癌普查人群的新发胃癌病例所进行的5年对照追踪结果,汇总分析如下:一、追踪方法普查组2743人与对照组为未经普查的人群2527人,均为同一自然条件的人群中30岁以上年龄组的人群。新发胃癌病例来源,以本文追踪人群主管疾病防治与死亡登记部门…  相似文献   

6.
胃癌高发区胃癌及其高危人群筛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最新资料表明,中国胃癌死亡率为25.16/10万,占恶性肿瘤全部死亡的23.24%,名列榜首。对胃癌实行综合防治,特别是在胃癌高发区,对胃癌高危人群实行一、二级预防管理,是我国肿瘤防治的工作重点。辽宁省庄河市位于辽东半岛沿海,是中国北方胃癌高发区。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胃癌患者,为了对胃癌高危人群采取干预措施,我们对庄河地区16村镇,约5万自然人口,进行了胃癌及其高危人群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次普查范围涉及庄河地区16个自然村镇,包括9个偏僻山区及7个沿海村镇,自然人口约5万。普…  相似文献   

7.
胃癌高发区土地岔乡居民幽门螺旋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我室于1990年8月在陕北胃癌高发区土地岔乡进行胃癌普查中的325例自然人群胃粘膜活检标本作了幽门螺旋菌(HP)检测的研究.结果显示:该乡居民HP检出率较高(66.77%),并以50~59岁年龄组为高;HP检出部位以胃窦部为多(65.54%);HP检出率随慢性胃炎病变的进展而增高(慢性浅表性胃炎为64.35%;慢性萎缩性胃炎为79.31%;慢性胃炎伴肠化生为82.05%,伴异型增生为86.67%;慢性活动性胃炎为94.79%).这些特征都与本地区胃癌的发生特征相一致.从而提示,胃癌高发区居民HP感染应视为与胃癌发生相关的致病因素,亦为影响慢性胃炎发生发展的一种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管癌胃癌高发区贲门癌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陈万青  张思维  陈志峰 《中国肿瘤》2008,17(12):998-1000
[目的]探讨食管癌胃癌高发区中贲门癌的发病特征。[方法]对中国30个肿瘤登记处1988~2002年的胃癌发病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国30个登记处中,江苏扬中,山东临朐和广西扶绥因没有亚部位编码,只分析其它27个登记处的胃癌资料。27个市(县)胃癌新发病例58584例,其中贲门癌12609例,贲门癌占胃癌的21.52%。27个市(县)中食管癌和胃癌高发的有8个.其贲门癌占全部胃癌的39.43%.而其它非高发地区为13-30%。在资料较为完整的食管癌高发区中,磁县的胃癌发病率15年间无显著变化.但贲门癌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而林州的胃癌和贲门癌发病率变化趋势均不明显。而城市地区中的天津、北京,胃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天津的贲门癌发病率显著下降。[结论]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中贲门癌在胃癌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其中食管癌高发区尤为突出。食管癌高发区和城市地区比较,贲门癌发病的流行趋势显著不同.影响胃癌发病率。因此对贲门癌的防治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胃癌高低发区人体内外硝酸盐,亚硝酸盐水平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亚硝胺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是人类环境中的一种致癌物。在胃癌高发区研究人体内外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分布情况,对研究胃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为此,对河北胃癌高发区赞皇县人体内外硝酸盐、亚硝酸盐进行了研究,并选择省内胃癌低发区赤城县做对照。旨在分析胃癌高、低发区饮用水及居民血清、唾液、胃液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水平;研究高发区内不同胃粘膜病变组间血清、唾液、胃液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关系;探讨饮用水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为胃癌病因假说提供证据,为胃癌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象和方法高发区赞皇…  相似文献   

10.
食管胃交界腺癌-肿瘤登记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根据1998-2002年中国部分市县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统计.以传统的地域角度划分的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州市、山西省阳城县、河北省涉县及江苏省扬中市其食管癌的发病并不是第一位,而是胃癌的发病为第一位.那么与福建省长乐市、山东省临朐县为代表的胃癌高发区有何不同?为此本文以近年来食管癌高发区的流行病学变化.结合2000年WHO提出的贲门癌界定标准,探讨在我国肿瘤监测点重视对贲门癌发病死亡登记的必要性.以期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1.
胃镜在门诊及普查检出胃癌及早期胃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规模人群胃镜普查2532人,检查出胃癌86例.胃癌辁出率3.27%.早期胃癌2例,占胃癌数的2.33%:门诊组(1980年~1991年)胃镜检查l9854人,检出胃癌3445例,胃癌检出率17.35%,早期胃癌47例.占门诊胃癌检出数的1.36%。普查组早期胃癌辁出卓明显高于门诊组。耗资低人力省,适于各基层医院组织普查。本组胃癌病理组织学类型(门诊组及普查组)分别为75%及86%属“阳型”胃癌.弥漫型胃癌约占10%.提示对流行病病理学研宄及胃癌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所有癌症中,胃癌不仅多发,而且死亡率居高不下。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胃癌年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据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统计,2010年北京市的胃癌发病率为20.24/10万人,近年来胃癌发病一直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东部,是我国西北的一个胃癌高发区。根据1970年-1974年肿瘤死亡回顾调查结果表明,其胃癌死亡率仅次于福建长乐和江苏扬中县,为了揭示胃癌的死亡规律,给今后胃癌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本文对武威市胃癌死亡资料作了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云锡是肺癌高发区。本文分析云锡1974~1979年普查发现的原发性肺癌102例的诊断治疗资料,并与同期就诊部分病例对比,初步提示痰癌细胞和胸部X线片检查适用于肺癌高发区普查。虽然此二法各有其局限性,但可弥补彼此之不足。普查有可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为早期综合治疗肺癌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癌症广谱筛查研究之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常见恶性肿瘤自筛方法。方法:通过科普宣传教育,让群众学会自查体表部位;每年用自查盒助查各空腔脏器有无隐血,可疑时,去医院进一步精查,北京部分大学40岁-70岁居民自愿入组1万人,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5000人,结果:1996年-1999年底试验组共检出79例癌、年平均癌检出率482.5/10万,癌死亡为12.2/10万;对照组癌死亡率为206.2/10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在癌症高发区,同时作扩大普查试验,广东四会市肿瘤所门诊普查1689人 ,检出25例癌,鼻咽癌24例,1999年-2000年,江苏省食管癌胃癌高发区普查近8万人,检出480例癌,加上“九五”以前的普查统计,用秦氏自查盒已筛查431075人,检出1272例癌,癌前病变1万多例。结论:开展科普宣教,防癌自查普查,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符,方法简便,经济、实用、值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胃癌高发区人群胃粘膜病变流行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游伟程  昌云生 《肿瘤》1989,9(6):244-246
在胃癌高发区有代表性群体中全面观察胃粘膜病变的特点,特别是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关系对于阐明癌变机理、流行因素以及对癌变的干予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自1985年,我们在山东省临朐县胃癌高发区对一组30~64岁随机人群进行了胃镜和病理学检查,分析了胃粘膜病变在不同年龄组,胃不同部位的特点以及与胃癌的关系。现将初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涉县等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胃癌的流行强度,明确其防治任务,探讨具体控制途径。方法 对比分析涉县、林县、磁县全人群肿瘤登记的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以及内镜筛查6233例40-69岁人群三种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结果 太行山南麓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合计占到全身恶性肿瘤的70%~80%。涉县2000-2004年贲门癌发病率男女性分别为69.9/10万和41.5/10万,死亡率男女性分别为54.3/10万和33.2/10万。高发区运用内镜碘染色指导活检技术筛查,食管鳞状上皮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检出率高,但贲门和胃腺上皮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检出率相对较低。结论 太行山南部食管癌高发区存在贲门癌和胃癌共同高发的现象,要想通过旱诊早治从整体上降低该地区上消化道癌的死亡率,必须加强内镜对贲门和胃腺上皮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检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赞皇县胃癌与饮水关系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问卷调查、致癌物质检测和致突变性研究等方法探讨了赞皇县胃癌高发区饮水与胃癌发生的可能关系。发现高发区居民饮用河水和饮用生水习惯者多 ;当地居民饮水中可检出苯并芘、亚硝胺、黄曲霉毒素B1、G1 的污染 ;赞皇县胃癌高发区和相对低发区饮水微量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别 ;赞皇县饮用水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河北省内胃癌低发区赤城(P<0.05) ;微核实验结果表明赞皇县胃癌高发区浓缩饮水水样具有致突变性 ,另外还可引起体外培养的人胚胃粘膜细胞增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一种以流行病学病史询问、吞球测定胃液 pH 潜血与血清耐热试验、铜蓝蛋白检查结合的胃癌初筛方法,对可疑病例再用国产胃镜检查活检确诊。用本法在大连钢厂与新金县安波公社进行两次普查试点,在2,018人中发现了一批胃病患者,其中在胃癌高发区安波公社的1,001人中,查出7例胃癌;包括晚期3例、中期2例、早期2例,占受检人群的3.5‰。初步认为本胃癌普查法,具有安全、简单、低廉和有效的优点,在初筛方法组合中,流行病学病史询问和吞球测定胃液 pH 潜血地位重要,结合血清耐热试验与铜蓝蛋白异常进行分析,可能对广大基层发现可疑胃癌病人有一定意义。在这两次普查试点中,我们摸索了一些排除吞球检测胃液pH 与潜血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因素,但是仍有农民陈述病史含糊(如神经衰弱),胃液潜血反应不稳定及血生化结果特异性不强等缺点,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20.
武威市1991年—1997年胃癌发病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威市是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的胃癌高发区。为研究胃癌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准确评价近年来胃癌防治措施的效果,我们就武威市1991年—1997年胃癌发病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胃癌发病资料来自肿瘤登记报告。发病漏报率控制在3%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