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灵枢.经脉》"足阳明脉病"所记述之精神症状做了探析。文章指出,"足阳明脉病"之"病至"精神症状,非足阳明脉病,乃心气虚挟痰之悲忧荒谬症;"甚则"之精神症状系极度兴奋狂乱之阳明腑实热结证。文章还指出,心气虚挟痰之悲忧荒谬属临床较为常见之癫、狂交作病;心气虚挟痰为症自己后,转心气实挟痰之狂乐而乱,狂乐而乱久不愈,"甚则"火热燔极而灼津炼痰化燥成实结于胃腑而成腑实热结证;古人未能深察,误将心气虚挟痰之症指为阳明腑病前段之脉病。还就《素问》对"足阳明脉病"之不妥阐释予以了纠正。  相似文献   

2.
眉棱骨痛是一种自觉症状,常突然发作,呈阵发性疼痛。其病因较为复杂,历代医家总结出多种病因,如风、痰、热、气逆等,病因之间也可相互夹杂,如风热、风痰、痰热等;病位多与肝、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相关;治疗上有从肝论治、从风论治、从痰论治等。  相似文献   

3.
三叉神经痛辨治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玲  胡庆铁 《陕西中医》1999,20(8):364-364
<正> 1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与手足阳明经及足少阳经密切相关。手足阳明经与足少阳经均循绕侧头面部,与三叉神经在面部分布区域相近,诸如风寒、风热之邪外袭,循阳明、少阳经上扰头面,或阳明胃火与肝胆郁火上犯,阻遏经络,经气不通则痛。又痰湿内盛者,痰郁而化火,痰随火气上升,阻滞阳明、少阳经脉;以及久痛不愈,邪入血络,瘀血内阻,亦可出现头面疼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常可以见到牙痛,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而  相似文献   

4.
<正>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它不仅对中医基本理论和内、妇科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针灸疗法也有不少论述,本人就有关条文进行初步探讨。太阳病 1、防太阳病传变《伤寒论》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条文说明太阳将传阳明,可针足阳明经俞穴,防止邪传阳明,古人认为针足阳明经可用三个穴位:趺阳(周禹载)、足三里(陈修园)、睛明(柯韵伯)。趺阳是冲阳穴的别名,它是足阳明经原穴,是脏腑原气所经过和留止之处,针刺后可使足阳明经脉气盛,能健脾化湿,使中气充足,增强体质,抵抗外邪;足三里是阳明经合穴,为阳明经脉气汇合之处,具有理脾胃、调中气、通调经络气血、祛邪防病作用;睛明是足太  相似文献   

5.
乳房疾患多与足厥阴和足阳明关系密切 ,其病机主要有肝气不舒 ,肝胃蕴热 ,瘀热互结 ;肝肾不足 ,气滞血瘀 ,痰瘀相凝。治疗应审因论治 ,注重活血化瘀。气滞血瘀之乳癖 ,宜行气化瘀 ;热瘀内结之乳痈 ,应清热化瘀 ;痰瘀相凝之乳疬 ,当消痰化瘀 ;乳癌术后阴虚血瘀者 ,需养阴化瘀。  相似文献   

6.
针灸对中风的治疗已延续 2 0 0 0多年 ,中风中医病理机制归结于“风、火、痰、瘀”。风主要为肝风 ;火主要是指心火、肝火”;痰主要为饮食不节或脾胃气虚聚湿成痰 ;瘀为瘀血留内。治疗受“风为阳邪”“治痿独取阳明”理论影响 ,传统针灸治疗重在调气和血 ,疏通经络 ,故一直延用阳明经和胆经穴位为主。一般取手阳明大肠经的肩、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和足阳明胃经和胆经的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为主。醒脑开窍针刺法由石学敏院士发明 ,学术精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病机上认为中风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窍闭神匿 ,神不导气”,…  相似文献   

7.
<正>口僻即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也有人将其叫作"歪嘴巴""吊线风",在中医学里被称为口眼■斜,也称面瘫。本病是指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变,多由风邪入侵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性的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特点。手太阳小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均上行于头面,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小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经脉功能失调时,可导致口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常见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其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学习.风寒湿等引动伏邪而致痰凝血瘀,经脉痹阻是其主要病机[1].笔者采用疏通足阳明、太阴经筋法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循经推运松解疗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鸿 《河南中医》1999,19(5):28-28
乳腺小叶增生,是妇女常见多发病,其主要症状:乳内有核状物,疼痛或触痛,随月经周期发作,其发生机制与卵巢雌激素水平偏高有关。笔者认为,对本病的治疗应坚持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全面调理。乳房属人体器官之一,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荣养,是气血会聚的地方。手太阴肺经出于云门,穴在乳上;足厥阴肝经入于期门,穴在乳下。出于上,入于下,肺领气,肝藏血,乳居其间。足阳明胃为多气多血之经,自缺盆下于乳;冲脉(血海)起于气街,并足阳明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故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当过食膏梁厚味致痰热内蕴于阳明…  相似文献   

10.
失眠的发生多因脾胃为患。《素问·逆调论》云 :“胃不和则卧不安” ,“阳明者 ,胃脉也 ,胃者六腑之海 ,其气亦下行 ,阳明逆 ,不得从其道 ,故不得卧也”。清代张璐在《张氏医通·不得卧》中又进一步阐述了其原因 :“脉数滑有力不眠者 ,中有宿食痰火 ,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胃不和者 ,多因痰阻中焦。起因多端 ,或因饮食不节 ,食滞中焦 ;或因中土失运 ,积湿生痰 ;或情志郁结 ,气郁生痰 ;痰郁生热 ,痰热中阻。失眠主要病变在心 ,心主藏神 ,心神被扰则神不安宁而致不眠。因足阳明胃经通过足太阴牌经而交接于心 ,又有足阳明经别属胃 ,散之脾 ,…  相似文献   

11.
《内经》中足阳明胃经的是动病提到的"独闭户塞牖而处"等病候与抑郁症的表现相似。而当下医家论治抑郁症多从五脏藏神的角度辨证,较少从足阳明胃经考虑。本文从足阳明胃经"独闭户塞牖而处"的病候入手,从气血变动、阴阳相争的角度分析足阳明胃经病候与抑郁症的关系。并论述足阳明胃经与气血、五脏气机、心以及脑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探讨从其论治抑郁症之机理。总结足阳明胃经论治抑郁症的文献记载及现代研究,望能为治疗抑郁症提供更多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医古医籍称肥胖为“肉人”、“肥人”。认为肥胖与“湿、痰、虚”有关,因此肥人多湿、多痰、多气虚。由於水湿代谢失常,水谷津液未输布而致痰、水、湿,淤积聚而成,其病的关键在於脾胃虚。临床通过对足阳明胃经梁丘与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穴的针灸刺激方法,可达到调节脾胃功能的作用,输布水谷津液,平衡水湿代谢,痰,水、湿、淤之积聚便可自散。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脾瘅与糖尿病前期较为接近,张仲景《伤寒论》提出了“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笔者认为有助于明确针刺阻断脾瘅向消渴病传变的途径,对针刺逆转脾瘅传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文章从脾瘅的病因病机着手,从阳明经病的证候表现、经脉循行特点等方面阐述了脾瘅与阳明系统病变证候特点有内在的一致性,认为脾瘅当从阳明经论治。同时分析了“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的立论依据与具体选穴,简要综述了针刺足阳明治疗脾瘅的现代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阳明主面,三叉神经痛病发主责在阳明,风火痰瘀痹阻阳明经脉为其重要病机,治当从阳明入手,以疏通阳明经脉为治疗大法,并分证总结遣方用药经验,以期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辨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从足阳明经筋辨证论治周围性面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采用循经辨证取穴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发现足阳明经筋与周围性面瘫关系密切,从足阳明经筋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论治周围性面瘫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16.
根据乳房的生理病理,与气血的关系,探讨从瘀论治乳病.乳房疾病多与足厥阴和足阳明关系密切,其病机主要有肝气不舒,肝胃蕴热,瘀热互结;肝肾不足,气滞血瘀,痰瘀互凝."瘀"、"结"、"痛"为其临床基本特征.治疗应审因论治,注重活血化瘀.气滞血瘀之乳癖,宜行气化瘀;热瘀内结之乳痈,应清热化瘀;痰瘀相凝之乳疬,当消痰化瘀;乳癌术后阴虚血瘀者,需养阴化瘀.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历代注家皆忽视了对论中第8条"针足阳明"的解释。本文从针灸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出发,广泛考察各种古代文献中"足阳明"之内涵及其演变,得出《伤寒论》第8条"针足阳明"应为针刺冲阳穴,以防止太阳病向阳明病演变的结论,弥补了"针足阳明"内涵之空白。  相似文献   

18.
王中琳 《光明中医》2009,24(4):605-606
从阳明主面立论,认为三叉神经痛病发主责在阳明,风火痰瘀痹阻阳明经脉为其重要病机,治当从阳明入手,以疏通阳明经脉为治疗大法,并分证总结遣方用药经验,冀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辨治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杨小清 《中医药学刊》2005,23(8):1387-1388
根据乳房的生理病理,与气血的关系,探讨从瘀论治乳病。乳房疾病多与足厥阴和足阳明关系密切,其病机主要有肝气不舒,肝胃蕴热,瘀热互结;肝肾不足,气滞血瘀,痰瘀互凝。“瘀”、“结”、“痛”为其临床基本特征。治疗应审因论治,注重活血化瘀。气滞血瘀之乳癣,宜行气化瘀;热瘀内结之乳痈,应清热化瘀;痰瘀相凝之乳疬,当消痰化瘀;乳癌术后阴虚血瘀者,需养阴化瘀。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20.
足阳明经脉与胃腑病相关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足阳明经脉与胃腑的相关性,该文从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认为针刺足阳明经脉的腧穴能够有效地治疗胃腑病。认为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对阐明经络实质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