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观察醇类物质及部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Trinder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醇类物质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为样本,进行Trinder反应实验。肉眼观察颜色变化,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记录光密度值。同时观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尿酸检测的影响。结果: 以乙醇、乙二醇、异丙醇、Triton X-100、Triton X-405、Tween20和NP40为样本的Trinder实验均产生紫红色颜色反应。这些物质水溶液的光密度值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光密度水平与表面活性剂羟值有密切联系。含有0.1% TritonX-100、TritonX-405、Tween20和NP40的血清样本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三蒸水对照(P<0.01)。结论: 醇类物质及部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Trinder反应有干扰。  相似文献   

2.
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吸附层厚度、吸附量和链节密度分布,并用两阶段吸附模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同时,对Gemini表面活性剂和传统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竞争吸附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对比温度的升高,单一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疏水性界面的吸附层厚度减小,吸附量降低,吸附等温线符合两阶段吸附模型。在相同能量参数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吸附的能力远比传统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吸附的能力强,它可将表面上已吸附的传统表面活性剂解吸下来,从而影响界面性质。  相似文献   

3.
用Langmuir Blodgett(LB)膜技术和原子力显微镜探讨平衡时间、盐浓度和连接基团长度对气 液界面上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8H37(CH3)2N+ (CH2)s N+(CH3)2C18H37]·2Br-,简写成18 s 18,s=3、4、6、8、10、12)与DNA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DN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时需较长时间;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盐的屏蔽作用增大,致使表面活性剂与DN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当连接基团为刚性(s=3、4)时,分子间的空间位阻较小,Gemini表面活性剂/DNA复合膜主要形成纤维结构;而当连接基团为柔性(s≥8)时,分子间的位阻效应增大,则主要形成片状聚集体。  相似文献   

4.
用内源荧光法和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W/O型微乳液中阳离子偶联表面活性剂(C12H25(CH3)2N-(CH2)、-N(CH3)2C12H25&#183;2Br^-)(12-s-12,2Br^-.s=3、4、6)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微乳液体系中含水量、偶联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牛血清蛋白的浓度、联接基团的长度以及外加盐等因素对表面活性剂/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都有较大的影响。体系中含水量增加.微乳液的最大荧光波长蓝移减小;偶联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影响了微乳液的最大荧光波长蓝移;牛血清蛋白浓度较高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联接基团越长,两者之间相互作用越强.牛血清蛋白越易处于疏水环境中;而盐对偶联表面活性剂/牛血清蛋白静电相互作用有一定的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5.
氯诺昔康自乳化释药系统处方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化氯诺昔康自乳化释药系统处方。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正交筛选和相图绘制,以形成乳剂的乳化程度和乳化时间大小为指标,时氯诺昔康处方中的油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进行筛选,寻找最佳处方。结果:自乳化处方中油相为Lauroglicol FC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Tween-85,助表面活性剂为Pluml Oleique,其最佳比例为5:13:2。结论:按优化处方制得的氯诺昔康自乳化释药系统大大提高了氯诺昔康在水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6.
BN prospec比色皿清洗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适用于德灵特定蛋白分析仪比色皿的清洗剂。方法:筛选临床检验界比较常用酸、加酶清洗剂以及加有具有较好渗透、乳化、分散和洗涤性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清洗剂。将用过的比色皿浸泡于所研制的清洗剂中,上机检测。结果: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清洗剂效果最好。结论:研制的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清洗剂达到试验要求,可用于比色皿的清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对阿司匹林的包封率及其释放行为的影响,为新型药物传输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Span-60和胆固醇为主要原料,通过真空旋转一超声波法制备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研究了该类囊泡对阿司匹林的包封作用以及被包封的阿司匹林在模拟胃液及模拟肠液中的释放情况。结果0.01mol/L司盘60:胆固醇:1:1时形成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对0.2mg/ml的阿司匹林的包封率是91%;药物释放实验显示,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游离阿司匹林的释放率为98%,包封于囊泡中的阿司匹林的释放率为50%。结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对阿斯匹林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及明显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300曲拉通X100对肺癌耐药细胞A549/DDP(顺铂)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其机制。方法用MTT法进行体外耐药逆转实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ADM药物浓度。结果合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前后,A549/DDP对化疗药物阿霉素、顺铂、丝裂霉素、5-FU、依托泊甙和长春新碱的敏感性均有显著性差异(各组都为P〈0.01);三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都能显著增加耐药细胞内ADM浓度,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逆转A549/DDP耐药性的作用,逆转机制可能是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抑制多药耐药相关膜蛋白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各类表面活性剂对聚氯乙烯增塑糊流变行为的影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其增塑糊有较高致流值,呈明显假塑性流动;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其增塑糊有低的表观粘度,接近牛顿型流动。测定了聚氯乙烯粒子表面的Zeta电位和接触角,并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影响增塑糊流变性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硅酸甲酯(TMOS)的水解缩合反应制备了聚甲氧基硅氧烷(PMOS),其分子式可表示为:[SiOa(OH)b(OCH3)c]n。用丙烯酸-2-羟乙酯(HEA)进行酯交换后,制的功能化产物聚丙烯酰氧基甲基硅氧:烷(PAMOS),其分子式可表示为:[SiOd(OH)c(OCH3)f(OCH2CH2OCOCH=CH2)g]k。通过二氧化硅分析、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确定了分子式中a、b、c、n及d、e、f、g、k的值,是一种比较方便、快捷且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国内外有机硅侧链液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近晶型、席夫碱型、向列型、胆甾型、偶氮苯型、鱼骨型以及光学非线性型几种主要类型的有机硅侧链液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近年来受到重视的有机硅侧链液晶电流性和离聚物研究进展作了较全面的总结,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发酵罐放大设计中,当发酵罐体积超过60m^3时,传统的径流组合搅拌系统会出现不能提供良好的气-液分散和传质。不能实现理想混合以及限制传热系数的提高等问题。对此从理论上分析了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通过加强罐内宏观液流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改善发酵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3.
渗出液和漏出液鉴别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腹腔积液中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IgG、IgA、IgM以及与血液中相应指标的比值对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价值。方法 利用日立7060和美国BN-100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积液及血中TP、LDH、IgG、IgA、IgM。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t)检验。结果 渗出液中TP、LDH、IgG、IgA、IgM均值分别为42.60g/L、424.00U/L、9.21g/L、1.62g/L、0.73g/L;漏出液中TP、LDH、IgG、IgA、IgM均值分别为8.76g/L、71.40U/L、2.56g/L、0.55g/L、0.31g/L;同时渗出液中各指标与血中的比值分剐为0.62,0.95,0.62,0.52,0.45;漏出液中各指标与血中的比值分别为0.14,0.23,0.15,0.17,0.29。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测定均值或与血液相应指标的比值经u检验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渗出液中TP、LDH、IgG、IgA、IgM含量明显高于漏出液,它们的检测对积液性质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康肾口服液中淫羊藿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4.6×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26:74)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进样体积:10μL,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淫羊藿苷在10~50 mg·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1%,RSD 为1.01%(n=6)。结论:该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康肾口服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七氟醚在常用的晶体液、胶体液以及血液中的分配系数。方法采用注射器-锥形瓶二次顶空平衡法测定七氟醚在0.9%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琥珀酰明胶、聚明胶肽、25%甘露醇和血液中的分配系数。结果七氟醚在0.9%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琥珀酰明胶、聚明胶肽、25%甘露醇和血液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44±0.01、0.46±0.01、0.37±0.01、0.44±0.01、0.47±0.01、0.47±0.02、0.41±0.02、0.34±0.01和0.56±0.02,七氟醚在几种晶体液、胶体液中的分配系数与在血液中的分配系数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在晶体液、胶体液内的分配系数与在血液中的分配系数接近,临床上应用两类液体后不会影响七氟醚在血液中的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16.
以不具有液晶行为的2,6-二[N,N′-二-(4-烷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A系列)和4-正烷氧基苯甲酸(D系列)作为氢键液晶复合物的单体,组装成T-型氢键液晶系列复合物(AmDn)。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DSC及偏光显微方法对其液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21种复合物分子间存在氢键且都具有向列相。通过调整2,6-二[N,N′-二-(4-烷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分子上柔性烷基的长度和极性,可以有效地调节它与4-烷氧基苯甲酸形成的氢键复合物的液晶相变温度以及液晶态的稳定性;增加2,6-二[N,N′-二-(4-烷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分子上柔性烷基的长度,其复合物AmDn的液晶相温度范围趋于变窄,清亮点逐渐下降,其液晶态稳定性也逐渐下降;以2,6-二[N,N′-二-(4-烷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分子替代2,6-二[N,N′-二-(4-烷氧基苯甲酰基)]氨基吡啶分子,可以降低分子的极性,使其单体的熔点及其氢键复合物AmDn的相变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阿胶养血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啊胶养血口服液中黄芪、白芍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中橙皮苷的进样量在8.12~129.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84%,RSD为1.08%。结论:质量标准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阿胶养血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光(UV)、HPIC-荧光(FLD)和HPLC-质谱(MS)3种检测方法测定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优劣性,并应用最优方法测定血管性抑郁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方法 分别采用HPLC仪器搭配UV、FLD和MS检测器建立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系统的方法学验证,采用HPLC-FLD法对血管性抑郁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和5-HT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HPLC-UV法的定量限分别为DA 103.5 ng/mL、NE 107.5 ng/mL、5-HT 93.6 ng/mL;HPLC-FLD法的定量限分别为DA 10.35 ng/mL、NE 10.75 ng/mL、5-HT9.36 ng/mL;HPLC-MS法的定量限分别为DA 10.35 ng/mL、NE 32.25 ng/mL、5-HT 9.36 ng/mL.HPLC-FLD和HPLC-MS法对DA和5-HT的测定优于HPLC-UV法,HPLC-FLD法对于NE的测定优于HPLC-MS法,而HPLC-MS法存在较强的基质效应.HPLC-FLD法检测结果示血管性抑郁小鼠海马组织中DA含量最低,大脑皮质中5-HT含量最低,而不同脑组织中NE含量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与HPLC-UV法和HPLC-MS法相比,HPLC-FLD法更适用于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5-HT)的含量测定.DA和5-HT可以用作血管性抑郁症疾病的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玻璃态胆甾相环硅氧烷液晶中分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度对玻璃态胆甾相环硅氧烷液晶中分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硅氧烷液晶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或以上)对其进行长期的热处理过程中,高度柔性硅氧烷主链链段的运动为介晶基元的运动提供了充分的自由空间;将玻璃态环硅氧烷液晶加热到清亮点温度以上,该液晶由各向同性流体迅速冷却时,只形成取向有序排列;含有对-烯丙氧基苯甲酸胆固醇酯(手性小分子液晶)的玻璃态环硅氧烷液晶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辊压取向处理时,形成树枝状分叉的粘性指延结构,常温辐照不会破坏该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以新的路线合成了两类文题化合物共七个液晶单体,合成了催化剂(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二氯化镍)和光活性中间体(S)-2-甲基丁基苯酚,获得了较高的产率及纯度。经元素分析、质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证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测定了其液晶相态。进行了配方尝试,得到了对温度变化敏锐的热变色液晶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