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顺平  胡元平  陈丽霞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01-2602,I000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手术病理、CT及临床随访证实的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影像特点。结果17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影像学表现中,9例肠系膜上静脉内可见低回声及无血流信号或(和)血流信号充盈缺损,4例门静脉或(和)脾静脉内可见低回声及无血流信号和血流信号充盈缺损,2例肠管扩张及肠壁增厚,2例可见腹腔积液。超声对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准确率为65%(11/17)。根据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时门静脉或(和)脾静脉是否同时受累其被分为大血管型(10例)和小血管型(7例)。超声对大血管型和小血管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10)和29%(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1,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大血管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经肠系膜上动脉留置导管局部溶栓术及其它介入治疗术式进行探讨。结果:患者血栓清除,症状消失,随访8个月临床无复发。结论:对无手术指征的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经肠系膜上动脉留置导管局部溶栓术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乡村等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通过对14例确诊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救治经验。结果本组手术11例,其中治愈7例,死亡4例。溶栓治疗3例均痊愈。治愈者对获得6个月~3年的随访,1例出院4个月后复发,再次行静脉溶栓治疗,其他患者未复发。结论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常以急腹症就诊,虽误诊率高,但其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发病初期,肠系膜静脉还没有完全闭塞,可采用溶栓治疗;后期静脉完全闭塞,导致肠坏死和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多需手术加溶栓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CT检查,探明28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发病情况,根据临床体征与CT影像显示的病情分别采用手术、非手术、介入治疗。结果非手术组12例患者全部治愈。手术组8例治愈,2例死亡,1例复发。介入治疗组3例均治疗成功,血栓清除满意。结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根据其临床体征、CT检查结果综合考虑分别采用手术、非手术及介入治疗的治疗措施,临床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入治疗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华  孙云川 《中国医药》2007,2(8):483-485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ins thrombosis,MVT)的疗效。方法1995年10月至2004年12月,我院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6例。其中采用经肠系膜上动脉插管介入溶栓8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途径肠系膜静脉内行机械性血栓清除术6例,采用经颈静脉穿刺门静脉经肝途径在肠系膜静脉内行机械性血栓清除术2例。结果16例治疗均成功,无明显并发症。介入治疗后大部分血栓被清除,肠系膜静脉内血流通畅,患者症状消失。随访10~22个月。均未复发。结论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对于无坏死型急性MVT患者,介入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发病率低、症状重、误诊率高、病死率高的危重急腹症,早期诊断相当困难。现将我院1988年7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4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AMVT)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通过对既往手术、非手术治疗的21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的回顾性总结。结果3例早期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经溶栓、抗凝治疗,预后良好。18例行手术治疗,12例痊愈,6例死亡,死亡原因为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结论加深对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由于MVT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特征,通过早期影像学检查可对AMVT做出正确的诊断,并通过早期手术可以降低MVT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总结12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诊治经验,分析AMVT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12例病人均以急腹症或肠梗阻收住院,术前明确诊断者9例,其中24h内确诊者仅3例,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及时手术行肠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最有效方法,切除足够范围肠段及早期抗凝是预防复发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AMVT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手术治疗,2例非手术治疗,其中1例死于术后中毒性休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抗凝、缓解血管痉挛和及时的手术干预是改善AMVT患者预后的主要措施。CT和彩色多普勒对该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选择性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该院在2002年1月-2011年12月的10年间共收治的17例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7例患者均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纳差.其中,单纯门静脉血栓形成4例(23.5%),单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6例(35.3%),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均有血栓形成7例(41.2%).经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治疗5例,经外周静脉溶栓或抗凝治疗11例,肠切除术1例.17例患者治愈7例,好转6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1例.结论 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上少见,但进展快,病情危重,早期溶栓治疗效果较好.临床医务人员要不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诊早治,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1.
谢文涛  査斌山  朱化刚 《安徽医药》2013,17(11):1889-189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连续收集30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硬化及脾切除患者更易发生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AMVT),首发症状常为腹痛,影像学检查是诊断AMVT的主要手段。11例经超声检查、16例行CT检查,3例经MRI检查确诊。抗凝治疗组16例,好转率81.25%,而非抗凝对症支持治疗14例,好转率仅为57.14%。抗凝治疗组临床好转率明显好于非抗凝组,且有较低的中转手术率。结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有效的评估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好转率降低中转手术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诊治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间收治的19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2004年前诊治的12例中有5例死亡,2004年后行不同长度肠切除术+外周抗凝治疗及经肠系膜上动脉插管持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7例病人均存活。结论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应尽早诊治,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留置导管持续给予溶栓治疗是一具有诊断与治疗双重作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晓旭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30-1832
目的 总结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4年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及我院共计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其中8例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例为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例行栓子取出、坏死肠管切除、端端吻合术,9例行单纯坏死肠管切除、肠吻合术。6例治愈,5例死亡,死亡率45.5%。结论 及时诊断,早期手术可以提高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王滨男 《中国医药》2008,3(9):548-549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的手术探查和术式选择分析。方法对经我院治疗的12例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成功治愈9例,死亡3例,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短肠综合征,1例死于大面积心肌梗死。病死率为25%。结论及时正确的手术探查和合理的术式选择是治疗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治疗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34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予患肢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结果治愈20例,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结论通过动脉介入治疗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相对于其它方式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我院1992年-2002年间10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3例,疑诊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死亡2例,1例遗留短肠综合征,7例存活。结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少见,其临床表现和体征缺少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对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提高认识,早期确诊,术中正确处理,抗凝治疗是防止复发,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干预时机。方法对我院1999-2009年15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切除受累及肠系膜和坏死小肠至正常肠管5~10cm;残留小肠长度0.2~1.8m;结果本组15例病人;手术11例,抗凝和溶栓非手术治疗4例;11例手术病人中术前明确诊断7例,4例急诊剖腹探查术中明确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抗凝治疗;本组死亡3例,短肠综合症2例;随访10例给予抗凝治疗3~6月。结论高凝状态和腹腔感染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出现腹膜炎体征,腹穿或排泄物为血性液体是剖腹探查的指证,抗凝治疗是其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主要分析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Rhee等方法进行实验分组。其中,病周期<4d,为AMVT组,病周期>4d为CMVT组。结果在33例MVT患者中22例的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中,其中患者的年龄一般在19~75岁之间(平均48.9岁)。该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表现为腹痛、腹部膨隆、腹胀、腹膜刺激征,其中呕吐68.2%,发热36.4%,误诊率59.1%,其中手术治疗17例,有死亡7例,治愈10例,另外溶栓治疗5例痊愈。结论早期腹部CT结合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对早期AMVT做出正确的诊断,早期溶栓或手术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急性肠系膜血栓(ASMVT)阶梯式治疗的护理经验和护理要点,为今后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12月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收治的24例接受阶梯式治疗的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对患者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总结该治疗模式中的护理经验,形成针对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阶梯式诊治的护理配合模式.结果 24例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中,4例经全身抗凝治疗好转出院,2例患者经全抗凝后转局部介入导管抗凝治疗好转院,17例患者经坏死肠管手术切除加两端造口或腹腔开放等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好转出院,1例患者主动放弃治疗出院.结论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在阶梯式诊治的过程中,通过责任护士的护理配合,缩短了住院周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91年 7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17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中 13例治愈 ,4例死亡。结论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困难 ,误诊率及病死率高 ,需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采取手术及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