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EE)中的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125例SLE患者血清Blys水平,并与狼疮活动程度和临床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25例SLE患者血清平均Bly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72±0.18)ng/ml vs(0.34±0.10)ng/ml,P=0.0031];SLE患者血清平均Blys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呈一定程度相关性(r=0.73,P=0.018);SLE患者血清Blys水平与抗dsDNA抗体滴度呈正相关,而与血清IgG、补体、蛋白尿、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以及皮疹、关节痛、口腔溃疡、脱发、发热等临床表现等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Blys水平升高,与狼疮活动呈一定相关性,但不能准确反映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 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又称BAFF,TALL-1,THANK,zTNF4)是1999年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第13位成员,是B细胞激活的共刺激因子,也是B细胞存活关键因子,在体液免疫中起重要的作用。动物实验显示,BLyS遗传缺陷小鼠成熟B细胞和循环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过度表达BLyS的BLyS转基因小鼠表现出B细胞过度增生和狼疮样病变, 相似文献
3.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是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及分泌抗体,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尤其是体液免疫应答起着关键性作用。Blys缺陷或过量表达均可引起机体免疫失衡,诱发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StysmRNA可能是SLE疾病活动性的一个有用的生物学标志,Blys拮抗剂为SLE的治疗带来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新成员。Blys与细胞膜表面的三种受体结合,执行不同的生物学功能,Blys对B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成熟有强烈的共刺激作用,并促进B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狼疮小鼠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Blys水平增高,阻断Blys的作用可以使狼疮小鼠病情缓解,生存期延长。Blys拮抗剂可能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表达水平,研究BlyS与SLE发病的关系,进一步阐明SLE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技术,分别检测38例SLE患者及36名健康者外周血细胞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的mRNA水平.结果 狼疮组外周血细胞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在狼疮组中的表达有明显升高趋势,说明BlyS在SLE的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B细胞激活因子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B细胞激活因子(B lym phocyte stim ulator,BlyS)水平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并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清BlyS水平,初步探讨BlyS与SLE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以商品化的抗人BlyS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抗人BlyS多克隆抗体,采用双抗夹心法建立检测BlyS血清水平ELISA方法。对59例SLE确诊患者和40名正常健康献血者的血清BlyS水平、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浓度、自身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滴度进行检测,比较SLE患者的血清BlyS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浓度、自身抗体滴度的相关性。结果59例SLE患者的血清BlyS水平为(8.4±1.6)ng/m l,40名正常人的血清BlyS水平为(3.2±0.9)ng/m l,SLE组的BlyS血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伴随着血清BlyS水平的升高,SLE患者的血清IgG浓度明显升高(r=0.442,P=0.0005);SLE患者的BlyS血清水平与抗dsD NA抗体的滴度也有明显的相关性(r=0.850,P<0.01)。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BlyS血清水平ELISA检测方法简便、可靠、准确,为后续研究BlyS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SLE患者的血清BlyS含量是明显升高的,并伴随着血清IgG浓度、抗dsD NA抗体滴度的升高;提示Blys异常表达可能是SLE发病的重要环节,其对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活化、促进特 相似文献
7.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对B细胞的发育增殖具有重要作用,狼疮小鼠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体内Blys水平增高,阻断Blys的作用可以使狼疮小鼠的病情缓解,存活时间延长,因此,利用抗Blys单克隆抗体、Blys受体融合蛋白、Blys的抑制性短肽、Blys的免疫抑制重组子、Blys类似物及BAFF受体阻滞剂等Blys相关生物制剂可靶向治疗SLE,但生物靶向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病尚处在初级阶段,本文对部分生物制剂治疗SLE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及其免疫学改变与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的细胞凋亡缺陷有关,狼疮患者血清中可溶性Fas(sFas)水平明显升高。因此,我们测定了23例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sFas水平,并对其意义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检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程度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30名健康人和36例SLE患者血清MMP-9水平,以分析其与SLE活动性变化关系。结果SLE患者血清MMP-9水平[(108±113)n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52±115)ng/ml],P<0.001;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MMP-9水平[(246±196)ng/ml]与治疗前水平[(114±92)ng/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LE患者活动期血清MMP-9水平[(72±66)ng/ml]低于非活动期[(166±146)ng/ml],P<0.05;SLEDAI>8分组[(80±72)ng/ml]低于SLEDAI≤8分组[(152±150)ng/ml],P<0.05;蛋白尿组[(82±20)ng/ml]低于非蛋白尿组[(152±43)ng/ml],P<0.05;关节炎组[(103±126)ng/ml]与非关节炎组[(117±89)ng/ml]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MP-9可能与SLE的发病相关,血清MMP-9可作为反映SLE活动程度、肾脏损害及疾病进展或改善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5例SLE患者(SLE组)血清BAFF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C3、C4水平;计算疾病活动性(SLAM)和损伤指数(SLICC/ACR);对BAFF水平与补体C3和C4、SLAM、SLICC/ACR进行相关性分析。对照组为45例查体健康者。结果SLE组血清BAF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抗dsDNA抗体阳性者(13例)BAFF水平明显高于阴性者,P均〈0.001。BAFF水平与补体C3呈显著负相关(r=-0.298,P=0.047),与补体C4无明显相关性,与SLAM呈显著正相关(r=0.450,P=0.002);与SLICC/ACR呈显著正相关(r=0.388,P=0.009)。结论BAFF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与发展,检测血清BAFF水平有助于判断SLE活动性及预后;应用BAFF拮抗剂有望改善SLE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表达芯片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应用包含21522条70 mer长度Oligo DNA的寡聚核苷酸芯片(22K Human Genome Array)分别检测6例SLE患者和6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应用聚类分析法分析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健康志愿者B淋巴细胞之间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差异,芯片中聚类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15个,主要包括Ⅰ型干扰素(IFN)通路中的相关分子;聚类表达显著下调的基因22个,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相关的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家族等与雌激素代谢相关的基因.进一步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主要与B淋巴细胞的JAK-STAT信号通路和激素代谢相关.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存在显著差异,芯片显示氨基酸代谢、激素代谢、细胞增殖和凋亡、炎症反应等相关生物学功能的改变可能参与S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肌受累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肌受累病例的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总结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10年共13例SLE心肌受累病例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 SLE心肌受累发生率0.52%,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37.7±5.8)%和(40.9 ±7.1)%(P=0.002),抗rRNP抗体与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显著相关(r=0.843,P=0.001).cTnI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相关(r=0.656,P=0.036).结论 SLE心肌受累仍属罕见病,预后较差,心脏超声可早期诊断并监测病情,激素治疗可以改善症状,一些血清学指标与病情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病人的血清对正常人骨髓巨核细胞倍体形成的影响,了解SLE血小板减少病人的血清对正常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能力有无抑制作用。方法12例SLE血小板减少病人为研究对象,正常骨髓细胞来源于胸外科手术切除的肋骨(胸外伤或食管裂孔疝患者),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并分别加入12例SLE血小板减少病人的血清、灭活补体的病人的血清和SLE血小板正常病情活动病人的血清,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培养细胞中CD41+细胞(巨核细胞)的倍体分布。结果正常人骨髓细胞培养后,2倍体、4倍体和8倍体的巨核细胞数分别为(37.8±5.4)%、(29.8±3.3)%和(2.61±0.63)%;加入SLE血小板减少病人的血清后4倍体和8倍体细胞明显受到抑制,分别为(15.91±2.65)%和(0.44±0.12)%,P<0.05。灭活血清中的补体后,这种抑制作用仍然存在。与10%浓度的SLE血小板减少病人血清相比,20%的血清则几乎完全抑制了8倍体和4倍体细胞的形成。结论SLE血小板减少病人血清存在某种抑制物,抑制正常人高倍体巨核细胞的形成,这种抑制作用是非补体依赖的,并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体外对B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是否存在异常。方法:采用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正常人及SLE患者MSCs。免疫磁珠法分选正常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与MSCs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凋亡及表面标志表达,3H掺入法检测B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水平。结果:①B细胞+正常MSCs共培养组B细胞增殖(4307±308)cpm较单纯B细胞培养组(7059±346)cpm降低(P〈0.05);②B细胞+正常MSCs共培养组B细胞凋亡率(14±7)%低于单纯B细胞培养组(25±8)%(P〈0.05);③B细胞+正常MSCs共培养组B细胞表面CD86表达率(53±5)%较单纯B细胞培养组(66±10)%低(P〈0.05);④与MSCs共培养后,B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较单纯B细胞培养显著减少(P〈0.05);⑤B细胞+狼疮MSCs共培养组与B细胞+正常MSCs共培养组比较,B细胞增殖、凋亡、CD86表达和Ig分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s在体外对B细胞有抑制作用,SLE患者骨髓MSCs与正常MSCs相比,对B细胞的表面刺激分子表达、增殖、Ig分泌有相似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内科杂志》2009,48(1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治疗的SLE合并ONF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1例SLE住院患者中ONFH的发病率为6.94%(32/461),在SLE病程3年之内发生ONFH的病例占65.63%(21/32);SEE合并ONFH者与SLE未合并ONFH者间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皮肤血管炎、血小板升高、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升高、LDL-C升高、骨密度低表现的患者在SLE并发ONFH者所占的比例较SLE未合并ONFH者高,平均初始口服糖皮质激素量和1个月、半年、总糖皮质激素累积量亦较SLE未合并ONFH者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雷诺现象、口腔溃疡、肾脏受累、高血压、贫血、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有无行糖皮质激素冲击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方面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SLE病程3年之内发生ONFH的危险性相对较高,SLE并发ONFH患者多数具有皮肤溃疡、坏疽等皮肤血管炎以及血小板、Fib、LDL-C升高和骨密度低的表现,且多数患者经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Toll样受体(TLR)7及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SLE患者及30名健康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内TLR7及9的表达水平.并将其与有关临床及实验窜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患者B淋巴细胞内TLR7+及9+细胞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TLR7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与C3呈负相关.TLR9与患者尿蛋白、SLEDAI呈正相关.结论 TLR7及9在SLE患者B淋巴细胞内表达上调,且与病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狼疮细胞(LEC)形态的变化,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经典改良血块法观察了50例SLE疾病活动期和30例SLE非活动期患者外周血LEC形态,同时与血清自身抗体、补体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对比研究。结果 特殊形态的LEC与自身抗体的抗dsDNA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AnuA)(r=0.588,P=0.056;r=0.759,P=0.135),补体C3和C4(r=-0.648,P=0.058;r=-0.589,P=0.057)及SLEDAI(r=0.686.P〈0.05)具有明显相关性。SLE活动期组特殊型LEC、自身抗体和补体与SLE非活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自身抗体和补体与SLEDAI无相关性时,特殊型LEC仍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86,P〈0.05)。结论 特殊型LEC与自身抗体、补体及SLEDAI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SLE疾病活动性的独特指标。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抑郁症状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抑郁状况。方法 选择门诊和住院的56例SLE患者,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1%SLE患者具有抑郁临床表现,其中易倦、兴趣丧失、性兴趣减退.绝望、易激惹、忧郁、思考困难、睡眠障碍、不安、生活空虚感等抑郁症状常见。抑郁临床表现患者中,以受教育程度低、从事体力劳动者为主(P<0.05),抑郁表现与病程及婚姻相关(P<0.05),与病情活动无关(P>0.05)。结论 在SLE患者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诊治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