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春林  金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169-7170
目的了解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感知病耻感状况,调查5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感知病耻感。识别家属一般资料和患者临床资料中对感知病耻感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Link的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对中国医大四院心理卫生精神科1 102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贬低-歧视感知得分为(2.63±0.35)分,与量表中点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最高,创伤后应激障碍最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耻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nk病耻感量表之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和一般调查表,对115例SLE患者进行调查。结果:SLE患者的贬低-歧视感知得分为(2.66±0.23)分,此结果与量表中点(2.50±0.3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职业的患者,其病耻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由于疾病的因素,使其内心受歧视感增强,产生病耻感,影响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耻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而提高SLE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感知病耻感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知病耻感状况,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感知病耻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Link 贬低-歧视感知量表 (Perceived Devaluation-Discrim-ination)、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ocial support Scale)对山东省某精神病院 208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贬低-歧视感知得分为(2.63 ± 0.31)分,与量表中点 2.5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婚姻状况、发病情况、病程、入院次数的患者,其感知病耻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1)。感知病耻感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呈负相关(均 P <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严重的感知病耻感,婚姻状况不良、病情复发、病程长、多次入院者尤为严重;患者感知病耻感程度与社会支持不足有关。应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知病耻感予以充分重视,消除人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提高患者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属病耻感与希望的特征,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运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和Herth希望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95例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属在贬低-歧视贬低感量表得分为(2.57±0.27)分,与量表均值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属的希望水平得分为(34.83±5.72)分,贬低-歧视贬低感与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及希望总分呈负相关。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属存在明显病耻感和较高希望水平,病耻感是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通过提高家属的希望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在人格特征与病耻感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对17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病耻感系列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1)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水平普遍较高,病耻感系列量表的歧视-感知、病耻感应对、病耻感情感体验分量表评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神经质、精神质维度分呈显著正相关(P<o.01),与内外倾性维度分、社会支持问卷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神经质、精神质维度分与社会支持问卷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2)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质、内外倾性维度分能够预测病耻感系列量表的歧视-感知、病耻感应对、病耻感情感体验分量表评分,神经质维度分能够预测歧视-感知和病耻感应对分量表评分.(3)社会支持能够部分中介神经质、精神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贬低-歧视感知和病耻感应对的影响,且能够部分中介精神质对患者病耻感情感体验的影响.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较高,人格特征是其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在人格特征对病耻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知病耻感状况,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感知病耻感与自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水平较高,贬低歧视感知、应对方式、情感体验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量表中点分2.5;贬低歧视感知、保密、退缩、误解、羞耻均与患者自尊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患者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都与病耻感各个维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医疗机构应采取措施消除人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偏见,提高患者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7.
康复期情感障碍患者感知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情感障碍患者的感知病耻感的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 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中的"贬低-歧视感知"及"羞耻感"两个分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科医院即将康复出院的167例情感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情感障碍患者感知到的公众对其的贬低歧视态度较高,而羞耻感体验并不强烈.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提示,年龄、学历、工作状况、婚姻是患者感知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论 情感障碍患者的感知病耻感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龄、学历患者的病耻感水平不同,提示精神卫生工作者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住院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4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Herth希望量表对425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425例住院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贬低-歧视感量表总分为(28.59±4.01)分,病耻感检出率为86.4%;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住院次数、未婚、离异及丧偶、希望水平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了住院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总变异的44.2%。结论住院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检出率较高,希望水平低、未婚、离异及丧偶、住院次数多、文化程度低是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建议护理人员通过自我肯定训练等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增加对精神疾病知识的教育,鼓励其坚持服药减少复发,帮助其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减轻其病耻感。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住院患者病耻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康复期住院患者感知病耻感状况,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和病耻感经历问卷对17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资料170份,收回有效问卷163份,有效回收率95.5%。163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住院患者的病耻感经历总分均数为(39.24±4.76),病耻因子分为(20.34±3.07),歧视因子分为(18.87±2.03)。贬低一歧视感知状况得分为(2.63±0.37),与量表中点2.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5,P〈0.01)。≤35岁患者贬低一歧视感知得分为(2.834-0.40),病耻感经历总分为(45。31±14.36),病耻因子分为(23.69±8.58),〉35岁患者贬低一歧视感知得分为(2.58±0.34),病耻感经历总分为(39.55±12.50),病耻因子分为(20.46±7.80),不同年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43,2.19,1.99;P〈0.05);不同婚姻、职业、病程、住院次数的患者,贬低一歧视感知状况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67,2.55,2.17,2.53;P〈0.ol或P〈0.05);不同病程的患者病耻经历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P〈0.05);不同职业、月收入的患者病耻感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47,3.82;P〈0.05);不同的病程的患者歧视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康复期住院患者有较高的感知病耻感和病耻感经历,提示精神卫生干预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住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疾病发作期病耻感特征,及其与抑郁和躁狂发作的关系。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 120 例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使用 Link 病耻感系列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杨氏躁狂量表进行评定。 结果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贬低 鄄 歧视感知量表得分为( 2.60±0.31 ) 分、病耻感应对量表得分为( 2.77±0.27 ) 分,均高于量表中点分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抑郁严重程度与贬低 鄄 歧视感知量表得分( r=0.219 )、病耻感情感体验量表得分( r=0.284 )呈正相关,躁狂严重程度与贬低 鄄 歧视感知量表得分( r=-0.275 )、病耻感情感体验量表得分( r=-0.302 )呈负相关。 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发作期存在较高的感知 鄄 病耻感水平,病耻感应对方式更加退缩;处于抑郁临床相的患者病耻感感知、病耻感情感体验更加明显,而应对方式更加消极,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应对方式问卷、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34例患者进行病耻感、自尊及应对方式的评估。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无业或休学人员的病耻感水平比在职或在读人员高,家庭经济状况好的患者病耻感水平比家庭经济状况差的患者高(P0.05);患者的病耻感水平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与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模式呈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无业或休学的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好的患者病耻感水平高;患者的病耻感水平与患者采取的应对方式相关,患者越对疾病采取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病耻感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2.
内科住院病人家属焦虑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琳  姜秀文  朱建萍 《护理研究》2007,21(19):1715-1717
[目的]了解内科住院病人家属焦虑状况与应对方式,分析焦虑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243名内科住院病人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内科住院病人家属的焦虑状况高于国内常模(P<0.01);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的病人家属焦虑状况存在差异(P<0.05);病人家属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P<0.01),积极应对与病人家属的焦虑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病人家属的焦虑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内科住院病人家属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的病人家属焦虑状况有差异;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越多,其焦虑水平越低;采取消极应对方式越多,其焦虑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病人亲属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病人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问卷,对7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病人亲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心理状态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病人亲属各项心理症状因子均分均明显高于常模(P<0.05),并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以手术是否成功、治疗费用二者为著.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病人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较正常人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病人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出血患者家属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抑郁状态问卷、Zung焦虑自评量表对200例确认并了解病情的患者家属及180例健康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家属(受试组)有明显抑郁倾向,并有焦虑,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中青年脑出血患者家属较健康人有明显的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在对患者治疗的同时不应忽视家属的心理指导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减轻肝癌病人家属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首次住院的肝癌病人的家属181例 ,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 94例 ,对照组 87例 ,在入院时进行SAS量表和EPQ量表评分。护士按医院例行方式与对照组家属接触 ,健康教育组则由护士给予肝癌相关知识、家庭护理常识等健康教育 ,出院前对两组家属再次进行SAS评分。结果 :健康教育组出院前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入院时 (P <0 .0 1) ,且焦虑减轻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 ;健康教育组中女性家属 ,对肝癌了解程度较低的家属和具有不稳定型人格特征的家属出院前焦虑减轻程度分别大于男性家属(P <0 .0 1)、对肝癌了解程度较高的家属 (P <0 .0 1)和具有稳定型人格特征的家属 (P <0 .0 1)。结论 :健康教育能不同程度地减轻肝癌病人家属的焦虑 (尤其是女性 )以及对肝癌了解程度较低和具有不稳定型人格特征家属的焦虑 ,提高他们对肝癌的认识和家庭照料水平 ,有利于家属的身心健康和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康复期器官移植患者家属心身状态对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600例康复期器官移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康复期器官移植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高于国内常模(P<0.01);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状况、医疗费用来源的患者家属焦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P<0.01).积极应对与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移植器官长期存活呈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与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器官移植长期存活呈负相关.结论 焦虑普遍存在于康复期器官移植患者家属中,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状况、医疗费用来源的患者家属焦虑状况有差异;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越多,其焦虑水平越低,移植器官存活时间越长;采取消极应对方式越多,其焦虑水平越高,移植器官存活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8.
Schizophrenia affects more than eight million people in China. Stigmatization of schizophrenia may prevent family members and close others from providing social support to those with schizophrenia. This article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use of a biogenetic approach to reduce the stigma of schizophrenia using a cross‐sectional (study 1, n = 141) and an experimental design (study 2, n = 100) in China. In the first study, media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perceived affiliate stigma, the negative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towards family members of individuals with socially stigmatized identities due to their affiliation with the person mediates the path between biogenetic beliefs and desire for social distance. This pattern is replicated in study 2 in which two 10‐min lectures were created and used to influence participants’ beliefs in biogenetic causes of schizophrenia.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biogenetic approach may increase Chinese participants’ desired social distance towards their family members with schizophrenia through increasing their concerns about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being affiliated with the family member. Therefor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investigate aspects of biogenetic anti‐stigma campaigns that do not increase participants’ perception of affiliate stigma in China.  相似文献   

19.
胸外科术后监护期患者家属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胸外科术后监护期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分析影响其焦虑的因素。方法: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设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80名家属进行焦虑状况调查。结果:胸外科术后监护期患者家属的焦虑SAS最高分83.75分,最低分33.75分,平均分55.44±11.15,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不同文化程度、职业、住院费用来源、患者病变性质的家属焦虑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参与术前宣教的家属焦虑得分低于未参与的家属,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外科术后监护期患者的家属普遍存在焦虑;其文化程度、职业、住院费用来源、患者病变性质及是否参与术前宣教是家属焦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