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端颖  王枫  王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205-4206,4209
[目的]研究丹江口库区移民心理健康水平与政策认知程度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自编的移民政策的认识程度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381名移民进行调查。[结果](1)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较非移民差;(2)客观支持和移民政策了解程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移民心理健康水平。[结论]移民搬迁影响移民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水平受个体社会支持和政策认知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四川三峡移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分析四川外迁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整群分层随机抽样,采用居民基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4种问卷调查,收集和分析移民和当地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两人群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性格构成均一致,外迁移民有医疗保障的明显少于当地居民(P<0.01)。外迁移民的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及心理应激水平高于当地居民(P<0.01),社会支持低于当地(P<0.01),移民后56.00%的居民职业发生了变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是否移民、年龄、婚姻、职业、心理应激及社会支持情况与移民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结论外迁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政府应加强对他们的经济扶持,注重对他们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欧阳海灌区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社会支持对移民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在欧阳海灌区随机抽取有移民迁入的行政村20个,再在选中的村中分别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欧阳海灌区移民和当地居民各8人,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SCL-90量表及SRSS表进行调查。结果当地居民SCL-90评分中任一因子均分≥3的检出率为6.88%、移民为14.38%,当地居民总分≥160的检出率为6.25%,移民为13.12%,移民与当地居民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民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支持总分低于当地居民(P<0.05);SCL-90总均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分及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欧阳海灌区移民较当地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差,移民的社会支持较差,移民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移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对象接受居民基本情况表、与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测查。结果(1)移民组的SCL-90除敌对、恐怖和偏执3个因子外均高于当地居民组(P〈0.001);(2)移民组的PSSG生活事件、消极情绪体验、消极应对方式和应激总分高于地当地居民组(P〈0.001);而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当地居民组(P〈0.001);(3)移民组的SSRS支持得分均低于当地居民组(P〈0.001);(4)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移民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有年龄、健康状况、与地政府的关系和社会支持。结论移民组与当地居民组心理健康状态有明显差异,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措施,进一步做好移民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东江水库农村移民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移民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在资兴市有东江水库移民的乡(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后靠移民和原居民各150人,外迁移民和原居民各150人,用社会支持评定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移民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 结果 ⑴东江水库移民SCL-90阳性检出率为23.5%。⑵后靠移民家庭年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原居民(χ2=16.659,P=0.000),外迁移民家庭收入与当地原居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地原居民文化程度总体高于移民(χ2=29.30,P=0.000)。⑶后靠移民SCL-90因子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症状等因子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当地原居民(t=1.831、1.919、2.789、1.932,P=0.034、0.028、0.03、0.027),但外迁移民与当地原居民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⑷后靠移民和外迁移民的SCL-90阳性检出率无性别差异,文化程度越低阳性检出率越高(χ2=8.583,P=0.014),后靠移民以31~59岁阳性检出率最高(χ2=7.124,P=0.028),但外迁移民以60岁以上人群最高(χ2=15.396,P=0.000)。⑸外迁移民和后靠移民与原住居民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支持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移民生活30年后,东江水库后靠移民心理健康状况较原住居民差,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后靠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从长远来看,外迁移民的方式对移民的心理健康更有利。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索南水北调中老年移民群体的心理干预效果及其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应激、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将辉县、荥阳、宝丰3个安置地的35岁以上991名中老年移民进行为期2年的心理干预。实验组移民进行心理健康讲座以及个体及团体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建议精神科治疗3个层次的心理干预,对照组移民仅接受定期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心理咨询,干预前后均对2组移民使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心理测量。结果 (1)经过不同的干预处理后,2组移民心理的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10个因子得分及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的得分除积极情绪体验因子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外(Z=-1.587,P=0.112),生活事件、消极情绪体验、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因子以及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除在客观支持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外(t=-0.738,P=0.461),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以及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关联规则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移民的社会支持、心理社会应激以及心理健康有较强的关联性,并且较低的社会支持和较高的心理社会应激会对中老年移民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结论 接受3层次心理干预等措施的实验组中老年移民心理状况好于对照组中老年移民。中老年移民的心理健康受社会心理应激、社会支持的影响较大。因此,调动移民的主观积极情绪,引导积极应对方式,提高主观社会支持感是增强中老年移民心理健康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丹江口库区移民心理健康水平与移民社会心理应激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获取1 366份调查样本,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移民与非移民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移民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均高于非移民组(均有P<0.05);移民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量表(psychosocial stress survey for groups,PSSG)中生活事件得分、消极情绪体验得分、消极应对得分、应激总分均呈正相关(均有P<0.05),与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应对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影响库区移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有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健康状况。结论 移民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应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丽水市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关系。方法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丽水市莲都区某镇中学初一至初三31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0项因子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学生比例在25.75%-43.71%,有心理障碍的比例从2.99%-10.78%不等,人际关系因子占首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所有因子分均明显高于1986年的青年常模(P〈0.01),部分因子分高于全国中学生常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客观支持多数有明显相关,与主观支持多数无明显相关,与利用度多数有明显相关。结论应当高度关注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重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了解南水北调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库区过渡期移民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返迁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采用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对276名持不同返迁意愿的过渡期移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想返迁移民的应激总分、生活事件得分以及消极情绪体验得分均高于不想返迁移民(P<0.05);积极情绪得分和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不想返迁移民(P<0.05);(2)想返迁移民在躯体化以及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不想返迁移民(P<0.05);(3)影响返迁意愿的因素有长远发展信心、居住地总体评价、现在生活满意度和应激总分。结论 与不想返迁移民相比,想返迁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针对影响返迁意愿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过渡期移民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社会经济地位对随迁老人家庭归属感的影响,并分析其路径。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9月至12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应用一般人口学资料以及随迁老人新的社会家庭环境融入状况量表中家庭归属感维度对北京市的854名随迁老人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随迁老人的家庭归属感总得分为(13.03±3.773)分。老人社会地位对家庭归属感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总效应为4.648;老人经济地位是影响家庭归属感的关键,总效应值为2.530;子女支持能够通过经济地位作用于家庭归属感,效应值为0.201。结论 随迁老人家庭归属感中等偏下水平,应及时甄别随迁老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给予相应的支持,尤其是子女支持,促进老人精神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袁飞  俞晓红  于颖慧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076-1077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中学生自杀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和社会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张家港市普通和重点初、高中以及职业高中16所共5012名初一~高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张家港市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总体报告率分别为15.3%,6.1%和2.1%,其中自杀意念报告率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逐渐上升的趋势,高中生报告率(18.6%)明显高于初中生(11.2%);普通高中和重点初中学生的各种自杀行为报告率与同阶段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经常感到孤独、因长相或身体缺陷而被嘲笑、因学习压力感到不愉快、连续2周以上感到伤心绝望、过去1a曾和别人打架、网络成瘾及赌博等均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预防中学生自杀需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并建立起有效的干预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初中生及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态度,为确定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调查问卷,调查了372名初中生和80名初中教师。结果教师和学生一致认为学习指导、人际交往指导是初中生最需要帮助的内容;在情绪控制和升学择业方面,二者观点不完全一致。结论学校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人际交往技能、异性交往方法、乐观态度养成、升学择业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社区初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性别、年级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为开展初中学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某社区3所初级中学所有学生,以调查问卷形式完成SCL-90(90项症状清单)量表。结果初中学生除了在人际关系因子中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总分、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均与一般人群不同(P均〈0.01),且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一般人群;初中女生在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中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不如男生健康;初中各年级学生在多项因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差异(P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P〈0.01、焦虑和敌对P〈0.05),且各因子状况随年级增加有不同程度恶化,尤其是毕业年级在所有因子中均有明显恶化现象(P均〈0.01)。外来务工子女与城镇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初级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是心理健康干预的重点人群。初中女生、毕业年级和初二年级是初中学生心理弱势群体,需根据其不同心理困扰特点,采取早期综合性干预措施。相对外来务工子女而言城镇学生的心理适应优势并不明显,同时城镇子女可能存在生活与心理独立方面弱势。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人格、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研究初中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加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应对方式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37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影响因素有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特征,自责应对方式,父亲过度保护及母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结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干预时既要采取综合措施,又要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在校中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现状、影响因素及获得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宝安区内5所中学1 9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干预后学生结核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5.5%,女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比男生高,高中生比初中生高,普通高中生比职业高中生高,性别、年级、学校类型是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目前电视广播是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最希望通过健康教育课来获取结核病相关知识。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提升了学生群体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干预效果较好,今后结核病健康教育应进一步针对学生自身特点采取更适宜的方式进行宣传,加强学生对结核病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在校中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现状、影响因素及获得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宝安区内5所中学1 9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干预后学生结核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5.5%,女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比男生高,高中生比初中生高,普通高中生比职业高中生高,性别、年级、学校类型是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目前电视广播是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最希望通过健康教育课来获取结核病相关知识。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提升了学生群体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干预效果较好,今后结核病健康教育应进一步针对学生自身特点采取更适宜的方式进行宣传,加强学生对结核病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艾滋病高发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艾滋病知识宣传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在凉山艾滋病高发区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4所中学的全体学生10 749名为调查对象.自制调查问卷,对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学校艾滋病生活技能培训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凉山州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低年级、彝族、自评成绩差、共同生活的父母人数、居住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好(自评)、来自于彝族为主社区的学生均与艾滋病知晓水平呈负相关(P值均<0.05).学校教育、广播电视、卫生宣传是学生艾滋病知识获取主要途径(88.82%,80.83%,73.54%).少数民族学生、疫情严重地区学生接受学校艾滋病生活技能培训比例较小、开展较晚、学生需求不强.结论 凉山州艾滋病高发区中学生艾滋病知晓水平偏低,需引起重视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加强对中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制定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12所学校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并根据卫生部关于结核病防治宣传的8条核心信息设计问卷,干预前后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干预前后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学生结核病知识掌握均有显著提高,小学组与初中组知晓率提高了近40%;知识得分不及格比例均有显著下降,小学组、初中组下降幅度大;掌握知识较好的(80分以上)比例大幅增加。对肺结核病人歧视现象也明显减少。结论本次健康教育干预,对学生结核病知识的提高效果明显,应在学校继续加强重大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芜湖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芜湖市57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35.7%的初中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5.3%的初中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得分排在前三位的是学习压力,自我强迫,情绪不稳;(2)在抑郁、焦虑、自我强迫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3)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焦虑因子上,留守初中生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初中生,在另外9个因子上,两类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芜湖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应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要关注女生和留守初中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6个月后成都市中学生心理状况,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展长期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区选取了4561名中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焦虑、抑郁和PTSD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9.1%、22.6%、10.1%;学生情绪障碍检出情况存在女生焦虑高于男生,男生抑郁、PTSD高于女生,初中生焦虑、抑郁、PTSD均高于高中生的趋势。结论汶川地震6个月过后,地震给成都市区中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较震后1个月时有所好转,但是仍然有必要对成都市区中学生开展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