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职护生生产实习中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云  杨艺  许苏飞  丛小玲 《医学信息》2009,22(12):2831-2833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及发生的主要环节:找出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提高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后的应对方式及自身所具备的防护意识等.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百分比描述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发生原因,并按照百分比大小将导致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原因进行排序.结果经调查,在328名发生过针刺伤的护生中,大多数认为工作繁忙、粗心是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分别为67.1%和51.2%.结论应努力提高实习护士发生针刺后的应对方式及自身所具备的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中专实习护生静脉输液不安全问题的干预措施。方法2010年7月,对在我科实习的80名中专护生(并与2010年7月前80名中专护生比较)开展静脉输液安全问题专题讲座及卡片式方法带教,增加了中专实习护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结果提高了中专实习护生静脉输液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护理缺陷减少。结论临床实习期间应加强中专实习护生静脉输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静脉输液安全知识的能力,对预防护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冰 《医学信息》2009,22(10):2183-2184
在我国,经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发病呈快速增长趋势。如爱滋病流行逐年上升,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产妇及新生儿受感染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产科护生在实习中直接接触产妇及患儿的血液、体液及存在针刺伤等危险因素,特别是有些产妇产前未做相关性检验、检查即来院生产,往往是在收治后才被确诊。加上产科护生在学校的有关职业损伤防护教育较少,对职业防护重视不够,护生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防护能力低。因此,重视产科护生对经血液及性传播疾病感染的职业防护,减少护生的职业感染,保证护生的实习安全,  相似文献   

4.
医务人员由于职业原因引起可能致命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感染者多数为护士或临床实验工作者,暴露方式主要为暴露于病人的血液,多为针刺伤.而实习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不足,操作生疏,发生针刺伤比率大,约40.3%.标准防护主张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各种危险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和病人安全.我院从2001年7月起对实习护生进行上岗前标准防护知识及操作培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期望效应理论在带教护理专业实习生实践中的应用,为实际护生带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76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问卷法调查,所得资料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出科考核(包括理论和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病人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期望效应在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提高了实习护生职业适应力与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临床静脉输液护理中运用双人核对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静脉输液患者8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给予双人核对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输液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输液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对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静脉输液护理中,运用双人核对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输液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 PBL) 在护理学生实习前技能强化训练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实验组(36名) 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36名) 采用传统教学法.将两组护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护生对强化训练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PBL教学法的护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 ),对强化训练的满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护生实习前技能强化训练中应用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培养护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提供实际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3年我院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相关资料,并对在岗护士与临床实习护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执业阶段针刺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0.001);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占前3位的是处理针头、清理废物、回套针头,均超过了20%;发生针刺伤常见科室是内科、外科、急救中心,比例均超过了20%。结论实习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最高,应加强高危人群、重点科室的防护培训,规范护理操作、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积极处理针刺伤,有助于减少护理工作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带教中无缝衔接的做法和体会。方法选取在我科2012年5月~2013年6月实习的10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护生进行传统带教方法实习,观察组护生进行无缝衔接带教方法实习,对比两种带教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组护生通过实习后,观察组护生的考核优良率为90.1%,对照组护生的优良率为79.5%,观察组的考核成绩和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生的实习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缝衔接带教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有利于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有利于形成良好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运用于呼吸内科护理实习带教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参加呼吸内科实习的护生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54名,干预组56名。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干预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即参照临床路径模式,让护生参与制定教学路径,明确教学内容及目标。比较两组护生出科时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带教老师与学生双方对实习整体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94.41±3.00)、(94.21±2.10)分,分别高于对照组护生的(91.09±3.57)、(91.91±3.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741.0,P<0.0001;t=4.19,P<0.0001)。带教老师、护生对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及患者对实习护生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4.6%、98.2%、96.4%,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9.6%、79.6%、8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79,P=0.0182;χ2=9.77,P=0.0018;χ2=4.205, P=0.04)。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明确,可提高教学效率和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措施在降低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00例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行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施行常规的CT增强扫描的护理,实验组在对患者施行常规CT扫描的护理外,加以综合性护理措施。评价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生命体征异常的发生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综合性护理措施后血压异常率比对照组低(P<0.05),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在进行CT增强检查造影剂带来的不良反应、改善不良情绪、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急性肾后性梗阻合并肾衰竭患者实施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 PCN)后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肾功能的意义和患者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施行PCN治疗的急性肾后性梗阻合并肾衰竭患者52例,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标准护理,实验组在施行常规标准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肾功能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是否产生积极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的第3天和第7天尿素氮(BUN)、肌酐(Cr)比对照组低,经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实验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比照组高,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在治疗急性肾后性梗阻合并肾衰竭具有显著疗效,系统护理干预治疗对于患者术后的疗效具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希望护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希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水平、希望水平以及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焦虑水平、希望水平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希望护理干预对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对护理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训练和康复训练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入住我院骨科70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实验组35人,给予本科室制定的本体感觉训练计划,对照组35人,给予常规骨科护理。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术前及6个月结束时的位置觉测定、膝关节稳定度、膝关节活动度,并且评定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结束时Berg平衡量表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70人均完成6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关节位置觉、稳定度与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实验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合理的本体感觉训练计划能帮助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防治中的效应。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按照循证医学meta分析的方法,逐一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共计受试者2593例,入选研究质量普遍偏低。循证护理组较之常规护理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治愈率的合并效应量R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RR =0.46,95%CI:0.39~0.53,P<0.00001)和(RR =2.04,95%CI:1.25~3.34, P=0.004)。结论:循证护理可降低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远期功能恢复效果的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68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各34例。所有患者院内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随访,观察组院外接受延续性护理,通过组建延续性护理服务小组、建立出院访视档案、组织成立延续护理俱乐部等措施,将系统、规范的院内护理延伸至院外。持续12个月后,对比2组康复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髋关节与膝关节功能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进行康复锻炼时,锻炼时间、锻炼动作严格遵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MOS 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3、6、12个月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12个月时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HAMA及HAMD)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升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远期功能恢复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围术期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14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均给予预防性护理模式。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抗病毒治疗的临床依从性、术后生活质量以及手术室消毒质量,并分析预防性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其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睡眠质量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护士对乙肝病毒感染的预防认知评分与防护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围术期采用预防性护理模式可良好改善患者基本状态与临床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住院保守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时间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随机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因急性胰腺炎在我科住院保守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将所有患者对等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基本护理,实验组则在基本护理的基础之上实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长、焦虑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长、焦虑评分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但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进行保守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时长、缓解其焦虑情绪并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塑造医院公众形象,为医院整体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抑郁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1~6月60名宫颈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出院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内容。入组干预3个月后,分别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抑郁自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test on Remark of Health Measuring Scale,SRHMS)进行评分,对结果数据收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经过3个月护理试验,观察组患者SDS评分(40.72±6.39)明显低于对照组(45.67±10.56),观察组在自测健康中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健康维度的自测分和总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30、60、90 d自我效能评分(16.53±1.23,19.98±1.42,29.99±2.09)显著高于对照组(13.76±1.01,17.01±1.04,20.02±1.31),各项对比差异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活动式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患者自我效能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且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低患者抑郁情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