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袁秀红  何丹丹  赖月容 《医学信息》2010,23(16):2743-2744
当前护理纠纷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处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加,并成为临床护理人员和管理者的工作难点,而且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因此,通过分析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护理纠纷个案,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病人及家属由对医生工作的不满而引发对护理人员的不满;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好,业务水平不够高,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病人及家属缺乏医学知识。针对上述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加强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护理制度,加强落实及执行;妥善处理护患矛盾。  相似文献   

2.
当前护理纠纷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处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加,并成为临床护理人员和管理者的工作难点,而且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因此,通过分析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护理纠纷个案,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病人及家属由对医生工作的不满而引发对护理人员的不满;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好,业务水平不够高,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病人及家属缺乏医学知识.针对上述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加强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护理制度,加强落实及执行;妥善处理护患矛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3月开始在我院急诊科护理管理中采取团队管理模式,将采用团队管理模式前后1年急诊科护士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与分析。结果采用团队管理模式后,急诊科护士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比采用团队管理模式前高,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院急诊科护理管理中采取团队管理模式,能够增强急诊科护理团队的凝聚力与实力,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给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急救护理工作与护士素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急诊工作不仅是服务的窗口,更重要的是救命的场所,因此急救护理人员的素质很重要,高质量的急救护理队伍是抢救质量的保证。急救护士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敏锐的思维,冷静的头脑,娴熟的技术,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掌握护理新信息,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做到快速、尽职、准确,有利于提高急救护理水平及抢救成功率,推动急救护理和相关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差错事故纠纷防范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1、3、5、7、11月521例病人与开展健康教育后的2007年1、3、5、7、11月576例病人的护理差错事故纠纷相比较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增高,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纠纷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显著提升.结论 健康教育有利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医疗质量,防范临床护理差错事故纠纷的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许风华 《医学信息》2010,23(13):2224-2225
急诊科是一个医院的前沿阵地,急诊护理行为面临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以及被动面临的偶然和意外事故所致的突发外伤,危重急症病员的救治[1]。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加之急诊患者病情急、变化快、意外情况发生多,患者及家属遭受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短时间心理上难以承  相似文献   

7.
肾内科护理纠纷在每个医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使医患工作的进行产生障碍,严重困扰医患双方,故消除临床上可能会出现的肾内科的护理纠纷是建立医患良好关系的重要工作.研究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从医护人员角度,采取一些列有针对性且有效地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医疗保健需求水准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加强,医疗纠纷成倍上升,急诊科是危重病人较集中的地方,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地,本文从急诊护理入手,认真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积极探讨预防对策,对急诊护理工作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以达到减少及预防医疗纠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加强对院前急救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管理及对急救人员加强培训,达到有效提升院前急救的护理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有效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门诊导医护士是病人病情突变时最先到现场的医务人员,这就要求导医护士在医生未到之前做出相应的急救处理,为抢救争取时间和防止病人发生意外情况。我院自2002年6月在门诊大厅设立了专职导医护士,门诊部自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病人突发病情变化33例,经过导医的恰当及时处理,均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团队心理训练模式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及自我和谐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人民医院手术室(37名)和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31名)护士共68名,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护士给予常规心理指导和人文关怀,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护士8周团队心理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前后的心理素质评分和自我和谐能力评分。结果:训练后,观察组的人际关系、偏执、敌对、其他及总心理素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训练前(P<0.01),观察组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训练前(P<0.05),观察组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和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队心理训练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以明显增强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改善护士的自我和谐能力,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标准化患者事业正处于应用推广阶段。越来越多医学院校意识到标准化患者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开始着手创建标准化患者师资团队,探索标准化患者团队的志愿者招聘、培训与管理。通过分析国内已有标准化患者团队的志愿者基本特征,并结合标准化患者团队建设常见问题探讨其日常管理方法,为兄弟院校标准化患者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e Critical Consciousness Scale (CCS) is a recently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measure for use with low-income, diverse adolescents. However, research on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is scale with juvenile legal system-involved youth is lacking.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ritical reflection subscales of the CCS in a cross-sectional sample of 206 youth (48% girls) involved in the juvenile legal system to investigate (a)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critical reflection subscales of the CCS compared to existing adolescent samples, and (b) the extent to which critical reflection demonstrates measurement equivalence between boys and girls. Findings indicate (a) congruence with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on critical reflection but for system-involved girls, and (b) a difference in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ceived inequality and egalitarianism by gender.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nascent, psychometric literature on measures of critical consciousness in an underrepresented and unique adolescent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Morrow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5例行改良Morrow术治疗HOCM患者.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完善相关检查,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术中护士不应离开手术室,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中的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的9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入组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45例,对照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联合心理护理,共进行2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不同时间段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例数;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水平;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情况,负性情绪包括抑郁、焦虑情绪。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不同时间段患者发生低血糖例数,观察组1、2、4 h的低血糖患者例数分别为5、9、7例,对照组1、2、4 h低血糖患者例数分别为12、21、13例,观察组在1、2、4 h时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不同时间点患者血糖水平,观察组透析开始时、透析2 h时、透析结束时患者血糖水平分别为(6.68±3.23)、(2.35±1.23)、(5.95±3.43) mmol/L,对照组透析开始时、透析2 h时、透析结束时患者血糖水平分别为(6.67±3.21)、(1.98±1.25)、(3.85±2.09) mmol/L,透析开始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2 h时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结束时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提高,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分别降为(36.43±5.33)、(39.45±5.22)分,对照组SDS、SAS评分分别降为(54.52±6.11)、(56.45±5.53)分,心理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抑郁、焦虑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法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奥拉西坦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和干预组(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每组43例.所有患者予以阿尔茨海默病常规基础联合奥拉西坦等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两周.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记忆功能、生活质量和抑郁情况,以及患者/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而韦氏记忆测试修订版(Wechsler Memory Scale-Revised,WMS-R)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67%vs 83.72%,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明显提高予以奥拉西坦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其抑郁程度,同时更易于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可作为临床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优选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Within diabetes care, the majority of health decisions are in the hands of the patient. Therefore, the concepts of disease management and self-care represent inescapable challenges for both patient an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entailing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learning. Thus, a computerised diabetes disease management systems (CDDM) is to be seen not merely as tools for the medical treatment, but also as pedagogical tools to enhance patient competence. Hypothesis: The unfortunate lack of success for most knowledge-based systems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problem of finding an adequate way of evaluating the systems from their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phase to the daily clinical practice. The following presents the initial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for evaluating the usefulness of a CDDM system called DiasNet, which is being implemented as a learning tool for patients. The evaluation of usefulness of a CDDM, we claim, entails clinical assessmen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hallenges and pitfalls in diabetes disease management. Results: Drawing on activity theory, we suggest the concept of copability as a supplement to ‘usability’ and ‘utility’ when determining ‘usefulness’. We maintain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ask how well the user copes with the new situation using the system. As ways to measure copability of DiasNet the concepts of coping and learning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ways this methodology might inform systems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daily clinic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