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在心肺复苏(Cardiac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心衰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CPR后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衰治疗,观察组辅以rhBNP,治疗72 h后对比两组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高于对照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hBNP辅助治疗CPR后心衰患者疗效确切,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流循环,提高心功能,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症颅内损伤患者84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实施传统延迟性胃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外周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31.0%,明显低于对照组60.0%,组间差异(P<0.05)。结论对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收治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出现3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高血压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诊的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实施单纯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同时间点应激水平变化、麻醉苏醒时间比较、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DBP)、心率(heart rate,HR)明显下降,与T1(手术前)时段比较,对照组各指标在T2(插管时)、T3(手术中)、T4(拔管后)时段有明显的上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在T2、T3、T4时段略有上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质醇、肾上腺素、內皮素在T2、T3、T4时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4.70±1.02、7.80±2.26、16.29±5.28) min均小于对照组(9.78±3.01、15.83±3.29、28.30±5.22) mi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3/40)小于对照组42.50%(17/4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减少高血压老年患者LC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水平的影响,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5.
《微循环学杂志》2020,(2):33-38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舍曲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情绪障碍患者精神状态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01—2017-05收治的10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情绪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58),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黛力新治疗,持续24周。比较两组抗抑郁、抗焦虑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症状自评量表,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HAMD、HAMA评分、症状自评量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HAMD、HAMA评分、症状自评量表均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上升(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抗抑郁、抗焦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肌梗死、心绞痛及心血管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充血性心力衰竭率、再狭窄率和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舍曲林治疗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情绪障碍患者的精神状态,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脑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脑钠肽治疗。连续治疗一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右心房压(R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WP、RAP、CVP和LVEDD以及LVESD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LVEF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而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的水平变化较对照组治疗后更加明显(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联合重组脑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对改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伴急性左心衰(AMI-AH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AMI-A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8例,采用硝酸甘油治疗)和观察组(n=68例,应用rhBN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7d后患者心功能、治疗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各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hBNP治疗AMI-AHF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专项护理干预在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家属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临床上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且接受姑息治疗的101例患者及其家属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52例,仅给对照组患者进行姑息治疗;观察组患者共计49例,在对照组姑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对其家属进行专项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及郁闷指数情况和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QLQ-C30量表中各项功能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家属的SDS、SAS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郁闷指数,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QLQ-C30各项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癌症晚期姑息治疗患者家属的专项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对患者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有缓解,更能够影响患者的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酮替芬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酮替芬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孟鲁司特治疗)和观察组(酮替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CT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C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酮替芬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具有持久的抗组胺及抗过敏作用,副作用小,显著优于孟鲁司特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56例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每组患者28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86%,观察组为85.7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762,=0.029),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以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同时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流术后月经过少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alteplase,rt-PA)静脉溶栓用于发病3~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2例发病在3~4.5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n=76)和对照组(n=76),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r t-PA静脉溶栓。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出血性转化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30,90 d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90 d观察组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的出血性转化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在3~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仍具有显著效果,且并未明显增加出血性转化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4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比索洛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功能、NT-proBNP、血压、心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V)、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均显著降低,观察组心率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能够进一步降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对其心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性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degenerative osteoarthritis,DOA)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76例膝关节D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8例,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接受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观察组加用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关节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并于治疗6个月后逐渐上升,观察组治疗后各时期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5周后膝关节Lequesne指数评分、关节压痛值均显著降低,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P<0.05)。176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两组患者均未见感染、明显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活性氧联合玻璃酸钠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DOA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量化评价阴道分娩产妇采用分娩镇痛导乐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313例足月妊娠阴道试产孕产妇,根据其分娩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1252例、观察A组705例与观察B组3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阴道分娩方式,观察A组给予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措施,观察B组应用GT-4A型分娩镇痛导乐仪,依次观察并比较各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中疼痛程度以及母婴分娩结局。结果:观察A组与观察B组产妇的各产程疼痛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产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B组产妇的产程时间、阴道分娩率以及产后2 h出血量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与观察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妇采用分娩镇痛导乐仪可明显缩短产程时间、缓解产中疼痛并提升阴道分娩几率,对产妇与新生儿的分娩安全也具有积极保障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围术期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14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均给予预防性护理模式。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抗病毒治疗的临床依从性、术后生活质量以及手术室消毒质量,并分析预防性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其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睡眠质量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护士对乙肝病毒感染的预防认知评分与防护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围术期采用预防性护理模式可良好改善患者基本状态与临床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接治的100例小儿重症肺炎进行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儿采用传统潮气量,潮气量为10~12 mL/kg;观察组的患儿采用小潮气量,潮气量为6~8 mL/kg,对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临床参数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t=11.0770,P=0.0000),观察组患儿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4825,P=0.0192),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的平均气道压(Paw)、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FiO2)、高呼吸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吸气峰压(peak inflating pressure,PIP)等临床各指标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存活患儿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0624,P=0.8028)。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时,传统潮气量的治疗效果优于小潮气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经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急、慢性腰椎间盘损伤性腰椎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接诊的84例腰椎疾病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档案纳入顺序和患者的意愿,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2例患者。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TLIF治疗,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开放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TLIF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术后的下地时间和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比较,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疼痛的评分和患者椎间植骨的融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所需要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术后的下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植骨融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1周后,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并且术后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在术后6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出现椎间隙感染和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慢性腰椎间盘损伤性腰椎疾病的患者,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行改良TLIF治疗,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的临床特点,远期可获得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同的临床效果,故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TLIF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DPP-Ⅳ抑制剂联合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对胰岛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预混型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设定靶血糖值(fasting blood glucose,FBG)<6.1 mmol/L,2hPG <7.8 mmol/L,沙格列汀起始剂量5 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早预混型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设定靶血糖值FBG <6.1 mmol/L,2hPG <7.8 mmol/L,安慰剂1次/d。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1.756,t=2.369,P<0.05),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OMA-β显著高于对照组,且HbA1C、HOMA-I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219,t=1.896,t=1.934,P<0.05)。结论:DPP-Ⅳ抑制剂联合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可以更好地修复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纯悬吊法与双圈固定法对儿童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锁骨骨折儿童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悬吊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双圈固定法治疗,并对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为优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其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中出现骨不愈合、畸形愈合和延迟愈合的例数分别为5例、4例和6例,而观察组仅有1例患儿出现了骨延迟愈合,其骨愈合结局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S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双圈固定法较单纯悬吊法对儿童锁骨骨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骨折的正常愈合,提高患儿的肩关节活动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