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患者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困难气道需清醒经鼻插管口腔颌面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表面麻醉组(S组)、表面麻醉+咪达唑仑组(SM组)、表面麻醉+右美托咪定组(SD组).S组1%丁卡因喉头、舌根喷雾;SM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 mg/kg;S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1μg·kg-1 ·min-1,10 min后改为0.5 μg·kg- 1·h-1维持.分别于入室时(T0)、环甲膜穿刺前即刻(T1)、环甲膜穿刺后即刻(T2)、插管前即刻(T3)和插管后即刻(T4)记录MAP、HR、SpO2、BIS、Ramsay镇静评分、一次插管成功及体动、咳嗽、流泪、术后不良记忆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S组比较,T3、T4时SM组和SD组MAP、BIS值降低,HR减慢,Ramsay镇静评分升高,术后患者不良记忆发生率降低,SD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升高,插管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SM组比较,T3、T4时SD组MAP降低,HR减慢,一次插管成功率升高,插管时不良反应及术后不良记忆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患者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时效果良好,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的困难气道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组(D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组).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泵注15 min,同时给予瑞芬太尼0.5 μg/kg静脉泵注3 min;P组给予丙泊酚1.5 mg/kg静脉推注3 min和瑞芬太尼0.5 μg/kg静脉泵注3 min后纤支镜下经鼻插入气管导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T0)、给药前(T1)、给药后10 min(T2)、给药结束时(T3)、插管前(T4)、插管时(T5)、插管完成时(T6)、插管完成后1 min(T7)、5 min(T8)的HR、MAP、SpO2和RR;并记录患者插管过程中呛咳、恶心及躁动等不良反应和知晓情况.结果 与T0、T1时比较,T2~T8时两组HR、P组RR均明显减慢(P<0.05);两组MAP、SpO2明显降低(P<0.05).与P组比较,T2~T4、T8时D组HR明显减慢(P<0.05);T2~T7时MAP明显升高(P<0.05);T2、T3和Ts~T7时SpO2明显升高(P<0.05);T2~T8时RR明显增快(P<0.01).D组呛咳、恶心、躁动、插管知晓及SpO2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都是安全有效的.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相比,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可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国产右美托咪定(Dex)用于预计困难气道病人清醒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预计存在插管困难可能的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均分为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组(H组)和右美托咪定慢诱导气管插管组(D组).H组:表麻+咪达唑仑0.04mg/kg+芬太尼3μg/kg+氟哌利多0.08mg/kg静注,D组:表麻+右美托咪定1.0μg/kg,继以0.2μg·kg-1·h-1的速度维持.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3、5 min的MAP、HR、SpO2变化;插管时间;呼吸道并发症;耐受气管导管情况;插管过程中病人的配合程度,术后对插管过程中的不良记忆.结果 所有病人均插管成功,插管条件满意;呼吸抑制发生率:H组多于D组(P<0.05),其中H组有4例在插管过程中SpO2不能维持在90%以上而需人工辅助呼吸,而D组未见明显呼吸抑制,插管过程中SpO2均能维持在90%以上;插管引起的血压和心率变化:D组均小于H组(P<0.05);对医师的指令配合、清醒程度:D组优于H组.结论 国产右美托咪定用于困难气管插管清醒慢诱导镇静效果良好,病人耐受性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镇痛镇静效果以及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术前预计困难气道的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羟考酮组。两组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后以0.2μg·kg~(-1)·h~(-1)维持,舒芬太尼组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羟考酮组静注羟考酮0.08mg/kg。监测患者用药及插管期间HR、MAP和SpO_2变化,并记录插管前Ramsay评分以及插管后PETCO_2和舒适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及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镇静及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羟考酮组患者静注后SpO_2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气管插管后PETCO_2明显降低(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可安全地用于清醒气管插管,镇痛、镇静效果良好,与舒芬太尼相比,呼吸抑制轻,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表面麻醉用于经鼻气管内插管的效果。方法:行经鼻气管内插管的口腔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行经鼻气内管插管前,A组用微泵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B组静注咪哒唑仑0.1 mg/kg。于入室前、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2 min以及插管后3 min为时间段的划分,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HR)、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并统计相应统计相应时间段的Ramsay镇静评分,研究结束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插管前,两组患者心率(HR)、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无明显差异。插管即刻,A、B两组的HR分别为(85±14)次/min、(115±15)次/min;DBP分别为(137±15)mm Hg、(163±14)mm Hg;SBP分别为(87±12)mm Hg、(99±14)mm Hg,指标组间比较有差异,并且在插管后2min、3 min两组间仍有差异。在镇静的评分方面看,A组镇静评分普遍低于B组,A组的效果优于B组。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气管内表面麻醉用于经鼻气内管插管具有良好的抗焦虑、镇静、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与瑞芬太尼用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预期困难气道择期拟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的外科手术患者40例,年龄18~73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0):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D组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负荷量1.0 μg/kg,再以0.5 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R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2ng/m.D组负荷量注射结束、R组达血浆靶浓度时进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期间行Ramsay镇静评分;评价气管插管条件和患者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记录气管插管时间、气管插管成功情况、气管插管期间心血管反应、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术后24h回访,记录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对气管插管的满意度评分和对气管插管的记忆情况.结果 与R组比较,D组Ramsay镇静评分升高,气管插管条件和耐受性提高,气管插管时间缩短,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升高,术后满意度评分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气管插管记忆评分降低(P<0.05).结论 与瑞芬太尼比较,右美托咪啶用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时能提供更好的插管条件,不良反应少,且可抑制气管插管知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诱导联合插管型喉罩或纤维支气管镜(FOB)在清醒保留呼吸情况下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择期手术全麻患者96例,ASAⅡ或Ⅲ级,术前气道评估Mallampati分级≥Ⅲ级,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静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min)+芬太尼2 μg/kg联合插管型喉罩插管;B组静注咪达唑仑0.03 mg/kg+芬太尼2μg/kg联合插管型喉罩插管;C组静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10min)+芬太尼2μg/kg经鼻FOB插管;D组静注咪达唑仑0.03mg/kg+芬太尼2μg/kg经鼻FOB插管.记录麻醉前(T0)、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完毕即刻(T1)、静脉推注芬太尼后(T2)、置入插管型喉罩或FOB到达会厌即刻(T3)、插入气管导管时(T4)、插入气管导管后1 min(T5)、插入气管导管后给予肌松药后3min(T6)时MAP、HR、SpO2、BIS,并记录插管成功率、心动过速、高血压、有无躁动、呛咳等插管反应,记录插管前心动过缓使用阿托品和插管后的心动过速使用艾司洛尔情况,术后随访患者对插管过程是否耐受.结果 与T0时比较,T2、T3时A、C组HR明显减慢,T3~T5时B、D组HR明显增快,T3~T5时B、D组和T4、T5时C组MAP明显升高(P<0.05).诱导插管前阿托品使用率A、C组明显高于B、D组;插管后艾司洛尔使用率A、C组明显低于B、D组(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A、B、C组均明显低于D组(P<0.05);对麻醉中插管的耐受、下次是否愿意使用同样的麻醉方法A组均明显高于B、C、D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插管型喉罩在困难气道保留呼吸插管安全有效,而且可以减少心动过速、高血压及心肌缺血发生率,增强对气管插管的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M1、M2组,M1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再以0.3 μg/(kg·h)速度持续输注.两组均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记录患者入室后、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1、3、5 min后的血压、心率.结果 M1组输注右美托咪定后,HR较基础值明显降低;麻醉诱导后各观察时刻,BP较基础值明显减低;M2组HR插管前低于基础值,插管后1 min大于基础值,BP在插管前与插管即刻明显小于基础值;M1组HR自诱导前各观察时刻、BP自插管时各观察时刻均低于M2组;M1组麻醉药诱导用量明显少于M2组.结论 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可较完善地抑制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减少麻醉药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在经鼻纤维喉镜用于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清醒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 ~2019年5月完成的66例纤维喉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颈椎前路手术的临床资料,分为清醒插管组和诱导插管组,监测并记录患者进入手术间(T0),纤维喉镜过声门(T1),气管导管进入气管(T2),气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择期手术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中的镇静遗忘的效果。方法择期困难气道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插管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氯胺酮0.5 mg·kg-1·h-1(DK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丙泊酚2.0mg·kg-1·h-1(DP组)和右美托咪定1.0μg/kg+瑞芬太尼5.0μg·kg-1·h-1(DR组)。比较三组患者入室后安静10min(T0)、纤维支气管镜置入前(T1)、气管导管进入声门即刻(T2)及插管后5min(T3)时HR、MAP、SpO2及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及术后24h随访患者对气管插管过程的知晓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DP和DR组HR明显减慢,MAP明显下降,T1时DP组SpO2明显降低(P0.05);T3时DP和DR组HR明显加快,DR组MAP明显增高(P0.05);T2时DR组MAP明显高于DP组。T2时DP组和DR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DK组,T3时DR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DK和DP组(P0.05);DP组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DK组,DR组呛咳、躁动、心动过速、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高于DK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经鼻纤支镜插管可保证良好的镇静遗忘效果,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确定右美托咪啶复合靶控输注(TCI)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双腔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应室靶浓度(EC50和EC95).方法 单肺通气全麻胸外科手术患者3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40 ~ 64岁,体重指数<30 kg/m2.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 μg/kg,随后以0.3μg·kg-1·h-1的速率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 min.TCI舒芬太尼3 min后TCI异丙酚,Ce 3 μg/ml,意识消失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8 mg/kg行双腔气管插管.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TCI舒芬太尼初始Ce 0.3 ng/ml,如果前一例患者发生气管插管反应,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浓度,否则采用低一级浓度,相邻靶浓度之间比率为1.1.气管插管反应的标准:气管插管后3 min内MAP波动幅度超过基础水平15%和/或HR>90次/min.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计算舒芬太尼抑制双腔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和EC95.结果 舒芬太尼抑制双腔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为0.23 ng/ml,其95%可信区间为0.20~0.26 ng/ml;抑制双腔气管插管反应的EC95为0.26 ng/ml,其95%可信区间为0.24~0.31 ng/ml.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TCI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双腔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和EC95分别为0.23和0.26 ng/ml.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TCI)异丙酚-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老年患者4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Ⅱ或Ⅲ级,年龄65 ~ 75岁,BMI 20~30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 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随后以0.5 μg·kg-1·h-1的速率维持至检查结束,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时TCI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为3 μg/ml),待血浆-效应室浓度平衡后开始TCI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为4ng/ml),待患者意识消失后置入纤维支气管镜,入镜后调整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至1~3 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至2~4 ng/ml.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纤维支气管镜进入声门即刻(T2)、到达隆突即刻(T3)、检查完成即刻(T4)、检查完成后10 min(T)时记录MAP、HR和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记录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检查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检测期间心血管不良反应、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D组T5时OAA/S评分明显升高,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减少,苏醒时间缩短,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发生率降低(P<0.05).2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反流误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右美托咪定(给予负荷剂量0.5 μg/kg后以0.5μg·kg-1·h-1维持输注)复合TCI异丙酚-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对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Ce)的影响。方法 60例全麻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D1、D2、D3、C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5μg/kg(D1组)、0.5μg/kg(D2组)和1.0μg/kg(D3组)及10ml生理盐水(C组)。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以BIS为靶控目标。丙泊酚初始Ce设为1.5μg/ml,递增梯度为0.5μg/ml,同时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BIS≤60时推注罗库溴铵0.9mg/kg,BIS≤50并维持5s行气管插管。于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10min(T6)时记录SBP、DBP、HR、BIS、丙泊酚Ce。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D2、D3组HR减慢、D3组SBP、DBP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2时D1组和C组SBP、DBP下降,HR减慢(P<0.05);与T2时比较,T3~T5时D1组和C组SBP、DBP升高,HR增快,T3时C组BIS升高(P<0.05)。T2~T6时丙泊酚CeD1、D2、D3组明显低于C组(P<0.05)。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各时点对丙泊酚Ce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诱导效应室浓度存在负相关关系。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心血管反应平稳并能显著减少诱导时所需丙泊酚Ce。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麻醉诱导时镇静作用的相互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75例,男36例,女39例,年龄18~65岁,BMI 20~25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每组25例:丙泊酚组(A组)、右美托咪定组(B组)、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组(C组),每组再根据不同药物剂量分为5个亚组,相邻两组剂量等比为1.25,采用点斜法计算ED_(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A组丙泊酚诱导剂量ED_(50)为1.25 mg/kg(95%CI 0.90~1.45mg/kg),B组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剂量ED_(50)为1.35μg/kg(95%CI 0.95~1.50μg/kg),C组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诱导剂量ED_(50)分别为0.65mg/kg(95%CI 0.50~0.90mg/kg)和0.40μg/kg(95%CI 0.34~0.65μg/kg)。等辐射分析法判定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之间在镇静效应上呈现协同作用。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可以产生明显的镇静效应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诱导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选择Mallampati试验Ⅲ~Ⅳ级患者9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3组(每组30例).DEX泵注:Ⅰ组0.8 μg/kg,Ⅱ组1.0 μg/kg,Ⅲ组1.2 μg/kg;均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μg/kg.观察并记录入室(T0)、插管前(T1)、插入导管即刻(T2)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血浆皮质醇浓度;记录患者插管前镇静(ramsay)评分及插管反应,并术后随访患者. 结果 与T0时(78±10)次/min比较,HR T1时Ⅱ组(68±9)次/min减慢(P<0.05);Ⅲ组T1(68±17)次min、T2时(64±6)次min均减慢(P<0.05).与Ⅰ组(81±12)次/min比较,HR T1时Ⅱ组(68±9)次/min、Ⅲ组(68±17)次/min有所减慢(P<0.05),T2时Ⅲ组(64±6)次/min降低明显(P<0.01).MAPⅡ组T1(102±19) mm Hg(1 mm Hg=0.133 kPa)、T2(109±24) mm Hg时、Ⅲ组T1(104±15) mm Hg、T2(111±9) mm Hg时均有所升高(P<0.05);Ramsay评分,Ⅱ组、Ⅲ 组患者都在4分~5分,结论 DEX 1.0 μg/kg复合0.1 μg/kg舒芬太尼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时效果最好,并发症也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下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麻醉诱导时病人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Ce)及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以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的合适用量。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病人60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20-60岁,体重45-80 kg,随机分为3组(n= 20),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后开始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靶浓度为2μg/ml),同时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F组)、舒芬太尼0.3μg/kg(S1组)、舒芬太尼0.45μg/kg(S2组)。待病人意识消失后或BIS降至75以下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2 mg/kg,BIS降至55以下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调整异丙酚靶浓度维持BIS 40-60。记录入室时(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5、10、15 min时BP、MAP、HR、BIS及Ce。结果 与F组和S1组比较,S2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3、5、10、15min时Ce降低(P〈0.05),但F组和S1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F组和S1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3 min时BP、MAP和HR增加(P〈0.05)。与S2组比较,F组和S1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3 min时BP、MAP和HR增加(P〈0.05)。F组和S1组各时点BP、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人在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价是芬太尼的7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靶控输注异丙酚病人意识消失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o)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病人8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2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3组).D1~3组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0.5和0.6 μg/kg,输注时间10 min,C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随后靶控输注异丙酚,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2.0 μg/ml,相邻浓度比值为1.1.意识消失的标准为睫毛反射消失、两次呼之不应.计算异丙酚使病人意识消失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观察心动过缓、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和D1~3组异丙酚使病人意识消失的EC50及其95% CI分别为2.59(2.51 ~ 2.67)、2.09(2.02 ~ 2.16)、1.82(1.70 ~1.95)和1.60 (1.49~ 1.72) μg/ml.C组、D1~3组异丙酚使病人意识消失的EC50依次降低(P<0.05).与C组比较,D1~3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与D1组比较,D2,3组心动过缓发生率和D3组低血压发生率升高(P<0.05);D2组和D3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无一例病人发生呼吸抑制.结论 靶控输注异丙酚时复合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为适宜剂量,既可降低靶控输注异丙酚病人意识消失的EC50,又不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瑞芬太尼+丙泊酚2mg· kg-1·h-1组(P组)、瑞芬太尼+0.5 μg/kg右美托咪定组(D1组)和瑞芬太尼+1 μg/kg右美托咪定组(D2组),每组20例.入室后三组患者均以0.25 μg.kg-1· min-1泵注瑞芬太尼,同时泵注不同镇静药,给药后5 min,2%利多卡因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给药后10 min行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记录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并记录给药前(T0)、插管前(T1)、插管成功即刻(T2)及插管后3min(T3)时的MAP、HR、SpO2;记录T0~T2时RR及PETCO2;同时记录患者呼吸抑制、呛咳及插管知晓等不良反应.结果 P组、D1和D2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80%、85%和90%.与T0时比较,T1时D1、D2组HR均明显减慢(P<0.01),而D2组MAP明显升高(P<0.01);T2时P、D1组HR明显增快(P<0.01),三组MAP均明显升高(P<0.01);T3时P组MAP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D1、D2两组(P<0.01).与T0时比较,T1、T2时三组患者RR均明显减慢,PET CO2明显升高(P<0.01),其中D1组RR明显快于,PET CO2明显低于P组和D2组(P<0.05).P组患者呼吸抑制、呛咳及插管知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1、D2组(P<0.05或P<0.01).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可安全地用于清醒气管插管,在维持血压稳定及减少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呼吸抑制轻微,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