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绍珍  杨明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02-2403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3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EPQ的E、L量表得分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2.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0.001).3.神经质、家庭月收入、是否获得奖学金、掩饰性4个因子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变量.结论:人格特征和经济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产生重大影响.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更好地开展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状况测量量表(Kessler1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EPQ-RSC)对某市市级医院的1 298名医务人员(医生540例,护士758例)进行调查。结果医生的神经质维度得分低于护士(P<0.05),男性医务人员的精神质得分高于女性医务人员(P<0.01),研究生学历医务人员的K10得分高于其他学历组(P<0.05),不同值夜班情况的医务人员在K10分值、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务人员每天与病人的接触时间不同在K10分值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人格类型医务人员的K10分值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10分值与精神质(r=0.210,P<0.001)及神经质(r=0.567,P<0.001)两个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内外倾向性(r=-0.200,P<0.001)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论护士、男性和高学历的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频繁值夜班及与病人的接触时间长的医务人员的情绪较低落,内向不稳的医务人员患心理疾患的危险性最高,医务人员的性格越外向、情绪越稳定、精神质的倾向性越小,患心理疾患的危险性越低。  相似文献   

3.
王甲娜  常颖  付家亮  王烈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1):1424-1425
目的了解辽宁省沈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辽宁省沈阳市7所中学和4所小学的1 499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沈阳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9.3%,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检出率分别为20.7%和18.2%;长处与困难问卷(SDQ)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社会行为得分和困难总分分别为(2.9±2.4),(2.5±1.8),(3.2±2.1),(3.2±1.7),(7.3±2.4)和(11.9±6.1)分,与常模比较,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得分和困难总分均高于常模(P<0.01);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内外向(E)、精神质(P)、神经质(N)和掩饰(L)得分分别为(17.7±4.8),(3.6±3.3),(8.2±5.8)和(15.0±3.8)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E和L与社会行为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和困难总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P和N与社会行为因子呈负相关关系(P<0.01),与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和困难总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格特征中E(β=-0.220)、P(β=0.195)、N(β=0.428)和L(β=-0.172)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并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P<0.01)。结论沈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多;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区教师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不同层次教师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疆地区小学至大学不同层次学校的597名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 共发放问卷601份,收回有效问卷597份,有效率为99.5%。(1)EPQ结果显示:精神质(P)≥70分者120名(20.1%);(E)内外向171名(28.6%)中间型287名(48.1%),外向型139名(23.3%);情绪稳定(N)41名(6.9%),中间型302名(50.6%),不稳定者254名(42.5%);(2)SCL-90结果显示:有轻度心理问题(总分≥160分)71名(11.9%),有中度心理问题(总分≥200分)75名(12.6%),有重度心理问题(总分≥240分)71名(11.9%),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36.3%。各因子均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各因子中,尤其以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和抑郁为重;(3)在人格维度中精神质与症状自评量表各种症状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为神经质,而内外向性及掩饰性与症状因子呈较低的负相关。结论 新疆地区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其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呈现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双  李敬筠 《中国卫生工程学》2007,6(4):239-239,241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已深人人们的生活,它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成瘾。网络成瘾(Interact Addiction Disorder,以下简称IAD),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约有10%~30%的人有心理问题[1]。但对师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旨在对师范大学差生与优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作一对比。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中文系、外语系、教学系、物理系和地理系90组的本科生386名。1.2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t’,’]对206名差生和182名优生进行了测试。优差生的评定原则是:大学3年的学习中.至少有两年取得一等或二等奖学金者为优生;3年中没有得过一次三等或三…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青海省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健康测查表(PHI)、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青海省西宁市的601名贫困大学生进行集体测查。结果青海省贫困大学生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分高于非贫困大学生(P<0.01);PHI因子分在抑郁、焦虑、脱离现实因子分高于非贫困大学生(P<0.01);贫困大学生EPQ测评结果同非贫困生比较结果显示,在神经质、精神质和自我掩饰3个人格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海省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明显低于非贫困生,其人格特征等因素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为有针对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16PF)为测试工具,对377名不同年级在校医学生进行测评,有效样本375份。结果医学生SCL-90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青年常模;不同年级医学生SCL-90测评结果呈显著性差异,16PF测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男女生SCL-90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SCL-90任一因子分≥2的学生和SCL-90任一因子分<2的学生16PF测试在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忧虑性、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心理健康因素、有专业成就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型、创造力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应注重学生人格特征倾向,扬长避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更有效地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关,不良个性特征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是教师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它对学生也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正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10.
大学青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为进行有效干预提供对策,本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15.5%;年级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性别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影响;城乡学生差异不明显。人格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密切.揭示培养健全的人格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调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卢莉  王英 《中国学校卫生》1999,20(3):171-172
目的:进一步探讨医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本校医学生470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问卷测试,对测试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还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个性特征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全国常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有关。结论: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心理卫生与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相互独立,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李东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761-4762,4765
目的 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心理资本量表(PCQ)、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症状清单(SCL-90)、人格诊断问卷(PDQ-4+)对贵阳市某医科大学2 081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评.结果 大学新生一类学生占9.13%,二类学生占11.56%,三类学生占79.31%.人格障碍的阳性率在各亚型中分别为3.51%~31.37%,最高为强迫型(31.37%),最低为分裂样(3.51%).心理资本的四维度(希望、自信、乐观、坚韧)与UPI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与SCL-90中7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人格障碍的9个亚型呈显著负相关.无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资本较有心理问题学生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部分大学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异常.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资本有密切的联系,提示提高心理资本的能力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大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旨在分析和比较国防生新训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的变化及其原因.方法 采用生理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南京和武汉某军校2008级84名国防生入学新训前后分别进行测验.结果 新训前共回收81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9份,男生46人,女性33人.新训后共回收8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7份,男生43人,女生34人.国防男生在SCL-90中,偏执因子的后测得分高于前测得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EPQ中,E因子和L因子的后测得分均低于前测得分,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国防男生可塑性较强,自我要求严格,全体国防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情况及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88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在恐怖、抑郁、焦虑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来自农村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的得分都高于城市学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理科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甚忧,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情况及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88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在恐怖、抑郁、焦虑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来自农村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的得分都高于城市学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理科学生在心理健康9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甚忧,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涵义、研究方法、常见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五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中存在的个性特征的差异,并考察大学生使用短信现状与个性特征的内在联系,以及短信使用情况对个性特征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江苏省14所高校拥有手机的514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职务、月生活费、拥有手机年数、使用手机卡品牌、主要发短信对象在发送短信条数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信编写速度和陌生交流与内倾负相关(r分别为-0.128,-0.087),月发送短信条数、不良短信、心烦意乱和产生幻觉与外倾呈正相关(r分别为0.267,0.103,0.096,0.0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月发送短信条数在内外倾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6,P〈0.01)。手机依赖程度的6个变量与情绪稳定呈正相关,对手机依赖程度的6个变量在情绪稳定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学生手机短信依赖程度与个性特征及情绪稳定性均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中存在的个性特征的差异,并考察大学生使用短信现状与个性特征的内在联系,以及短信使用情况对个性特征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江苏省14所高校拥有手机的514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职务、月生活费、拥有手机年数、使用手机卡品牌、主要发短信对象在发送短信条数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信编写速度和陌生交流与内倾负相关(r分别为-0.128,-0.087),月发送短信条数、不良短信、心烦意乱和产生幻觉与外倾呈正相关(r分别为0.267,0.103,0.096,0.0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月发送短信条数在内外倾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6,P<0.01)。手机依赖程度的6个变量与情绪稳定呈正相关,对手机依赖程度的6个变量在情绪稳定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学生手机短信依赖程度与个性特征及情绪稳定性均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56名高校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总分的均值略大于3分;积极应对得分高于消极应对得分(P〈0.01)。积极应对与幸福体验、人际和谐、积极乐学、勇于挑战4个心理健康维度及心理健康总分呈正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各个维度及心理健康总分呈负相关(P〈0.01)。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分别为0.326和-0.451(P〈0.05)。结论 研究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研究生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频率高于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都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学生都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均在10%~30%之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一直为国内外所广泛关注。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量表使用、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为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