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1-2017-08在本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9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6)和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29%vs 73.58%,P0.05);两组患者TC、TG和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炎性因子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对炎性因子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可降低血脂水平,抑制炎性因子表达,不良反应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34例ACS患者被随机分成氟伐他汀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同时设置健康对照组;检测ACS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IL-18、TNF-α、hs-CRP水平变化,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CS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18、TNF-α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常规治疗组与氟伐他汀干预组IL-18、TNF-α及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氟伐他汀干预组降低更明显(P<0.01);且随访期间发生死亡、心衰、心绞痛、心肌梗死也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以降低AC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用药对冠心病患者胆固醇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与8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TC、TG、LDL-C水平及炎性因子hs-CRP、IL-6和TNF-α水平较均治疗前下降,而HDL-C水平则升高.且经过联合用药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程度、炎症因子下降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及普罗布考联合用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血脂水平,提高胆固醇代谢和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协同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方法:住院ACS患者140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n=62)、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NSTEMI组,n=35)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EMI组,n=43);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健康对照组,n=50)。所有ACS患者从入院当日开始行常规治疗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2周。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ACS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及IL-18水平,比较各组各指标水平差异及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前ACS各组血清hs-CRP、TNF-α及IL-18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ACS各组三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明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治疗ACS。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急性心梗患者血清高迁移族蛋白B1(HMGB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12-2016-04期间冠脉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心梗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三组:常规治疗组(常规组,n=21)、氟伐他汀小剂量治疗组(小剂量组,n=21)和氟伐他汀大剂量治疗组(大剂量组,n=21)。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天后血清HMGB1、hs-CRP和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比较组间差异,同时分析有关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各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患者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均降低,且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5或0.01);治疗后各组间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示急性心梗患者血清HMGB1和hs-CRP与血脂指标TC、TG、LDL-C、HDL-C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大剂量氟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急性心梗患者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对急性心梗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具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内科收治的126例诊断为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在常规诊疗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院内诊疗基础上应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中Ⅰ级、Ⅱ级患者数分别为15例和32例,优于治疗前的0例和24例以及对照组的10例和2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也得到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TNF-ɑ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各指标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应用瑞舒伐他汀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Rho激酶活性和内皮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接收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A、实验B、实验C四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参照临床用药指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硝酸酯类、抗血小板凝集、抗凝、降血糖、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实验A、B、C三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口服5、10、20 mg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频率均为每天1次,持续时间为8周。检测并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Rho激酶(Rho kinase,ROCK)活性、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lfow-mediated dilatation,FMD)、总胆固醇(TC)的差异以及各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以及实验A、B、C组患者的指标检测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hs-CRP含量为(3.13±0.67) mg/L,实验A、B、C组分别为(2.67±0.73)、(2.15±0.44)、(1.87±0.32) mg/L,均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且hs-CRP含量随瑞舒伐他汀剂量增大而降低;对照组Rho激酶(ROCK)活性为(62.73±12.67)%,实验A、B、C组分别为(53.71±10.98)%、(41.63±9.61)%、(35.46±9.2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瑞舒伐他汀剂量增大,ROCK活性越来越弱;对照组FMD水平为(4.27±1.63)%,实验A、B、C组分别为(6.62±1.51)%、(8.15±1.32)%、(9.97±1.3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瑞舒伐他汀剂量越大,FMD水平越高;对照组TC含量为(5.76±0.73) mmol/L,实验A、B、C组分别为(5.01±0.73)、(4.92±0.62)、(4.21±0.58) 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瑞舒伐他汀剂量增大,TC含量越来越低;不良反应情况:实验A组患者血清转氨酶超标、横纹肌溶解以及肌肉酸痛出现次数分别为1、2、1例,B组为1、3、2例,C组为2、2、1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瑞舒伐他汀能够抑制Rho激酶活性,缓解患者内皮功能紊乱状况,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存在量效关系,且使用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抽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我院78例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尤瑞克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UA、NSE、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缓解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将75只Apo E-/-小鼠随机分为5组,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分别为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检测5组小鼠的血脂相关指标;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采用PCR技术,检测各组小鼠颈动脉组织中MMP-2 mRNA、MMP-9 mRNA的表达差异;采用Western-blot检测颈动脉组织中p-PI3K蛋白、p-AKT蛋白、PI3K蛋白、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与模型组相比,3个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小鼠的TC、TG、LDL-C水平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P0.05)。3个治疗组小鼠颈动脉总面积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斑块面积显著较小(P0.05),且高剂量组的斑块面积最小。②对照组小鼠颈动脉组织中MMP-2的阳性率较低,模型组的MMP-2的阳性率及染色强度明显较高。低、中、高剂量组的的染色阳性率及染色强度较模型组有明显下降。③模型组小鼠颈动脉组织中MMP-2 mRNA、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最高,低剂量组次之,高剂量组表达水平最低。Western-blot检测结果趋势与RT-PCR一致。④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颈动脉组织中p-PI3K蛋白、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瑞舒伐他汀3个治疗组的小鼠颈动脉组织中p-PI3K蛋白、p-AKT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肥胖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后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105例肥胖ACI患者,随机等份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0.9mg/kg,最大量为90mg,总量的10%静推1min,余量60min内匀速静滴,并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瑞舒伐他汀5mg/天和20mg/天,持续服用三个月。各组患者分别于溶栓前(T0),溶栓后24小时(T1),1周(T2)和2周(T3)四个时间点检测血清脂肪因子(Vaspin和omentin-1)浓度,评价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变。结果:T3时各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三组患者Vaspin、Omentin-1水平和Barthel分值均出现明显上升而NIHSS评分下降(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T2和T3时点Vaspin、Omentin-1水平和Barthel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在T2和T3时点的Vaspin、Omentin-1水平和Barthel分值明显高于低剂量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期间各组均未出现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更有效的提高肥胖ACI患者溶栓后血清Vaspin和Omentin-1水平,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复方灵芝健肾汤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疗效及对肾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47例患者,实验组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灵芝健肾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分泌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数据,观察两组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以总有效为例)分别为91%、74%。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中的Scr得分分别为53.45±11.38、66.49±1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Scr、β2-MG、UAER、SAA、IL-6、TNF-α、hs-CRP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而BUN、Ccr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灵芝健肾汤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疗效确切,且能显著抑制肾脏炎症性损伤,利于保护肾功能,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高龄老年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筛选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入院治疗的高龄老年(≥80岁)脑梗死病例20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他汀组:98例,予阿托伐他汀降脂、抗血小板药物改善脑循环等综合治疗;丁苯酞+他汀组:102例,在他汀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1周前后的血脂生化指标水平,分析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高龄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他汀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降低(P<0.05),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丁苯酞+他汀组治疗后的TG、TC、LDL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Lp(a)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丁苯酞+他汀组TG、TC、LDL水平降低的幅度显著高于他汀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可显著改善高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TG、TC、LDL水平,而对HDL、Lp(a)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联合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83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其中44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BAL+阿奇霉素(250 mg/次,1周2次,连续治疗6个月)作为观察组,对照组39例患者仅采取常规治疗+BAL疗法,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急性期结束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s-CRP、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治疗,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水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痰液MD、MP评分及痰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结束时,两组患者的PEF、FEV1、FVE1/pred测定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6个月治疗,观察组的FEV1、FVE1/pred测定值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BAL联合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临床效果更好,对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4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比索洛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功能、NT-proBNP、血压、心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V)、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均显著降低,观察组心率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能够进一步降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对其心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女性的临床特征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内分泌科治疗的PCOS患者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合并有胰岛素抵抗分为两个亚组;同时,按随机表选取同期就诊于本院健康体检中心的55名育龄期女性作为对照组,收集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激素及生化指标、血糖及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参数。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BMI、SBP、血脂指标(TC、TG)、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显著升高,两组年龄、DB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R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非IR亚组患者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睾酮(T)、雌二醇(E2)升高,LH/FSH比值增大,而研究组内两亚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两亚组IR参数比较,合并有IR亚组的患者HOMA-IR、FPG/FINS较非IR亚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OMA-IAI、ISI comp、FPG/FINS较非IR亚组显著降低(P<0.05),SG/SI比值两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胰岛β细胞功能参数比较,合并IR亚组患者HOMA-IS较非IR亚组降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ΔI30/ΔG30及DI值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OS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胰岛素抵抗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了机体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性,同时增加了患者发生糖脂代谢及内分泌紊乱的风险,对于患有PCOS的患者是否合并有胰岛素抵抗,对性激素水平干扰无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肺动脉漂浮导管应用于心血管危重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肺动脉漂浮导管。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并发症发生率和短期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均显著改善。两组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肺动脉漂浮导管在心血管危重症的辅助治疗中具有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慢性肾炎患者尿液中血清B型钠尿肽(B-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慢性肾炎分为CHF组和CHF合并慢性肾炎组。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尿BN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肾功能指标、尿BNP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CHF合并慢性肾炎组患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BNP水平明显高于CHF组,而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水平明显低于CH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合并慢性肾炎组患者左心房直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右心房直径(right atrial diameter,RAD)、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水平明显高于CHF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 LVEF)水平明显低于CH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合并慢性肾炎患者的BUN、SCr、BNP与LAD、RAD、LVESD和LVEDD正相关,与LVEF负相关,GER水平与LAD、RAD、LVESD和LVEDD负相关,与LVEF正相关。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炎患者尿液BNP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绝经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70例绝经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5例,均实施PVP治疗,观察组术中应用高黏度骨水泥,对照组术中应用低黏度骨水泥。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功能、影像学指标变化及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探讨高黏度骨水泥对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较术前下降,观察组术后15 d、术后3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术后6个月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其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下降,观察组术后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Cobb角低于对照组,其椎体高度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3.41%,低于对照组的5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术中应用高黏度骨水泥能够明显降低绝经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风险,对患者疼痛的早期缓解及机体功能的早期恢复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经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急、慢性腰椎间盘损伤性腰椎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接诊的84例腰椎疾病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档案纳入顺序和患者的意愿,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2例患者。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TLIF治疗,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开放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TLIF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术后的下地时间和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比较,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疼痛的评分和患者椎间植骨的融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所需要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术后的下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植骨融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1周后,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并且术后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在术后6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出现椎间隙感染和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慢性腰椎间盘损伤性腰椎疾病的患者,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行改良TLIF治疗,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的临床特点,远期可获得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同的临床效果,故微创脊柱内镜系统辅助下的改良TLIF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