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贾美君  高素芳  张玉香  房晓洁 《护理研究》2011,25(12):1081-1082
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定技术(PiCCO)是一项全新的脉搏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可以监测常规血流动力学参数,也可检测容量变化反映的心脏前负荷以及肺血管通透性的参数变化,可有效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正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cardiac output,PICCO)是一项全新的脉波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能全面连续监测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能反应血管外肺水,临床干扰因素少,能更精确判断并指导治疗,有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治疗的时机尤为重要,及早监测可为临床及早正确干预提供依据,并能精确指导液体复苏及  相似文献   

3.
PICCO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是一项全新的脉波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创伤及危险性小,仅用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就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心搏出量等变化,使危重血流动力学监测与处理得到进一步提高[1].PICCO可监测常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脏前负荷及肺血管通透性的参数变化,能连续反映一些高变异度但临床价值大的指标,捕捉瞬息变化的信息供医生参考[2].2009年6月~2010年10月,我们应用PICCO心肺容量监护仪对1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给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通过连续监测心功能,来指导心功能用药和控制液体输入量。以往,笔者只能通过CVP或PCW来反映患者前负荷情况,但这些指标受机械通气影响,同时对有些原发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不能使用传统的swan—ganz导管或Edwards连续心排量。近年来,有研究报道运用跨肺大动脉技术、动脉波形连续心输出量(pulse 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危重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采用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连续脉搏波型测量技术,获取患者心功能、容量、血管外肺水等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参数,指导临床治疗决策,是一项简便、微创、精确、连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合理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有助于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判断。本文就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的应用原理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PICCO是一项全新的脉波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其创伤与危险性小,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变化[1],现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我科于2010年1月将PICCO应用于危重患者的监测及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是一种比较新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在连续监测心排血量、血管外肺水含量等方面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1] 。本文通过对2014年6~12月收治的9例危重症患者实施PiCCO监测,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包括置管的配合、监测的要点、置管的维护及管理等,以达到此技术在ICU护理领域的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在重度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液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8例。治疗组运用PICCO 监测技术指导液体管理,对照组运用传统的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技术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 ICU住院时间及28 d 病死率,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数(CFI)和容量指标[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ITBVI 、GEDVI 、EVLWI 恢复正常,CFI 改善;治疗组在 ICU 住院时间及28 d 病死率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ICCO监测技术用于指导重度心衰液体管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缩短患者 ICU 住院时间,是较为理想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PICCO对休克的临床监测及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PICCO(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是一项全新的脉波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其创伤与危险性小,仅用一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就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变化,使危重血流动力学监测与处理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 CCO)监测是一项微创、简便、精确、连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采用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连续脉搏波形测量技术,获取患者心功能、容量、血管外肺水等一系列血流动力学指标,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尤其有助于危重患者的病情判断。本文就Pi CCO的监测原理、监测指标及其在心脏外科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一例应用PICCO技术监测治疗体外循环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懿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908-1909
PICCO(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是一项全新的脉波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仅用一中心静脉和动脉导管就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的变化。其创伤与危险性小,使危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PICCO)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液体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0月入住ICU 9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PICCO监测指标(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心输出量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全身血管阻力、每搏量指数)指导液体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中心静脉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指导液体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72 h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乳酸(Lac)、氧合指数(PaO_2/FiO_2)变化及去甲肾上腺素(NE)使用剂量变化;比较观察组患者液体管理治疗前、治疗24,72 h各项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住ICU天数、机械通气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24,72 h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乳酸、氧合指数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住ICU天数、机械通气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PICCO监测技术简便、易行、在PICCO技术指导下进行可控的液体复苏,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能有效地改善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及氧代谢,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患者机械通气,缩短住ICU天数。  相似文献   

13.
一例肺移植患者应用PiCCO监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岚  唐春炫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1024-1025
肺移植手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及特发性肺纤维化等病症的有效方法。PiCCO(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是一项全新的脉搏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其创伤危险性小,仅用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就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变化.  相似文献   

14.
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在重症患者48例应用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创/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的发展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pulse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是一项全新的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量联合应用的技术,仅用中心静脉和动脉导管,就能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及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变化[1],具有损伤更小,各类参数结果可直观应用于临床,对容量复苏、液体管理、利尿剂的应用以及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  相似文献   

15.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ous cardica output,PiCCO)是通过对心功能进行连续监测,从而指导用药和控制补液速度及补液量,以维持正常循环血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在脓毒症休克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的脓毒症休克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法,分析患儿使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前后的相关指标水平及转归情况。结果监测后心脏指数、系统性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均高于监测前,胸腔内血容量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均低于监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儿经监测对症治疗后,54例病情好转,4例患儿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家属放弃治疗死亡。结论护理人员对脓毒症休克患儿早期实施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观察其血流动力学,根据指标变化进行对症治疗,能促使患儿快速康复,对提高救治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流动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格拉期错迷评分8分以下、伤后6小时内入院患者,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颈内静脉,插入4腔7F漂浮导管,连续1周监测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出量、心脏指数、中心静脉压和体循环血管阻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血管外肺水即肺血管外的液体,能够反映肺水肿的严重程度,指导ICU的危重患者液体管理,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为加深对(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的理解及应用,本文着重介绍EVLW在危重症疾病中的监测、临床应用、进展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无创、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的发展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脉搏轮廓连续CO与经肺温度稀释CO联合应用的技术,其创伤小,仅用中心静脉和动脉导管就能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变化,使危重血流动力学监测与处理得到进一步提高[1].我院应用PICCO监测仪成功救治1例重症心肌炎致泵衰竭及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肺高压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在ICU内比较常见,明显影响危重病患者的预后.ICU医师要高度重视和早期识别危急重症情况下的肺高压和右心衰竭.治疗上必须首先找到并解决引起肺高压的原发因素;其次,对于严重急性肺高压应通过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降低肺血管阻力,尽快减轻右心室后负荷,防止或逆转右心功能障碍;对于并发右心衰竭和体循环低血压的危重肺高压,需要进行严密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积极联合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升压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