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功能失调造成持续性无排卵,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多数起病于围青春期。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不孕、多毛、肥胖以及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闭经”、“崩漏”、“月经不调”、“不孕”范畴。西医检查有卵巢增大的特点,又似可属“瘸瘕”范畴。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系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持续性无排卵引起的疾病,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也是妇科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有月经不调、闭经、不孕、多毛、肥胖,以及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本病属于中医学“不孕”、“月经后期”、“闭经”、“崩漏”、“瘾瘕”、“肥胖”等范畴。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有复杂的内分泌异常及临床表现: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促性腺激素水平异常、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改变。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中高雄激素血症是其突出的特征与其他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有复杂的内分泌异常及临床表现: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促性腺激素水平异常、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改变。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中高雄激素血症是其突出的特征,与其他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组好发于育龄女性的以发病多因性、症状多态性,高雄激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以及卵巢多囊性增大和持续无排卵或偶发排卵为特征的内分泌与代谢紊乱症候群。中医学对PCOS无专病论述,但根据PCOS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闭经、月经后期、月经失调、不孕等疾病的范畴。根据中医学理论,结合PCOS的临床特点,其病因病机主是肾-冲任-胞宫相互之间功能的失调,其中的主因素为肾虚。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世萍 《山西中医》2006,22(4):61-6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多起因、临床表现多态性的综合征,由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之间激素分泌量的关系异常.破坏了相互之间的依赖与调节,导致卵巢长期不排卵。临床以功能性高雄激素血症、持续不排卵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阴道出血、不孕、肥胖、多毛、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及恶性变化,双侧或单侧卵巢呈多囊性改变和一些激素水平的改变等。PCOS属中医月经失调、不孕、症瘕等范畴。对于PCOS的治疗临床报道较多,笔者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痤疮、黑棘皮征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PCOS属中医“闭经”、“不孕”、“月经后期”、“瘕瘕”等范畴。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PCOS的临床研究进展概述。  相似文献   

8.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勇 《江苏中医药》2006,27(3):13-14
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助孕治疗中.应用促超排卵药物极易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y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其突出表现为:双侧卵巢增大及下腹胀痛。高雌激素血症.腹水,电解质酸碱失去平衡.血液呈高凝状态.少尿等,严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血栓、DIC甚至死亡。中医学尚无对应的病名。据其症状,可归属于“瘾瘕”、“腹痛”、“鼓胀”之范畴。现针对PCOS诱发OHSS临床病理诸环节进行分析.以探讨中医对OHSS的辨证论治方法。为临床证治寻求有效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指青春期前后发病,卵巢泡膜细胞良性增生引起的雄激素生成过多造成月经紊乱、持续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一系列表现。PCOS患病率在育龄期妇女中为5%~10%,占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的30%-60%。PCOS属中医学“月经后期”、“闭经”、“崩漏”、“不孕”、“瘢瘕”等病症范畴。本文对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PCOS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中医药治疗PCOS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翠霞  杨世英 《中医研究》2009,22(11):37-3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多起因、临床表现多态性及异质性的综合征,以长期无排卵和持续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据报道,多囊卵巢综合征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为5%-10%,占女性无排卵性不孕症的30%-60%,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西医主要采取服用调节内分泌与促排卵药物、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卵巢楔形切除术、应用辅助生殖技术等治疗,但因其复发率高、副作用大、价格昂贵等,临床应用受到限制。2005-09-2007-11,笔者采用毓麟珠加减治疗肾虚痰瘀型PCOS患者39例,临床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十分常见的一种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综合征,病因相当复杂,临床表现呈高度的异质性,一般以高雄激素血症、无排卵、肥胖和多囊卵巢为特征。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近10 a来PCOS研究的重大突破,亦成为PCOS的基本病理生理特征。近年来研究发现,PCOS卵巢的各期卵泡包括窦前卵泡均比正常卵巢增多,原始卵泡发育到初级卵泡的早期不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调节,单独的黄体生成素(LH)升高并不引起高雄激素血症。这些现象提示PCOS的发病除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各环节外,原发障碍可能存在于卵巢。卵巢内的多因子调节系…  相似文献   

12.
常宗敏 《河北中医》2013,(11):1658-1659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是因月经调节机制失常所产生的一种综合征,1935年由Stein和Leventhal首先报道,故又称Stein-Leventhnl 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及肥胖等症状,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1]。2010-09-2012-06,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化痰助孕方治疗PCOS 66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6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一种生殖和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可分为肥胖型和非肥胖型两种表型。有别于肥胖型PCOS,非肥胖型PCOS的关键病理特征为高雄激素血症及相应的临床表现,治疗时应当予以区别。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作用机制研究3个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非肥胖型PCOS的研究进展。非肥胖型PCOS的核心中医病机是肾虚肝郁,中医药疗法(中药复方、单味中药、针刺)能有效调节非肥胖型PCOS患者的月经周期及性激素水平,增加排卵率,改善多毛、痤疮等高雄激素相关临床表现,提高妊娠率并改善妊娠结局。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肠道菌群、炎症因子、神经生长因子,以及调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以长期无排卵及高雄激素为特征的内分泌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性疾病,多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多毛、肥胖、痤疮、黑棘皮症、不孕等。PCOS属中医“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症瘕”等范畴。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内分泌失调病症,以月经稀发或闭经、慢性无排卯、不孕、肥胖、多毛、痤疮、黑棘皮征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育龄妇女发病率5%~10%,其中围初潮期发病者占62%。PCOS属中医“闭经”、“不孕”、“月经后期”、“瘕瘕”等范畴。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PCOS的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静 《江西中医药》2005,36(2):62-6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长期无排卵及高雄激素为特征的内分泌综合征。1975年Stein和Leventhal首先报道,故又称Stein-leventhal综合征。本病多发病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妇女,以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痤疮、肥胖伴双侧卵巢增大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史籍对本病无专门记载,但根据其症状可归于“月经后期”、“闭经”、“无子”等范畴。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isticovarysyndrome,PCOS)是一种以持续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生殖内分泌常见疾病,55%-75%的PCOS不孕与排卵障碍有关。由于其病程长、复发率高,且缺乏彻底治愈方法,目前已成为生殖医学的诊治难点之一。关于PCOS的治疗,目前西医多采用改善症状、促排卵、纠正代谢障碍、手术等治疗方法,但会引起如肥胖、抑郁、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术后粘连等不良反应。因此积极探索PCOS的发病机制及寻找一种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少、闭经、无排卵、不孕、多毛、肥胖及卵巢囊性增大等,多因闭经和不孕就诊。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3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多起因、临床表现多态性及异质性的综合征,以长期无排卵和持续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之趋势,目前西医主要服用调节内分泌与促排卵药物和使用辅助生殖技术等治疗,但因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晰,治疗缺乏针对性较强的特效药物,故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20.
华苓 《北京中医》2011,(7):494-498
柴松岩主任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医疗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深厚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功底,擅治各类妇科疾患,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和经验。提出PCOS的发病原因是多因素的、复杂(包括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禀赋迥异是发病的基础;七情波动是发病的促因;环境变化、生活方式是发病的条件。辨证论治方法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参照“闭经”“不孕”的辨证论治特点进行。虽然,病因繁多,病机复杂多变。但是,不外乎“血枯”与“血隔”两端。治疗总以不足者补之,实盛者泻之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