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稳消方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形成患者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同时评估用药安全性。方法将60例CAS斑块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及对照组27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消方,并进一步分为干预半年组与对照半年组、干预1年组与对照1年组进行比较,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斑块状况,同时测定肝、肾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干预半年组及1年组平均斑块数量、斑块最大厚度、Crouse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斑块的稳定性干预1年组优于半年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斑块数量增多、增大,Crouse积分增加(P<0.05,P<0.01)。干预组及对照组双侧颈总动脉内径、内膜-中层厚度及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消方治疗CAS斑块形成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且随干预时间延长,稳定斑块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稳消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CAS斑块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及对照组(27例)。干预组加稳消方治疗,并进一步分为干预半年组与对照半年组、干预1年组与对照1年组,分别比较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干预1年组在全血黏度(高、中、低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方面降低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与对照1年组治疗后比较,血黏度指标亦可见明显降低,但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干预时间延长,稳消方可改善CAS斑块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用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空气干燥法加高脂饲料喂养制备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电针组选取大椎、天门(风府)、风池(双侧)、丰隆(双侧)、足三里(双侧)进行治疗,以模型组、药物组作为对照,同时设立空白组。观察电针前后兔血脂的情况。结果:电针组兔血脂变化明显,TC、TG、LDL-C含量降低(P〈O.01),HDL—C含量升高(P〈O.01),经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1)。结论:电针可以使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家兔血脂TC、TG、LDL—C含量降低,HDL—C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脉消斑I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通脉消斑I号,对照组60例口服普拉固、拜阿斯匹林;服药前后记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血脂、CCAD、IMT、SV、DV、RI、PI及斑块体积和性质。结果治疗组SOD明显升高,而ET、MDA、CRP明显降低;治疗组患者CCAD增加、IMT变薄、SV增加、DV增加、RI减少、PI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缩小、性质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脉消斑I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明显,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鸡内金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改善效果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60例,以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钙片治疗,观察组予口服生鸡内金粉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后,超声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在颈部的表现,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探及检查,已被证实可作为反映全身AS情况的"窗口".大量研究表明,CAS斑块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早期诊断及积极防治CAS斑块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心络及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异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辛伐他汀组,通心络+辛伐他汀组,连用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增厚的内膜冲层厚度与斑块消退的变化、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颈动脉增厚内膜与斑块均有消退,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有明显降低,但以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同时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甘油三酯(1℃)降低。结论通心络及辛伐他汀联合应用对颈动脉内膜增生厚度、粥样硬化斑块消退及对血脂的影响明显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及阿司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同时检测血脂,比较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颈动脉IMT变薄及斑块面积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3%,对照组为35.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不仅有调整血脂的作用,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并能显著减轻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卒中再发。支持阿托伐他汀钙具有降脂以外的多效性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并能消除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阿托伐他汀钙可预防卒中再发,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邢咏梅 《河南中医》2011,31(4):394-395
目的:观察消斑汤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AP)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剂量辛伐他汀加消斑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能有效降低CAAP面积、TC、LDL、hs-CRP,而治疗组疗效更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癥化斑方联合督脉灸治疗痰湿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 CAS)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痰湿质CAS斑块患者1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消癥化斑方联合督脉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颈动脉斑块总积分、颈动脉斑块面积、痰湿体质积分、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有效率为91.46%,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75%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众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占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西药物治疗对预防脑血管病有重要的意义。现将近年来中西医药物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黄Zhe虫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0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可导致许多重要器官尤其是心、脑、肾等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严重疾病。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好发部位之一,且动脉粥样硬化在青少年即可有发生。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及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采取治疗,可减缓甚至逆转其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对器官和功能的损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心脑血管的关系及治疗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大黄微粉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经大黄微粉干预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学改变,客观地评估大黄微粉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连续搜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4例,随机分为3组:大黄微粉组28例,给予大黄微粉治疗;洛伐他汀对照组28例,给予洛伐他汀治疗;空白对照组28例,不予以药物治疗。3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内径、Crouse斑块积分、斑块超声声像病理学分型、颈动脉超声声像学分型、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舒张末期流速(EDV)的变化。结果:大黄微粉组患者大多数指标的改善与洛伐他汀对照组相当,部分指标的改善优于洛伐他汀对照组;大黄微粉组及洛伐他汀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均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大黄能够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有利于斑块的稳定,长期应用有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其作用可能与减轻管腔狭窄程度、适度改善血流动力学和改善斑块性质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消瘀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谢梅林  钟蓓 《中成药》1999,21(10):515-518
研究消瘀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彩色普勒超声技术,观察口服消瘀片48周后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结果消消瘀片可使软斑和不均匀斑的斑块面积明显缩小;脂质代谢和颈动脉血流参数明显改善。结论:其疗效明显优化对照药山楂精降胆片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软脉冲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文垲 《江苏中医》2000,21(1):10-11
采用滋肾养肝、消痰祛瘀的软脉冲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0例,并设绞股蓝片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AS斑块、SOD、Lpo、症状及苔脉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AS斑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OD升高(P〈0.05)对照组SOD无变化;两组Lpo虽均下降,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中诸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头痛、目涩、耳鸣、胸闷痛、腰酸、便艰、苔腻的疗效优于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动脉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为颈动脉中-内膜增厚或者伴有斑块形成,其中斑块类型多分为稳定性斑块、不稳定性斑块和混合性斑块。不稳定型斑块较为多见,且危害性较大。不稳定性斑块破裂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后果不堪设想。如何安全高效的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当下的一个热点。邵静教授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主要病机为脉道痹阻,其病位在脉,与心、肝、脾、肺、肾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本病多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邵静教授以“补气祛痰,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攻补兼施,在临床使用消溶稳斑方来治疗此类疾病。此方由黄芪、葛根、半夏、水蛭、佛手、郁金、地龙、甘松等药物组成。同时,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除了药物以外也要联合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等三项方法,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从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出发,对消溶稳斑方组方思想进行分析,结合消溶稳斑方已有的现代研究,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研究,并结合具体病例进行例证治疗,达到补气虚、化瘀血、祛痰浊的目的,血脉通畅,痹症自除。  相似文献   

18.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事件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其病变的出现与主动脉粥样硬化大约同时进行,而往往早于冠状动脉,是预测冠心病的独立因素。研究表明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超声检测到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脉造影所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明显相关。自2006年1月-2008年7月,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和有关指标的测定,探讨IMT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IB)、血尿酸(UA)及脉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对70例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给予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治疗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检测患者血脂水平,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检查颈动脉粥样斑块大小及内膜厚度(ITM),观察其变化。结果洛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CT、LDL-C均下降(P均<0.05),到6个月时下降更明显(P均<0.01),且HDL-C升高(P<0.05);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粥样斑块缩小,ITM变薄(P均<0.01)。结论洛伐他汀不仅能降低血脂,且能使颈动脉粥样斑块缩小、ITM变薄,延缓颈动脉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程霞 《中医药研究》2010,(7):781-782
目的评价川芎嗪注射液消退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选择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60mg,每日1次静脉输注,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最大厚度(Tmax)、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狭窄率等,并检查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IMT变薄,Tmax变薄,Smax缩小,颈动脉血流量增加,狭窄率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治疗组脑血管不良事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减少脑血管疾病发生,有效防治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