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蒙药材白益母草为研究对象,比较生长期内药材的地上部分和不同部位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区别,为制定质量标准、科学采收药材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6、7月3个月份即药材生长期的全草及花、茎、叶3个不同的部位对比总生物碱、水苏碱和总黄酮的含量区别。结果:5月份采集药材的总生物碱、水苏碱、总黄酮含量均为最高,其中生物碱类成分主要分布在花和茎部位,黄酮类成分主要分布在花和叶部位。结论:白益母草药材适宜春末初夏(5月末6月初)采收,取材时尽量保证部位均一。  相似文献   

2.
不同采收期杜仲叶和果实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杜仲叶和果实中的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为杜仲叶和果实的最佳采收期的确定以及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不同采收期杜仲叶和果实,分别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紫外分光光度法(506 nm)对其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进行系统的分析统计,得出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月份。不同采收期杜仲叶和果实,分别用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用苯酚-硫酸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481 nm)对其总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进行系统的分析统计,得出总多糖含量最高的月份。结果:紫外分光度法测得不同季节的杜仲叶和果实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叶和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以4月份为最高。叶和果实中总多糖含量均以3月份为最高,但是果实中总多糖的含量在6月份会达到最低,7月份又有显著回升;而叶的这个过程不明显,5月份后总多糖含量一直缓慢下降。结论:杜仲叶和果实中的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均比较高,其最佳采收期均为4月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维药白刺总生物碱在不同部位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酸碱提取法提取总碱,以硫酸阿托品为对照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白刺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西伯利亚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总生物碱含量分别是:叶子0.570%、成熟果实0.022%、未成熟果实0.004%;唐古特白刺(Nitraria.tangutorum Bobr.)总生物碱含量分别是:叶中0.024%、成熟果实中0.021%、未成熟果实中0.019%。结论白刺叶总生物碱含量最高,成熟果实次之,而未成熟果实中生物碱含量最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黔产八角莲属药材不同种质资源间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四份八角莲属药材种质资源根、茎和叶的总黄酮含量。结果:黔产八角莲属药材种质资源间总黄酮含量的差异较大。川八角莲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64%;贵州八角莲次之;八角莲样品的最低,仅有1.03%;八角莲属药材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含量高低的分布规律为根叶茎。结论:川八角莲根样品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可作为人工栽培时的原种利用,研究结果为川八角莲的种质资源筛选和人工栽培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承德产山楂叶中总黄酮和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月份承德产山楂叶中总黄酮以及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牡荆素、芦丁、金丝桃苷5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及动态分析,以确定山楂叶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月份山楂叶中总黄酮含量,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并分析其不同月份含量的动态变化.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四氢呋喃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340 nm,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山楂叶总黄酮及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金丝桃苷含量6月份最高,牡荆素、芦丁含量7月份最高.结论:若以提取山楂叶中黄酮类成分为目的,建议6月份采集.  相似文献   

6.
不同时期采集的新疆大花罗布麻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时期采集的新疆大花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510nm处测定新疆地产不同时期采集的大花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6月份采集的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为8.41%,7月份采集的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为9.30%,8月份采集的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为6.67%,以七月份采集的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作为大花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肿节风药材采收部位与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肿节风药材的采收部位与最佳采收期。方法分别将采得的不同季节肿节风药材分为根、茎、叶3部分,以60%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季节肿节风药材各部位中反丁烯二酸和异嗪皮啶的含量;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肿节风药材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茎中反丁烯二酸含量最高,根中异嗪皮啶含量最高,综合考虑3种有效成分,以6月、8月含量最高。结论6月、8月份为肿节风药材的最佳采收期,以全株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8.
山楂叶不同采集时间对总黄酮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叶不同采集时间总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10月份的黄叶含量最高,4月份花蕾期略次之,其它时间采集的山楂叶含量较低,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9.
草珊瑚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草珊瑚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含量动态变化。方法:以贵州产草珊瑚为原料,采取乙醇浸提L9(34)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然后在该工艺条件下对自然存放时间不同、采摘季节不同、部位不同的草珊瑚原料进行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考察。结果:乙醇体积分数对总黄酮提取量有显著影响,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量有影响;草珊瑚自然存放时间越长,总黄酮含量越低,平均每年下降24.74%;不同季节采摘的草珊瑚其总黄酮含量以10~12月最高;经对贵州草珊瑚根、茎、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测定表明,草珊瑚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茎中最低。结论:以原料10倍量的60%乙醇作为溶剂、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3次,即可获得草珊瑚总黄酮最佳提取效果;以10~12月采摘、叶、存放时间越短,总黄酮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0.
老鹰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动态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鹰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随季节变化的规律。方法:3月至8月定期采集老鹰茶样本,分别以芦丁和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在510 nm和753 nm波长下测定样品溶液吸光度,计算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测定不同月份的老鹰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计算不同月份老鹰茶样品的EC50值,并用SPSS软件计算老鹰茶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EC50值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结果:3-5月份的老鹰茶总黄酮含量(17.96%-21.81%)高于6-8月份的含量(12.05%-13.64%),其中5月份的老鹰茶总黄酮含量最高;3-5月份的老鹰茶总多酚含量(8.03%-8.15%)高于6-8月份的含量(5.96%-6.16%),其中3月份的老鹰茶总多酚含量最高;3月份老鹰茶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好(EC50 5.293μg·m L-1),随着月份的累积活性降低;老鹰茶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总黄酮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与总多酚的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总多酚是老鹰茶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建议老鹰茶的采集时间在每年的3-5月,其中以3月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葎草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总黄酮,用亚硝酸钠-氯化铝-氢氧化钠显色法。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律草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检测波长为510nm,芦丁在浓度0.024~0.064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817x-0.0018(R2=0.9995),1h内基本稳定(RSD=0.364%),重复性较好(RSD=0.600%),加样回收率为99.46%(RSD=1.685%)。结论:葎草中花冠总黄酮含量最高,叶次之,总黄酮含量最低的是种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广寄生与红花寄生及其寄主植物的总黄酮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寄生在4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广寄生与红花寄生的总黄酮含量,并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比较了不同提取条件对广寄生样品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广寄生茎枝的总黄酮含量为5.24~5.56 mg/g,广寄生叶的总黄酮含量为27.14~32.08 mg/g;红花寄生茎枝的总黄酮含量为3.70~5.00 mg/g,红花寄生叶的总黄酮含量为33.87~35.00 mg/g.正交实验结果优选的提取条件茎枝是A1B2C2D3,即广寄生茎枝0.5 g,乙醇浓度为60%,超声提取时间为3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1:25;叶是A2B1C2D3,即广寄生叶0.5 g,乙醇浓度为70%,超声提取时间为2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1:25.结论 无论是广寄生还是红花寄生叶的总黄酮含量高于茎枝的总黄酮含量,寄生在同一寄主植物上广寄生茎枝的总黄酮含量要比红花寄生茎枝的总黄酮含量高,而红花寄生叶的总黄酮含量要比广寄生叶的总黄酮含量高.优选的提取方法稳定、可靠、简捷,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不同密度下的乌腺金丝桃各个部位中的总黄酮含量,探讨栽培密度是否对总黄酮的含量有影响。方法乙醇超声辅助提取不同密度各个部位的总黄酮。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同一部位不同密度的总黄酮含量有差异,其中不同密度的花中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茎、花蕾、叶差异显著;茎、叶的含量随密度提高而上升,花和花蕾含量与密度的关系不规律。茎在栽培密度为15cm时,总黄酮含量最高;叶在栽培密度为15cm时,总黄酮含量最高;花在栽培密度为35cm时,总黄酮含量最高;花蕾在栽培密度为25cm时,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栽培密度对乌腺金丝桃中总黄酮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五柱绞股蓝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世彪  严四华  鲁云  郭家平 《中草药》2009,40(4):648-651
目的 测定五柱绞股蓝茎和叶中的总皂苷和总黄酮的量,并揭示其在不同季节内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以绞股蓝皂苷和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550 nm处测定皂苷吸光度,在510 nm处测定黄酮吸光度.结果 五柱绞股蓝茎、叶中的总皂苷和总黄酮的量在5月至11月的生长发育季节内,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以9月的量最高,且叶中的量高于茎中的量.结论 五柱绞股蓝采收可安排在8~9月的花果期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不同寄主植物桑寄生总黄酮含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考察不同寄主植物的桑寄生总黄酮含量.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寄生在16种不同寄主植物的桑寄生样品的总黄酮含量,并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比较了不同提取条件对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不同寄主植物的桑寄生茎枝的总黄酮含量为4.10~7.82 mg/g,其中以桑树为寄主的人工种植的桑寄生茎枝的总黄酮含量为最高;桑寄生叶总黄酮含量为18.33~32.08 mg/g,其中以夹竹桃为寄主的桑寄生叶的总黄酮含量最高.正交实验结果优选的提取条件茎枝是A_1B_2C_2D_3,即桑寄生茎枝0.5 g,乙醇浓度为60%,超声提取时间为3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1∶25;叶是A_2B_1C_2D_3,即桑寄生叶0.5 g,乙醇浓度为70%,超声提取时间为2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1∶25.结论 桑寄生总黄酮含量因寄主植物不同,其总黄酮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优选的提取方法稳定、可靠、简洁,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6.
菊花、茎、叶中总黄酮及绿原酸含量动态分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菊茎、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品种菊花、茎、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比较总黄酮及绿原酸在菊花、茎、叶中的含量高低,结合药理实验结果判断菊茎、叶的利用价值。结果不同品种的菊叶在各个采收期总黄酮及绿原酸的含量均高于菊花,菊茎中含量最低。结论含量测定结果结合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菊茎、叶在抗菌、抗氧化、控制急性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损伤方面体现较强的活性具有化学物质基础,可进一步利用菊茎、叶,充分体现菊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分析乌药醋制前后主要化学组分的变化。方法:以《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测定不同乌药挥发油含量,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乌药总黄酮含量、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比较乌药醋制前后挥发油、总黄酮、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乌药醋制后,除总生物碱含量增加外,挥发油、总黄酮含量都减少。结论:乌药去甲异波尔定的含量相比药典方法有所偏低,推测主要原因在总生物碱提取所用溶剂不同和萃取损耗导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比较大果沙枣枝叶、种子、果肉和果皮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之间的差异。方法:采集新疆大果沙枣树叶和果实,采取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总黄酮,以NaNO 2-Al(NO 3)3-NaOH作为显色体系,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枝叶、种子、果肉和果皮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结果:大果沙枣树叶、种子、果肉、果皮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27±0.04),(20.56±0.17),(5.91±0.05)和(2.52±0.07)mg/g(n=3)。沙枣种子中黄酮含量最高,果皮中总黄酮含量最低,大果沙枣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从高到底依次为种子,沙枣叶,果肉,果皮。结论:沙枣的种子、枣叶和果肉中总黄酮含量丰富,为沙枣黄酮类物质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9个不同引种柴胡地上部不同器官、不同生长期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探讨最佳采收期及最优品种。方法 采用微波辅助优化提取条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80%,每次微波时间40 s,微波10次;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呈上下波动趋势;花中含量最高,在4.65%~16.75%内,平均为7.59%,营养生长期总黄酮含量:叶>茎,花期含量:花>叶>茎;果期:甘肃陇西、辽宁沈阳、山东菏泽和河北安国柴胡:果>叶>茎,其他柴胡:叶>果>茎;9个引种柴胡在花期和果期总黄酮含量较高,以甘肃陇西柴胡(初花期)含量最高,可达27.41%。结论 柴胡地上部分含有较高黄酮,建议在花期或果期进行采收,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蒙药沙漠嘎不同部位总黄酮和艾纳香素的含量,为合理开发沙漠嘎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橙皮素为对照品,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艾纳香素含量。结果:沙漠嘎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艾纳香素含量不同,有较大差异:其中叶的总黄酮和艾纳香素含量较高,而以6月份采收的叶含量最高;茎的总黄酮和艾纳香素含量较低。结论:沙漠嘎不同部位总黄酮和艾纳香素含量存在差异,为传统用药习惯嫩枝叶入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