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麦注射液源于明朝秦景明的《证因脉治》生脉饮,系由红参和麦冬两味中药材制备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功能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近年来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发现1例67岁女性患者因体虚无力而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导致抽搐、疼痛的病例,经停药等对症治疗,无生命危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83例参麦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参与参麦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监测的研究,为规范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法对医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所有使用参麦注射液的383例住院患者进行用药监测,填写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监测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83例使用参麦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中,8.16%的患者诊断和参麦注射液说明书上的适应证不符;47.26%的病例选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与说明书不尽相符;用药剂量、药物浓度、配伍用药、给药途径等方面符合说明书要求;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2%,无新发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临床使用相对安全,但仍需规范临床操作,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因素、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8年1月—2014年12月相关数据库中收载涉及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资料,对获得24例过敏性休克病例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以循环系统损害为主;静脉滴注为常见给药途径;5%葡萄糖注射液为主要稀释溶媒;24例病例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应当合理使用参麦注射液,以有效避免和减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珏 《天津药学》2013,(1):44-45
目的:综合评价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为规范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本院2009年7月—2010年10月期间使用参麦注射液的2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适应证使用正大青春宝药业生产的参麦注射液5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250 ml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注,1次/d,7~14d为一个疗程。从用药开始至用药15 d的观察期内,详细记录患者药品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论:200例病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证明参麦注射液在本院临床应用中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4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利君  金萍  耒谊 《医药导报》2005,24(2):0167-0167
笔者着重对 2 0 0 0~ 2 0 0 2年本院应用参麦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综合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来源所有病例均为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在我院输液室输注参麦注射液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参麦注射液均为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 结果2 .1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的关系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因输注参麦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 43例 ,其中女性 2 7例(62 .8% ) ,男性 16例 (3 7.2 % )。2 .2 用药情况与不良反应预后 由静脉注射 (5 0 %葡萄糖注射液 2 0mL 参麦注射液 2 0mL)引起的不良反应 4例 ,单独静脉滴…  相似文献   

6.
马迪  洪笃云 《今日药学》2012,22(7):421-422
目的 分析本院上报的1例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上报的1例参麦注射液病例报告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该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恶心欲呕等临床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建议医师严格掌握参麦注射液适应证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用药前注意询问过敏史,严格掌握剂量静滴速度,尽量减少、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从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别对102例参麦注射液联合雷尼替丁注射液和90例参麦注射液治疗中老年频发室性早搏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其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率,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频发室性早搏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所在医院192例中老年频发室性早搏病例分成2组,治疗组为参麦联合雷尼替丁组102例,对照组为参麦组90例,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参麦联合雷尼替丁组与参麦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3%,68.8%;参麦联合雷尼替丁组比参麦组的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雷尼替丁注射液治疗中老年频发室性早搏疗效确切,尤其对合并慢性胃炎史的中老年频发室性早搏更加合适。  相似文献   

8.
170例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山市人民医院2008年至2009年上报省ADR监测中心的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病例,以及检索1994年至2009年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报道应用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多发生于40a以上年龄组,女性多于男性,其ADR出现时间多在用药过程中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过敏反应居多,可出现皮疹,发热,胸闷等过敏反应。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参麦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谨慎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参麦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应用安全性进行综合研究和综合评价。方法:2011年9月~2012年6月某院内科使用参麦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从用药开始至用药15天内观察记录患者用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期间用药患者276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为0.72%,病情治愈61例,好转214例,病情因并发症需转院治疗1例。总有效率99.6%,在不良反应中主要表现为寻麻疹、心悸、恶心胸闷。经停药对症治疗后均治愈。结论:临床应用7个批号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低,不良反应较轻,临床效果较好。建议进一歩规范参麦注射液临床中的使用,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娄美萍 《海峡药学》2011,23(12):150-15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诊断冠心病的患者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做治疗组,另选68例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做对照组。观察两组症状缓解程度、心电图改变情况、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好转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全部病例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23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招宝 《中国药房》2012,(12):1133-1135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下载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全文,对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3篇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道,合计23例病例。其中,30岁以上的女性多见(15例,占65.22%),均是静脉注射给药,20例发生在首次用药(86.96%),22例(95.65%)发生在静脉滴注开始后的20min以内,临床表现以胸闷、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出汗等为主。经积极的抗过敏性休克抢救,全部病例恢复正常,无死亡病例。用药前未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与药物过敏史,与其他中药注射剂同瓶静脉滴注、医务人员对患者用药初期出现的不良反应未予重视是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安全隐患。结论:参麦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并不少见,临床医务工作者应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因参麦注射液导致出现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本省2008年 ~2012年收集的因参麦注射液导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因参麦注射液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会有恶心呕吐、全身麻木、四肢无力的临床表现;应该立即对患者进行输液带以及液体的更换,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应用多巴胺、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抗休克治疗;在对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的时候应该合理安排时间,注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并制定相关应急预案等.结论 参麦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应该对其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有足够的重视,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查参麦注射液使用中的安全性,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9年7月—2010年2月使用参麦注射液的413例住院患者进行观察,填写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监测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3例住院患者有1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4%。结论: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4.
参麦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3例临床疗效观察平潭县医院任必玉汤金河我院自1995年9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冠心病心绞痛病人41例,其中23例应用参麦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治疗,临床疗效明显,现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及颅脑外伤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近5年有关参麦注射液在心血管系统及脑血管系统方面的临床研究结论进行总结。结果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提高各类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在心脑血管内科临床适应证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陈梅莉 《中国药房》2013,(48):4531-453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10年4月-2011年9月使用参麦注射液的4896例住院病例中发生ADR/ADE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96例患者中发生63例ADR/ADE,发生率为1.29%;首次用药即出现ADR/ADE的有39例(61.9%),且大部分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发生;ADR/ADE累及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和心血管系统;无联合用药与联合用药的ADR/AD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PUADE病例中有4例属于超适应证用药;输液配制后放置时间超过1h的ADR/ADE发生率显著高于放置1h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参麦注射液时应注意把握药物适应证和配制时间等,以减少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叶黎军 《海峡药学》2012,24(6):181-182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1例用参麦注射液60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51例用门冬钾镁40mL,参麦注射液60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作用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可以在临床上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18.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疗程。结果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等有明显改善。结论参麦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脏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宋玮  徐萍  黄庆华 《医药导报》2011,30(5):676-677
目的总结影响参麦注射液安全性的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心内科、血液肿瘤科、重症医学科使用参麦注射液的44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从用药人群特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观察的446例患者中,不同性别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49.55%患者年龄在61~80岁,参麦注射液单次使用剂量多为60 mL(91.03%),用药时间7~14 d占比例较大(68.83%)。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作溶媒,446例患者中仅发生1例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20.
孙慧 《黑龙江医药》2012,25(4):595-597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提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手术后进行辅助化疗的10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组的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临床疗效和药物毒副作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治疗中止(或延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可辅助提高化疗的效果,减少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