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玲凤 《护理研究》2006,20(17):1579-1580
六西格玛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数据为基础改进的管理方法。护理人员应用六西格玛管理体系对病人出院流程进行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从而畅通出院流程,缩短病人办理出院时间,提高病人对医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六西格玛管理在病人出院流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玲凤 《护理研究》2006,20(6):1579-1580
六西格玛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数据为基础改进的管理方法。护理人员应用六西格玛管理体系对病人出院流程进行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从而畅通出院流程。缩短病人办理出院时间,提高病人对医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手术室接送病人流程,缩短接送时间,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方法 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创新接送病人流程,对流程再造前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流程再造后接送病人缺陷率降低、时间缩短,手术病人,外科医生对接送病人的满意度提高(P〈0.01),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优化手术室接送病人流程,降低了工作缺陷率,提高了手术病人与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手术室接送病人流程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中  杨庆菊  王莉 《护理学报》2008,15(10):24-25
目的 优化手术室接送病人流程,缩短接送时间,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提高手术病人与手术医生满意度.方法 2006年10月起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优化接送病人流程,对比分析接送病人流程优化前后缺陷情况、单次接送时间、手术病人和手术医生对接送工作的满意度,以评价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优化手术室接送病人流程的效果.结果 流程优化后接送病人缺陷率从4.86%降至0.74%(P<0.01);单次接送病人时间由原来的(26.60±4.90)min缩短至(17.50±2.80)min(P<0.01);手术病人、外科医生对接送病人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P<0.05),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法进行手术室接送病人流程优化,降低了工作缺陷率,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率,提高了手术病人与手术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六西格玛方法提高神经内科出院病人2周专科门诊复诊率.方法 应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步骤对神经内科病人出院至复诊的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病人复诊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增加出院常规宣教项目、发放复诊联系卡、与病人或家属协商确定回访时间及方式等,以提高出院病人的复诊率.结果 神经内科病人复诊率从29.21%提高到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8,P=0.001).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方法,通过团队合作实施流程改进,是提高出院病人复诊率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降低ICU护士床旁交接班漏交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科室床旁交接班漏交率高的现象,科室成立专门的质控小组,将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到交接班的管理中,采用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步骤分析交接班漏交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督促实施,统计分析交接班的漏交率,并与实施前的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后床旁交接班的漏交率明显较低,交接班的时间缩短,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可有效降低ICU护士床旁交接班的漏交率,实现交接班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开展急诊科心跳呼吸骤停复苏病人护理查房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斐 《护理学报》2009,16(2):30-32
解决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急救护理问题,开展专题护理查房.总结了2006年1月-2007年12月22次护理查房,查房内容包括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流程、抢救技术操作、心肺脑复苏术和护理等内容,考评小组对查房效果进行考评,成绩逐渐上升.通过专题护理查房.急诊科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成功率由2004-2005年的18%升至2006-2007年的27%.笔者认为:开展急诊科心跳呼吸骤停专题护理查房提高了急危重症的护理质量,促使护士对专科知识的学习,完善了专题护理查房的流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门诊输液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六西格玛五步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调查门诊输液室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通过调查分析,确定门诊输液流程中的质量关键点,采取相应措施对影响满意度的排队等候时间较长及护士交代用药知识及注意事项不到位的关键因素加以改进,并与改进前进行比较.[结果]病人对排队等候满意度由改进前85.4%提高到改进后的96.0%,护士交代用药知识及注意事项满意度由89.2%提高到95.3%.[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有效地缩短了病人排队等候时间,并且促进了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意识,满足病人对用药知识的需求,提高了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六西格玛管理在检验标本采集与送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DMAIC流程,即界定阶段(D)、测量阶段(M)、分析阶段(A)、改进阶段(I)和控制阶段(C),对检验标本采集与送检进行管理,调查相关人员及科室对该项工作满意度。结果:病人满意度及采集与送检标本质量实施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检验标本采集与送检六西格玛管理后,改进了我院检验标本采集与送检流程,加强了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急诊抢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本区域急危重症急救的策略。方法:收集2018年07月1日-2019年06月30日1年内所有在急诊科进行急诊抢救的1692位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诊抢救患者中以男性占比较多(占54.7%)。随患者年龄增加,病例数增加,以60-80岁组患者数量最多。在时间规律上,每天上午和一年中的冬春季病例数较多。排在前5位的疾病类别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外伤。急性脑卒中、高危胸痛、严重外伤、消化道出血和中毒等急危重症发病率较高。结论:急诊科应根据急危重症发病规律合理配置资源,建立胸痛、卒中和创伤等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以规范急救流程,加强急诊和医院内各专科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以提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减少急危重症的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由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12名主管护师组成PDCA管理小组,以2014年7~12月急诊接诊患者的护理程序为调查对象.此时间段内的患者按照常规的就诊流程就诊,PDCA管理小组成员对此时间段内相关的急诊、急救护理质量进行现状调查,找出目前存在的护理质量问题,针对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制定计划、改进措施,实施方案、定时监控检查,持续质量改进.对经PDCA管理后的2015年4~9月急诊接诊患者的护理程序再次进行统计调查,比较改善前后对应的指标,包括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将改善前与改善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2015年10~12月的相关指标与改善后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巩固调查阶段的急诊急救质量优于改善后的急救质量,且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结论 PDCA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显著缩短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PDCA管理模式可被用作护理管理层简单可靠的质控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2.
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在我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科室护理安全。方法根据持续质量改进体系和六西格玛5步法(即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对我科进行管理,界定项目问题为护理人力不足;病房环境、工作流程无法保证护理的高质量;测量并分析该问题存在的原因,包括影响护士人力因素及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制订质量改进方案,改进排班,降低各班次流程步骤的复杂性,采取减少各类操作失误的措施;将改进措施形成常规工作制度并进行控制。结果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及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护理差错减少(P<0.01)。结论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指导科室管理,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在预防呼吸内科住院病人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呼吸内科住院的病人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呼吸内科住院的病人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预防病人跌倒进行DMAIC 5个步骤的管理,借助因果鱼骨图法分析病人跌倒的主要原因,改进预防病人跌倒的流程,制定关键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护士预防跌倒的相关行为执行情况、病人跌倒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护士对呼吸内科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的及时性、准确性、高危上报率、高危护理措施落实率、病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六西格玛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预防跌倒相关行为的执行率及病人满意度,降低跌倒发生率,保障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在提高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知晓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中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对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值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原因,改进健康教育宣教流程,制定各类标准和制度,对环节进行监控.结果 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知晓值从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前的54.6分提高到80.8分,六西格玛管理流程能力Z值从改进前的-0.94提升到0.79.结论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对导致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值低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改善了工作流程,从而提高了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知晓值,提高了遵医行为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六西格玛管理在抢救室急救药品及仪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的定义-分析-测量-改进-控制管理模式对抢救室急救药品及仪器进行管理,比较应用前后的效果及缺陷管理率。结果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办法对抢救室急救药品及仪器进行管理后,缺陷率由应用前的12.28%降低至2.16%(P0.05);六西格玛Z值由应用前的0.33提高至0.55;护士取用抢救药品及仪器的时间也大大缩短,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结论将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应用于抢救室急救药品与仪器的管理中的效果良好,规范了抢救室急救药品及仪器的管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护士满意率,患者满意度也大幅度上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言哲英 《当代护士》2018,(5):180-182
目的探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优化妇科分诊流程,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根据六西格玛5步法(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对妇科分诊流程进行优化及管理,包括成立六西格玛管理小组,测量就诊等候时间,分析影响就诊等候时间,患者就医体验的因素,改进影响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就医体验的措施,制订控制措施。结果患者就诊等候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及医生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有效优化妇科分诊流程,提高分诊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层级分工联合标配定位法在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日间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8月31日急诊科接受抢救的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将2018年9月1日~2019年4月31日急诊科接受抢救的1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层级分工联合标配定位法应用于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日间抢救护理实践中。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抢救成功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护理服务各维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层级分工联合标配定位法应用于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日间抢救护理实践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在提高自体输血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项目组运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中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采用头脑风暴、鱼骨图、Pareto图、关联矩阵、潜在失效模式分析等质量工具,对现有自体输血流程能力及影响质量关键点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控制计划,持续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的自体输血率进行分析。结果改进后本院自体输血率从5.95%提高至13.57%,流程能力Z值从-2.15提高到1.74(P0.05),改进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基于问题现状,找出关键因素,从而改善自体输血流程,提高了全院自体输血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的前瞻性管理和全程动态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识别和分析急诊科在抢救病人中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对护理风险实施前瞻性管理和全程动态管理.结果 急诊科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急诊科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病人投诉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大为下降.结论 护理风险的前瞻性管理,是降低急诊科护理风险的根本保障;护理风险的全程动态管理,是降低急诊科护理风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缩短输液病人等候时间,提高病人满意率.方法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理念,给予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持续有效改进输液室服务流程.结果 对输液全过程进行调查、分析,利用头脑风暴法,群策群力,制定新的输液流程.结论 根据我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输液室服务流程改进,提高输液的护理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