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意在治疗血虚气弱所致的心动悸、脉结代之心阴阳俱虚证.笔者在临床上以原方加减,不仅可治疗心血管疾病,还可治疗内伤杂病,体现了经方在临床运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炙甘草汤为古典名方,原用于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现代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及其它内科杂证.  相似文献   

3.
养心通脉丸治疗心律失常的体会张世峰,张红峡(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472000)主题词@养心通脉丸/治疗应用,心律失常/中医药疗法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多数表现以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脉结代为主。笔者根据《伤寒论》中“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炙甘草汤及其加减方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临床对照试验的疗效,为其进一步完善炙甘草汤临床研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炙甘草汤及其加减方临床对照研究试验,筛选合格文献,文献质量评价按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4.2.2版关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结果]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对照研究试验37篇。按照Cochrane评价标准,均属于C级。[结论]从现有研究来看,炙甘草汤及其加减方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相对对照组而言更有优势。但是可供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所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希望能多出现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5.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相似文献   

6.
炙甘草汤方载于《伤寒论》,主治:气虚血弱,脉结或代,心动悸。1992年以来,本人用于治疗多种原因而致快速型心房纤颤、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等20例,临床辨证加减,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炙甘草汤及其加减方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临床对照试验的疗效,为其进一步完善炙甘草汤临床研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炙甘草汤及其加减方临床对照研究试验,筛选合格文献,文献质量评价按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4.2.2版关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结果]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对照研究试验37篇.按照Cochrane评价标准,均属于C级.[结论]从现有研究来看,炙甘草汤及其加减方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相对对照组而言更有优势.但是可供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所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希望能多出现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8.
炙甘草汤在《伤寒论》用治于“脉结代,心动悸”之证。其药物组成是: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  相似文献   

9.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根据张仲景《伤寒论》:“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对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所致的各种心脏病变的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炙甘草汤原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177条原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因为此条论述的症状和脉象与现代医学中的室性早搏类心律失常病颇为相似,故炙甘草汤就成为临床上治疗室性早搏的常用方,疗效不错。但在临床上亦能遇到室早用炙甘草汤原方而疗效不显著的病例。许多医家也曾提出过这个问题。笔者在进一步分析探讨“脉结代”成因和病机的基础上,用炙甘草汤原方加入适量的活血化瘀药,如丹参、川芎、三七、桃仁、红花等治疗多例室性早搏、房颤等引起的心律失常,疗效比单纯用炙甘草汤原方明显提高,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锐  张平 《中国乡村医生》2004,6(7):F003-F003,74
炙甘草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主治心之阴阳气血亏损之脉结代,心动悸。为临床常用方,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但在麻仁有无、麻仁功效问题上存有争议,极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脉律失常是随着脉诊的运用而被发现的。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记载了包括迟、速、动、促、结、代等节律失常的脉象达20余种。汉·张仲景《伤寒论》,有“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的记述,并已明确地将“心动悸”和脉律失常作了联系。由于临床上脉律失常和心律失常关系密切,历代医著多有将有关内容放入惊悸、心悸、怔忡等疾  相似文献   

13.
炙甘草汤为“伤寒论”中传统的医方,其可医治因气虚血少所致的心动悸,脉结代。近年来临床上用它来治疗室性早搏已有报道。但它对更严重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方面是否有影响至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炙甘草汤出于《伤寒论》。根据原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说明此方为脉结代,心动悸而设。《千金翼方》用本方治疗“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心悸”。《外台秘要》以治“肺萎,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此方具有滋润养血作用,善于通利经脉血气,所以又名复脉汤。后世医家用治阴虚肺燥、咳吐痰血、咽干舌燥、气短心跳、自汗颊红、虚劳肺萎等症,颇有良效。现结合文献及临床实践,将笔者学习此方的体会,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炙甘草汤为仲景《伤寒论》方。用于“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现方剂书具言有益气滋阴,补血复脉之功,用于气虚血弱之脉结代,心动悸,虚劳肺痿之干咳无痰、痰中带有血丝之证。笔者以此方为基础随证加减,用于营卫不足,气血运行涩滞的失眠、阵发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属中医“心动悸、脉结代”的范畴。笔者学习名老中医“通补并用,以补为主”的原则,应用“炙甘草汤”加减,1年来治愈2例经西医治疗无效及复发的病毒性心肌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临证遇一中年汗证患者,曾经多种方药治疗十个月罔效,笔者在老师指导下,终以仲景《伤寒论》治“脉结代,心动悸”之名方炙甘草汤治之而获良效。兹简介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炙甘草汤原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177条原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因为此条论述的症状和脉象与现代医学中的室性早搏类心律失常病颇为相似,故炙甘草汤就成为临床上治疗室性早搏的常用方,疗效不错。但在临床上亦能遇到室早用炙甘草汤原方而疗效不显著的病例。许多医家也曾提出过这个问题。笔者在进一步分析探讨“脉结代”成因和病机的基础上,用炙甘草汤原方加入适量的活血化瘀药,如丹参、川芎、三七、桃仁、红花等治疗多例室性早搏、房颤等引起的心律失常,疗效比单纯用炙甘草汤原方明显提高,现报告分析如下。一、对病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心悸属中医学"惊悸、怔忡"范畴,心主血脉,血养心神,心气充沛、阴血充足,则脉道充盈;气虚则血行无力,血虚则不得养心,故发为心动悸、脉结代。复脉汤具有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温振心阳的功效。方中炙甘草甘温复脉以利心气;党参、大枣补气益脾以滋化源;地黄、阿胶、麦冬、麻仁甘润滋阴以补心血;桂枝、生姜辛温通阳以助复脉;与益气养阴药相配,既可温而不燥,又使气血充盈、脉道通利,则心动悸而脉结代之症可解。全方标本兼治、气血同调,配伍严谨,共收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  相似文献   

20.
高放  杨蕊琳 《中外医疗》2009,28(32):100-100
炙甘草汤为《伤寒论》治疗"伤寒,心动悸,脉结代"之方,又名复脉汤,由炙甘草、桂枝、姜、人参、阿胶、大枣、麻仁、麦冬、生地黄等加清酒和水共煎而成。具有通阳复脉,滋阴养血之功效。方中炙甘草甘温补中,既可温通阳气、畅行经脉而复脉,又可益气温阳进而生化阴血以养心止动悸,一药而能兼顾两方面病机症候,故为君药;人参益气,桂枝通阳,生地、阿胶、麦冬、麻仁滋阴补血,又以大枣生姜调和营卫,借清酒辛热更行气血,诸药合用,则气血通畅,阴阳调和,故有补虚复脉之用。重用滋阴养血药,少用益气通阳药,是因为阴药非重用,仓促间无能生血养阴,但阴本主静,无力自动,必借阳药主动者以推之,使结代之脉去,动悸之症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