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浙江七叶树种子中三萜皂苷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杰  杨秀伟 《中国药学》2004,13(2):87-91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浙江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 var.chekiangensis(Hu et Fang)Fang种子中的皂苷类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浙江七叶树种子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得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七叶树皂苷(escins)IVc、IVd、Ia、Ib和异七叶树皂苷(isoescins)Ia、Ib.结论这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浙江七叶树种子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穿龙薯蓣Dioscorea ni pponica Makin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正丁醇层中分离得到5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纤细皂苷(1)、薯蓣皂苷(2)、伪原薯蓣皂苷(3)、甲基原纤细皂苷(4)、原薯蓣皂苷(5).结论 其中化合物4为首次从穿龙薯蓣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酸枣仁皂苷E的结构鉴定酸枣仁皂苷E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酸枣仁(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酸枣仁的化学成分,用波谱(IR,UV,MS,NMR)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酸枣的干燥种子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枣仁皂苷E(1,jujuboside E),酸枣仁皂苷B(2,jujuboside B)及酸枣仁皂苷A(3,jujuboside A),白桦酯酸(4,betulic acid),硬脂酸(5,stearic acid),蔗糖(6,sucrose)和肌苷(7,inosine)。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5,6和7为首次从酸枣仁中获得。  相似文献   

4.
《中南药学》2017,(4):432-435
目的研究美花铁线莲地上部分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将干燥的样品用70%乙醇回流提取,所得浸膏分步萃取得到总皂苷,再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单体皂苷,分别鉴定为clematiganoside A(1)、huzhangoside D(2)、huzhangoside B(3)、cauloside G(4)和loniceroside C(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皂苷5是从本属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5.
桔梗中三萜皂苷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鉴定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根中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得到5个化学成分,通过IR、MS、1H-NMR、13C-NMR等光谱法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为:deapio platycodin D(Ⅰ)、deapio platycodin D3(Ⅱ)、platycoside A (Ⅲ) 、platycoside F(Ⅳ)以及3-O-β-D-glucopyranosyl platycodigenin(Ⅴ).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已知化合物,化合物Ⅴ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的天然产物,也是首次从桔梗中分离得到的单糖链糖苷.  相似文献   

6.
中药牛膝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目的对牛膝 (AchyranthesbidentataBl.)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吸附柱色谱 ,分配柱色谱等分离手段 ;利用理化性质、理化反应以及波谱技术 (NMR、MS等 )对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得到 5个化合物 :5 羟甲基糠醛 ( 5 hydroxymethylfuraldehyde) ( 1 ) ,人参皂苷Ro( gin senosideRo) ( 2 ) ,竹节参皂苷 1 (PJS 1 ) ( 3) ,polypodineB( 4 ) ,β 蜕皮甾酮 (ecdysterone) ( 5 )。结论化合物 1~ 4为首次从牛膝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辽东楤木芽中的化学成分(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鉴定辽东木 (Araliaelata(Miq )Seem )芽提取物 (总皂苷 )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 ,制备高效液相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congmuyenosideA(1) ,congmuyenosideB(2 ) ,木皂苷Ⅶ(congmunosideⅦ ,3) ,3 O β D glucopyranosyl (1→ 3) α L arabinopyranosylechinocysticacid(4) ,腺苷 (adenosine,5 )。结论化合物 4和 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8.
西洋参花蕾中非皂苷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西洋参花蕾中非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大孔树脂柱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等手段对西洋参花蕾中非皂苷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HMBC、HMQC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3个核苷类化合物和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脱氧尿苷(2′-deoxyuridine,1)、脱氧胸苷(2′-deoxythymidine,2)、阿糖腺苷(vidarabine,3)和松脂素(pinoresinol,4)。结论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人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9,(2):202-206
目的:对生物转化得到的人参真菌菌质的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获得活性更好、毒性更低的化合物,为新药研发及人参药材的二次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将代号为C-1的真菌种子液加至含有人参的培养基中,生物转化得到人参真菌菌质;称取干燥人参真菌菌质,以70%乙醇溶剂提取浓缩制得稠膏;稠膏加入水混悬,采用乙酸乙酯萃取,获得乙酸乙酯部位。采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对上述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以及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人参真菌菌质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人参皂苷Rs_7(1)、人参皂苷Rk_3(2)、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3)、人参皂苷Rs_6(4)、20(R)-人参皂苷Rh_1(5)、人参皂苷F_1(6)、三七皂苷R_2(7)、人参皂苷F_4(8)。结论:上述化合物均在人参真菌菌质中发现,其中化合物3、5、6、7、8为经生物转化后得到的,证明生物转化技术能改变人参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紫苏梗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对紫苏梗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胡萝卜苷(1)、齐墩果酸(2)、常春藤皂苷元(3)、芹菜素(4)、2,6-二甲氧基苯醌(5)、肌醇(6)。结论:化合物1、3、4、5和6均为首次从紫苏梗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酸枣仁皂苷D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酸枣仁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 Hu ex. H.F.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鉴定结构。结果从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酸枣仁皂苷D(1, jujuboside D),酸枣仁皂苷A(2, jujuboside A),5,7,4′-三羟基黄酮醇-3-O-β-D-鼠李糖(1→6)-β-D-葡糖苷(3), 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6-C-6-对香豆酰基-β-D-葡萄糖(1→2)-β-D-葡糖苷(4, 6-coumaroylspinosin)及苯丙氨酸(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作为阻转异构体存在为首次报道,化合物3和5为首次从酸枣仁获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华七叶树种子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结合数据库检索及文献查阅,对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中华七叶树种子主要含有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26个、黄酮苷类化合物10个,具有抗炎消渗、抗肿瘤、抗病毒、抗血管生成和减肥等方面的生物活性。结论七叶皂苷Ⅰa和七叶皂苷Ⅰb,异七叶皂苷Ⅰa和异七叶皂苷Ⅰb是中华七叶树种子中含量最高的4种功效成分,其药理作用显著,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毛节缬草的解剖构造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黑龙江省毛节缬草的解剖构造,明确其鉴别特征,为进一步制定缬草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结果:明确了黑龙江省毛节缬草的根、根茎、茎和叶的显微特征。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作为毛节缬草的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刺异叶花椒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Hemsl. var spinifolum Rhed . et Wil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现代色谱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运用光谱方法确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3′-甲基2′,3′-丁二醇基)-7-乙酰氧基香豆素(I) ,6-(3′-甲基-2′,3′-丁二醇基) 香豆素-7-O-β-D-吡喃葡糖苷(II) ,正二十六烷酸(III) ,葡萄内酯(IV) ,5 ,3′-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6→1)-α-L-鼠李糖]苷(V)。结论 化合物I -V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药用资源东北延胡索及其近缘植物的显微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北延胡索及其近缘植物全叶延胡索、角瓣延胡索3种生药的横切面、粉末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表明,三者在下皮厚壁细胞、导管旁薄壁细胞、淀粉粒、草酸钙晶体等方面均有差异.列出了显微鉴别要点检索表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丹参种子、丹参油、丹参种子饼中是否含有丹酚酸B、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以及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豫西丹参种子、丹参油、丹参种子饼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丹参种子、丹参种子饼中检出丹酚酸B,丹参油中未检出丹酚酸B,丹参种子、丹参种子饼及丹参油中均未检出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结论丹参种子及其加工品中含有丹参根及根茎中的丹酚酸B成分,为合理利用新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Shin KH  Kim HY  Woo WS 《Planta medica》1982,44(2):94-96
A new method for separation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flavone-C-glycosides in seeds of ZIZYPHUS VULGARIS var. SPINOSU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s elaborated. A reverse-phase system with a COPELL-ODS column using tetrahydrofuran in water (4:53) as a mobile phase was developed. The flavonoids were detected at 330 nm and the analysis wa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within 15 min.  相似文献   

18.
酸枣仁是治疗失眠和焦虑的经典中药之一,其化学成分包括达玛烷型三萜皂苷、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脂肪油、三萜类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多糖等。早期的酸枣仁药理学研究论证了酸枣仁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是其镇静催眠的主要成分,近年来发现这两类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其递质、调质、受体和电生理等有着明确的作用。为了综合考察酸枣仁活性物质及其镇静催眠药效的关系,客观评价神经药理学在酸枣仁研究中的探索性成果,本文对近年来酸枣仁化学成分及其神经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