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艳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2):1503-1506
了解大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危险行为调查问卷,抽取江西省5所高校862名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危险行为总报告率为56.06%,各类危险行为检出率为1.15%~38.06%;不同性别、年级、学科、学历大学生危险行为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大学生危险行为之间具有群集丛生特点,暴力行为与自我伤害行为存在正相关(P值均<0.01)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是大学生多类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而家庭和谐、积极应对、接受过危险行为教育等是大学生多类危险行为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危险行为在大学生中发生较为普遍.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危险行为的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自尊和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尊(Self-esteem)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性情感体验[1],反映个体知觉到的现实自我状态与期望自我状态之间的差异,是自我意识中的核心要素。Solomon等(1986)认为,自尊具有缓冲焦虑的功能,是个体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心理机制。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特殊时期,因而大学阶段依然是大学生自我、自尊和人格不断发展的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观念逐渐多元化,使大学生的人格形成变得困难和不确定,人格发展出现更多的迷茫和冲突。因此重视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对于…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自我艾滋病感染危险预测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我艾滋病感染危险预测水平,为改进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3年对浙江某市2所综合性大学21448名大学生进行自答式问卷调查。结果 8.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68.1%回答不可能,23.8%回答不知道。男学生有自我感知危险意识的比例为11.0%,女学生则为5.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242.54,P〈0.001);对性途径传播艾滋病形势了解的学生中9.0%有自我危险预测,有性交行为史的学生中12.8%有自我危险预测。与自我艾滋病感染危险预测有关的影响因素有学校、性别、是否了解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正在上升、是否有性交行为史等7个因素。结论 应重视并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艾滋病感染危险预测水平,并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有关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学生跌倒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学生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全省抽取21个地级市,选定的每个地级市随机抽取1个监测点,然后每个监测点随机选取重点中学、普通中学、中专/职业技术学校各l所,接着随机选取每所学校每个年级中的1~2个班级进行整群调查。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少/学校卫生中心所提供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自填式问卷,收集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伤害相关的危险行为(如骑车违规等)情况。运用Х^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0568名中学生,发生跌倒伤2038人,总发生率为9.9%,位列伤害的第3位;男生的跌倒伤发生率(12.1%)高于女生(7.8%),农村学生的跌倒伤发生率(11.1%)高于城市学生(8.1%)(均P〈0.01)。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种因素与跌倒伤有关系,分别为:有导致自己或他人受伤行为(OR=2.035)、有打架行为(OR=1.806)、有被欺辱(OR=1.718)、有自伤行为(OR=1.639)、曾有自杀行为(OR=1.601)、有骑车违规(OR=1.327)和母亲文化程度低(OR=1.108)。结论广东省中学生跌倒伤发生比例较高,危险行为与跌倒伤密切相关。应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预防与控制跌倒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学生首次性行为年龄与危险性行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对大学生危险性行为的影响,为制定适宜的生殖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18个省、市、自治区33 653名大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对其中3 305名回答了首次性行为年龄大学生的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在有性行为的大学生中,17.9%的大学生报告首次性行为发生在14岁前。大学生首次性行为的发生年龄与危险性行为存在较强的关联,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14岁、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的学生比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19岁者发生多性伴侣、被迫性行为和意外怀孕的概率更高。结论首次性行为过早易导致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推迟青少年首次性行为发生的年龄,对预防危险性行为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福州市5岁儿童乳龋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福州市5岁儿童乳牙龋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儿童乳牙龋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1 848名福州市5岁儿童口腔健康情况,对影响乳牙龋发生的社会和行为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乳牙龋与多种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有关,包括儿童的一般情况、母亲妊娠和分娩情况、婴幼儿期患病和服药情况、喂养情况、口腔卫生情况、就医行为及母亲的口腔健康知识情况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高、足月生产、母亲自然分娩、母亲分娩年龄较大、每天吃零食次数少和经常检查牙齿是儿童乳龋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改善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应作为口腔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遭遇负性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为及时进行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以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974名,通过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果在974名大学生中,138人曾有过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揭示,因其貌不扬而被歧视(OR=3.365),曾遭受暴力(OR=2.988),单亲家庭(OR=2.965),有饮酒、吸烟或药物依赖(OR=1.827)是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而家庭关系融洽(OR=0.618)和大学生具有自信心(OR=0.390)是预防自杀意念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大学生遭遇负性事件后可能产生自杀意念,应采取多种预防措施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危险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为预防和矫正青少年危险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2所中等职业学校中抽取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采用“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筛选出136名危险行为易感学生.采用自编家庭问卷进行调查,使用SPSS 15.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中职学生危险行为易感人群检出率为12.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感情不和(OR=2.473)、父母不关心子女(OR=1.873)、缺乏与子女的沟通(OR=1.811)、教育中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意见(OR=1.384)等均是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与青少年每个星期面对面交流时间增加(OR =2.037)会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与父母聚在一起的次数较少(OR=1.142)以及父母感情失和(OR=0.447)会增加中职学生出现危险行为的风险.结论 中职学生危险行为普遍存在.家庭氛围差、父母教养方式专断、家庭成员之间沟通较少的中职学生更容易出现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9.
了解大学生存在慢性病潜在危险因素的基本情况,探讨其科学的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自制调查表收集陕西10所高校1 962名在校大学生慢性病潜在危险因素情况.结果 92.4%的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病致病潜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不规律膳食、运动不足、饮酒行为、精神压力大(熬夜、失眠)、超重/肥胖、吸烟等;同时存在高年级慢性病潜在危险因素明显高于低年级现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生吸烟、饮酒行为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运动不足、超重/肥胖方面,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目前在校大学生存在多种慢性病潜在危险因素,且不同潜在危险因素存在性别差异.高校应针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开展相应的慢性病早期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评价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并提出大学生危险行为干预策略.方法 选择杭州市某综合性大学在校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后,采用匿名问卷调查3 344名大学生的艾滋病有关知识、危险行为、性行为态度、自我效能感和接受干预服务情况.使用EpiData 3.1和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114名学生发生过危险性行为,占被调查学生的3.4%(95%CI:2.5%~4.0%).危险性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学生高于女学生(OR=5.366),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OR=1.975),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OR=2.209),每月费用支出高者高于每月费用支出低者(OR=3.580),赞同学生性行为学生高于非赞同学生(OR=3.627).结论 大学生危险性行为的发生还处于较低水平.在艾滋病预防干预中,需要重点关注男生、高年级学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和高消费学生,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促进学生性态度的改变,减少危险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廊坊师范学院大学生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生命质量干预建议.方法按照生命质量程度的高低,自制45项问卷,按1~5级评分法对大学生430名进行调查.结果男生的生命质量总分主要受健康环境、交通状况、教师、教学环境、处理日常事物的能力、朋友支持、时间支配等因素及其满意度影响,女生的生命质量总分主要受睡眠质量、行动能力、性问题及其满意程度的影响.结论男女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存在不同特点,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张家口市7~10岁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开展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调查张家口市3所小学共2 432名7~10岁小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的患龋率为38.69%,龋均0.82,患者龋均2.12 .,患龋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喜甜食、出生地,而坚持刷牙、定期口腔检查、采用窝沟封闭术、餐后漱口则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强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是降低儿童青少年患龋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成因分析及矫治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成瘾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大学生网络成瘾这种伴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心理疾病,对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网络成瘾造成的学业荒废、人格发展不健全、社会交往能力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高校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重申噗内容.  相似文献   

14.
自杀是蓄意或自愿采用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既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精神病,在病理性激情、幻觉或妄想影响下都可出现自杀行为。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自杀是一个人经历强大的心理刺激时激发的内部冲突而导致的行为。这种刺激不仅可以使一个人倒退为更原始的自我状态,也可以使人将对别人的攻击、对社会的对抗内向投射于自己,形成自残或自伤。也就是说,自杀的大多数人不是精神病患者,而是面临强大的心理刺激、形成内部心理冲突的正常人。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6所高校的大学生2143名,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18.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自杀意念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曾患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服用成瘾性物质、以往有过自我伤害行为、喜欢从阴暗面看问题等。结论 自杀意念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应加强其心理素质教育,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和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大学生680名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485名上网者的调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网络成瘾者共48人,占总上网人数的9.9%.成瘾者和非成瘾者在人际关系、网络技能、对网络的态度、上网时间、上网频率、上网最主要目的、常用的网络服务等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网络成瘾者有其自身特点.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亚健康的研究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笔者对台州学院部分大学生进行了亚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台州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中,共发放调查表756份,收回718份,回收率为95.0%,其中有效答卷705份,有效率为98.2%。有效答卷中男性239人,女性466人。1.2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调查人员经专业培训,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发放调查表,被调查者自填调查表,当场收回。亚健康的确定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ornell Medical Index,CMI)[1],许丽英等…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大学生性交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发生性交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带来的健康问题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方法选取北京市12所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共2173名,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经逻辑检错后分析有效问卷。结果大学性交行为报告率为6.9%,男、女生发生初次性交行为年龄均为19岁,但女生初次性交对象年龄大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性交行为报告率高于女生,来源于城市和城镇的大学生更容易发生性交行为,父母文化程度越高的学生越容易发生性交行为;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大学生性交行为发生的因素有月平均消费水平、吸烟、对待男性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有男/女朋友、边缘性行为以及生殖健康知识等。结论北京市大学生发生婚前性交行为现状不容乐观,需针对其不良行为和态度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宫腔粘连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120例自然流产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宫腔粘连分为宫腔粘连组和非宫腔粘连组,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引起宫腔粘连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下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 120例自然流产患者中有46例(38.3%)发生宫腔粘连.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腔粘连发生与盆腔炎、孕次、吸宫时负压、吸宫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受教育年限、职业、孕周、初潮年龄关系不明显(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盆腔炎、吸宫时负压、吸宫时间是宫腔粘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轻、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下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18/18)、93.8%(15/16)、83.3%(10/12),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手术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随着吸宫时负压的增加、吸宫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生宫腔粘连的风险亦随之升高,盆腔炎亦是宫腔粘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腔粘连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于程度较轻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伤害及危险因素流行状况,探讨学生伤害的有效干预措施和预防模式.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初中生861名,高中生967名进行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8.38%,男生(24.40%)高于女生(12.93%)(P<0.01),初中生(20.67%)高于高中生(16.34%)(P<0.05).扭伤(91.4%)、跌坠伤(5.96%)、自伤(3.06%)是中学生最常见的受伤原因;骨关节伤(10.07%)、割刺伤(7.44%)是最常见的伤害症状;学校是伤害发生的最主要地点,占67.25%.性别、年级、家庭类型、学习成绩是伤害的影响因素;男生伤害发生的风险是女生的2.01倍,初中生是高中生的1.36倍,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中学生伤害发生风险分别是核心家庭的1.81,3.89倍,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伤害发生风险是差等生的0.52倍.结论 应根据中学生伤害发生类型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学校、家庭和社会各自发挥其作用,重点做好发生率较高的伤害的防范工作,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