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翟伟  常艳 《中医药导报》2007,13(7):122-123
文章对近年来采用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述评。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归类,从不同疗法、综合疗法、特殊疗法3方面总结论述,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肯定针灸在治疗小儿脑瘫中的重要作用,尤以头针为主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骨痨敌Ⅰ是从民间验方中筛选出的治疗骨、关节结核中药方剂,随后由其而研制成注射液。从1969年开始用于治疗各型骨、关节结核,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在此基础上,我院组成骨痨敌研究组,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一)在治疗骨、关节结核方面,共对一千余例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其中资料完整者481例,对其进行了疗效总结分析,有效率高达95%。部分病人经过近10年的随访,远期疗效在90以上。 (二)据此,对其进行了45例淋巴结核的治疗观察,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药在胃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胃溃疡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是单纯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则是单纯的采用中药进行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仅为79.5%,观察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溃疡患者治疗中,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肝炎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上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0%,对照组则为38.0%,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在慢性肝炎治疗中的实施,可对其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西综合疗法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其中包括针刺、推拿、药物治疗以及功能锻炼。最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52例患者中35例治愈,16例有效,1例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8.1%。结论:中西综合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采用手术方法对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在术后的具体护理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9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手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在手术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我们在患者手术后对其进行了包括普通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在内的临床护理,所有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均十分理想,均在预计的时间内康复出院.结论:对采用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在其手术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可以使患者的康复速度进一步加快,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值得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肥胖和高脂血症处方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肥胖和高脂血症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中医药治疗"肥胖"和"高脂血症"的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Cytoscape 2.7软件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中医药治疗肥胖和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结果:治疗肥胖的常用药物为丹参、山楂、泽泻、黄芪、大黄、茯苓、白术、半夏;其治疗的核心药物是黄芪、白术、大黄。治疗高脂血症的最常用药物为丹参、山楂、泽泻、黄芪、大黄、何首乌;其治疗的核心药物是丹参和山楂。结论:中医治疗肥胖和高脂血症的处方虽有相同之处,但是其治疗的核心却大不相同。文本挖掘分析技术在中医临床用药规律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潘晓勤  席洪 《环球中医药》2013,(Z2):158-159
目的探讨和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感染根管中的治疗效果,并其在临床上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将此次门诊所收治的126例慢性根尖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一次性根管治疗组,63例和多次法根管治疗,63例。一次性根管治疗:进行根管预备,并将根管消毒之后,即可进行根管充填。多次根管治疗:在根管内需要将甲醛甲酚棉捻进行封入,在一周之后再对患者进行复诊,并进行根管充填治疗。在治疗结束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和随访治疗之后,一次性组和多次法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2.06%、93.65%;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感染根管采用一次性根管进行治疗,其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并且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儿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统计,其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过敏性皮疹等,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奇霉素应用到儿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过敏性休克、胃肠道反应、过敏性皮疹等,在对儿科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相对的处理措施,从而有效避免患儿的不良反应加重。  相似文献   

10.
推拿治疗颈椎病效果较好,在其治疗过程中若配合点按经外奇穴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本文举例说明了经外奇穴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并对其取穴方法、点穴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浅述了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及经外奇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上的作用及其优势,并对其起到的抗炎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对照组使用艾迪莎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的黏液血便、腹泻、腹痛等症状情况进行观察,从而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可以提高有效率。由于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单兆伟教授治疗气虚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临床上比较复杂的胃病之一,现代医学对其治疗效果不甚满意,中医学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著名脾胃病专家单兆伟教授,略有所悟。兹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选方用药特点等方面对其选用芪芩乌贝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经验进行总结,并通过典型病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微波治疗在国内外已应用多年,其疗效已得到医学界的肯定,微波治疗是一种利用微波对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是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止血、凝固或消炎、消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对其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中医药在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上突显优势。本文将从糖尿病心肌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原则、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心肌病的中医治疗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通过中医药对肿瘤的辨证治疗和参与西医方法综合治疗,介绍其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中医药对肿瘤进行辨证治疗;中医药参与综合治疗,并分别在肿瘤手术治疗后,放射治疗后和在化疗前、中、后进行辨证治疗。结果:经过临床辨证治疗研究,已经形成治疗经验和方药。结论:中医药对肿瘤及其术后、放化疗中的综合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列缺穴进行文献考证,以阐述其源流,考证其特定穴属性及解析穴名内涵;从经穴同源理论、解剖位置、疗效差异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浅析其定位历来存在的争议;汇述其古今临床应用,主要阐述了古代列缺穴在肝胆系、心系病证中的临床应用及现代治疗中于头痛、发热的应用,并讨论了该穴在治疗疾病时的优势,以期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70例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12月的160例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中,抽取70例患者,对其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在治疗时,除了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外,还要利用中西的辨证疗法,对其进行辅助治疗,最后总结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70例患者完全缓解的占到26例,90%以上的病人,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下肢使用彩超进行检查,观察其中小动脉狭窄率、侧支循环血管检测意义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2型糖尿病下肢病变情况检查治疗的患者34例,作为临床彩超测定的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下肢使用彩超进行检查,之后分析其中小动脉的血管狭窄情况,以及血管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彩超测定之后,可知其下肢的动脉狭窄率,较之治疗前,均得到了改善,在其狭窄率处于50%以下的患者,其改善效果,与治疗前的检测结果相比,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侧支血管检测方面,可知治疗前,通过脉冲多普勒仪器,在患处下肢处,引出了侧支循环,二维超声检测,并未发现侧支循环。治疗后,再对其检测,可知有26例患者在其下肢的血管处,建立了侧支循环,有助于该处血液的流通、循环。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其下肢发生病变之后,通过彩超检查,能够有效的对其血管狭窄情况,进行准确的把握,同时还可以对其血管的侧支循环建立情况,进行及时的观察,这对于患者的疾病的诊断、治疗,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意义,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经方备受古今医家推崇,其在耳鼻喉疾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如五苓散、泻心汤、半夏厚朴汤等至今仍在临床广泛使用。本文检索了2000年至今的文献,按其涉及疾病分为耳眩晕、鼻衄、梅核气,对经方治疗耳鼻喉疾病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髌骨软化症采用中医治疗的治疗效果,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3年12月。2010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8例髌骨软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传统中医治疗后进行随诊、复查。结果:髌骨软化症进行传统中医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愈合时间短,患者满意率较高。结论:在髌骨软化症的治疗中采用传统中医治疗进行治疗综合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