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卫东  王鑫  张一兵 《河北医药》2010,32(20):2820-2822
目的研究EZH2基因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方法对50例甲状腺癌和20例甲状腺瘤组织进行EZH2检测。结果EZH2蛋白和mRNA在甲状腺癌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甲状腺瘤组织(P〈0.05);发生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EZH2表达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EZH2基因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作为辅助诊断有助于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2.
陈洪杰  孟予城  孙革 《河北医药》2011,33(3):341-343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与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中的表达与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49例甲状腺癌(包括39例乳头状癌和10例滤泡癌)、3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Ki-67在甲状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6%和69.38%,两者呈正相关(P〈0.05)。两者与甲状腺腺瘤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Ki-67在甲状腺癌中的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结节数量无关(P〉0.0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中p53和Ki-67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Ki-67增殖指数乳头状癌要高于滤泡癌。结论 p53与Ki-6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中的增殖指数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层粘连蛋白(LN)在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例甲状腺正常组织和38例甲状腺腺瘤、20例甲状腺癌组织中LN的表达,对LN表达率作两两比较。结果LN在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甲状腺癌组织中与甲状腺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LN在甲状腺癌细胞及出现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组织中的乳头状腺瘤细胞胞浆中有表达。结论LN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指标之一。LN免疫反应物出现于肿瘤细胞胞浆很可能是良性肿瘤转化为癌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PCNA和EZH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50例食管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中EZH2和PCNA的表达。结果 50例食管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中EZH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45%和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0%和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EZH2和PCNA可能均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能作为监测肿瘤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肠癌60例、正常大肠组织10例中EZH2蛋白的表达。结果:EZH2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大肠癌、正常大肠组织的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1.7%(44/50)、0.0%(0/10),EZH2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χ2=15.68,P〈0.01)。且EZH2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大体分型、癌肿大小有关。结论:EZH2异常表达与原大肠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大肠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霞 《北方药学》2011,8(11):56-5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钙化与微钙化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32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资料。结果:32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甲状腺癌104例,钙化率84.62%,甲状腺良性结节221例,钙化率35.29%,甲状腺癌患者钙化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结节微钙化占钙化总数的50.96%明显高于良性结节微钙化率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钙化与微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甲状腺结节微钙化是甲状腺癌的特征性诊断标志,临床医生需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CNA在甲状腺癌组织、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等进行比较,探讨其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5例甲状腺癌组织、17例癌旁组织及2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中PCNA的表达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PCNA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8.00%、23.53%和19.23%,经统计学分析,PNCA蛋白在甲状腺癌与癌旁组织(P=0.029)、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P=0.018)之间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差异,而癌旁组织与良性肿瘤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CNA蛋白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2.86%、1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21)。PCNA蛋白在伴淋巴结转移及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3.33%及28.5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1)。结论 PC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PCNA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关系密切,临床分期越晚,PCNA的表达率越高。伴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PCNA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EZH2、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P16蛋白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EZH2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2例胃癌手术患者的肿瘤及52例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同时检测PCNA、P16蛋白的表达,分析这3种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分析EZH2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EZH2、PCNA表达均较癌旁组织明显增强( P <0.05),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阳性率( P <0.05);胃癌组织中EZH2与PCNA表达有正相关关系( r =0.3846, P =0.002),EZH2与P16蛋白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 r =-0.2756, P <0.05);PCNA与P16表达无明显相关关系( P >0.05)。 EZH2表达与胃癌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05);预后分析显示,EZH2强表达患者的生存期比弱表达者明显缩短( P <0.05)。结论胃癌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与胃癌部分临床病理特征有关,EZH2蛋白还可以作为预后指标;EZH2蛋白在胃癌中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柳逸斌  丁志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0):3075-3077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MMP2、MMP7在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腺癌38例,腺瘤40例)标本中MMP2、MMP7表达。结果:MMP2及MMP7蛋白在各甲状腺肿瘤组织中,腺癌表达显著高于腺瘤(P〈0.05),MMP2与MMP7呈正相关性(r=0.774,P〈0.01);MMP2及MMP7蛋白表达与腺癌转移(P〈0.05及P〈0.01)、预后指数(P〈0.01及P〈0.05)有相关性,MMP7在甲状腺乳头癌表达显著高于滤泡性癌(P〈0.05)。结论:MMP2、MMP7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显著相关,在原发性甲状腺癌病变中高度表达,检测MMP2及MMP7水平对于鉴别原发性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细胞增殖周期调控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探讨其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13 年1 月~2016 年5 月存档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标本50 例(乳头状瘤29 例、滤泡状癌21 例),甲状腺腺瘤18 例,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15 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HSP70、E-cadherin、CyclinD1 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SP70、CyclinD1 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而E-cadherin 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5)。HSP70、CyclinD1 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包膜浸润有关(P<0.05),E-cadherin 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包膜浸润有关(P<0.05)。结论 HSP70、CyclinD1 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E-cadherin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且均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底旺  李清怀  张凯丽  严丽 《河北医药》2010,32(18):2478-2479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90例甲状腺肿瘤(其中甲状腺腺瘤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55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MMP-2、CD34表达。并在CD34染色切片上检测MVD。结果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MP-2阳性表达率(67.3%)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MVD的平均值(62±4)个/HP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45±3)个/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阳性表达组MVD平均值(68±4)个/HP明显高于MMP-2阴性表达组(45±4)个/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2可能通过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间质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并可能成为判定甲状腺乳头状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CKl9及TP0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15例滤泡性腺瘤伴乳头状增生病变中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CKl9及TP0表达情况。结果34βE12、CKl9及TP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滤泡性腺瘤伴乳头状增生)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9.5%与33%(P〈0.01),84.2%与16.7%(P〈0.01),10.5%与96.7%(P〈0.011。结论34βE12,CKl9及TP0联合检测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的诊断与答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PTEN和Beclinl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蛋白表达,并探讨其与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78例乳头状甲状腺癌和45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距离癌组织>2cm)标本自噬相关基因PTEN和Beclinl的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PTEN和Beclin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0%和43.6%,显著低于正常组织的77.8%和73.3%(P<0.05);PTEN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包膜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无关(P>0.05);Beclinl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包膜侵犯程度、性别、年龄无关(P>0.05)。PTEN与Beclinl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2)。结论自噬相关基因PTEN和Beclinl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蛋白表达下调,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自噬活性的改变可能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与XIA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8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survivin和XIA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Survivin和XIA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4.2%和94.3%...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上皮钙粘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与血清TSH浓度的相关性,探讨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及E-cadherin与血清TSH浓度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TSH浓度,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后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1)E-cadherin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与血清TSH浓度1组(rs=0.287,P〈0.05)、2组(rs=0.298,P〈0.05)、3组(rs=0.474,P〈0.05)均呈正相关,且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血清TSH浓度升高而增加。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阳性率与血清TSH浓度之间存在正相关,血清TSH可增进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与相互关系,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53、Ki-67和surviv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检测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8例甲状腺腺癌组织中P53、Ki-67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Ki-67和surviv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85.71%、65.71%和74.2%,与甲状腺腺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Ki-67的表达与survivin的表达无相关关系(rs分别为0.05177和0.02457,P〉0.05)。P53、Ki-67和surviv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结节数量、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P53、Ki-67和surviv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增高,P53、Ki-67与survivin的表达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与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FHIT在37例正常食管黏膜、非典型增生、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43.2%(16/37)显著低于非典型增生组70.3%(26/37)和正常食管黏膜组89.2%(33/37)(均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组织(P〈0.05);FHIT与PCNA的平均标记指数呈显著负相关(L=-0.583,P〈0.05)。食管鳞癌高、中分化组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46.2%(12/26)显著高于低分化组36.4%(4/11)(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39.3%(11/28)显著低于无淋巴转移组55.6%(5/9),(P〈0.05)。结论PTEN在食管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有明显缺失现象,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其蛋白的检测可作为判定食管鳞癌发生及转移能力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基因突变与CD56蛋白表达的比较,探讨CD56蛋白缺失表达在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明确诊断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155例,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CD56蛋白表达的检测,然后分别对表达阳性和阴性的病例进行荧光PCR法的BRAF基因突变的检测,并对两组BRAF基因突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7例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D56蛋白表达阴性,其BRAF基因突变率为82%;CD56表达阳性的28例,其BRAF基因突变率为32.1%;两组间比较BRAF基因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56的缺失表达可为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