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原文247条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历代医家大多认为脾约是胃强脾弱,使脾之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使津液偏渗膀胱,故小便频数,大便干结。  相似文献   

2.
脾约小议     
脾约,见干《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文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一般认为脾约的病机为胃强脾弱,脾的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使致津液偏渗于膀胱,而不得濡润于肠道,故小便数,大便硬。但从中医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脾弱不能输布津液,应是大便溏泻,小便反少,而不会相反。因此,笔者结合临床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浅谈脾约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文  蔡小平 《中医杂志》2002,43(7):556-556
《伤寒论》第247条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后世多以“胃强脾弱”、“脾阴不足”、“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解释,我们以为与原旨不符。理解张仲景原意,应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浅谈脾约证     
脾约证见于《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原文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对于这段经文的论述,最早见于宋代成无已所著《注解伤寒论》。论曰:“跌阳者,脾胃之脉,诊浮为阳,知胃气强,涩为阴,知脾为约。约者,俭约之约,又约束之约。……今脾强胃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为脾约丸,通便润燥。”后世医家多从其说。笔者认为,用“胃强脾弱”来解释脾约证,有违仲景旨意,与临床所见也不相符,麻子仁丸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179条曰:“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又247条曰:“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相似文献   

6.
王自斌 《光明中医》2008,23(6):836-837
麻子仁丸又名脾约麻仁丸,《伤寒论》所谓“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的脾约便秘。其组成:麻仁、杏仁、芍药、炙枳实、炙厚朴、大黄;近几年来,笔者应用此丸治疗多种病症,收效甚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吉林中医药》1986年第3期发表的“‘脾约’是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吗”一文所述的“脾约乃胃强脾亦强,脾过于为胃行其津液所致”的观点不敢苟同,兹述管见如下。 1.“约”字在古汉语中是个多义字,它有约  相似文献   

8.
脾约之我见     
脾约之我见朱珍才(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710000)关键词脾约,病因病机,理论研究对于脾约一证,现行《伤寒论》选读教材普遍认为:脾约一证,是由于胃强脾弱,使脾之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使津液偏渗于膀胱,故小便频数,因而肠中干燥...  相似文献   

9.
"脾约"一词首出《伤寒论》第179条:"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金代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注曰:"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与脾约丸",首次将其病机概括为"胃强脾弱"四字。后世医家对脾约的病因病机阐述不一,见仁见智。故笔者再次从成因及病机等角度入手,对"脾约"进行一次探讨。  相似文献   

10.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 ,排便时间延长 ,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 ,此证的病因多种多样。汉代张仲景认为此证可分为“阴结”、“阳结”及“脾约”。《伤寒论·平脉法第二》问曰 :“脉有阳结 ,阴结者 ,何以别之 ?”师曰 :“其脉浮而数 ,能食不大便者 ,此为实 ,名曰阳结也 ,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 ,不能食 ,身体重 ,大便反硬 ,名曰阴结也 ,期十四日当剧。”《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 :“趺阳脉浮而涩 ,浮则胃气强 ,涩则小便数 ,浮涩相搏 ,大便则坚 ,其脾为约 ,麻仁丸主之。”其后又有“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  相似文献   

11.
麻子仁丸为《伤寒论》“脾约”证治的一张名方,倍受历代医家推崇。由于仲景于此以脉论机,以脉定证,每使后学对其主证、病机存有疑窦,以致影响该方的正确使用。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如次。 一、以脉论之,“小便数”非本方主证 仲景论中言脉,除阐明具体脉象外,往往还有通过论脉以释病机的临床意义,《伤寒论》249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即是其例。文中“趺阳脉”属足阳明胃经,能候胃气之盛衰;“胃气强”是指病机,提示胃热气盛:“小便数”从字面上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脾约证》"脾弱"病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约”首见于《伤寒论》。历代对“脾约”的认识有:脾阴虚;太阴不固;脾阴外渗;脾土过燥;脾气不展;脾弱。而笔者认为“脾约”乃脾气不足,转输失调,津液偏渗。即“脾不足,令人九窍不通”。其辨证着眼点“大便革更”,“小便数”。用麻子仁丸治之,寓“益气通下”之意。本文揭示了“脾约”证是《阳明病篇》所涉及的一个特殊证型,为“益气通下”之法提供了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3.
麻子仁丸,又名脾约麻仁丸。始见于《伤寒论·辨阳明病脉症并治》。仲景云:“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革更),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249条)笔者认为,本证是以小便数与大便秘结并见为特征。本方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之证。近年来,运用此方化裁治疗10倒尿频,疗效颇为满意,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例一、张××,男,64岁,工人。于1985年4月5日,患半身不遂,卧床不起。大便干燥,小便频数。尿常规化验正常。曾用西药及针灸及八正、导赤散均无效。每日  相似文献   

14.
肖明珍 《河南中医》2004,24(8):50-50
经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凡胃强脾弱,脾为胃约,水精不布所致之证,皆为“脾约”,非独“麻子仁丸”证。口唇干燥一证,与“脾约”病机相似,当属“脾约”范畴,特录于此,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5.
1 对脾阴的认识祖国医学认为,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以脾胃言则胃为阳土,脾为阴土,脾土又有脾阴、脾阳之分,故脾虚又分脾阳虚、脾阴虚,如清·吴澄所说:“脾经虚分阴阳。”一般认为,脾阴即指水谷所化生的营血、津液、膏脂等精微物质,早在《灵枢·五邪篇》即云:“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即针对胃阳有余,脾阴不足而言。《金匮要略》麻子仁丸,即是治疗脾阴有亏,不行其津液于肠,从而出现大便难的“脾约证”,开创治脾阴虚之先河。朱丹溪认为“脾有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  相似文献   

16.
二一论脾约、肝着与肾着“小肠主液”,“大肠主津”,“胃为津液之府”,“脾为胃以行其津液”。四者输布津液,必须平衡协调,互为体用。如果胃气强,脾气虚,不能助胃以行津液,肠无所滋,其脾为约,必然肠津枯涸,大  相似文献   

17.
“脾为之使”出自《素问·刺禁论》:“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以“脾为之使”的文辞解释以及含义为着眼点,结合上下文“胃为之市”分析其内在含义以及临床内涵:脾转输谷食精微,脾阳上输精微散精于肺,是化生精、气、血、津液的原材料,从而滋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脾阳上输散布津液或四布输散津液,脾气散津并为胃行其津液,脾转输水液,是人体水液代谢的枢纽,滋润濡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脾居五脏中央,与胃升降相因,维持五脏气机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在正确认识"太阳阳明"的脾约证后,再考麻子仁丸,成因当属胃虚热证,是由于胃虚弱,津液不足以上输至脾肺,因此脾受到约束,故津液偏渗下焦膀胱,出现小便数而大便硬。麻子仁丸中用麻子仁,具有平补胃气之功,杏仁有助肺气通利,以助脾气散精归肺,两药均是作用在脾气散精的前后脏腑。麻子仁丸不属于太阳阳明,但仍可称为脾约,从此角度反观《伤寒论》多个方证,可知不少下利或便结证,均可属于"脾约"之列。  相似文献   

19.
解表剂配补脾益胃药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表剂配补脾益胃药之理论渊源于《内经》,临床应用奠基于仲景。自此,历代先贤,各有发挥。在理论认识上欲臻深刻系统,临床用药上更加缜密精练。解表剂为什么要配补脾益胃药呢?笔者认为是: 1 培汗源毛脉合精桂枝汤的组方,是解表剂配补脾益胃药的典范。《内经》曰:“人之所以出汗者,皆生于谷……汗者,精气也。”王旭高说:“营卫并出中焦,总以治脾胃为主。”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脏腑之大源,同居中焦,生营育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气机不得运转外发,则失所育所行,治须用辛温健脾以助外浮之阳气;甘温益胃以充酿汗之材料。营卫不足,润而散之;津液不足,收而行之。以辛甘而润之桂枝辛散而润,苦酸微  相似文献   

20.
“五味入胃,由脾布散”(类经·藏象类),脾,“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太阴阳明论》)也就是说,运化水谷,是脾对饮食中精微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输布,食物的消化吸收是由牌气来完成的。《医述》曰:“饮食入胃,有气有质,得脾气一吸,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气得以留尽,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幽门开而糟粕去弃矣”。若脾虚则消化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