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探讨HR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PLAM患者的胸片、胸部常规CT和HRCT表现,所有影像均有2位以上放射科医生共同分析,意见一致。结果胸片诊断PLAM的价值有限,PLAM的CT特征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的直径2~10mm含气小囊,HRCT对显示气囊优于常规CT,是诊断本病的必要手段。1例伴有自发性气胸,2例伴乳糜胸,l例合并肺大疱形成。结论PLAM具有特征性的HRCT表现,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根据典型HRCT表现可诊断此病,但确诊需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总结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高分辨率CT (HRCT)影像特征,探讨胸部HR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于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LAM中医特色专科门诊就诊的PLAM患者的HRCT资料,总结其典型的CT表现,包括弥漫囊样影及不同表现的肺间质病变等。结果:50例确诊的PLAM患者HRCT影像显示双肺弥漫性囊状影及肺间质病变的不同表现,部分病例出现胸腔积液、气胸病史、肺部感染及支气管扩张征象。结论:胸部HRCT检查所提供的影像学表现在PLAM干预中具有显著价值,可为疾病的后续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myomaosis.PLAM)的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2004年以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PLAM患者的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示两肺呈弥漫网状及蜂窝样改变,HRCT采现为两肺广泛分布大小不等薄壁气囊。结论:结合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和临床资料CT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认识。方法对1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PLAM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活动后呼吸困难、咯血和乳糜胸等。胸部X线表现两肺弥漫性网格状,晚期呈蜂窝样变化,高分辨力CT(HRCT)可见两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小囊状改变,病理学特点为肺淋巴管、小气道、小血管的管壁及其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弥漫性异常增生。免疫组化HMB45阳性。结论育龄期妇女发生渐进性呼吸困难,类似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并反复出现气胸或乳糜胸水,胸部HRCT示两肺弥漫性分布薄壁囊状改变,临床上应想到PLAM的可能,最好能行肺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HRCT表现(附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2例经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均为育龄期女性,均行胸部CT平扫和HR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HRCT表现。结果 HRCT特征性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大小不一囊状透光区,囊腔直径2~15mn,,多数为10mm左右。结论 PLAM的HR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可提示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阻肺(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HRCT与X线表现特征。方法 选取80例COPD疑似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分别进行HRCT及X线诊断,观察两种方式诊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结果 80例患者最终诊断合并肺间质纤维化53例,无肺间质纤维化27例。CT诊断真阴性、真阳性及定位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假阴性、假阳性显著低于X线; CT诊断阴性预测值、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显著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蜂窝样/网状阴影、小叶间隔增厚、结节影、肺内异常线影、磨玻璃样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表达例数显著高于无肺间质纤维化患者(P <0.05)。典型病例分析,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HRCT主要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伴有蜂窝样阴影; X线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多增强模糊,双肺多发网格状、索条状高密度影,肺野透光度增强。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HRCT主要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结节影、肺内异常线影、磨玻璃样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等症状,且其检测诊断效能高于X线诊断。  相似文献   

7.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表现及HRCT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的临床特征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并行HRCT检查的PLAM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肺功能结果、X线胸片及HRCT特点。结果9例均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1例伴有反复自发性气胸,2例伴乳糜胸。肺功能检查表现为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X线胸片8例呈弥漫性网状阴影,1例可见蜂窝状囊腔;HRCT扫描均见均匀散在性分布的直径2.0~20mm的薄壁囊腔,壁厚1.5~2.0mm,病变早期囊腔之间可见正常肺组织。结论PLAM主要临床特征是进行性呼吸困难,常可伴有咯血、气胸、乳糜胸,疑诊PLAM时应及时行HRCT及肺功能检查,必要时需行肺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HRCT对该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的高分辨率CT(HRCT)特征及随访中影像变化规律。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的10例PLAM患者的HRCT随访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并讨论随访结果。结果 10例HRCT像上均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于肺中心及周边区域、大小不等的边界清楚的薄壁含气囊腔,以中等大小囊肿为主。在对10例患者随访中,6例肺囊肿数目增多伴随囊肿直径增大,1例在随访过程中先后行左右肺移植术,2例肺部囊肿数目及直径无显著改变,1例连续间隔1年后随访出现进展,再次随访6个月后无改变。伴随征象中间质增生及类结节影无显著改变。并发症3例肺不张中2例复张、1例范围缩小;2例胸腔积液,1例吸收、1例减少;2例气胸,1例吸收、1例吸收后复发;2例液气胸均吸收。合并症有腹腔淋巴管扩张,右肾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左前纵隔血管平滑肌瘤,后腹膜淋巴结肿大各1例。结论肺部囊肿的数目及直径改变,液、气胸改变是随访过程的主要观察指标,HRCT检查是PLAM有效的诊断及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对罕见病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认识。方法 对2002年收治的3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PLAM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部痰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自发性气胸、活动后呼吸困难和血痰等。肺功能呈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胸部X线表现为肺弥漫分布的网状影,高分辨CT(HRCT)示两肺弥漫性分布囊状改变。病理学检查示肺组织淋巴管增生和扩张,管外平滑肌细胞明显增生。结论 育龄期妇女,如反复出现自发性气胸、血痰、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部HRCT示两肺弥漫囊状改变,临床上应想到PLAM可能。PLAM预后差,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检查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应用高分辨率CT检查32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表现。结果:表现为(1)小叶间隔增厚;(2)蜂窝肺;(3)胸膜线;(4)磨玻璃样改变。结论:这些表现有助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1.
葛全序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079-1081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HRCT表现,提高对该病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HRCT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见双肺均匀弥漫分布的直径1~55mm薄壁囊状影,囊壁厚度从无法测量至2mm,囊腔间可见正常肺组织。2例伴小叶间隔增厚;1例伴磨玻璃影;2例伴气胸,其中1例为液气胸。结论:HRCT对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的临床特征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并行HRCT检查的LAM患者资料,分析其胸部HRCT特点。结果 3例均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1例伴有反复自发性气胸,1例伴乳糜胸及腹膜后淋巴管扩张。HRCT示双肺弥漫囊样影,分布均匀,大小形态较一致,部分囊腔有融合,病变直径为2.0~20.0mm的薄壁囊腔,壁厚1.5~2.0mm,病变早期囊腔之间可见正常肺组织。结论 PLAM主要临床特征是进行性呼吸困难,常伴有乳糜胸、气胸、腹膜后淋巴管扩张、淋巴管瘤等,HRCT对该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吴海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1634-1637
目的:探讨胸内结节病的高分辨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胸内结节病的高分辨CT表现。结果:48例中纵膈及肺门淋巴结均有肿大46例(95.8%);纵膈淋巴结肿大47例,无纵膈淋巴结肿大1例(2.1%);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42例(87.5%),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10.4%),无肺门淋结肿大1例(2.1%)。内乳动脉旁淋巴结肿大2例(4.2%),心膈角淋巴结肿大2例(4.2%),两腋窝淋巴结肿大4例(8.3%),淋巴结钙化5例(10.4%)。增强的19例肿大的淋巴结均呈均匀强化。48例中既有淋巴结肿大又伴有肺内浸润改变的44例,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17例,沿淋巴管周围间质分布的境界清楚的小结节38例,大结节或实变17例,磨玻璃影12例,纤维化表现18例,支气管狭窄2例,胸膜增厚及胸腔积液各2例。结论:胸内结节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HRCT检查可发现淋巴结肿大,又可显示肺内特征性改变,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并能评估临床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0-01~2011-11间84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CR)、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CT)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对主动脉弓、支气管分叉、隆突下、右肺门、肺底膈上等区域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区行高分辨率CT扫描。对各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显示双肺或单侧肺的基底部可见网织状阴影、磨玻璃样改变,密度较低,在阴影区内可见肺血管纹理。54例患者可见肺小叶间隔增厚,有43例患者可见胸膜增厚。28例患者肺部出现蜂窝状改变,小叶结构模糊。HRCT检查均被诊断为弥漫性间质性肺部纤维化。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纤维化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分辨率CT在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高分辨率C T (H RC T )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胸部HRCT表现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肺活检前均行胸部 HRCT扫描及腹部B超检查,腹部B超发现异常病例者行腹部C T检查6例。结果17例患者均为育龄期女性,胸部H RC T均表现为两肺弥漫、大小不等圆形薄壁囊状影(17/17,100%),2例部分融合成肺大泡(2/17,11.8%),4例合并气胸(4/17,23.5%),2例伴乳糜胸(2/17,11.8%)。腹部C T检查发现2例伴双侧肾错构瘤(2/17,11.8%),1例伴右侧肾错构瘤(1/17,5.9%),1例伴子宫错构瘤(1/17,5.9%),2例伴肝脏错构瘤(2/17,11.8%),3例伴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3/17,17.6%)。结论育龄期女性,胸部HRCT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的圆形薄壁囊状影,应考虑肺淋巴管肌瘤病可能。应常规行腹部CT检查,腹部CT检查发现肝肾错构瘤,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NCA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small vessel vasculitis,AASV)的肺部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26例经临床证实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胸部HRCT资料,对其HR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ASV的主要表现包括:①间质性改变:主要为网状改变,不规则网状改变17例(65.4%)、结节状网状改变3例(11.5%),在不规则网状改变中,树冠征阳性较具特点,共7例;其它有小叶间隔增厚22例(84.6%)、磨玻璃影22例(84.6%)、支气管扩张9例(34.6%)、胸膜下线7例(26.9%)。囊状改变:葡萄串样2例(7.7%)、串珠样13例(50%)、蜂窝样9例(34.6%),囊内小叶核心征阳性较具特点,共13例(50%);②肺泡改变:其中弥漫渗出较具特点,共8例(30.8%),局部渗出1例(3.8%)、空气捕捉征3例(11.5%)、树芽征1例(3.8%)、实变灶3例(11.5%);③结节改变:均为散发,共10例(38.5%);④其它影像学改变:包括条索影22例(84.6%),斑片影12例(46.1%)、钙化灶(近胸膜下)3例(11.5%)、胸膜增厚17例(65.4%),结节状叶间胸膜增厚较具特点,共5例(19.2%),肺不张4例(15.4%)、纵隔、腋下淋巴结显示25例(96.2%);肿大4例(15.4%)、胸腔积液7例(26.9%)、心包积液4例(15.4%)、肺动脉高压3例(11.5%);⑤10位患者随访结果:无变化3例、加重5例,减轻2例。结论:HRCT可提供ANCA阳性小血管炎胸部病变的众多信息,对ANCA阳性小血管炎诊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的64层螺旋CT表现。方法本组患者均行64层螺旋C T扫描,其中7例行肺泡灌洗,1例行C 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1例行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活检,4例经胸腔镜或开胸肺活检均得到病理证实。结果 CT 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斑片状或片状磨玻璃影,边界清楚呈“地图样”改变,小叶间隔增厚交织呈“铺路石样”改变及实变区“空气支气管征”及模糊结节影。结论 PA P具有特征性的C T表现,即地图样分布、铺路石样改变的磨玻璃影。64层螺旋CT在PAP诊断上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