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华 《当代医学》2011,17(23):7-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处理,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812例病例资料。结果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73例,占同期剖宫产术的8.99%,枕横位枕后位、胎先露≥+3cm、胎儿体重≥4000g、临产后尤其第二产程、子宫下段形成差、麻醉效果差的患者撕伤率明显增加。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是剖宫产术中的常见并发症。胎方位、胎先露、胎儿体重、麻醉效果与切口撕裂伤发生有密切关系,不同产程阶段、切口位置高低以及手术技能也是撕裂伤的有关原因。  相似文献   

2.
关光 《吉林医学》2008,29(17):1440-1441
目的:了解影响持续性枕后位分娩方式的因素及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处理的临床资料与影响其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结果:持续性枕后位中脐带绕颈〉1周、胎儿体重≥3 500g、潜伏期≥8h、第二产程〉2h者剖宫产可能性明显增加,自然分娩机会减少。围产儿死亡率为0,新生儿窒息率为19.05%,新生儿窒息率随活跃期增长、第二产程延长而增加;新生儿体重≥3 500g窒息率明显高于体重〈3 500g者,而高体重儿剖宫产窒息率较分娩者为低。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存在脐带绕颈〉1周、胎儿体重≥3 500g、活跃期≥8h、第二产程〉2h者应放宽剖宫产指征,否则应给与充分的试产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120例持续性枕后位的观察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如何处理持续性枕后位,以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了120例持续性枕后位胎儿的孕周、胎儿体重、产程长短对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当孕周≥40w,胎儿体重≥3500g,潜伏期>8h,活跃期>4h,剖宫产率明显增高,持续性枕后位所致的产程延长及手术助产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妇的并发症。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应正确观察处理各产程,早期诊断,充分估计其阴道分娩的可能性,对不适于阴道分娩者,应果断行剖宫产术,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处理,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600例病例资料。结果: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52例,占同期剖宫产术的8.67%,枕横位、枕后位、胎先露≥+3cm、胎儿体重≥4000g、麻醉效果差的患者撕伤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是剖宫产术中的常见并发症。胎方位、胎先露、胎儿体重、麻醉效果与切口撕裂伤发生有密切关系,不同产程阶段、切口位置高低以及手术技能也是撕裂伤的有关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处理持续性枕后位,以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了120例持续性枕后位的孕周、胎儿体重、产重长短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以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儿的影响。结果:当孕周大于等于40周,胎儿体重大于等于3500g,潜伏期大于8h,活跃期大于4h时,剖宫产率明显增高,持续性枕后位所致的产程延长及手术助产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妇的并发症。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应正确观察处理各产程,早期诊断,充分估计其阴道分娩的可能性,对不适于阴道分娩者,应果断行剖宫产术,以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闫丽华 《中外医疗》2009,28(16):30-30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近2年188例急诊头位第二产程剖剖宫产孕妇为研究组,同期188例急诊非第二产程剖宫产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2组在手术指征、剖宫产相关因素及母婴并发症之间的差异,比较第二产程剖官产对母婴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组)头盆不称、胎方位异常是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并且研究组羊水粪染率高,胎儿体重偏大,新生儿窒息率高,随着第二产程时间的延长,母婴并发症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危害大,尽可能降低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减少剖宫产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本院3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切口裂伤的相关因素.结果 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占同期剖宫产数6.48%,第二产程延长、胎先露≥+3cm枕后位,瘢痕子宫,胎儿体重>4000g 麻醉效果差,发生切口撕裂率明显增加.结论 产程、胎方位、胎先露、瘢痕子宫、麻醉效果与切口撕裂有关.  相似文献   

8.
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手术并发症也相应增多,这与剖宫产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掌握等有关,特别是进入第二产程后再转为剖宫产,其并发症更多.本文对近4年来在我院行第二产程剖宫产117例与同期非第二产程头位剖宫产12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剖宫产的指征和手术时机。方法头位难产剖宫产143例为观察组,同期阴道分娩的140例为对照组,分析剖宫产指征、新生儿体重及母婴并发症。结果143例头位难产剖宫产中胎位异常97例(67.83%),其中持续性枕后位58例(40.56%),持续性枕横位22例(15.39%),产程异常39例(27.27%),宫颈性难产7例(4.90%)。结论头位难产剖宫产指征中胎位异常占首位,以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为主,产程异常为另一重要手术指征;适时选择手术时机,可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0.
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矫正胎儿枕后位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矫正胎儿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24例,依是否愿意镇痛分娩分为两组,每组62例.观察组在产程中行腰硬膜联合麻醉镇痛后,采取特殊体位矫正胎儿枕后位;对照组以传统助产方式进行助产.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9.6%,对照组剖宫产率为77.4%;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并发症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可以矫正胎儿枕后位,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 ,手术并发症也相应增多 ,这与剖宫产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掌握等有关。本文总结我院2 0 5例头位第二产程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临产后剖宫产术 2 0 0例进行比较 ,就第二产程剖宫产术对母婴的影响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 4 986例 ,行剖宫产术 172 6例 ,剖宫产率为 34.6 %。头位剖宫产术 14 5 8例 ,头位急症剖宫产术 995例 ,于第二产程剖宫产术 2 0 5例 (第二产程组 ) ,占 2 0 .6 % (2 0 5 /995 )。随机选择同期头位临产后剖宫产术 2 0 …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产时及时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降低手术产的发生率。方法对87例产妇于临产后出现的持续性枕横位或持续性枕后位,选择适当时机,徒手将胎头旋转成枕前位或枕左前位、枕右前位等。结果87例产妇头位异常纠正成功61例,剖宫产23例,胎头吸引术助娩3例。结论加速产程进展,活跃期纠正异常头位成功率高,先露部在坐骨棘水平以下者较在坐骨棘水平以上者易于纠正,减少产时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并发症及防治。方法对我院第二产程剖宫产127例(观察组)及同期第一产程剖宫产127例(对照组)的并发症及母儿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子宫切口撕裂、胎儿娩出困难、新生儿窒息率、产褥病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减少和避免第二产程剖宫产,掌握适当手术时机,采取正确手术方式,是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对我院第二产程剖宫产127例(观察组)及同期第一产程剖宫产127例(对照组)的并发症及母儿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子宫切口撕裂、胎儿娩出困难、新生儿窒息率、产褥病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减少和避免第二产程剖宫产,掌握适当手术时机,采取正确手术方式,是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持续性枕后位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持续性枕后位当S≥+3时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儿结局的分析。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住院分娩的128例第二产程持续性枕后位且S≥+3中选择产钳助产66例(产钳组)和剖宫产62例(剖宫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比较两组年龄、孕周、胎次、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住院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吸入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NICU。结果两组年龄、胎次、孕周、产褥感染、新生儿吸入综合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组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产妇住院时间、新生儿颅内出血及窒息、NICU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时低位产钳助产与剖宫产相比产钳助产方法优于剖宫产术,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对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少产科纠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侯宇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4):482-483
我院2008年—2009年行第二产程剖宫产80例,本文从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撕裂、术后感染、新生儿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虽然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术后并发症较第一产程剖宫产发生率高,但只要认真观察产程,提高手术技巧,第二产程剖宫产对降低剖宫产率,抢救新生儿窒息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黄锦华 《河北医学》2004,10(12):1075-1077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的诊断 ,监护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的 36 7例头位脐带绕颈者的临床资料 ,本组脐带绕颈者无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结果 :36 7例脐带绕颈者产前彩色B超诊断的准确率 93.7% (343/ 36 7)。阴道试产 2 39例 ,宫口开 5cm后产程停滞发生率83.2 % (6 2 / 74 ) ;胎儿窘迫发生率 2 6 .2 % ,宫口开 5cm至宫口开全 15min内占 79.2 % ,先露棘上 2cm至棘下 2cm占 6 8.2 % (4 3/ 6 3) ;临产时头先露未衔接与衔接组相比 ,产程停滞 ,胎儿窘迫 ,剖宫产率明显增高 ,P <0 .0 5 ,差异有显著性。而先露衔接组与择期剖宫产相比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吸入性肺炎均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彩色B超对晚期妊娠脐带绕颈的诊断是准确可靠的 ,应于宫口开 5cm后和 (或 )先露棘上 2cm以下密切监测产程进展 ,胎儿宫内情况 ,对于临产时先露衔接者可行阴道试产 ,而先露未衔接者建议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  相似文献   

18.
张劲松  勾显跃 《海南医学》2010,21(15):70-71
目的探讨徒手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异常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本院分娩中的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268例实施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术,分析其转位时机、胎儿体重对转位成功率的影响及母婴并发症等。结果转位成功率为77.61%,自然分娩率为65.67%;宫口扩张6—8cm时的转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宫121近开全和第二产程时的转位成功率(P〈0.01);先露在+1-+2时的转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先露≤0和先露≥+3者,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胎儿体重增加,转位成功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徒手旋转胎头纠正枕后位不需要器械,只要头盆相称,旋转时机恰当,成功率较高,能有效降低头位难产的发生,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持续性枕后(横)位2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横)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分娩方式。方法对252例持续性枕后(横)位和同期252例枕前位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枕后(横)位组潜伏期延长、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高于枕前位组(P均<0.01),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持续性枕后(横)位组产钳、胎吸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枕前位组(P<0.01或0.05)。随着胎儿体重增加,持续性枕后(横)位剖宫产率增高(P<0.01)。结论持续性枕后(横)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106例均为子宫下段横切15剖宫产(简称子宫下段剖宫产),分析发生子宫切15撕裂的相关因素,探讨防治方法,以降低剖宫产切15撕裂率及术后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1820例产妇资料,其中切口撕裂106例(2例外院转入)。结果:宫15扩张≥8cm(特别是活跃期晚期及第2产程延长者),胎先露≥+2cm,胎方位为枕后位或枕横位,子宫下段形成差,瘢痕子宫及麻醉效果不满意者,切口撕裂明显增加。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是剖宫产术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与宫口扩张程度、胎先露高低、胎方位、子宫下段形成、麻醉效果、瘢痕子宫、胎儿体重有关。严密产程监护,选择最佳手术时机,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是防止切口撕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