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入院先后以信封法随机分为动静脉联合溶栓组(联合组)与动脉溶栓组(动脉组)各60例。联合组入院后给予rt-PA(0.6mg/kg),1min内给予负荷量10%,而后30min静脉泵入,同时,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动脉组入院后完善相关评估程序,直接进入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单元。脑血管造影以TIMI分级评估治疗前后血管再通率,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估患者3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性别、年龄、卒中危险因素、血压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联合组NIHSS评分[(16.65±3.81)比(8.93±2.17),t=3.481]与动脉组NIHSS评分[(16.80±3.53)比(11.09±2.46),t=2.528]均明显减少,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下降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动脉组闭塞血管再通率[(41/60,68.33%)(32/60,53.33%),χ~2=3.091]明显上升,联合组与动脉组2组患者术后3个月mRS评分(0~2分)比较[(51,85.00%)(43,71.67%),χ~2=3.218]明显上升,mRS评分(3~5分)比较[(8,13.33%)(16,26.67%),χ~2=3.218]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6分)比较[(1,1.67%)(1,1.67%),χ~2=0.43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动脉溶栓比较,动静脉联合溶栓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病残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约80%病人是由于脑动脉血栓栓塞或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所致。早期溶栓是基本治疗手段。选用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AHeplase和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使阻塞动脉再通,减少梗死范围。AHeplase与链激酶比较,并发症较少,应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小时内尽早进行。 随着螺旋CT和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成功地应用,增加了脑梗死转变出血过程的认识,在较大范围内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了一系列多中心、随  相似文献   

3.
简言之,静脉溶栓的过程分为两步:首先将根据体重计算出的药物总量的10%在1~2分钟内静脉推入,随后把乘余的90%在多于60分钟的时间静脉滴入。然而,临床实践中发现,能满足3小时时间窗的患者极少。为此,国内外学者现正在摸索动脉溶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后血压及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A组(预后良好:0-1分),B组(预后不良:2-6分),对比两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一天血压以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经比较发现,B组治疗后2小时及一天后的收缩压较高,而且治疗后一天收缩压下降较少,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治疗2小时至一天收缩压越低患者溶栓预后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性别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从2009年2月到2012年9月连续收集发病4.5 h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的不同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分为2组:(1)女性组:该组由39例发病4.5 h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女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成;(2)男性组,该组由42例发病4.5 h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男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成。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2组在90d内溶栓预后良好率(61.54%和52.38%,P=0.406)、颅内出血的发生率(7.69%和9.52%,P=0.769)、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5.13%和7.14%,P=0.707)及死亡率(5.13%和7.14%,P=0.7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组与男性组相比,在静脉溶栓后90 d预后良好率及90 d内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通过随机表法分为60例实验组与60例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比两种方法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临床预后因素。结果经过对比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实验组脑出血及牙龈出血发生率更低(P<0.05);年龄、发病到治疗时间、入院NIHSS评分、既往糖尿病史为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通过rt-PA静脉溶栓可获得显著临床治疗效果,使安全性提高,其中年龄、发病到治疗时间、入院NIHSS评分、既往糖尿病史为临床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辛伐他汀,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80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1与研究组2,每组均为40例.在对血糖与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地基础上采用甘露醇降低患者的颅压.研究组1应用安慰剂的治疗,研究组2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对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采用安慰剂进行治疗的研究组1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5%,而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的研究组2患者其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则达到了92.5%,两组间的差异十分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辛伐他汀有着十分令人满意的临床应用效果,有着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应对其进行临床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20例接受溶栓+标准治疗,20例仅接受标准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小时及治疗3月NIHSS评分评价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并记录溶栓后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症状均有所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溶栓组NIHSS评分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评价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等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间收入的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实验要求纳入11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随机均分,每组中均纳入5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临床优质护理,评价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53(91.3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38(6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一定的提高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6,(8):1102-1104
目的分析研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急性溶栓联合绿色通道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接受溶栓治疗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经传统急诊救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通过标准流程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选择急性溶栓治疗结合绿色通道构建,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溶栓时间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溶栓治疗结合绿色通道的构建能够缩短溶栓时间,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陈光生  李强 《现代医院》2010,10(6):41-43
目的观察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强化抗血小板组各40例,两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阿司匹林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强化抗血小板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出血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强化抗血小板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p<0.05)和日常生活能力(p<0.05),并没有增加出血时间的发生率,但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复杂多样,但以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栓塞为主。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唯一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方法,但狭窄的时间窗限制了许多患者的治疗机会。为了扩大治疗时间窗让更多患者受益,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致力于探索更多的溶栓方案。临床医生曾尝试多种溶栓及血管内治疗的途径,包括静脉、动脉溶栓,动脉溶栓联合抗血小板药,动静脉联合溶栓、溶栓配合超早期血管内治疗,即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机械取栓术,超声辅助溶栓,多种方式溶栓术。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就近年来各种溶栓及血管内治疗的主要方法、溶栓药物种类和近几年取得的新进展,面临的问题及新的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的可行性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科收录并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其分成俩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则是增加尿激酶静脉溶栓处理,研究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88%的临床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经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罗迪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该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治疗组(72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胞磷胆碱0.5g/d,治疗组给予普罗迪5mL/d,两组均以10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7.6%;治疗组总有效率84.7%,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10d后NIHSS评分下降明显(P<0.05),在治疗90d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降至(4.75±1.82)分和(3.83±1.39)分,治疗组的降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偶有头痛、皮肤过敏症状,较轻微,且随用药时间延长而消失,无需处理。结论普洛迪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曹海燕 《社区医学杂志》2021,(19):1168-1171
目的 探究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7-10-01-2019-10-01巩义市人民医院进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联合动脉溶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照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单纯机械取栓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机...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常伴有血压升高和血压变异性异常,合理管控血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国内外指南对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允许的最高血压阈值相近,然而是否需要强化降压、最佳目标血压范围等问题尚存在较大争议,对血压变异性未引起足够重视。研究将对最新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压管理指南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AIS静脉溶栓患者的血压管理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1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前后血液中Apelin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14例行急诊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溶栓组,选取10例年龄、性别、血脂、血糖、肝酶和血肌酐等临床特性相匹配,但未能行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溶栓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12 h、溶栓后24 h的Apelin水平,并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Apelin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Apelin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溶栓组患者在溶栓后体内Apelin水平比溶栓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24 h内再灌注损伤引起Apelin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某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的60例神经内科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梗死面积、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梗死面积分别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动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13年3月,采用脑动脉血管内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402例.发病距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22 h,行选择性接触性溶栓对患者进行治疗.将尿激酶用微量泵以1万U/min持续泵入脑动脉,总量为125万U左右.通过对患者脑动脉内泵入尿激酶引导管的造影过程中,明确患者的血管闭塞再通状况.结果 本组402例患者中,76例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颈动脉系统血管、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分别为269支、126支.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率分别为53.69%、65.19%.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再通率分别为61.64% 、66.96%.而因明显的血管狭窄所给予的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的患者33例.246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或完全恢复正常,恢复率为61.2%.结论 随着溶栓药与脑保护剂的开发及应用,以及医护人员对临床溶栓经验的积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因此,采用脑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医学领域里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