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51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74例转移淋巴结标本,以及20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 PD-L1和 PD-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关系。结果 PD-L1和PD-1在胃癌细胞及癌间质淋巴细胞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阳性率分别为60.93%和38.41%;癌旁组织不表达 PD-L1和 PD-1;在转移淋巴结的表达与对应肿瘤组织一致,一致率分别为82.43%和87.84%。胃癌组织 PD-L1和 PD-1表达不相关。PD-L1表达与 pTNM 分期、浸润层面、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脉管癌栓相关(P <0.05),PD-1与各临床指标不相关。结论 PD-L1和 PD-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PD-L1可能成为预测胃癌进展和预后的新分子标志物,阻断 PD-L1/ PD-1信号通路有望成为胃癌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Netrin-1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Netrin-1的表达。结果 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30例表达阳性, 16例表达阴性。Netrin-1在有淋巴结转移中的阳性率为78.6%(11/14)。Netrin-1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和KI-67的表达无关(P均>0.05), 但与肿瘤的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中存在Netrin-1的异常表达, Netrin-1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及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Netrin-1可单独作为一个预测乳腺癌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ZEB1(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protein 1,锌指结合蛋白1)在不同侵袭能力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浸润性乳腺癌、14例导管原位癌、36例淋巴结转移癌、24例癌旁组织中ZEB1的表达,同时采用组织芯片方法检测了15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ZEB1的表达。结果 ZEB1在乳腺浸润性癌、导管原位癌、淋巴结转移癌、癌旁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7.7%、0、41.7%、4.2%。ZEB1的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大小、ER、PR和Her2没有相关性,但在组织学类型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癌组织中表达更高。浸润性小叶癌比浸润性导管癌ZEB1表达明显更高。生存分析显示ZEB1阳性组比ZEB1阴性组预后更差,生存率更低。结论 ZEB1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更具侵袭性和不良预后的生物标志之一,也可作为靶向治疗的潜在生物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受体(uPA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和60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uPA)、uPAR和HER2基因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uPA和uPAR蛋白表达的总阳性率分别为60.00%和63.33%,而支持组织无表达,uPAR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转移淋巴结个数有关;HER2表达总阳性率为67%,有淋巴结转移者其阳性率(65.2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5.14%)(P<0.05);与uPAR阴性表达的癌组织相比,uPAR阳性的癌组织中HER2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84.21%±36.36%,P<0.05),uPAR与HER2之间的表达高度相关。结论:uPAR和HER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高度表达,且密切相关;HER2过度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uPAR表达与转移的淋巴结个数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vision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80例(其中伴淋巴结转移者38例,无淋巴结转移者42例)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30例)中TAMS的标记物CD68、CD16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CD68、CD16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75%,53.75%,其中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73.68%,68.42%)与无淋巴结转移组(52.38%,45.23%)及癌旁正常组织(13.33%,13.33%)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MS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 、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CD68的表达与CD163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81,P<0.05).结论 TAMS的异常高表达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不利,TAMS表达的检测可作为判断乳腺癌侵袭转移及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Twist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STAT3和Twist蛋白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及两者的表达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STAT3和Twist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p-STAT3和Twist蛋白在乳腺癌晚期、淋巴结及脉管及组织学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中阳性率明显增高,但两者在不同年龄及肿瘤大小不同的患者中阳性表达率不变。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STAT3和Twis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p-STAT3与Twist蛋白的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两者的阳性率在淋巴及脉管转移、分化较差及晚期的患者中明显升高。这些结果表明磷酸化的STAT3蛋白可能通过上调Twist表达促进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VEGF和VEGF-C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C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VEGF、VEGF-C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VEGF及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0.0%和67.0%。VEGF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VEGF-C表达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且VEGF和VEGF-C表达存在正相关(r=0.405,P=0.001)。结论VEGF、VEGF-C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增强,在乳腺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散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乳腺癌易感基因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9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8例乳腺腺病患者的BRCA1、BRCA2基因进行检测,并从病理科资料中提取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的表达结果,分析BRCA1、BRCA2基因水平和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ER、HER-2表达的关系.结果:BRCA 1、BRCA 2基因在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50.5%(48/95)、52.6%(50/95),癌旁组织阳性率66.3%(63/95)、72.6%(69/95),乳腺腺病组织阳性率89.3%(25/28)、92.9%(26/28).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乳腺腺病组织比较,BRCA1、BRCA 2基因的阳性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BRCA 2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8,-0.223,P<0.05),与ER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7,-0.289,P<0.05),与HER-2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82,-0.498,P<0.05),与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上皮中BRCA1和BRCA2基因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检测此两种基因的表达可协助筛查出乳腺癌高危患者及早期发现乳腺癌.BRCA1和BRCA2基因亦可作为评价乳腺癌生物学特性和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端粒锌指相关蛋白(TZAP)在乳腺导管癌及癌旁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5例导管原位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TZA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100%强阳性相比(180/180),TZAP蛋白在乳腺导管内癌中虽然都有着色(总阳性率100%,35/35),但总体表达下调(其中强阳性率5.71%,2/35;中等阳性率68.57%,24/35;弱阳性率25.71%,9/35);在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下调更明显(阳性率为45.52%,66/145;阴性率为54.48%,79/145)。TZAP阴性的病例具有组织学分级较高、肿瘤体积较大、有淋巴结转移、HER2基因有扩增、Ki67增殖指数较高、TNM分期较高的特点,表明TZAP表达下调与乳腺导管癌的发生和进展有关。结论:TZAP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在其发生和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7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以及Bechn-1的表达和定位,以21例乳腺良性病变(包括10例乳腺纤维腺瘤、5例单纯性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和6例乳腺小叶增生)作为对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中Beclin-1表达阳性率均为10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为47.2%(34/72),表达率明显降低(P〈O.01);癌组织中Beclin-1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ki-67细胞阳性率相关(P均〈0.05),与患者的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TNM分期无关(P均〉0.05)。结论Beclin-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下调,并与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1.
1+1〈2     
两个水性不佳的年轻人在河边练习游泳,突然,他们同时听到河中心有孩子落水呼救。其中一个毫不犹豫地朝河心游去,另一个大喊“我帮你”!紧随其后奋臂追赶。  相似文献   

12.
Wiwanitkit V  Tutuncu EE 《Saudi medical journal》2010,31(12):1380; author reply 138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溶成分中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与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动脉硬化病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图像分析方法检测19例慢性肾衰竭MHD患者与11例对照组髂内动脉的血管壁病理改变与钙化程度,检测PAI-1,t-PA和ET-1在血管壁的表达情况;其中病例组按年龄分为40岁以上组(11人)和40岁以下组(8人),对照组均为40岁以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液透析时间、血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结果:MH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髂内动脉血管壁中膜厚度增加,中膜厚度/内径、中膜面积/内腔面积值均增大(P<0.05),钙化程度增加(P<0.05);在MHD患者不同年龄组间比较,40岁以上组比40岁以下组动脉血管壁中膜厚度增加,中膜厚度/内径值、中膜面积/内腔面积值均增大(P<0.05));血管壁中膜厚度与年龄、血压呈正相关(P<0.01);PAI-1,t-PA,ET-1在MHD患者髂内动脉管壁中较正常对照组的表达上调(P<0.05);PAI-1和ET-1在40岁以上组较40岁以下组的表达上调(P<0.05),t-PA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I-1或ET-1的表达与年龄或血压呈正相关;t-PA的表达与年龄、血压无相关性(P>0.05)。PAI-1或ET-1的表达与中膜厚度或钙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血液透析时间与血管壁中膜厚度、中膜厚度/内径、中膜面积/内腔面积值、钙化程度、PAI-1、t-PA以及ET-1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1)MHD患者存在动脉硬化;40岁以上的MHD患者动脉硬化程度较40岁以下者更为严重;且随着血压的增高,动脉硬化程度加重。2)PAI-1和ET-1的异常表达在MHD患者动脉硬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t-PA在MHD患者动脉硬化进程中作用不明显。3)PAI-1或ET-1的表达与中膜厚度或钙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可能有助于临床上对MHD患者动脉硬化程度的判断。4)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可能不是加速动脉硬化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1     
该文试图阐述衔接手段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利用衔接手段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该文分三部分来进行讨论,首先讨论阅读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然后提出衔接手段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如何利用衔接手段来指导学生进行外语阅读。  相似文献   

16.
1     
目的 研究鼻咽癌中浸润的淋巴类细胞与癌细胞凋亡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中山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印度人群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SOD2)基因TaqI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 在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2例健康人群中观察了SOD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临床输液反应诸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莲英 《华夏医学》1999,12(5):2mmol-53cm
输液反应是临床护士在治疗操作中常遇到的问题,我院内科病区在1998年共发生输液反应17例。现将引起输液反应的一些因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内科病区1998年共发生输液反应17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给药途径:12例经手背、足背静脉用一次性头皮针...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