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运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加用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均加以瑞格列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lc)、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BG)的变化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较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 Alc、2 h PG、FBG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b Alc、2 h PG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使用瑞格列奈治疗的同时配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情况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分别给予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对比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研究组的FPG、2 h PG、Hb A1c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11月我院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各39例,治疗组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等指标以及体质、BMI等体重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的运用,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减轻体重,疗效更佳,而且没有低血糖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强化降糖治疗方案对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探寻简便、有效、安全的胰岛素强化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应用甘精胰岛素,1次/d,三餐前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B组应用甘精胰岛素,1次/d,三餐前应用瑞格列奈治疗;C组应用甘精胰岛素,1次/d,三餐前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在血糖达标(空腹血糖7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的情况下,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体重、Hb 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 C肽、TC、TG、LDL-C、胰岛素敏感指数、低血糖事件、甘精胰岛素用量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前后体重、Hb 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 C肽、T-C、TG、LDL-C、胰岛素敏感指数、甘精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1c、ISI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10次;B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1c、ISI及甘精胰岛素剂量均明显降低,餐后CP 2 h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3次;C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1c、ISI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0次。B组治疗后的餐后CP 2 h明显降低于C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分别联用门冬胰岛素、瑞格列奈、阿卡波糖强化治疗初治2型糖尿病,其降糖疗效相当,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餐后胰岛功能,减少甘精胰岛素剂量,发生低血糖次数少。从效果、安全、方便的角度考虑,三种强化治疗方案中,甘精胰岛素联用瑞格列奈值得临床上首先考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本院100例2017年2月-2019年1月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长效胰岛素治疗组给予长效胰岛素治疗,长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沙格列汀组则实施长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沙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疗效;血糖达标的天数;治疗前后患者修整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餐后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低血糖率。结果长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沙格列汀组2型糖尿病疗效、血糖达标的天数、修整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餐后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相比较长效胰岛素治疗组更好(P<0.05)。长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沙格列汀组低血糖率低于长效胰岛素治疗组(P<0.05)。结论长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可更好改善血糖和胰岛功能,降低低血糖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6%,高于对照组的73.4%,且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较对照组相比均有所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单药组。结论使用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能更有效地治疗糖尿病且减少低血糖的反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吡嗪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口服降糖药(格列吡嗪控释片和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并记录两组的糖代谢情况,血糖达标时间,发生低血糖次数。结果:140例患者经过12周治疗后,FPG(空腹血糖),2 h PG(早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明显下降,FCP(空腹C肽)、2 h CP(餐后2 h C肽)均有所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FPG、2 h PG以及Hb A1c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的FCP、2 h CP增加水平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增加发生低血糖风险,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均小于5.8%,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吡嗪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平稳,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2日—2018年2月25日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甘精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数值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8.71±3.33)d、胰岛素用量为(15.54±5.69)U/d、FPG为(6.21±1.11)mmol/L、2hPG为(8.12±2.36)mmol/L、HbAlc为(6.64±1.02)%,各指标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可改善患者血糖数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 12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以胰岛素泵强化治疗,B组患者每日三餐前予以门冬胰岛素+睡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C组患者三餐前予以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三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FPG、2h 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FPG及2h 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组低于B、C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Hb A1c、HOMA-IR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三组间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92,P=0.072)。结论门冬胰岛素基础剂量与餐前剂量1︰1注射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能够更加迅速地控制血糖水平达标,减少胰岛素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预混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预混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餐后2 h血糖(2h P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各项指标下降更显著,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混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普罗帕酮对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儿常规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转复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观察组患儿出院后1、3、6、12个月,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患儿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普罗帕酮对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患儿的复律成功率高,患儿耐受性好,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行碘营养配合左甲状腺素治疗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186例GDM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两组患者均行血糖控制,对照组患者接受左甲状腺素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碘营养配合左甲状腺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碘营养状况、甲状腺相关指标、糖代谢相关指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碘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腺相关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代谢相关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中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出生低体重、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碘营养配合左甲状腺素应用于GDM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有助于改善碘营养状况、甲状腺相关指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3个月后,复查Holter等相关检查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82例患者中,62例治疗有效,病情缓解,20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5.61%。治疗前后最长QT间期的变化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最短QT间期显著长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的QT离散度为(96±29)ms,显著高于治疗后[(64±17)ms](P<0.05)。4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轻微恶心欲呕症状,2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结论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使患者病情稳定,改善其预后,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克拉霉素用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CRSw NP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鼻部症状评分、鼻黏膜上皮化情况、复发情况、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和鼻部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 <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以上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鼻腔黏膜上皮化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总体上皮化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克拉霉素可显著改善CRSwNP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促进鼻腔黏膜恢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进展期乳腺癌术后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同步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进展期乳腺癌术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同步放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随访1年和2年后生存和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和2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及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进展期乳腺癌术后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同步放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复发率,近期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曲美他嗪对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1),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等;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20 mg,3次/天)治疗,疗程为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LVEF[(45.36±6.51)%]、6分钟步行距离[(512.44±180.10)m]、NT-pro BNP水平[(1425.0±1275.0)ng/L]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41.25±5.46)%、(435.49±116.17)m、(3150.0±2525.5)ng/L]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常规药物可明显改善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增加其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自膨式金属支架(self-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SEMS)联合外科手术对结肠癌合并急性完全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结肠癌合并急性完全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急诊外科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SEMS置入术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血清炎症指标变化,分析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 <0.05),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根治性手术患者占比、一期切除率及一期吻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造口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10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P_均<0.05),且术后24 h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 SEMS置入联合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急性完全肠梗阻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能够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轻手术创伤和应激所致炎症指标大幅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及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4周视力、眼压、散光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减压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为92.7%(38/4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4周视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散光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视力,降低散光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重症糖尿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重症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及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维持达标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及睡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维持达标血糖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96,P=0.009)。结论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重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胰岛素泵更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用阿仑膦酸钠与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仑膦酸钠口服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血清骨钙素含量、L_2~L_4和股骨颈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年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两组患者血清骨钙素含量较治疗前均下降且呈进行性下降趋势(P<0.05),L_2~L_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较治疗前均升高且呈进行性升高趋势(P<0.05)。联合组患者血清骨钙素含量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且L_2~L_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与单用阿仑膦酸钠相比,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效果更显著,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骨密度和骨骼强度均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