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肿瘤Polo样激酶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Polo样激酶1(PLK1)是一种结构和功能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细胞有丝分裂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人类80%的肿瘤类型中,PLK1过度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该激酶很少表达.临床治疗中,该激酶的过度表达是多种肿瘤不良预后的标志之一.PLK1抑制剂可以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多个阶段产生作用,如阻碍中心体成熟、纺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抑制Polo样蛋白激酶1(Polo–like kinase 1,PLK1)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细胞)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杀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生成CIK细胞并鉴定;使用不同浓度PLK1抑制剂BI–2536处理MDA–MB–23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MDA–MB–231细胞作为靶细胞,CIK细胞为效应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效靶比下细胞存活率;再以BI–2536联合CIK细胞处理MDA–MB–23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细胞内胱天蛋白酶(caspase)–3与caspase–9蛋白活性;构建TNBC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BI–2536组、CIK组和BI–2536+CIK组,按照分组对裸鼠进行处理后,每隔2d测量瘤体,21d后处死裸鼠称重瘤体,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内细胞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内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及caspase–3、caspase–9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与诱导前比较,诱导后CIK细胞亚群中CD3+CD8+和CD3+CD56+细胞比例均增高,CD3+CD4+细胞比例减少(P<0.05);不同浓度BI–2536作用下的MDA–MB–231细胞存活率均下降,不同效靶比的CIK细胞作用下的MDA–MB–231细胞存活率也下降(P<0.05);相较于单独BI–2536或CIK细胞处理,BI–2536和CIK细胞联合作用后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caspase–3与caspase–9蛋白活性增加(P<0.05)。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发现,BI–2536和CIK细胞联合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组织生长,肿瘤质量减小,肿瘤组织内细胞排列稀疏且增殖受抑制,Ki–67阳性率降低,caspase–3和caspase–9阳性率均增加(P<0.05)。结论 使用PLK1抑制剂BI–2536联合CIK细胞能够在体外和体内抑制TNBC肿瘤细胞增殖,并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该机制可能与激活caspase依赖性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
作用于Polo-box结构域的Polo样激酶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olo样激酶1(Plk1)的过度表达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已有多个不同结构的作用于ATP结合口袋和底物结合位点的小分子Plk1抑制剂进入临床研究。Polo-box结构域(PBD)是Plks特有的结构域,对Plk1在细胞中的定位及其与底物的结合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另一个靶向型Plk1抑制剂研究的潜在靶点。本文介绍了Plk1的PBD功能,从小分子化合物和含有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短肽及其衍生物两个方面综述了作用于PBD的Plk1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这类抑制剂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生长因子激活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酶 (Raf_1) ,是细胞增长和分化 ,个体发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其过程极为复杂 ,包括蛋白激酶 (Raf_1)与Ras的结合 ,向细胞膜移位和磷酸化等调控环节。Raf_1的氨基端的一半对羧基端的蛋白激酶部分起抑制作用。该酶激活的先决条件是解除氨基端的抑制作用 ,其过程通过与Ras的结合和磷酸化来完成。新近发现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Raf(是小分子GTP结合蛋白Rac和Cdc42的靶蛋白 )可以磷酸化Raf丝氨酸第 338号位点从而在其激活时起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微管聚合抑制剂n…  相似文献   

5.
6.
周杰  李敬东  张立鑫  唐涛 《安徽医学》2023,44(10):1173-1179
目的 探讨PLK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临床转化意义。方法 使用TCGA数据库分析PLK1 mRNA在369例肝细胞癌肿瘤患者组织及160例患者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无病生存期的影响。提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一科2019年1~6月收治的3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PLK1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验证。选取HepG2细胞系进行功能实验,分别使用小干扰及GSK461364处理,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LK1小干扰RNA敲低效率,检测不同处理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细胞周期改变。使用HepG2细胞构建裸鼠皮下成瘤模型,分别给予50 mg/kg GSK461364腹膜注射和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膜注射,20 d后收获皮下肿瘤,进行后续的拍照及免疫组化染色,比较移植瘤体积及Ki-67染色阳性率。提取数据库中患者两年随访资料,同时以PLK1表达中位值为界,将患者分为PLK1高表达组及低表达组,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PLK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log2(TPM+1)值分别为(2.3±7.5)、(0.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PLK1高表达组无病生存期低于PLK1低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肿瘤组织标本分析PLK1 mRNA表达结果显示,PLK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为(2.4±1.0)高于癌旁组织(1.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使用两条siRNA敲低HepG2细胞中PLK1的表达,敲低效率分别为(71.3±4.8)%、(65.3±5.3)%,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形成及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与siCtrl组相比,siPLK1-1、siPLK1-2组肝癌细胞HpG2的细胞相对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克隆数减少,HepG2细胞周期阻滞在G2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使用PLK1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GSK461364处理HepG2细胞,IC50=25.0 nM,CCK8、平板克隆形成及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与DMSO组相比,GSK461364组HpG2的细胞相对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克隆数明显减少,HepG2细胞周期阻滞在G2期,与小干扰结果一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生理盐水注射组,GSK461364注射组小鼠的移植瘤体积明显减小[(328.3±28.4) mm3比(527.7±26.5) mm3];Ki-67阳性率明显减少,[(52.5±1.9)%比(15.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质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K1在肝细胞肝癌中高表达,与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抑制其表达可显著降低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减慢肝细胞肝癌进展,可作为肝细胞肝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olo样激酶1(Polo-like kinase 1,PLK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QCC)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4例正常宫颈黏膜,82例宫颈SQCC,16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标本,其中CINⅠ级48例,CINⅡ级42例,CINⅢ级7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LK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宫颈SQ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PLK1在正常宫颈黏膜、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原位癌和宫颈SQC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71%、22.92%、35.71%、69.74%和8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2,P<0.01)。PLK1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P均<0.05),而与年龄、高危型HPV感染、盆腔淋巴结转移以及复发和转移无关(P均>0.05)。生存分析显示,PLK1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PLK阴性和低表达者(P均<0.05)。结论:PLK1可能参与宫颈SQCC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判断宫颈SQCC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生长因子激活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酶 (Raf_1) ,是细胞增长和分化 ,个体发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其过程极为复杂 ,包括蛋白激酶 (Raf_1)与Ras的结合 ,向细胞膜移位和磷酸化等调控环节。Raf_1的氨基端的一半对羧基端的蛋白激酶部分起抑制作用。该酶激活的先决条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在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内过表达Pkmyt1-wild type(WT) (野生型) mRNAs,研究蛋白激酶Pkmyt1对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Pkmyt1对哺乳动物受精卵早期发育调控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构建pcDNA3.1/myc- Pkmyt1-WT质粒。超排卵方法获得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实验分为未注射组、TE缓冲液注射组和Pkmyt1-WT mRNAs注射组,收集各组卵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kmyt1蛋白表达和Cdc2-pTyr15磷酸化状态;相差显微镜观察受精卵的形态变化并计数卵裂率。结果: pcDNA3.1/myc-Pkmyt1-WT质粒构建成功。与未注射组(0.414±0.016)和TE缓冲液注射组(0.441±0.013)比较,受精卵显微注射Pkmyt1-WT mRNAs 4 h后,Pkmyt1蛋白表达水平(1.112±0.025)增高(P<0.01)。与未注射组(60.81%±3.27%)和TE缓冲液注射组(61.79%±4.08%)比较,Pkmyt1-WT-mRNA注射组卵裂率(34.2%±3.25%)显著降低 (P<0.01)。Pkmyt1-WTmRNA注射组在注射hCG后29.0 h检测到微弱的磷酸化信号,29.5 h检测不到任何磷酸化信号。结论: Pkmyt1过表达后磷酸化Cdc2-pTyr15可抑制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的卵裂率,提示Pkmyt1负调控小鼠受精卵有丝分裂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Polo样激酶和Ki-6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病理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Polo样激酶1(Plk1)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肿瘤增殖活性的相关性,探讨Plk1在人类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7例甲状腺癌组织、20例甲状腺腺瘤和10例正常甲状腺中Plk1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Plk1在87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57%,20例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00%,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均未见Plk1阳性表达,甲状腺癌组织中Plk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和腺瘤组织(χ2值分别为4.320和9.414,P<0.01).Ki-67在87例甲状腺癌组织中标记指数为(8.98±10.51);20例腺瘤中偶见Ki-67的表达,标记指数为(1.07±0.34);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几乎不表达Ki-67;癌组织中Ki-67的标记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和腺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59和7.080,P=0.000).Plk1在甲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是否有包膜侵犯相关(P<0.05).Plk1与Ki-67的表达无相关性(r=0.242,P=1.000).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中Plk1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lk1表达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邢晓光 《医学综述》2012,18(1):66-69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目前主要靠病理学及影像学来诊断,只有患者具有明显占位性病变和临床症状后才能确诊,而此时已非癌变最早期,且已过最佳治疗时期。因此,对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作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随着现代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相关研究的迅速发展,一种新的细胞增殖标志物,即胸苷激酶1(TK1)被证实在肿瘤早期发现、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从TK1的结构、功能、与DNA合成及肿瘤的关系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细胞周期蛋白D1是细胞周期进程的重要调节因子,并且可以作为一个转录辅助调节因子发挥作用。细胞周期蛋白D1的过度表达参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解除细胞周期蛋白D1降解的调控将导致癌症中细胞周期蛋白D1水平升高。一些关于细胞周期蛋白D1稳定性的调控机制近来被研究发现。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对于癌症的预防与治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昼夜节律有一套精密的分子调控机制,形成约24 h的周期,乙酰化和去乙酰化调节对此周期至关重要。昼夜节律运动输出周期故障是调控昼夜节律的乙酰化酶,它可以乙酰化脑和肌肉组织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的类似蛋白1(BMAL1)和组蛋白H3激活基因表达。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的去乙酰化酶,它可以去乙酰化BMAL1和组蛋白H3。目前,昼夜节律调控的去乙酰化过程相较乙酰化过程研究较少。未来,应深入探讨SIRT1在昼夜节律导致的衰老性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肿瘤血管生成 (angiogenesis)是指肿瘤细胞诱导的微血管生长以及肿瘤中血液循环建立的过程。随着对肿瘤发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的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节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肿瘤血管生成过程及特点  机体的血管形成包括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两个过程 ,即胚胎发育形成原始血管结构及以出芽方式继续增生分化出新生血管的过程。生理条件下此过程是严格受控的。而病理的血管生成 ,特别是肿瘤条件下的血管生成则呈一持续、无控性的过程。肿瘤血管…  相似文献   

15.
热休克因子1(the heat shock factor1,HSF1)通过与热休克蛋白基因上游的热休克元件相结合而调控热休克蛋白的表达,保护机体免受应激因素损害。其活化受到理化因素、细胞因子等不同水平机制的调控,具有结构、功能、活化以及调控过程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杜秋国  高建虎  徐志广 《医学综述》2012,18(16):2537-2539
体内许多器官,如肾、脑、肝等都可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IRI)。IRI后,细胞周期检验点将受损伤的细胞阻滞在相应的位置进行修复,若修复成功,细胞进入下一个周期,否则发生凋亡。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三者非常重要。现对IRI时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三者调控细胞周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is the major cause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worldwide and its prevalence continues to increase.Currently,therapies for DN provide only partial renoprotection; hence new targets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need to be identified.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d the new target,sphingosine kinase-1/sphingosine 1-phosphate (SphK1/S1P) pathway,explored its potential therapeutic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N.Data sources Most relevant articles were mainly identified by searching PubMed in English.Study selection Mainly original articles and critical review articles by major pioneer investigators in this field were selected to be reviewed.Results SphK1/S1P pathway can be activated by hyperglycemia,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nd many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which leads to fibronectin,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31 up-regulation and AP-1 activation.And then it could promote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accumulation,mediating the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renal fibrosis.Conclusions SphK1/S1P pathway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athogenesis of DN.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phK1/ S1P pathway as a new target for clinically improving DN in future is of great prospect.  相似文献   

18.
Hippo信号通路首先在果蝇属中发现,在哺乳动物高度保守,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维持器官大小和机体内环境的稳态。Yes相关蛋白(YAP)是Hippo信号通路的关键效应分子,作为转录共激活因子扮演着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矛盾角色。YAP去磷酸化后活化,入核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节;其中涉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Wnt/β联蛋白(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该文对哺乳动物Hippo-YAP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脂细胞衍生激素可调控骨骼代谢,此现象提示骨骼也可通过反馈回路调控能量代谢。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了骨钙素能介导能量代谢的调控,通过开放性实验明确了一种骨钙素修饰基因Esp,其可编码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在此综述骨钙素对能量代谢的调控、骨钙素生物活性的调控、骨钙素与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以及骨钙素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