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2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高龄股骨颈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半髋关节置换组与全髋关节置换组两组,每组54例,观察比较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110.3±5.2)min,明显长于半髋关节置换组的(82.3±4.6)min(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的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27.8±58.3)mL,明显多于半髋关节置换组的(233.1±35.1)mL(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下地时间、并发症、疗效评定等方面与半髋关节置换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取骨水泥双极式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身体状况较差的宜采取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64例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有64例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围术期的情况、术后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围术期指标均优于观察组患者,且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疗效没有显著差异,若患者身体状况不佳,可以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手术。  相似文献   

3.
杜正根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29-30
目的比较分析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移位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GardenⅢ型和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骨水泥组与非骨水泥组,骨水泥组采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治疗,非骨水泥组则采用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的主要指标有:手术时间、术中的失血量、术后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假体翻修率及病死率等。结果骨水泥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5.8±7.3)min,非骨水泥组为(48.1±7.9)min,两组差异明显(P〈0.05);骨水泥组的平均术中失血量为(241.3±121.7)m L,非水泥组为(228.6±120.4)m L,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髋关节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病死率方面无显著差异;非骨水泥组有12例发生并发症,多于骨水泥组8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髋臼磨损;非骨水泥组有2例翻修,多于非骨水泥组1例。结论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移位型,非骨水泥组在手术时间上占有优势,骨水泥组在并发症方面占有优势,其他方面则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与分析应用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高龄病患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患者给予骨水泥型固定,B组患者给予生物型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术中失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结果:B组术后Harris评分、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方面,采用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能够明显减少病患失血量及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术后髋关节各项功能评分情况良好,与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相比,具有更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赵大庆 《当代医学》2013,(27):20-21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89例75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做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式将89例患者分成两组,全髋置换组45例,人工双极组44例,全髋置换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人工双极置换组采取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2~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Harris评分。结果全髋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略大于人工双极组,但无明显差异(P>0.01),无统计学意义;全髋置换组术后半个月的VAS评分(4.4±0.2),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3.2±0.6),术后18个月的VAS评分(0.5±0.3),人工双极组半个月的VAS评分(5.7±0.8),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4.2±0.4),术后18个月的VAS评分(1.8±0.7),全髋置换组术后各个时间段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全髋置换组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Harris评分的优良率分别为17.78%,69.12%,93.33%;人工双极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Harris评分的优良率分别为6.82%,36.36%,77.27%;全髋置换组Harris评分的优良率明显优于人工双极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相对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式略繁琐,但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且能明显能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如患者条件允许,可优先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黄云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9):790-792
目的 :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时非骨水泥型与骨水泥型的疗效对比。方法 :应用瑞典米他保公司人工髋关节假体及手术器械 ,对 7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 ,其中非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 53例 ,水泥型 1 9例。临床随访根据Harris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结果 :临床随访 Harris评分术后 3年平均 95分 ,5年平均 89分 ,7.5年平均 83分 ,Harris评分低于 85分者 6例。术后 2例髋臼假体松动 ,但仅限于 X线所见 ,临床上尚无症状 ,3例术侧肢体深静脉栓塞 ,经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消失。目前尚无行翻修手术的病例。结论 :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HR)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 ,其疗效显著 ,并发症少 ,很大程度改善了病人关节功能 ,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3年5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观察组予以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进行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患者予以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进行股骨头置换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并通过Harris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定期功能评价。结果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2/58),对照组为15.5%(9/5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半年后、1年后Harri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速度更快[观察组:(52±5)分、(86±7)分、(88±4)分;对照组:(51±6)分、(83±8)分、(84±5)分],两组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骨头置换术,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Harris hip score髋关节评分,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中,生物型全髋关节22例,占56.4%,人工半髋置换11例,占28.2%,骨水泥型全髋关节6例,占15.4%。根据髋关节评分标准,其中优21例,占53.8%,良12例,占30.8%,可4例,占10.5%,差2例,占5.1%,优良率84.6%。结论: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改善关节功能,并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晰 《当代医学》2016,(12):47-48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老年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总结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41例和半髋关节置换组80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103.5±14.8)min、术中出血量(301.7±38.1)mL、术后引流量(102.5±31.5)mL均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优良率(36例,87.8%)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57例,71.2%)(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半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对照组)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组(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随访结束时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比较随访3年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范围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早期并发症及晚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112.3±12.4)min比(66.2±11.3)min]、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404.5±58.7)m L比(297.6±62.5)m L,P<0.05];但其他指标如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结束时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0%(32/40)比55.0%(22/40),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结束时的Harris评分、髋关节总活动范围均显著大于对照组[(77.9±7.8)分比(61.4±7.1)分、(180.6±12.6)°比(151.4±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晚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2/40)比20.0%(8/40),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作为高龄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