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脂肪乳剂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最佳药物配合方案。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丙泊酚0.2mg/kg+芬太尼1μg/kg,B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1mg,依托咪酯脂肪乳剂0.2mg/kg+芬太尼1μg/kg,C组静脉推注丙泊酚1mg/kg+依托咪酯脂肪乳剂0.1mg/kg+芬太尼1μg/kg,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呼吸循环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依托咪酯脂肪乳剂用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无注射痛,患者呼吸循环稳定,各时点血压、心率、呼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C两组麻醉时间、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恢复时间短于B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三组无显著性差异。重度肌阵挛的发生率A、C组少于B组。结论丙泊酚1mg/kg+依托咪酯脂肪乳剂0.1mg/kg+芬太尼1μg/kg用在无痛人流术中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恶心呕吐、肌阵挛的发生率低,用于门诊短小手术是个安全有效地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咪达唑仑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315例无痛胃镜患者,随机分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咪达唑仑组(A组)和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咪达唑仑组(B组),观察各自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明显、安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ASA级早期妊娠需人工流产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单纯静注依托咪酯0.3~0.5mg/kg;B组瑞芬太尼0.05μg/(kg·min)靶控输注(TCI),然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1~0.3mg/kg;术中各组必要时追加依托咪酯0.1mg/kg。分别记录术中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各组镇痛效果(按优,良,差3个等级进行效果评定)、用药量、苏醒时间和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苏醒时间B组优于A组;术中镇痛效果B组优于A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无痛人流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依托咪酯用药和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0例要求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A、B组,各100例。诱导期A组给予芬太尼0.04 mg、依托咪酯0.2 mg/kg;B组给予芬太尼0.04 mg、丙泊酚0.8 mg/kg,数秒后再注入依托咪酯0.15 mg/kg。如检查过程中需追加药物,以依托咪酯0.05 mg/kg追加维持。全部患者分别在麻醉前、麻醉后2 min及检查结束时监测HR、BP、SpO2、患者麻醉时间、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及检查成功率。结果无痛胃镜A组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检查前后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下降、心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不良反应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托咪酯、芬太尼复合较不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胃镜检查中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选择ASA I~Ⅱ级门诊人工流产患者2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0例。E组依托咪酯0.2mg/Kg+芬太尼2μg/Kg,P组丙泊酚2mg/Kg+芬太尼2μg/Kg。麻醉后观察术中血压、心率、SpO2、呼吸暂停、注射痛、清醒时间、肌阵挛、术后恶心呕吐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两组间注射痛、清醒时间、患者满意率无差别。P组血压、心率下降明显,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E组,E组肌阵挛、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P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均能为无痛人流术提供理想的麻醉,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肌阵挛、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00例ASAⅠ~Ⅱ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A组)和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组(B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孕妇麻醉前、手术前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苏醒时间,离院时间。结果:B组患者HR、MAP较麻醉前降低,苏醒时间,离院时间较A组短。结论: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对小儿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ASA I级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60例,根据手术结束前10min输注药物的不同分为3组(n=20),A组(依托咪酯0.1mg/kg)、B组(依托咪酯0.1mg/kg复合芬太尼1μg/kg)、C组(未加任何药物)。三组患者均给予8%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2μg/kg),继之气管插管,术中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各组术后苏醒时间,苏醒即刻躁动评分、CHEOP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寒颤及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儿的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和吸入时间以及术前、术中、术后MAP、HR、SpO2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苏醒时间长于C组(P<0.05);而CHEOPS镇痛评分及躁动评分低于A组及C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高于A组及C组(P<0.05)。三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寒颤的发生率均低于10%,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静脉注射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可减少小儿七氟烷麻醉下的术后躁动,但苏醒时间稍长。  相似文献   

8.
王江  刘希洪 《淮海医药》2012,30(3):257-258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方法 40例ASAⅠ级全麻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A组(地佐辛组)和B组(芬太尼组)各20例。A组麻醉前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B组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2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作全麻诱导,术中出现体动追加丙泊酚1 mg/kg。观察2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意识消失时间(从注射丙泊酚到手术开始时间)、苏醒时间、术中镇痛效应(丙泊酚总用药量)、离院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A组与B组比较,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意识消失时间、术中镇痛效应(丙泊酚总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脉搏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地佐辛5 mg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与芬太尼50μg复合丙泊酚相比,麻醉效果相似,但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丙泊酚、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咪达唑仑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安全、舒适的人工流产术麻醉方案。方法选择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女性160例(孕周610周),随机分为4组(n=40):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及咪达唑仑组(PMF)、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PF)、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及咪达唑仑组(EMF)及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组(EF)。PMF组和EMF组于麻醉前2 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 mg/kg,PF组与EF组则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作为对照;2 min后各组均静脉推注芬太尼1μg/kg,注射完毕2 min后,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E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 mg/kg。记录各组入室(T1)、预给后(T2)、诱导期(T3)、追加期(T4)、结束时(T5)、苏醒时(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诱导至第1次追加时间(t1)、末次给药至睁眼时间(t2)、末次给药至应答时间(t3)、末次给药至自行走动时间(t4)、手术时间(ST)、术毕至睁眼时间(SZ);丙泊酚和依托咪酯计算总量(SUM),丙泊酚和依托咪酯经体重、手术时间校正后的总量(SWM)及不良反应。结果 (1)用药量:EMF组SUM、SWM小于EF组(P<0.05或0.01);PMF组SUM、SWM小于PF组(P<0.05或<0.01)。(2)麻醉恢复时间:PMF组t2、t3大于PF组(P<0.01)、EMF组(P<0.01或0.05);PMF组SZ大于EMF组(P<0.01)。(3)MAP:PMF、PF、EMF、EF组T3期MAP小于T1期、T4期(P<0.01);PMF、PF、EMF、EF组T5期MAP小于T4期(P<0.01)。EF组T4期MAP高于T1期(P<0.05),PMF、PF组T6期MAP小于T1期(P<0.05或0.01)。PF、PMF、EMF组T3期MAP小于EF组(P<0.05或0.01)。(4)HR:PMF、PF、EMF、EF组T3期HR小于T1期(P<0.01)、T4期(P<0.01)。PMF、PF、EMF组T6期HR高于T3期(P<0.05)。(5)SpO2:PMF、PF、EF组T3期SpO2小于T1期(P<0.01)。EMF、EF组T3期SpO2均大于PMF、PF组(P<0.05或0.01);PMF、PF组T5期SpO2小于EF组(P<0.01)。丙泊酚组注射痛发生率显著高于依托咪酯;依托咪酯组术中肌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丙泊酚组,复合咪达唑仑可降低依托咪酯组上述两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期间,丙泊酚对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明显,以诱导期最为突出,而依托咪酯在麻醉期间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及咪达唑仑是适于人工流产术的舒适、安全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4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两组(n=70):依托咪酯组(A组);异丙酚组(B组)。A组使用依托咪酯0.2 mg/kg复合地佐辛0.05 mg/kg麻醉;B组使用异丙酚2 mg/kg复合地佐辛0.05 mg/kg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诱导结束时(T1)、扩宫时(T2)、宫腔负压吸引时(T2)、清醒定向力恢复时(T4)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患者苏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的例数和术后宫缩痛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时与T0比较MAP、HR、SpO2均下降(P<0.05),但B组较A组各项指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T3、T4各时间点MAP、HR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苏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的例数和术后宫缩痛的例数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胶浆复合丙泊酚与依托咪酯两种静脉麻醉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50例行拟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n=25)[依托咪酯0.1mg/Kg+芬太尼0.5 ug/kg+利多卡因胶浆2.0mg/kg(口服)]、B(n=25)[丙泊酚1.0 mg/kg+芬太尼0.5ug/kg+利多卡因胶浆2.0mg/kg(口服)]两组,观察和记录患者整过检查中的最低HR、MAP,严重呼吸抑制,术后12h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感受。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术后感觉舒适,两组间比较,血流动力学变化,A组的同一时段变化幅度均较B组小,但均在正常范围内(≤20%),两组严重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相近。结论利多卡因胶浆复合丙泊酚、依托咪酯均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其安全,舒适,临床效果确切,在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上,依托咪酯似乎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复合咪达唑仑与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人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E组5~10s内静脉缓注芬太尼咪达唑仑合剂(0.1ml/kg),接着静脉缓注依托咪酯;P组5~10s内静脉缓注芬太尼(0.1ml/kg),接着静脉缓注异丙酚(1ml/6s);记录麻醉开始诱导前(T0)、意识消失时(T1)、扩宫颈时(T2)及术毕苏醒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行走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及依托咪酯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间各时点MAP、HR比较:在T1时点,E组高于P组;组内各时点MAP、HR比较:E组T1时点较T0低,P组T1时点较T0、T2、T3时点低.意识消失时间E组短于P组;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E组低于P组;肌阵挛的发生率E组高于P组.结论 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芬太尼合理配伍,为无痛人流等短时诊疗性操作提供了较理想的静脉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3.
蒋艳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4):55-56,59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应用于无痛胃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进行无痛胃镜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R组:瑞芬太尼1.0μg/kg,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0.3mg/kg.F组:芬太尼1.0μg/kg,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0.3mg/kg.分别记录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的用量,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的追加情况以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检查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F组需追加依托咪酯的例数较R组多(P<0.05),苏醒时间显著长于R组,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发生率比R组高,但两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相似.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用于无痛胃镜的安全性与芬太尼相似,但苏醒快,留观时间短,更适于无痛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静脉复合麻醉在无痛人流中的合理用药。方法针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100例,进行随机抽样,以丙泊酚和依托咪酯为主要麻醉药,辅以芬太尼,瑞芬太尼,布托啡诺等镇痛药物,并将其分为四组,A组芬太尼加丙泊酚,B组瑞芬太尼加丙泊酚,C组布托啡诺加丙泊酚,D组布托啡诺加依托咪酯乳剂和丙泊酚。芬太尼用量为0.6μg/kg,丙泊酚用量为2.2 mg/kg(D组仅为1.3 mg/kg),瑞芬太尼用量为1.0μg/kg,布托啡诺用量为6μg/kg,依托咪酯乳剂静注0.07 mg/kg。密切观察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心率下降、肢体活动、呕吐、术后疼痛、苏醒时间、术后知晓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出现率,寻找较好的治疗方案。结果 A、B、C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性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三组患者出现呼吸循环抑制概率均明显高于D组患儿,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A、B、C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低于D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组出现呼吸循环抑制较少,术后清醒时间较短,还能有较好的术后镇痛,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戊乙奎醚与依托咪酯用于无痛胃镜诊疗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戊乙奎醚与依托咪酯在无痛胃镜诊疗中应用的利弊。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于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A组(常规组)48例,诱导用药:阿扎司琼0.2mg/kg、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mg/kg,序贯静脉注射;维持用药:间断给予丙泊酚;B组(依托咪酯组)52例,诱导用药:戊乙奎醚0.01mg/kg、阿扎司琼0.2mg/kg、芬太尼1μg/kg、依托咪酯0.15mg/kg、丙泊酚1mg/kg,序贯静脉注射;维持用药:间断给予丙泊酚、依托咪酯。比较2组的诱导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意识消失时、胃镜插入后即刻、胃镜拔出后即刻的血压、心率)、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苏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诱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B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且复视多见于青年人,谵妄多见于老年人。A组麻醉后各时点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麻醉前及同时点B组水平(P<0.05),A组意识消失时的血压低于胃镜拔除后即刻(P<0.05);B组麻醉后各时点的血压、心率稍降低,但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诊疗中推荐应用依托咪酯,尽量避免应用戊乙奎醚。  相似文献   

16.
王晓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69+71-69,71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在无痛肠镜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术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A组: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复合(剂量比为7∶1);B组:丙泊酚;C组:依托咪酯组.分别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3、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SpO2)值;患者用药总量;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心率在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B组患者在注药后1、3 min时MAP组内有明显的波动,术中呼吸有抑制.A组用药总量、清醒时间及行走功能恢复时间较B组和C组均减小,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结论 在无痛肠镜手术中应用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剂量比为7∶1)较单独应用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在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减少用药总量、就诊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在门诊胃镜检查术中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8例患者分为青壮年(A组 )和老年组(B组 ),对 A1,B1组(丙泊酚 芬太尼 ),A2,B2组(氯胺酮 0.1 mg/kg 丙泊酚 芬太尼 ),A3,B3组(氯胺酮 0.2 mg/kg 丙泊酚 芬太尼 ),分别观察胃镜检查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分压(SPO2)、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诱导后 MAP,HR,SPO2均下降 ; A1,B1组较 A2,A3,B2,B3组下降更明显,呼吸抑制率明显增高,丙泊酚用量明显增加 ; B3,A3苏醒时间较 A1,A2,B1,B2组明显延长.结论:用 0.1 mg/kg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是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7,(15):2028-2032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30例)、依托咪酯组(30例)和联合组(30例)。丙泊酚组患者给予芬太尼注射液1μg/kg+丙泊酚注射液1.5 mg/kg;依托咪酯组患者给予芬太尼注射液1μg/kg+依托咪酯注射液0.3 mg/kg;联合组患者给予芬太尼注射液1μg/kg+丙泊酚注射液1 mg/kg+依托咪酯注射液0.15 mg/kg。观察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检查、麻醉诱导、苏醒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情况,不同时间点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丙泊酚组患者检查时SBP、DBP、MAP、SpO_2均显著低于同组麻醉前、检查后及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丙泊酚组检查后与同组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苏醒、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依托咪酯组与丙泊酚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定向力检查通过例数占比均显著高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与依托咪酯组、依托咪酯组与丙泊酚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患者麻醉后15、30 min及依托咪酯组患者麻醉后15 min 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麻醉前及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丙泊酚组麻醉后1 h、依托咪酯组麻醉后30 min及1 h与同组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暂停、低血压、注射痛发生率联合组、依托咪酯组<丙泊酚组,体动反应、肌阵挛、恶心呕吐发生率联合组、丙泊酚组<依托咪酯组,心动过缓发生率联合组<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较好,可减少检查后认知功能障碍,缩短苏醒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丙泊酚联合芬太尼与单纯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78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9例。A组缓慢静注2.0mg/kg丙泊酚和芬太尼0.05mg,B组患者静注2.0mg/kg丙泊酚后,均待待睫毛反射消失进行手术。结果镇痛效果A组比B组理想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丙泊酚用量方面,A组3.12~0.78mg/kg,B组3.98~0.49mg/kg,A组明显少于B组,其差异同样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起效时间为(1.95±0.22)min,B组平均起效时间(2.01±0.31)min,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苏醒时间(8.22±1.01)min,B组平均苏醒时间(10.97±1.19)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比单纯丙泊酚的麻醉效果确切,丙泊酚用量小,镇痛明显,苏醒迅速,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与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的效果。方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早孕妇女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5mg/kg;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和芬太尼5μg/kg;C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和芬太尼5μg/kg及利多卡因5mg/kg;比较3组诱导时间、诱导量、用药总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结果A组用丙泊酚量和药物总量最大,呼吸抑制发生率为47.5%,B组为22.5%,C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3组苏醒时间A组长于B、C组(P〈0.05)。3组镇痛效果均满意,但以C组效果为最优。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与利多卡因患者用药量最少,术后苏醒快,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有一定的优越性,是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术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