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广成子传黄帝长生不老之术──译《外经岐伯天师传》即《外经微言》首章“阴阳颠倒篇”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文献委梅自强注释编者按:本刊创刊号曾刊出广成子传黄帝长生不老之术原文和注释,由于排校差错较多,故请梅先生详加注释并有所增补,再次刊出,以饷读者。原文黄帝...  相似文献   

2.
古典目录书籍《汉书·艺文志》记载了《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汉朝时有外经三十七卷,虽有学者认为陈士铎《外经微言》就是所言外经者,但其书九卷八十一篇,与目录书中所言并不一致,而且至今学术界意见仍不统一,或有认为其书为伪书,或归于医案医话医论之类。《外经微言》是否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言《黄帝外经》,仍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外经微言》是一部道医结合的基础理论性著作,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多有补充和发挥,其主张的养生思想也别具一格,与《内经》有较多不同,主要强调未病养生、重视精气神、重视先后天之本肾与命门以及脾胃.  相似文献   

4.
《黄帝外经》与《内经》一样,都是同时期的重要医学文献,她不仅一脉相承地重视人体阳气的作用,还进一步解释并补充了《内经》中关于命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她把命门与肾进行了有机的联系,把命门喻为人太极之象,并认为命门属火,是人的生死之门,提出了重阳助火的学术思想,为我们补阳重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宋清传》释译 [前言]本文选自《柳宗元集》第十七卷。文中记叙了长安市中的药商宋清,善于识别和收购药材,并自配药剂给患者治病,不计报酬,有求必应,因而获得人们的信任。作者公开颂扬处于“四民”(士农工商)之末,为统治阶级所轻视的商人,肯定他的“市道”(经商之道),从而鞭挞了当时统治阶层中一味趋炎附势、见利忘义的卑劣作风。 [原文]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咸誉清。疾病疕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  相似文献   

6.
【前言】原文选自《三国志·魏书·方技化》。文中全面地记载了华佗的医学成就及其最后的不幸遭遇,文笔质朴简炼,于字里行间表达了惋惜之情。这里只释译了其中几段。【原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注释】①[旉]同“敷”。②[游学]离家外出,从师求学。[徐土]徐州一带。③[经]指《诗》、《书》、《易》、《礼》、  相似文献   

7.
8.
《外经微言》是近几年在整理古医籍过程中发现的孤本。虽原题岐伯天师传,陈士铎述,但据何高明考证,实为傅山所著。傅氏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内经》的理论,其中《救母篇》对月经的认识有独到之处,成为《傅氏女科》月经论治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广成子传黄帝长生不老之术──据《外经·岐伯天师传》按即道家内丹性命双修之源梅自强原文:帝问至道于广成子①,广成子曰,至道之精,窍窍冥冥②。至道之极,昏昏默默③。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必静必清④。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蒿蒿,乃可以长生⑤。目无所视,耳...  相似文献   

10.
《叶香岩传》载于《归愚文钞余集》卷五,作者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卒谥文悫,江苏长洲人。生于公元一六七三年(康熙十二年),卒于公元一七六九年(乾隆三十四年)。乾隆四年登进士入翰林,官至太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是清代伟大的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中医药科普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中医药科普著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创作的以介绍药性知识为主的戏剧杰作《草木传》。作者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以拟人化的手法,巧使药物人格化,通过50多个角色的对话、道白、...  相似文献   

12.
13.
14.
杨渤  谭宏韬  林明欣 《新中医》2021,53(14):35-39
命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难经》中关于命门的论述,奠定了命门学说的基础,后世历代医家对其不断进行研究、补充及发展,逐步形成独立的体系,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理论,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明末清初医家陈士铎所著的《外经微言》首重命门,有别于《黄帝内经》中“命门为两目”的论点,主张肾中命门为十二官之主,五脏六腑均仰望于命门,认为“有此主(命门)则十二官治”“十二经得命门之火始能生化”,又强调“人生于火,养于水”,倡导临床在重视“温补命门”之余,切不可忽视养阴,命门之火乃水中之火,唯有水中补火,方得生化无穷。通过梳理《外经微言》命门学说的源流及发展历程,在著作所持观点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命门之实质、功能,并以消渴病的诊治为例论述该理论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原文]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1] ,一名旉[2] .[15] 疾秽:病毒.遊學徐土[3] ,兼通數經[4] .曉養性之術[5] ,年且百歲,而[16] 傅:附着,涂上.神膏:有神效的膏药.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沛相陳珪舉孝廉[6] ,太尉黃琬[17] 创:伤口.辟[7] ,皆不就.  相似文献   

16.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它不仅反映了格萨尔时代的社会政治和民俗风情,而且还收录了很多医学知识,为研究古代的藏医药提供了珍贵素材.  相似文献   

17.
【说明】本文收入《医史》,选自该书卷五《李杲传》。作者砚坚,即砚弥坚,一名贤,字伯固,元代应城(今属湖北省)人。坚于元初以名士招致北方。定居(河北)真定,以授徒为业,选拔为真定儒学教授及国子司业,旋以疾辞归。长于古文,著有《郧城集》。《医史》的编著者李濂,字川父,明代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武宗正德年间进士,授知州、同知、佥事等官职。少有才智,初受知“前七子”之李梦阳,后不屑附和,里居四十馀年,以古文名于时,著有《祥符乡贤传》、《祥符文献志》、《观政集》、《嵩渚集》等;兼及医学,编有《医史》十卷。该书于公元1515年刊行于世,可称现存最早的医史人物专书,对研究我国古代医史及历代名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内经》病传理论闸述了疾病的传变规律。传变,是指疾病的发展变化。研究中医病传理论,无论是对掌握阶段定位或了解疾病的演变过程均具有重要意义。一、疾病传变的概念及影响传变的因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气血之间保持着阴阳相对的平衡,疾病发展的过程即是人体阴阳相  相似文献   

19.
《华佗传》词语注释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古文》(六版)教材中的(华论传)一篇,笔者在教学时亦发现有可商榷者,故撰成此文,以就教于大方之家。【行】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注:“行差:将愈。行,将要。”按:将“行”训为将要,不妥。训为即、马上,为较确。首先,统观(三国志·魏书哗论传》全文,华伦治病除立即见效(“即愈”、“立吐蛇一枚”、“守瞑幕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伦遂下手,所患寻差”)之外,其他皆有具体的治愈时间,如“四五日差”、“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明旦并起”…  相似文献   

20.
张介宾是中国医学史上的大家,惜《二十五史》未有其传,因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黄宗羲所写的《张景岳传》便成为了研究张介宾生平的宝贵资料。辽宁省专业技术职务考试教材《医古文》(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将这篇传记收入其中,可见其对该传的重视。然而,细细读来,发觉教材中的几处注释和译文,尚有不当之处,这里提出,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