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教学模式在开展预防性病和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大中专学生共计1046人,并分配到专家讲座、同伴教育和自我教育3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开展教育前后分别用同一份试卷测试学生掌握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知识的情况。结果三种教育方法均取得明显成效(P<0.01)。总体上,同伴教育效果最优,专家讲座次之,自我教育位居第三;同伴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效果有明显差异(P<0.001)。三种教育方法的教育效果在男女生中的排序一致,依次为同伴教育、专家讲座、自我教育。在女生中,同伴教育效果明显优于专家讲座和自我教育(P<0.001);但在男生中,三种教育方法效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教育方法的教育效果在一年级学生中的排序一致,均是同伴教育、专家讲座、自我教育,同伴教育效果明显优于其余两种教育方法(P<0.001);在二年级学生中的排序不一致,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种教育方法均有教育效果,但同伴教育最优,专家讲座次之,第三是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同伴教育在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对象为四川省某高校学生450名,采用1司卷调查方式进行同伴教育前后测试的比较。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前测为13.75分,同伴教育后,平均得分提高到16.17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理,性病知识提高了11.33%,t检验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对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转变,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在提高人们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知识、以及转变态度、行为方面能发挥了十分有效的作用。通过同伴教育使大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前 ,艾滋病性病在疫情日益严重的今天 ,无疑成为我国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健康教育首当其冲是预防和控制传播的主要对策。本文从银川市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出发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管理对策。1 健教工作急需全方位深入开展 ,取得实效1 .1 早在 60年代性病在我国已基本消灭 ,但随商贸、旅游、探亲、劳务等输入传播的机率增大 ,加之吸毒、嫖娼现象 ,性病发病在我市逐年上升。各种原因所致漏报普遍存在 ,报告发病数仅是冰山一角。性病疫情严重 ,特别是梅毒急剧增长 ,近期在流动暂住人口中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 ,已死亡。因此高危人…  相似文献   

4.
林明环 《中国热带医学》2008,8(6):1062-1064
性病、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控制性病艾滋病流行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加强对广大人群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世界各国防治艾滋病的经验表明,在尚无完全有效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免疫疫苗问世的情况下,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该疾病的认识,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大范围的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自1996年初始,参云南省首次开展的“以学校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项目,该项目采用参与性教学法和同伴教育方式。为学生们提供了预防艾滋病、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发育及药物等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学生们如何拒绝不良诱惑的技能,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好评,同时,也为在更多的学校开展类 活动积累有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6.
陈旭红 《大家健康》2016,(8):284-284
因为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忽视了对性教育成分,导致了学生对性爱的好奇,嫖娼行为与日俱增,另外在社会上,存在着很多同性恋,这就加大了艾滋病和性病的发生概率,本文对学校健康教育对预防艾滋病和性病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黎族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的认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方法 对乡村医生和村干部进行培训后,向周围人群传授性病、艾滋病知识,同时发放宣传材料、播放VCD,对性活跃人群免费提供避孕套。结果 干预后黎族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分别提高10.66百分点和10.68百分点,认同避孕套可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分别提高7.9百分点和10.86百分点,支持使用避孕套的增加了12.79百分点,但自身曾经使用过避孕套的对象仅有12.50%。结论 在黎族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能提高其对性病、艾滋病的认识及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8.
9.
在第15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中华医学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北京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国家计生委药具发展中心联合举办了“2002’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展”。本次展览于200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娱乐服务公共场所高危人群(服务小姐)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的方法、效果及可行性。方法调查员深入现场,采用面对面的深入访谈与咨询,免费分发宣传资料和安全套,实施外展健康教育,增设安全套自动售套机,推广使用安全套,运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方法,评价下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145人和106人。通过干预,服务小姐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有显著提高,对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经性传播的态度和信念有明显转变。在与固定和非固定性伴侣行为中,最近1次安全套的使用率分别为63.21%和98.11%。在与非固定性伴性行为中,最近1周和最近1个月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率分别由86.21%上升为96.23%、84.83%.上升为95.28%。结论在娱乐服务场所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足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性病门诊对女性性服务者(FSW)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筛查与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在桂西山区规范化性病门诊对FSW进行STD/AIDS筛查,针对性临床追踪治疗与健康教育,评价其有效性及可行性。结果374人STD/AIDS筛查及相关认知行为调查,经过临床追踪治疗与健康教育,性病感染率及STD/AIDS知识正确知晓率由47.50%与68.30%,分别下降与提高到38.50%与90.60%,安全套使用率由教育前的55.50%提高到86.80%。结论在性病门诊对目标人群STD/AIDS筛查及健康教育纳入日常防治STD/AIDS诊疗中,能有效地提高该人群遵医行为及自觉改变高危性行为的依从性,得到目标人群与医务人员认可,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现状及课堂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知识的认知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方法: 课堂教育配合无记名调查表。结果: STD/AIDS基本知识知晓率课堂教育前后分别为74.61%和95.93%(P<0.005);讲课前后道德行为观点转变的学生达73.77%(P<0.05);观点转变率为80.36%(P<0.05)。结论: 高校进行STD/AIDS知识宣传课堂教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对女性AIDS易感人群性健康教育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红文  吴音  肖兵 《重庆医学》2003,32(7):879-880
目的 通过对女性AIDS易感人群的性行为、性病就治方面的调查 ,探讨性健康教育和AIDS防治的重要性。方法 用自编调查问卷向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和对照人群作调查 ,了解有关性行为、性感受、性病就医等方面的问题 ,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查组的不健康性行为、不良性感受情况和患性病后非正规就医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和P <0 .0 1)。结论 加强性道德教育 ,树立健康性观念 ,有助于减少女性AIDS易感人群 ;普及和加强对AIDS知识的宣传教育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 ,早期发现和治疗AIDS。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近期内采用同伴教育手段对男男性接触(MSM)人群在预防、控制艾滋病方面的效果。方法 2010年3~10月对佛山市MSM人群采用艾滋病同伴教育行为干预手段,并分别对同伴教育前和同伴教育后的MSM人群相关艾滋病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伴教育扩大了MSM各类人群干预覆盖面,总干预人数增加了184.01%,并成为主要干预手段;实施同伴教育前后该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同伴教育前后该人群高危性行为改变无显著性差异;同伴教育后检测人数上升,掌握该人群的H IV感染率为9.13%。结论短期内同伴教育对改变MSM的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影响作用有限,但对扩大不同亚群MSM的干预规模以及提高该人群的艾滋病检测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并为长期开展MSM艾滋病综合防治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兰州市男男性接触人群(MSM)艾滋病(AIDS)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定该人群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SM志愿者"滚雪球"的方法对200名出入酒吧和洗浴场所的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Special Session on HIV/AIDS,UNGASS)指标知晓率为37.0%;共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14例,感染率为7.0%,梅毒25例,感染率为12.5%;最近半年发生肛交性行为的比例为78.7%,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76.4%,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49.0%;性伴数半年内少则1人,多则40人。结论兰州市男男性接触人群HIV感染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与HIV感染相关联的梅毒感染率也很高,安全套使用率不高,应该加大MSM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和高危行为干预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效果。方法持续开展校外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在实施前后分别进行艾滋病防治、防治资源利用及危险行为和态度等相关内容问卷调查,从而评价同伴教育效果。结果通过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使参与活动的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水平、服务知晓情况及行为意识均有明显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实施前的14.3%提高到37.9%,增长了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7,P〈0.05);传播途径知晓率从实施前的39.3%提高到78.6%,增长了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3,P〈0.05);实施前有56.3%(79/140)实施后有85.0%(119/140)的人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一起工作,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7,P〈0.05)。结论在校外青少年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童峰  范穗光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25-1226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性传播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66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性传播疾病知识知晓情况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大学生性传播疾病知识基本知晓率为56.4%,男性大学生的知晓率高于女性大学生,城镇生源的大学生知晓率高于农村生源大学生,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大学生知晓率高于没有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大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性传播疾病知识知晓率总体不高,应针对大学生性传播疾病知识薄弱环节开展健康教育,尤其应该关注农村生源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不同方式服药依从性教育的效果,为开展艾滋病患者依从性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条件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12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依从性教育A组、B组共三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由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教育;A组在与对照组一致的依从性教育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同伴教育;B组在与对照组一致的依从性教育的基础上,家属对患者进行依从性教育及关爱。随访1年,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对照组、A组、B组依从性达到95%以上的百分比分别是82.5%、85%、100%,三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和A组。结论采用医务人员、家庭成员联合对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教育方式成效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改变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某区3个建筑工地的1 031名男性农民工实施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农民工对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较教育前显著上升(P<0.001),其中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和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也有显著上升,提高程度最高的是对"窗口期无法检测到抗体""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关系""避免婚前性行为可以预防性传播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经健康教育后,对婚前性行为和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显著改变,49.4%的被调查者选择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会避而远之,64.5%的被调查者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应该象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行为调查发现,健康教育后肯定使用安全套的概率上升至54.9%;上述态度和行为改变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农民工有关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知识、改变其相关态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