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sulation,DIC)是由于体内先产生了促凝因素,导致血管内广泛凝血,接着发生继发性纤维蛋白原溶解而出现的获得性出血综合征。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发生于多种疾病中间的一种病理过程。一、DIC的病因DIC可以发生于临床各个学科的多种疾病,比较常见的病因有:1.产科意外或称病理性产科(1)羊水栓塞:正常分娩时突发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循环虚脱、休克及出血时,应高度怀疑羊水柱塞所致DIC,它80%发生于分娩时,20%发生于分娩前后。(2)胎盘早剥:胎盘剥离时,胎盘酶或组织…  相似文献   

2.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的以全身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高。 1987~ 2 0 0 1年 ,我院收治 4例 ,占同期分娩总数的 0 6‰ (4 / 6 30 8) ,抢救成功 3例 ,死亡 1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均为初孕初产 ,年龄 2 3~ 30岁 ,孕2 0~ 4 2周。DIC发生在钳刮术后 1例 ,剖宫产术后1例 ,自然分娩后 2例。新生儿存活 3例 (其中双胎1例 )。发病诱因 :过期流产及过期妊娠各 1例 ,双胎合并重度妊高征 1例 ,妊娠急性脂肪肝 1例。1 1 1 临床表现 均以分娩后子宫及伤口创面出血 ,血不凝伴难以纠…  相似文献   

3.
药物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致病药物、机制与救治方法 ,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有关数据库,下载药物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始病例报告,然后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共检索到21例药物致弥慢性血管内凝血的报告,其中男性14例(占66.7%),涉及的药物有青霉素、庆大霉素、培氟沙星、氟罗沙星等抗菌药物和其他药物18种,死亡11例。结论药物致弥慢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死亡率高,临床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骨水泥致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一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女性,66岁,因右股骨颈骨折入院。8年前曾因左股骨颈骨折行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骨水泥型人工全髋置换术。手术采用第三代骨水泥技术植入美国Depuy公司Endumnce骨水泥40g,各项操作均顺利,整个手术耗时1.5h,出血约300ml,创面未见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颅脑创伤(TBI)的并发症之一[1],其发生率大于1%[2].笔者利用我院颅脑创伤数据信息系统[3],对1997-2007年共2 719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DIC 2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瑛 《空军医学杂志》2012,28(3):173-174
1临床资料 女,30岁,一胎孕38N,产检臀位入院。平素体健,孕期规律产检,无异常。入院体温36.8℃,脉搏76次/min、血压120/80mmHg,因初产臀位不规律腹痛,急诊在联合麻醉下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胎儿娩出顺利,胎盘胎膜完整,术中出血约200ml。术后心电监护,血压116/70mmHg、心率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氧饱和度98%,  相似文献   

7.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预防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0例产科引起DIC可能的原因、实验室检查及诊治方法。结果9例为剖宫产结束分娩,其中2例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自然分娩,上述10例均治愈。结论对产科可易发生DIC的高危患者.必须熟练掌握DIC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原则,尤其是及时有效地处理诱发DIC的疾病以预防或减少DIC的发生,从而降低DIC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对珠江医院1993年1月-2001年7月收治的12例产科DI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12例均有不同的诱因,其中以羊水栓塞、妊高征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栓塞或循环障碍。全部病例均迅速得到确诊,及时给予去除病因、抗休克、补充凝血因子处理。12例中早期使用肝素9例,纤溶抑制剂8例,行子宫切除术5例。9例治愈,3例死亡。提示早期诊断、及时去除病因及抗休克处理、合理应用肝素及纤溶抑制剂是降低DIC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刘玉民  李瑛  鲍蕾  彭鲁红 《人民军医》2001,44(5):287-288
198 9~ 1999年 ,住院产妇中发生羊水栓塞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5例 ,全部抢救成功。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均系第 2胎第 2产 ,足月阴道分娩 ,年龄 31~ 34岁。破膜后立即发生羊水栓塞 2例 ,胎盘娩出后发生栓塞 3例。产前口服蓖麻油煎鸡蛋发动宫缩 1例。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片1例 ,静滴缩宫素 3例。本组 2例在栓塞后迅速进入血液高凝期 ,早期用足量肝素 ,阻止了病情发展 ,3例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没有及时控制而进入纤溶亢进期 ,发生难以控制的阴道大出血后作子宫次全切除。1 2 典型病例 例 1  34岁 ,孕 2产 1,孕 4 1周 ,于 …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对严重创伤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使用小剂量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LM WHs)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77例我院ICU收治、APACHEⅡ评分5~ 10分且并发DIC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26例)为LMWHs组(75~150U·kg-1 ·d-1,初始平均剂量4 000 U/d);B组(25例)为普通肝素组(100~250 U·kg-1·d-1,初始平均剂量5 000 U/d),皮下注射根据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调整用量;对照组(26例)为单纯凝血因子补充组.比较各组在ICU 28 d内的病死率、住院天数、出血事件发生率和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r)、纤维蛋白原(Fg)、ATⅢ及D-二聚体. 结果 三组28 d病死率比较:A组与对照组比较,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ICU住院天数: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长于对照组(P<0.01),A组长于B组(P<0.05);(3)凝血指标:除ATⅢ(P<0.01)外,其他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义;(4)出血率: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5)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血浆ATⅢ与出血率相关明显(P<0.01). 结论 使用肝素或LMWHs有助控制外伤性DIC,采用与出血率具有明显相关性的ATⅢ来调整肝素的用法比LMWHs具有更低的出血率.  相似文献   

12.
1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是颅脑外伤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较低 ,国内外鲜有报道。我院1991~ 2 0 0 1年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 90例 ,其中合并DIC患者 17例。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 ,男 15例 ,女 2例 ;年龄 2 1~ 65岁 ,平均 3 9岁。伤后至出现DIC时间 8h~ 6d ,平均 3 .2d。2 .临床症状和体征 :伤后深昏迷 10例 ,中度昏迷 5例 ,浅昏迷 1例 ,迟发昏迷 1例。双侧瞳孔散大并对光反应消失9例 ,一侧瞳孔散大并对光反应消失 4例。头眼反射消失 11例 ,去脑强直 12例。双侧巴氏征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严重创伤患者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例DIC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酶原时间(K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Dimer试验(D—D)和血小板(PLT)计数和临床表现,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指标(APACHEII)评分,脏器衰竭数目评定,提出治疗对策。治疗原发病,支持脏器功能,补充凝血因子,早期使用小分子肝素是治疗的关键。结果:20例DIC中,成活14例,死亡6例。20例患者在第一天均出现D1C指标的异常,每个病人脏器衰竭的数目都在2个以上,两组差别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活组APACHEII评分为(26.1±8.48)分,死亡组为(26.5±8.56)分,两组差别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病人经过治疗7天后,死亡组患者DIC指标明显恶化,6例患者均出现PLT明显下降,D—Dimer明显升高,同时FBG明显降低,PT、APTT继续延长,而成活组仅有5例上述指标异常,两组比较差别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成活组APACHEII评分下降为(17.6±5.7)分,而死亡组为(28.6±6.1)分,两组比较差别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器官衰竭数目均达到4个以上,而成活组存在3个器官衰竭的仅5例,两组比较差别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易并发DIC,尤其在高海拔地区,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受损器官的监测与支持,并及时应用低分子肝素,会明显提高抢救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 Vascular Coagulation,DIC)为严重基础疾病及机体反应出现的现象,以难以控制的出血及细胞坏死为基础的内脏衰竭为主要症状,预后很差,死亡率为58—81%之间,其中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肺出血及呼吸衰竭、肝功衰竭、肾功能哀竭等死亡的占半数。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凝血(IC)的发生是止血系统对各种不同因素(感染、内毒素、低温、高温和外伤等)作用的规律性的应答反应。IC发生与否取决于止血系统各成分的功能状态,包括血液抗凝系统,血液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还有血液动力学和血管壁的完整性。IC的最严重程度是发生播散性血管内凝集(DIC)(DIC综合征或血栓性出血综合征)。DIC的特征为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除了IC(血栓和局部缺血以及器官组织梗塞)外,还可观察到出血增加的征象,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出血。DIC综合征时出血的发病机制是:纤维蛋白  相似文献   

16.
高粱,女,22岁,农民。未婚,孕1产0。以往月经周期正常,末次月经1993年3月22日,停经后40多天始有恶心,晨起呕吐,食欲不振,持续20d后,症状消失。于1993年6月间日,来院要求人工流产,妇科检查宫颈轻度着紧蓝色,子宫体增大同3个月妊娠,饱满,软,以中期妊娠入院。体检;体温37℃、脉搏76/min,呼吸16/min,血压16/10kPa,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病,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1g/L,白细胞总数8x109/L,出凝血时间各1min,尿常规及杆、肾功能检查正常。于6月16日16日16时,在无菌操作下,将4号一次性宫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情况、原发病、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2001年ISTH/SSC DIC专业委员会提出的DIC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1998年5月~2003年4月北京地区8所三级综合医院ICU中收治DIC患者.结果 DIC患者87例,占同期ICU收治危重病人的1.03%;其中感染性疾病(39.1%)、创伤(20.7%)、大手术(11.5%)、重症胰腺炎(10.9%)是最常见原发病.DIC总病死率为63.2%,对病死率分别以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进行调整,调整后5年间的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DIC患者死亡率为0,DIC患者累及器官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 DIC是北京地区ICU中常见危重症,病死率很高,且近年来并未下降,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达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热射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选择热射病并发DIC 56例,随机分为肝素组30例和低分子肝素组26例。在降温、抗休克、镇静、抗感染、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等治疗基础上,肝素组每天持续静脉滴注肝素10 000~20 000 U;低分子肝素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3 ml,每12 h 1次。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出血等情况。结果:肝素组总有效率76.7%,低分子肝素组总有效率73.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低分子肝素组用药后无出血情况加重病例;肝素组出血加重4例,发生率13.3%,非常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热射病并发DIC与肝素的疗效相当,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9.
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原因、预防措施、临床检查及治疗。方法:原发性肝癌病人3例,均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3你病人均出现穿刺点出血、血肿,静脉输液部位淤斑,1例伴口腔黏膜出血并颌下血肿。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值升高。经治疗后,2例好转出院,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肝癌介入治疗后所发生的DIC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且死亡率较高。因此,对可疑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在介入治疗前后应加强观察,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期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内毒索诱导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non-overt DIC)指标的影响.方法 48只新西兰兔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第1、2组耳缘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HBO对照组;第3.4组由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100 μg/kg制作non-overt DIC模型,第3组为non-overt DIC组,第4组为non-oven DIC+HBO组.第2、4组给予HBO处理,2次/d,共6次.每组在注射生理盐水或内毒素前和注射后6、12、24、48、72 h抽取耳中央动脉血,检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等DIC凝血指标.结果 Non-overt DIC组血小板、FIB与对照组和HBO对照组比较,相应时间点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non-overt DIC+HBO组较non-overt DIC组降低幅度小,但2组高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non-overt DIC组PT、APTT、D-二聚体与对照组和HBO对照组比较,相应时间点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non-overt DIC+HBO组较non-overt DIC组上升幅度小,2组高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BO可促进non-overt DIC兔的异常凝血指标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