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教学对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实习前的60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试验组采用高仿真模拟教学,对照组采用普通教学(案例讨论与护理技能操作训练),各培训20学时,并利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分别在培训前后对学生进行考核。结果培训后,试验组的11项成绩比培训前均有提高(P<0.05);培训后,试验组在小组综合能力、护理问诊、护理体检、健康教育口试、职业态度考核成绩上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仿真模拟教学可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比普通教学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评估及教改初探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改革,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校已毕业的5届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基本功考核和综合素质测评情况,对94级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进行改革,包括(1)提前培训临床护理带教老师;(2)实行护师全程带教;(3)改革考评内容与调整主考教师。结果94级护理本科生临床基本功考核优良率100%。结论 实行护师全程带教势在必行;健全临床护理教师轮训制度;结合 典型病例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教师开展临床护理研究,既有利于学科发展,也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护理带教老师行2010版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状况,探讨2010版心肺复苏操作的问题和带教对策。方法本院自愿报名参加2013年度护理本科生带教老师遴选的具备带教资格的护理人员,采用复苏模拟人,模拟巡视病房过程中突然发现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立即现场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抢救为考核流程。结果本次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合格率为95.8%,优秀率为36.1%;CAB的操作程序无一人错误,不合格问题主要为气道开放(60%)、人工呼吸(68%)、吹气量(50%)、按压通气比(50%);胸外心脏按压合格率(75%)较气道开放及人工通气的合格率(40%)高。结论参加考核的护理带教老师对于现行的CAB程序掌握良好,胸外心脏按压操作较气道开放人工呼吸操作得分率高,但仍难以达到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的要求,可通过规范化精细化培训、增加培训次数、改进培训方法来提高培训效果,保证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和临床护理骨干的带教模式,旨在提高护理人员观察病情能力和抢救患者的意识.方法 将18名护理本科生和36名临床护理骨干平均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各27名.对照组采取带教老师带教,跟随老师值班的指导带教方法,实验组采取布置专题、专项训练、模拟演练、集中考核的方法.整个研究周期为半年,每组学生3个月.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 专项化教学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层次、学历背景的护生对临床教学质量评价的差异,明确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在我院实习的57名应届本科生、32名自考专升本学生、42名进修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带教老师均有较高的评价,但对病室环境及其他护士带教评分较低。应届本科生对临床教学质量的评价均优于专升本及进修生,且在带教老师、实习环境、病房其他护士及教学效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该加强对临床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科室其他护士的带教意识和带教水平,改善实习环境,尤其重视对专升本及进修生的带教和培养,以期全面提高护理整体临床带教水平,培养更多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6.
<正>为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培养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护理工作者,临床护理教育方法在不断改进。各大医院及医学院校纷纷建立模拟病房甚至模拟医院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护理教育,在新入职护士的综合培训、转科护士的应急能力培训、科内的其他培训及临床带教中应用较多。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有单独使用,也有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质量,我院胸心外科对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教学采用优化带教队伍,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加强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带教双向评估,综合能力考核等方法,使护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教学、管理、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8.
韦桂源 《现代护理》2007,13(24):2289-2290
目的探讨培养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技能方法,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以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及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满足临床任职需要。方法以2004届护理本科生为对象,实验组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基础上加强规范化培训护理技术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对照组学生按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进行带教。结果实验组学生护理技术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护理本科生加强规范化培训护理技术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能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满足临床任职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模式(CDIO)用于护理本科生内分泌科护理技能临床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护理专业2个班学生共96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50人和观察组4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CDIO模式教学。出科前两组均进行护理迷你临床演练评量(Nursing-mini-CEX)考核、操作步骤考核、带教老师评定和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Nursing-Mini-CEX考核成绩、带教老师考评、病人满意度调查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操作步骤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ursing-mini-CEX考核细则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IO模式用于护理本科生内分泌科护理技能临床培训中,能有效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护理本科生对"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及考核中的真实评价,了解Mini-CEX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同时为临床护理教学改革的深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我校12名本科护生和8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主题。结果 Mini-CEX具有帮助护生提高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等优势,但也存在评估项目不适用于护理领域、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师资培训尚未完善、增加带教老师工作量等问题。结论 Mini-CEX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需制定适合护理专业的Mini-CEX量表,建立统一系统化的考核体系,设立专职带教教师并完善师资培训,以确保Mini-CEX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施及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护理本科生导师实施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6名护理本科生导师进行培训,通过比较培训前和培训后导师自评问卷及学生他评问卷的结果来分析培训效果。结果导师自评结果中,导师在了解本科生导师的职责、了解有关教学理论程度、了解护理职业生涯知识、理论应用实践、主动辅导学生做职业规划、主动让学生参与科研方面较培训前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导师的评价从培训前(56.3±24.6)分提高到了(83.2±15.4)分。结论经过培训,提高了导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对导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师生双向评价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质量的差异性,确定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40名临床护理教师和19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质量评价最高和最低5项内容的排序中,分别有3项相同;但教师在教学态度、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总分等方面自评得分均高于学生评分(P〈0.01)。结论教师和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评价具有差异性,应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临床教师的角色榜样和构建教学医院与护理院校联合带教模式,提高临床教师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技能训练实验室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技能综合训练实验室在临床常数中的使用效果,为不断改进临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07年2月在该院内科实习的护理本科生31人,采用病房——技能实验室——病房——技能实验室循环带教模式。结果,实习结束时护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双向平价,护生评价得分(100分制)为91.35士6.35分,其中学习能力得分(60分制)最低为52.39土5.16分,护生能力中排在后3位的依次是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能力。护生对教师的评价平均得分(100分制)91.03+/-5.44分。结论;技能实验室的应用弥补了临床教学资源的不足,保证了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基于教学管理者视角的本科护生临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本科护生临床带教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5月—2019年9月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完成基于教学管理者视角的本科护生临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函询问卷,并采用德尔菲法选取北京市4家三级甲等临床教学医院的16名护理教学管理专家及1所护理本科院校的4名护理教学管理专家,共计20名护理教学管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专家函询。结果初步构建的基于教学管理者视角的本科护生临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3、0.86,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95、0.554(P<0.001),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咨询结果比较可靠。结论基于教学管理者视角的本科护生临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科学严谨,评价指标明确,层次设置合理,指标体系客观可靠,可为本科护生临床带教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1 223名本科院校护理教师线上教学的情况,分析线上教学现存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总结经验和成果,为线上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方法 自设我国护理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线上教学质量调查(教师版)问卷,2020年6月10日—30日,利用问卷星调查了1 223名本科院校护理教师、临床教学医院护理教师线上教学情况。 结果 2020年2月前,783名(64.0%)护理教师没有线上教学经历,1 114名(91.1%)护理教师对线上教学表示接受或非常接受。2020年2月—6月,1 109名(90.7%)护理教师线上教学1~3门课程,线上教学时,护理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和丰富的教学活动。相较于理论课教学,259名(57.9%)和109名(44.7%)护理教师分别认为实验教学、临床教学的效果更差。网络问题(72.4%),线上课堂状态不易控制(60.8%)和学生互动不积极(56.6%)是护理教师线上教学的主要困难。护理教师对线上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价整体水平较好,其中教学准备方面得分最高,为(4.1±0.7)分。 结论 2020年2月前,多数护理教师缺乏线上教学经历,但护理教师对线上教育态度积极,线上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护理教师总体自评教学质量较高。建议护理教师今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模拟系统在护理本科生技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液模拟系统"用于护理本科生技能训练的课外训练中,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静脉输液操作成绩及错误频次,并调查试验组学生对该模拟系统的感受。结果试验组学生静脉输液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考核时错误频次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学生认为模拟系统有助于掌握操作技能(93.88%),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74.15%)。结论静脉输液模拟系统是解决护理技能教学时存在的实训场地与资源限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指导教师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认知情况和具备的教学核心能力,为临床指导教师的选拔、培训及临床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依据。方法对66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认知及其教学核心能力3部分。结果临床指导教师有本科学历45名(68.18%).仅7名(10.61%)有研究生指导经历,普遍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缺乏认识。教师核心能力自评总分(120.55±7.37)分,其中专业能力(4.47±0.34)分,领导能力(4.01±0.22)分,解决问题的能力(3.89±0.30)分,教育教学能力(3.65±0.23)分;得分最高条目内容是评估和处理病人情况的能力(4.44±0.56)分,得分最低的条目内容是科研能力(3.29±0.89)分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普遍缺乏研究生指导经验,对研究生培养认识不够深入,有一定的教学核心能力,但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较弱。应加强临床指导教师培训,使其掌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高其教学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护理本科带教教师与学生对实习计划的认知,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分析护理教师对5所医学院校护理本科实习计划的认知,找出不同之处作为问卷设计的基础,对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00名带教教师和200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实习计划2个主题10个项目中,有6个项目的得分教师和学生的认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4个项目的得分教师和学生的认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教师和学生对实习计划的认知并不完全相同,护理院校可将结果与现行的护理实习计划进行对照,从提高学生能力出发,制订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的指南。  相似文献   

19.
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阎玲 《中华护理教育》2009,6(12):546-547
目的对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6年11月至2008年11月实习的99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明显低于其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态度的评价(P〈0.01),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态度评价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护理教师应增加系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态度的培训,总体提高其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