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腹股沟斜疝后,因各种因素造成疝颈部肌肉紧缩,使腹壁肌层通道近乎堵死,疝出的肠管被卡在疝颈部,不能还纳回到腹腔。这些肠管因肠腔堵塞和血液供给不良,而出现肠梗阻,即肠管中内容物不能下行,是急腹症一种;严重时会发生肠管坏死。与此同时,疝出的肠管所形成的肿物增大、发紧而有触痛,出现阵阵腹痛、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为腹股沟斜疝嵌闭,简称嵌顿疝。这种由斜疝突然发展成嵌顿疝的机会占全部病例的1/6。腹内脏器或网膜经腹腔内正常或异常的孔道、裂隙转离原有位置即构成腹内疝。[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收集1994-10/2004-09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小儿腹股沟多疝囊斜疝23例,临床均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其中男性21例, 女性2例(男:女≈10.5: 1);右侧16例(69%),左侧4例(17%),双侧3例(14%);年龄1~3岁12例(52%),4~8岁8例(34%),9~10岁3例(14%);合并隐匿性阴茎1例;尿道下列1例.  相似文献   

3.
马鞍形疝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 1马鞍形疝示意图 1临床资料   男性, 84岁,因右侧腹股沟包块 10年,腹痛恶心 5天于 1999年 6月 22日入院。包块由发病初的梨大小发展至拳头大小,由平卧后消失发展到极少能消失,门诊以右侧腹股沟斜疝收入院。既往有房颤病史多年。查体: 36.2℃, P 72次 /min, R18次 /min, BP18.7/10.7kPa,心率 92次 /min,心律不齐,强弱不等,快慢不等。右侧腹股沟韧带以上可扪及 12cm× 10cm× 6cm隆起性包块,可闻及肠鸣音,平卧后在协助下能返纳入腹腔,内环口明显扩大,压迫内环口嘱其站立包块不出现,松开内环口包块出现且坠入阴囊上方…  相似文献   

4.
王智良 《吉林医学》2013,(25):5225-5226
目的:通过探讨成人疝术的改进总结体会。方法:传统斜疝手术在修补腹股沟管时是将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缝合在一起的,对此做出一点改进,则将腹外斜肌腱膜内侧缘代替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缝合,从而达到来修补腹股沟管的目的。结果:通过改进,手术操作简便,时间缩短,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改进后的成人斜疝手术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寻找疝囊的技巧.方法 小儿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278例(299侧),采用增大疝囊冠状面寻找疝囊.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找到疝囊,平均寻找疝囊时间40s.结论 增大疝囊冠状面是寻找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的好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安全.  相似文献   

6.
绞窄性斜疝的治疗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经腹股沟切口完成。其缺点是不能行疝修补术 ,有时还需经腹另做切口探查肠受累情况并作相应处理。 1999— 2 0 0 2年 ,我们采用改良经腹斜疝修补术治疗绞窄性斜疝 5例 ,均获成功。本术式方法简单 ,创伤和副损伤小 ;既能达到真正高位结扎疝囊 ,又能修补内环 ,加强前壁 ;同时便于进行坏死肠管切除、吻合及观察肠系膜血管受累情况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均为成年男性 ,年龄 32~ 5 8岁。术前均诊断为右绞窄性斜疝。其中 1例腹部透视有膈下游离气体 ,手术证实为小肠坏死穿孔。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及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在手术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疼痛等并发症方面优于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改进的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巨大及嵌顿性腹股沟斜疝2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雪清  张波  邱军  王俊  罗恩 《四川医学》2010,31(1):9-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9年6月间施行的156例腹腔镜腹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时间9~25min,平均12min;术后住院1~3d,平均2.5d;2例10岁男性患儿分别于术后2个月、5个月复发。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我院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12月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31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1例 ,男 2 1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5 8岁 ,最大 82岁。单侧腹股沟斜疝 2 5例 ,股疝 5例 ,双侧腹股沟斜疝 1例。1.2 手术方法 本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取常规疝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 ,游离精索 ,但不作广泛分离 ,注意保护髂、腹股沟神经 ,寻找疝囊并高位游离至显露腹膜外脂肪为止 ,游离的疝囊不作高位结扎 ,将其经疝环口回纳入腹腔。若疝囊体积明显大于疝环填充物 ,则…  相似文献   

11.
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病之一,目前普遍在基层医院处理。根据国内不完全统计,首次手术后复发率为10%左右。如何减低疝术后复发率和提高疝修补术后的成功率,是临床医师共同探讨的课题。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式繁多,各有其缺点,需要进一步完善。我院自1995~2006年共收治46例腹股沟疝病人,我们对其中的30例腹股沟斜疝的病例在疝囊技术处理上做了适当的技术改进均治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4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晨光 《中外医疗》2009,28(4):54-54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手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40倒腹股沟斜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40倒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70min,平均50min;40例患者在术后6-12h即可下床活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12-24个月,没有复发病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并发症少,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3.
2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我科利用Bard补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10 0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 89例女 11例 ;年龄 2 3~ 75岁 ,平均 5 3岁。腹股沟斜疝 90例 ,其中复发性斜疝 2 5例。1.2 手术材料 由美国Bard公司提供的MarlexMeshPerfix产品 ,包括一个锥型的疝环充填物和一个已成形的适合于加强腹股沟后壁的补片。疝环充填物外层带凹槽 ,内层有 8个花瓣结构以保证充填物呈开放状态 ,锥形可承受来自腹腔内压力 ,外层的凹槽可使充填物的周径适应大小不同的疝环缺损。已形成的补片一端的圆形适合精索通…  相似文献   

14.
汪祖来 《右江医学》2009,37(4):482-483
腹股沟斜疝是儿童的常见疾病,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约有1%左右的复发率,需再次手术治疗。为降低手术复发率,我科从2003年2月起,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方法作了改进,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减少或避免腹股沟斜疝医源性术后复发。方法对1996~2006年收治的96例腹股沟斜疝的患者于疝囊颈上方高位结扎疝囊或缝合腹膜。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6~10d愈合出院,无1例切口感染,术后随访2~9年,随访率94.0%,均无复发。结论改进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满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内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疗效。方法:280例小儿斜疝病例随机分成两组,经腹腔内高位结扎术(A组)150例,经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对照组B组)130例,观察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费用,术后复发及术口疤痕情况。结果:经腹腔内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较经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切口长度小,住院费用低,术后复发率低,术口无疤率高。结论:经腹腔内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使用小儿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 对小儿的年龄、手术时的体位、术中气腹的压力、自制带线穿刺针的应用以及治疗结果等问题进行观察。结果 23患例儿全部治愈,经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并对患儿的手术年龄、手术时的体位、气腹的压力等有了基本的认识,自割带线针使用方便。结论 使用小儿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简单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李粤  李亮  隋梁 《海南医学》2012,23(13):137
半月疝是疝和腹壁外科罕见病例,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诊治半月疝合并腹股沟斜疝1例,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45岁,因"发现右侧腹壁包块及左侧腹股沟包块两年"于2011年1月11日入院。患者两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右下腹壁出现一个包块,无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