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恶性肿瘤,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但江西省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临床及病理特点鲜见报道,尤其是住院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少见报道,为此我们回顾性调查了江西省6家地级以上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52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以了解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的特点以及早期结直肠癌的发现情况.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恶性肿瘤,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但江西省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临床及病理特点鲜见报道,尤其是住院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少见报道,为此我们回顾性调查了江西省6家地级以上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52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以了解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的特点以及早期结直肠癌的发现情况.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恶性肿瘤,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但江西省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临床及病理特点鲜见报道,尤其是住院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少见报道,为此我们回顾性调查了江西省6家地级以上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52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以了解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的特点以及早期结直肠癌的发现情况.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恶性肿瘤,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但江西省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临床及病理特点鲜见报道,尤其是住院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少见报道,为此我们回顾性调查了江西省6家地级以上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52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以了解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的特点以及早期结直肠癌的发现情况.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恶性肿瘤,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但江西省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临床及病理特点鲜见报道,尤其是住院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少见报道,为此我们回顾性调查了江西省6家地级以上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52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以了解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的特点以及早期结直肠癌的发现情况.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恶性肿瘤,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但江西省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临床及病理特点鲜见报道,尤其是住院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少见报道,为此我们回顾性调查了江西省6家地级以上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52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以了解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的特点以及早期结直肠癌的发现情况.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恶性肿瘤,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但江西省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临床及病理特点鲜见报道,尤其是住院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少见报道,为此我们回顾性调查了江西省6家地级以上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52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以了解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的特点以及早期结直肠癌的发现情况.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恶性肿瘤,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但江西省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临床及病理特点鲜见报道,尤其是住院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少见报道,为此我们回顾性调查了江西省6家地级以上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52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以了解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的特点以及早期结直肠癌的发现情况.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恶性肿瘤,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但江西省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临床及病理特点鲜见报道,尤其是住院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少见报道,为此我们回顾性调查了江西省6家地级以上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52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以了解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的特点以及早期结直肠癌的发现情况.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恶性肿瘤,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但江西省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临床及病理特点鲜见报道,尤其是住院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少见报道,为此我们回顾性调查了江西省6家地级以上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52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以了解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的特点以及早期结直肠癌的发现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血浆激肽释放酶B1(KLKB1)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结直肠癌患者86例,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术中留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KLKB1蛋白,分析KLKB1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及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Stathmin和Cathepsin B在人结直肠癌组织及其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探讨Stathmin和Cathepsin B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158例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及64例相应转移灶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Cathepsin B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Stathmin蛋白及Cathepsin 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其转移灶中均高表达(分别为P<0.05及P<0.01);高分化结直肠癌样本中Stathmin蛋白及Cathepsin B蛋白在细胞膜或细胞浆阳性表达,而在低分化结直肠癌细胞核,细胞膜及细胞浆中可见二者的阳性表达。 结论Stathmin及Cathepsin B可能是判断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分级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Stathmin和Cathepsin B在人结直肠癌组织及其转移灶中的差异表达,探讨Stathmin和Cathepsin B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158例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及64例相应转移灶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Cathepsin B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Stathmin蛋白及Cathepsin 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其转移灶中均高表达;高分化结直肠癌样本中Stathmin蛋白及Cathepsin B蛋白在细胞膜或细胞浆阳性表达,而在低分化结直肠癌细胞核,细胞膜及细胞浆中可见二者的阳性表达。 结论Stathmin及Cathepsin B可能是判断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分级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结肠成像联合MRI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到2017年11月海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探查及术后病理检查,分析患者的低剂量CT结肠成像及MRI影像特征,比较低剂量CT结肠成像、MRI及二者联合检查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60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结直肠癌患者52例(86. 67%),良性病变8例(13. 33%)。低剂量CT结肠成像联合MRI检测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最高(kappa=0. 932,P 0. 05)。低剂量CT结肠成像联合MRI检查的敏感性(98. 08%)和阴性预测值(88. 89%)均高于两者单独检查,特异性(100%)和阳性预测值(100%)高于低剂量CT检查。低剂量CT结肠成像联合MRI对结直肠癌分期诊断的准确率(86. 27%)高于两者单独诊断,且kappa值为0. 807(P 0. 05),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高。结论低剂量CT结肠成像联合MRI检查,可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与病理诊断及分期的一致性高,可用于临床对结直肠癌开展的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临床与病理的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同时行肠镜及幽门螺旋杆菌血清学抗体检测的患者资料共460例,并分为结直肠息肉组、结直肠癌组、正常对照组,回顾性分析结直肠息肉的部位、大小、数量、病理类型;结直肠癌的部位、大小、分期、病理类型及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结直肠息肉组、结直肠癌组的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50.4%、58.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结直肠息肉组复发患者H.pylori感染率高于初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中,按照不同部位、大小、数量、病理类型分亚组,各亚组之间H.pylori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6例结直肠癌患者中,H.pylori感染在不同部位、大小、分期、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H.pylori感染均是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pylori感染增加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的风险,且是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但H.pylori感染与结直肠息肉的部位、大小、数量、病理类型以及与结直肠癌的部位、大小、分期、病理类型均无关。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3):110-115
结直肠癌患者容易出现肝转移,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是目前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唯一方法.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转移病灶的手术进展情况:包括通过新辅助化疗或分阶段肝切除等方法提高肝转移病灶的手术切除率、肝转移灶切缘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腹腔镜下肝转移灶切除的影响及优势,肝移植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应用等.本文旨在结合结直肠肝转移的手术进展和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手助腹腔镜技术(HALS)对27例结直肠癌患者行结直肠癌根治术. 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并发症及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90-26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出血50-200 mL,平均110 mL.术后患者疼痛轻,病理检查淋巴结清扫及切除范围满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4-60 h,平均28 h,住院时间3- 10 d,平均住院时间6.5 d,无近期复发及穿刺孔或切口种植. 结论: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具有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肿瘤根治彻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中国人散发性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的变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多重PCR方法检测105例散发性结直肠癌初诊患者微卫星状态,分析MSI结直肠癌潜在的相关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结果:105结直肠癌中,MSI检出率24.7%,其中MSI-H 14例(13.3%),MSI-L 12例(11.4%);队列中各位点突变率分别是D5S346(5.7%),BAT26(8.6%),BAT25(10.5%),D17S250(8.6%),D2S123(10.5%);MSI结直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情况与MSS结直肠癌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47,P=0.029),但在患者年龄、肿瘤位置、病理性质无显著临床意义(P>0.05).结论:MSI结直肠癌具有低分化癌多见,淋巴结转移少等特点,淋巴结转移少可能是MSI结直肠癌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TS),拓扑异构酶Ⅰ (TOPO-Ⅰ),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1(ERCC1)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1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S、TOPO-Ⅰ、ERCC1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S、TOPO-Ⅰ、ERCC1基因的低表达率分别为:70.3%(78/111),55.9% (62/111),77.5% (86/111);高表达率分别为29.7% (33/111),44.1% (49/111),22.5% (25/111).统计学分析表明,TS、TOPO-Ⅰ、ERCC1基因的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TS、TOPO-Ⅰ、ERCC1基因蛋白表达与患者肿瘤组织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而与其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提示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行相关基因蛋白表达产物的检测,对于制订合理的化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T2DM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二甲双胍对肿瘤分化程度及转移的影响.方法 检测研究对象FPG、血白蛋白(Alb)、BUN、血肌酐(Scr)、血尿酸(SUA)、TG、TC、HDL-C、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观察结直肠癌病理分级、结直肠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 结果 按照患者诊断结直肠癌时是否服用二甲双胍进行分组后发现,二甲双胍组低分化腺癌比例及远处转移率均低于无二甲双胍组(P<0.05). 结论 T2DM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口服二甲双胍降糖,其肿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