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灵  刘甚红 《新疆医学》2015,(3):330-332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中CK、CK-MB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39例,检测血清中的CK、CK-MB水平,并与正常人血清CK、CK-MB水平进行比较,经过治疗后再次检测血清中的CK、CK-MB;结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CK、CK-MB水平及CK-MB/CK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K、CK-MB水平以及CK-MB/CK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CK、CK-MB及CK-MB/CK较正常人偏高,提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可能存在明显的心肌损伤,可以作为诊断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年人代谢综合征并发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临床并存率较高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患者呼吸机治疗6个月前后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外周循环血代谢参数及腰围值等数据,并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得到了改善,患者中代谢综合征并存率由治疗前100%降到治疗后的20%,有显著临床意义,但代谢参数值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机治疗对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代谢综合征均有效,提示积极干预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同时也可治疗代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病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阻鼾器治疗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口腔科和呼吸科共同协作,对16例阻鼾器治疗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多导夜间睡眠监测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睡眠呼吸紊乱指标的变化。结果:①阻鼾器治疗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客观有效率为87.5%。②患者的主观症状明显改善,戴用矫正器后,AHI(即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次数)平均由37.62±25.42/h降至8.92±12.92/h;最低血氧饱和度由72.39±11.46%提高到82.15±9.08%。结论:经过一年的治疗观察,我们设计的阻鼾器,感觉舒适,无创伤,容易接受,对呼吸暂停综合征方面的治疗起到明显的推动。  相似文献   

4.
赵宪波 《吉林医学》2012,33(9):1870
目的:研究观察采用正压通气的方法对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54例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确诊患者,采用正压通气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呼吸暂停时间、呼吸紊乱次数、最长暂停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最大心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抽样患者治疗后的呼吸暂停时间、呼吸紊乱次数、最长暂停时间、最大心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的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正压通气的方法对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纯甲状腺激素治疗对甲减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呼吸睡眠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甲减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49例,给予单纯甲状腺激素治疗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呼吸睡眠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随着甲状腺功能、体重指数的好转,呼吸睡眠指标也随之好转(P<0.001)。结论:对于部分甲减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给予单纯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改善其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内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治疗内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方法以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的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以及平均呼吸暂停时间、最高SAO_2以及最低SAO_2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都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治疗之后,42例患者的嗜睡、记忆力减退等临床症状都得到改善。结论:对内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对于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有效改善,并减少了患者夜间出现呼吸暂停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住院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60例,都采用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经过观察,治疗后7天与治疗后1个月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组前(P0.05),AHI指数也明显低于治疗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因复杂,茶碱的应用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心脏移植患者伴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心脏移植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44岁,心脏移植术前诊断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心脏移植术后,长期服用环孢菌素A和泼尼松,近两年体质量明显增加并出现类库欣征样体征,经多导睡眠监测图(PSG)检查,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移植前后呼吸暂停的类型发生转变,国外也有类似报道。结论睡眠呼吸暂停是心脏移植的潜在危险因素,移植前后呼吸暂停的类型会发生转变,可能与移植前后心功能状态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成年人于连续 7h的睡眠时间内 ,至少有 30次呼吸暂停 ,每次暂停时间在10s以上。由上呼吸道阻塞病变引起的呼吸暂停综合征则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 临床资料我院自 2 0 0 2年 5月 2 0 0 3年 5月共监测 118例患者 ,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87例 ,手术治疗5 2例 ,非手术治疗 35例。2 症状多数患者晨起头痛、困倦 ,平时易疲劳、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由于夜间频繁呼吸暂停 ,致使患者心率紊乱 ,易出现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继发症状 ,以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病症等。3 检查及治疗认真检查鼻腔及咽部 ,利…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形式,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确诊后主要通过手术治疗,而手术前需要确定手术平面,有针对性地手术。影像学检查设备及后处理技术发展迅速,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阻塞平面的诊断中应用广泛。该文介绍X线、CT、磁共振成像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阻塞平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并评价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杨蓉 《当代医学》2021,27(19):34-36
目的 探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及睡眠监测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气及睡眠检测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H值、PaO2、TST、SpO2Low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AHI、A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提升慢阻肺合并阻塞性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患者的通气质量,有效纠正高碳酸血症与低氧血症,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探讨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 G)整夜监测86例临床患者的睡眠状况以确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 Pa P)治疗,对患者实施护理、健康宣教指导等。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大多恢复良好,嗜睡、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现象等各种症状多消失或缓解。结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其睡眠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3.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保护作用尚不清楚。来自于普通人群的单纯打鼾者、未经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接受CPAP治疗的患者以及健康受试者纳入本试验,对其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一家睡眠诊所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单纯打鼾者和基于人群的健康男性进行研究,年龄、体重指数与未经治疗的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相匹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表现由多导睡眠记录仪检测,根据睡眠时呼吸暂停和呼吸过浅每小时的平均次…  相似文献   

14.
王文光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385-3386
目的探讨压膜式阻鼾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予以压膜式阻鼾器治疗,对患者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4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患者治疗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小,平均呼吸暂停时间、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最低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膜式阻鼾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指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余洪强  王琛  单莉英 《黑龙江医学》2004,28(12):904-905
目的 对防鼾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对 9例确诊OSAS的患者佩戴防鼾器治疗 ,通过夜间多导睡眠仪图观察治疗后效果。结果 夜间多导睡眠仪图显示低通气指数 (HI)、呼吸暂停指数 (AI)和呼吸紊乱指数 (AHI)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防鼾器对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索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简便方法。方法:采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结果:应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消除患者的呼吸暂停,改善临床症状。结论: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有效、可靠、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曾志勇  刘宏 《当代医学》2010,16(21):14-1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2008年间我院收治的60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同时行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及冠状动脉造影、CT检查,所有病人行低浓度氧疗及经鼻持续正压通气,针对所患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及患者白天嗜睡情况。结果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组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组脑卒中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给予氧疗后患者白天嗜睡症状及心脑血管症状明显减轻。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应用鼻腔扩容术加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15例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给予鼻腔扩容术加腭咽成形术联合治疗,分析其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时治疗总有效率保持为100%,1年时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患者的AHI指数及LSaO2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总体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7%,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无实质性损害。结论:鼻腔扩容术联合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近远期疗效均较满意,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9.
《北京医学》2012,34(1)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伴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类型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总结北京安贞医院2005年3月1例心脏移植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本例为男性,44岁,心脏移植术前诊断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心脏移植术后,长期服用环孢菌素A和泼尼松,体重增加明显并出现类库欣征样体征,经多导睡眠监测图(PSG)检查,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移植前后呼吸暂停的类型发生转变,国外也有类似报道.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是心脏移植的潜在危险因素,移植前后呼吸暂停的类型会发生转变,可能与移植前后心功能状态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监测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62例有潜在睡眠呼吸障碍的患者,采用多导睡眠仪监测的实践,总结了监测中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监测结果单纯打鼾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37例,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低通气与阻塞性)16例,2例因监测中病情变化中止监测,转送病房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做好监测前的指导、监测中密切观察监测指标是减少患者危险因素及顺利完成监测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