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6—二磷酸果糖对内毒素休克犬TNF,MDA,SO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对内毒素休克犬血浆TNF,MDA水平和RBC-SOD活性的影响,为FDP治疗ET休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2只犬随机分成两组,内毒素休克组和内毒素休克1,6-二磷酸果糖治疗组,每组6例,外周静脉注射灭活大肠杆菌30分钟、90分钟后、FDP组输入7.5%FDP375mg/kg,ET组输入等容量平衡盐液。注ET前及注后2、4、6、8小时测CO及血浆TNF、MDA水平和RBC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亲和免疫吸附与大孔树脂吸附清除循环TNF-α对内毒素休克运动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新西兰白兔为实验动物,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分别通过免疫吸附与大孔树脂吸附清除循环TNF-αM,观察血浆TNF-α的动态变化、清除效率以及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免疫吸附较大孔树脂吸附清除效率高,血浆TNF-α水平明显降低,成活率显著提高。结论 免疫吸附治疗内毒素休克较大孔树脂吸附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黄芪对胆道梗阻后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胆道梗阻后心肌损害及黄芪(AM)的保护作用。方法:动脉观测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T-BiI、TBA、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取左室心肌行光电镜检查,应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法,定位TNFα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胆道梗阻后,血清T-BiI、TBA、ET、TNFα水平逐渐升高,心肌组织MDA含量逐渐升高,SOD逐渐减少;各AM治疗且与同时相梗阻组比较,血清ET、TNFα、心肌组织MDA含量减少,SOD含量升高;心肌组织MDA含量与血清TNFα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光电镜下可见随胆道梗阻时间延长,心肌组织细胞损害加重,各AM治疗组与同时相梗阻组比较组织细胞损害减轻。结论;AM通过对抗自由基损伤、内毒素血症、TNFα的综合作用,对胆道梗阻所致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
研究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内皮素1(ET-1)的作用及ET-1与梗阻性黄应时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方法用肝总管结扎法建立梗阻性黄疸(OJ)兔模型,偶氮显色法定量测定血内毒素含量,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1,生理记录仪和电磁血流计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肝动脉血流量(HABF)、门静脉血流量(PVBF)、门静脉压力(PVP)及内脏血管阻力(SAR)。结果OJ组血浆内毒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NC)组;血浆ET-1低于NC组。OJ组血浆内毒素与血浆ET-1含量呈负相关;OJ组血浆ET-1含量与MAP、HABF、PVBF及SAR呈正相关。结论梗阻性黄疽时血浆ET-1水平降低,内毒素血症不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ET-1,血浆ET-1水平下降在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和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位硝基精氨甲酯(L-NAME)对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40只大白兔按照Wiggers改良法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经股动脉放血至MAP30~35mmHg,维持120min,然后回输失血和等量的林格氏液,随机分为休克组(14只)、AG组(14只,复苏时静脉注射AG20mg/kg)、L-NAME组(12只,复苏时静脉注射L-NAME30mg/kg),观察休克前后血浆内毒素、TNFα、N 度的动脉变化、24h和48h存活率,48hx后留取肺、小肠、肝、肾组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动物失血性休克后,血浆内毒素、TNFα、NO水平明显高于休克前;AG组动物复苏后血浆内毒素、TNFα、NO的水平在失血性休克的病理发展过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蛙皮素和内毒素(LPS)制作大鼠重型急性胰腺炎(SP)模型,并观察中药大柴胡汤冲剂(DS)和前列腺素E1(PGE1)对本实验性胰腺炎的作用。观察指标包括血清GPT、GOT、淀粉酶、TNF-α;肝脏和胰腺血流及病理学检查;24小时生存率。结果,急性胰腺炎对照组生存率为55.6%,DS组为76.5%(P〈0.05vs对照组),PGE1组为75%。用DS和PGE1能明显降低血清GPT、GOT、N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口服思密达对重度失血性休克预后的影响。方法 经股动脉放血制作兔失血性休克模型,分为休克组、思密达组(休克前经胃管注入思密达),观察休克前后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水平的动态变化及24、48小时的存活率。结果 休克组休克后血浆TNFα、IL-6、NO水平明显高于休克前(P〈0.01);与休克组比较,思密达组动态休克后血浆上述物质水平时显  相似文献   

8.
严重烧伤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并发症的关系张飙杨奕王彦海田阳王景华田兆杰我们检测了烧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以分析它们与烧伤严重程度、烧伤后低血容量休克、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  相似文献   

9.
醋酸盐和无醋酸碳酸氢盐血透病人外周血IL-6、TNF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肖申,季大玺,季曙明,胡维新CHANGESOFIL-6、TNFANDLYMPHOCYTESUBGROONHEMODIALYSISPATIENTSWITHORWITHOUTACET...  相似文献   

10.
家兔创伤休克后血浆内毒素,TNF和IL—6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创伤休克对内毒素移位的影响及其与TNF、IL-6产生的关系。方法:选用家兔16只,随机分为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Ⅰ组)和单纯失血性休克组(Ⅱ组),采用鲎试验基质显色法,ELISA和细胞生物测定法分别测定血浆内毒素、TNF和IL-6水平。结果:休克1.5小时,Ⅰ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即明显高于伤前,至复苏后0.5小时达峰值,复苏后1小时仍明显高于伤前。休克后Ⅰ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Ⅱ组;休克及复苏后,血浆TNF、IL-6水平也先后显著升高,其中TNF升高较早,Ⅰ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Ⅱ组;相关分析表明,创伤休克后血浆TNF、IL-6均值分别与血浆内毒素均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创伤休克可导致明显的内毒素血症及TNF、IL-6等细胞因子过量产生,且较单纯休克时明显,创伤后细胞因子产生与内毒素移位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蛙皮素(Caerulein)和内毒素(LPS)制作大鼠重型急性胰腺炎(SP)模型,并观察中药大柴胡汤冲剂(DS)和前列腺素E1(PGE1)对本实验性胰腺炎的作用。观察指标包括血清GPT、GOT、淀粉酶、TNF-α;肝脏和胰腺血流及病理学检查;24小时生存率。结果,急性胰腺炎对照组生存率为55.6%,DS组为76.5%(P<0.05vs对照组),PGE1组为75%。用DS和PGE1能明显降低血清GPT、GOT、TNF-α和淀粉酶水平,并促进肝脏和胰腺的血流。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这些发现提示DS和PGE1对大鼠感染性重性胰腺炎模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两者的作用机理相似,并有一些不同之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12只犬随机分为两组:内毒素休克组(ET),内毒素休克治疗组(FDP组)。麻醉后机械通气,分别插入动脉导管及 Swan-Ganz漂浮导管并联接于 BSM-8301J/K生理记录仪。外周静脉注射灭活大肠杆菌(2.7×1012/kg)。30、90分钟后FDP经外周静脉输入375mg/kg。ET组输入等容量平衡盐液。注射ET前、后1至8小时测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注射ET前两组各项指标间无明显差异,注射后CI、MAP、PAMP、PCWP、SVI、LSWI明显低于注射前,且ET组呈进行性下降,而FDP组则逐渐回升至正常水平。8小时死亡率FDP组明显低于ET组。这说明FDP通过改善心功能、恢复血流动力学对ET休克有较好疗效,能显著延长ET休克犬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3.
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叶任高,张道友,李惠群,张翥,李幼姬,许乃贵ACUTERENALFAILURERESULTSFROMNEPHROTICSYNDROMEYeRengao;ZhangDaoyou;LiHutqun,etal.(Re-nalR...  相似文献   

14.
利多卡因对兔内毒素性肺损伤后早期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兔内毒素性肺损伤后早期的治疗效应。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ET)致病组、ET致病加利多卡因治疗组。分别用酶联免疫法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法测量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利多卡因治疗组于静注ET后3、5小时血浆和BALF中TNFα和MDA含量、肺湿干重比值、BALF中性粒细胞数、白蛋白、C3a、C5a均显著低于ET致病组。提示利多卡因抑制肺内补体激活和中性粒细胞在肺内聚集,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症介质释放。结论:利多卡因对内毒素性肺损伤后早期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核因子KB(NF-KB)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诱导的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单核/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检测NF-KB的DNA结合活性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观测细胞内p65的核转位,用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内 MCP-1及IKBα蛋白含量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10、25、50、100μg/ml)Ox-LDL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均可引起细胞NF-K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IKBα蛋白表达下降以及MCP-1蛋白表达增强,以50μg/ml刺激1h NF-KB活化及IKBα表达减弱最明显,作用24hMCP-1表达水平最高。NF-KB俯活化的同时伴有p65核转位。上述效应可被NF-K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所抑制。结论Ox-LDL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MCP-1是由NF-KB调控,NF-KB参与了脂质肾损害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与内皮素1(ET1) 、一氧化氮(NO) 等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96 例ASO 患者,采用密度梯度法检测循环内皮细胞计数(CEC),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ET1 、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血管紧张素Ⅱ(ATⅡ)、肿瘤坏死因子(TNF),采用酶联免疫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S)。采用Griss 法检测血浆NO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均存在高ET1、TXB2 、ATⅡ、粘附分子、CEC血症,存在低NO、CGRP、6KPGF1α血症,且以Ⅲ期病人最明显。结论 ASO 的发生发展同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密切相关,ET1、NO 等血管活性因子的检测有助于ASO发病机制的探讨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病(O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提取16例OA患者(OA组)5例对照者(非OA组)的关节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IL-1β,生物活性法(MTT法)检测TNF-α的水平。结果 在OA组关节滑液中,IL-1β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的TNF-α未能测出,而OA组TNF-α的检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承气颗粒剂和清胆灵对胆胰疾病所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对66例急腹症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内毒素血症期、SIRS和MODS患者分别按病种及APACHE-Ⅱ评分,分层随机分为综合安慰组和综合中药组,对后者根据病种使用大承气颗粒剂或清胆灵;动态观察血LPO、TNFα、IL-6、内毒素等的变化。结果:内毒素血症期,综合中药组第1dLPO及第3d内毒素降低,用清胆灵1d后LPO降低(P〈0.05),第3d有降低趋势;SIRS阶段,大承气颗粒剂或并用清胆灵于用药3、7d能显著降低急性胰腺炎或胆道感染伴结石者LPO、内毒素(P〈0.05),第3d大承气颗粒剂并清胆灵能降低胆道感染伴结石者IL-6、TNFα(P〈0.05);MODS阶段,大承气颗粒剂用药3、7d分别降低内毒素、TNFα(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9.
1,25(OH)_2D_3口服冲击治疗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陶立坚,池田,孙明OBSERVATIONONSHORT-TIMEEFFECTOFORAI.1,25(OH)_2,D_3PULSETHERAPYINHEMODIALYSISPATIEN...  相似文献   

20.
免疫吸附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对内毒素休克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免疫吸附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对内毒素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新西兰白兔内毒素休克模型,研究经抗TNF单克隆抗体亲和免疫吸附柱血液灌流对血压、肝、肾功能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血浆TNF水平迅速降低,动物血压及肝、肾功能显著改善,早期成活率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免疫吸附疗法清除循环TNF可能是一条治疗内毒素休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