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探讨刘向玲张子英杨捷作者单位:453100新乡医学院一附院眼科(刘向玲,张子英);新乡医学院法医教研室(杨捷)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国内外历来争议颇多,尤其对小度数(≤25△)的间歇性外斜视,持保守治疗的观点较多。本文...  相似文献   

2.
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0°~-15°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方式。

方法:观察我院2013-09/2014-09期间-10°~-15°间歇性外斜视(intermittent exotropia,IXT)手术的患者206例,术前均行视力、屈光状态、主导眼、主斜眼、单眼遮盖1h后33cm及6m三棱镜加遮盖法检查最大斜视度、同视机和Titmus立体视图查近立体视。其中,基本型132例,集合不足型61例(33cm和6m三棱镜加遮盖法检查>10~20者40例,>20者21例),分开过强型13例(33cm和6m三棱镜加遮盖法检查>10~20者7例,>20者6例)。手术方式:基本型132例分3组:52例行主斜眼(非主导眼)一退一截术(nondominant eye unilateral recess-resection,ndR& R),40例行主导眼一退一截术(dominant eye unilateral recess-resection,dR& R),40例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BLR-rec)。集合不足型和分开过强型33cm和6m斜视度相差>10~20的47例患者,均采用dR& R。集合不足型和分开过强型斜视度相差>20的27例患者,分别采用双眼内直肌缩短术(bilateral medial rectus amputation,BMR-amp)和BLR-rec。术后随访1、6、12、24mo,观察术后正位率、欠矫及过矫情况,对各型组内和组间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和评价。观察-10°~-15° IXT的临床特征、手术前后同视机及立体视的变化。

结果:所有206例-10°~-15° IXT患者的临床特征:年龄集中在5~12岁,主斜眼为左眼且多为裸眼视力较差眼,双眼屈光状态以单纯近视、散光和屈光参差多见,基本型为最常见类型,斜视度以>40~60者为多,可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视机三级功能和近立体视。手术方式的比较:(1)基本型132例比较:在术后12mo和24mo,ndR& R组和dR& R组与BLR-rec组正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集合不足型两组术后正位率在1、6、12、24m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开过强型两组手术疗效确切。基本型和集合不足型ndR& R组术后6、12、24mo正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随访中,同视机和近立体视得到部分改善。

结论:-10°~-15° IXT患者临床特征明显,应根据具体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手术治疗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和立体视的建立,成人外斜手术可改善外观,减轻视疲劳。206例患者中,采用等量或不等量dR& R治疗各型-10°~-15° IXT手术效果明确; 33cm和6m斜视度相差>20的集合不足型和分开过强型-15°~-20° IXT,采用BMR-amp和BLR-rec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度数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郑树锋  王建明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2):2407-2410
目的:比较单眼外直肌后退术与单眼小量外直肌后退联合小量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小度数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对73例小度数(斜视度-15~-30PD)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病例分为A,B两组,A组行单眼外直肌后退术,B组行单眼小量外直肌后退联合小量内直肌缩短术。术后随访6mo,对两组的眼位,双眼单视功能(同时视、融合功能、远近立体视功能)分别进行观察和分析,比较两组术后正位率、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率、欠矫及过矫发生率;比较年龄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率间的关系。结果:术后随访6mo,眼位正位率,B组明显高于A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mo,双眼同时视:两组同时视功能均基本恢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mo,双眼融合功能,远、近立体视功能恢复率B组均明显高于A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mo,年龄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率间差异:4~12岁组双眼融合功能,远、近立体视功能恢复率高于13~30岁组,两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眼小量外直肌后退联合小量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小度数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眼位正位率、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率均优于单眼外直肌后退术;早期手术更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37例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患者经1~3a的治疗观察,按弱视的程度、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注视性质与疗效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经统计学分析各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是76%,治愈率是22%,31%的患儿恢复了立体视,治疗的有效率与弱视的程度,不同年龄组无相关性,与不同的注视性质有关(P<0.05)。结论:不同程度及不同年龄的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是有治疗的可行性,但要提高治愈率还需要更深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行遮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8月至2015年9月因各种原因未能手术或不适合手术的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4例。A组行遮盖治疗,B组未采取任何治疗,随访观察两组的眼位变化、单眼抑制、立体视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a、2a,A组的斜视度(三棱镜+马氏杆+遮盖)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a后,两组的斜视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有1例发生复视,B组中有2例发生复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P>0.05);A组中出现单眼抑制、立体视下降患者分别为2例、2例,B组分别为4例、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7、1.97,均为P<0.05)。结论 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行遮盖治疗较保守观察治疗对患者更为有利,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林珊  许泽骏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5):1000-1001
目的:观察水平肌肉移位术对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的矫正效果。 方法:总结7例9眼间歇性外斜视伴小度数垂直斜视的病例,手术矫正水平斜视的同时,对水平肌肉止端垂直移位,矫正并存的小度数垂直斜视;术后随访3~18(平均6)mo,观察其疗效。 结果:水平斜视矫正的同时,垂直眼位也得到满意矫正,5例7眼患者垂直眼位消失,1例1眼患者术后由R/L8变成R/L2,1例1眼患者术后由原来R/L6变成L/R2。随访期间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医源性A-V现象,无复视,无代偿头位。 结论:在解决水平斜的同时进行水平肌肉垂直移位可兼顾到小度数垂直斜的矫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的临床特点,手术设计和手术技巧。方法分析30例58只眼的临床疗效,此30例患者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角膜映光法测量33cm和5m处矫正状态及上下转25°斜视角,同视机检查三级功能,根据不同的斜视度及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手术量。术后观察眼位及视觉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术后正位率93.3%。术前有中心融合14.32%,术后有中心融合63.11%,术后较术前立体视锐度提高者占53.24%。无一例出血感染、眼前段缺血等并发症。结论共同性外斜视详细的术前检查、恰当的手术设计、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手术效果良好,有助于双眼视功能恢复和满足美容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外直肌超常量后徒治疗大度数外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大度数外斜视的效果。方法 对 3 6例 ( 72只眼 )大于 2 5°的共转性外斜视患者施行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 8~ 14mm ,加或不加内直肌缩短 ,随访 6个月~ 2年。结果 术后眼位 ,2 9例正位 ,5例欠矫 ,2例过矫。 3 2只眼外转不足 2~ 4mm。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便快捷 ,损伤小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大度数外斜视的效果.方法对36例(72只眼)大于25°的共转性外斜视患者施行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8~¨mm,加或不加内直肌缩短,随访6个月~2年.结果术后眼位,29例正位,5例欠矫,2例过矫.32只眼外转不足2~4mm.结论该手术操作简便快捷,损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外斜视的治疗一般采用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或二者联合手术,但常规的手术量矫正的外斜度数有限,对大度数外斜常需在双眼多条肌肉上手术。我们对32例大度数的共转性外斜视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外斜视的治疗一般采用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或二者联合手术,但常规的手术量矫正的外斜度数有限,对大度数外斜常需在双眼多条肌肉上手术.手术效果很难令人满意。笔者对32例大度数的共转性外斜视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改良的外斜视矫正手术治疗儿童小度数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 31例视近斜视度在20△ ~ 30△的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行改良的外斜视矫正手术,分别观察手术前后视远和视近的斜视度、视远和视近的斜视度的差值、术后的正位率、A-V型斜视、眼球运动以及立体视的变化.随访时间6~ 12个月.结果 术后视...  相似文献   

13.
连续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连续性外斜视的发病因素及手术治疗。方法对在我市眼科医院眼肌科住院的28例连续性外斜视的病人施行手术治疗,并就其发病因素及手术疗效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结果内斜视的发病年龄、伴垂直性眼位偏斜、弱视、调节性集合功能减弱和双眼视功能不良等是形成连续性外斜视的重要因素。外斜视矫正的效果与术中手术量大小、术前斜视角、手术方式、术中眼位矫正情况等因素有关。术后双眼视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1.内斜视术前应充分考虑到眼位不稳因素,并积极治疗。2.内斜术后应该进行长期的随访,并根据眼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眼镜度数。3.单纯内直肌复位眼位回退明显,外直肌后徙联合后徙的内直肌前移是治疗连续性外斜视的有效方法。4.术中5~10PD小度数过矫可提高术后的正位率。5.手术矫正外斜视有利于双眼视恢复。  相似文献   

14.
间歇性外斜视是由外隐斜过渡到外斜视的中间型,也称外隐斜非代偿期。外隐斜发展成为间歇性外斜视者,只是少数。成年人除有头痛、视力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外,常有间歇性复视,也有被他人发现有时出现眼位偏斜。这种早期患者,如果抓紧时机行手术治疗,多可恢复双眼单视。例1 陈××男9岁住院号  相似文献   

15.
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494例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术后随访近期(1周)正位率(±5°)为81.78%;远期(≥6周)为81.14%。双眼视功能恢复率是近期45.48%,远期39.63%。以术后正位的404例计算手术量,平均每毫米矫正2.01°。讨论了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手术量、评价标准和远期疗效的界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手术时机、手术过 矫等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 手术年龄愈小,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愈好,手术轻度过矫对眼位正位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建议对≥20△,有斜视症状的间歇性外斜视应早期手术,可重建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7.
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手术时机,手术过矫等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 手术年龄愈小,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愈好,结论 建议≥20△的间歇性外斜视病人应早期手术,有利于重建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8.
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494例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术后随访近期(1周)正位率(±5°)为81.78%;远期(≥6周)为81.14%。双眼视功能恢复率是近期45.48%,远期39.63%。以术后正位的404例计算手术量,平均每毫米矫正2.01°。讨论了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手术量、评价标准和远期的界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对9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年龄、术式、斜视类型、融合功能分组进行研究并观察疗效。结果96例随访6月-3年,正位77例(80.21%), 外斜18例(18.75%),内斜1例(1.04%),眼位正位率与年龄、术式、斜视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术前融合机能有关(p<0.05)。结论术前融合功能对术后眼位影响较大,早期手术及同视机训练可获得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20.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是儿童最常见的外斜视。起病较早,发病年龄通常为6月龄~ 4岁。与其他类型的斜视不同,间歇性外斜视的儿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可维持正常眼位和双眼视功能,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干预时机及治疗方式对临床医师是个挑战,同时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效果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旨在对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简要介绍,为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