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彤  岑坚  王蔼明  姜文  杜昕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54-55,58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及妊娠结局,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4例晚期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给予泼尼松、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其疗效,并与正常对照组54例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0例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均得到有效控制,所有患者分娩前2周,血小板计数(PLT)均〉30×10^9/L。观察组患者的町、APTI、PLT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胎儿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刮宫产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有9例产后出血、7例阴道壁血肿,对照组产后有2例产后出血、1例阴道壁血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PLT〈100×10^9/L7例,对照组0例。两组均无新生儿颅内出血、窒息及死亡出现。结论晚期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母儿的妊娠结局有影响,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根据产前血小板的计数情况及有无出血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刘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063-1064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治疗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Hp感染率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对照组Hp阳性率为26.7%,观察组治疗后Hp阳性率为33.3%,显著低于观察组治疗前的65.0%;对照组的血小板为(179.4±33.1)×10^9,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为(136.5±20.4)×10^9,显著高于观察组治疗前的(20.8±9.7)×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P是一种免疫异常的血小板减少症,其发病与Hp感染关系密切,对初诊的ITP患者,建议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正规抗Hp治疗。  相似文献   

3.
徐文艳  任敏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100-100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60例均为我院血液科2003—2007年住院患者,符合急性ITP诊断标准,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16~50岁,病程平均4.5天,临床表现均有皮肤瘀点瘀斑,注射部位出血不止,鼻出血23例,牙龈出血15例,消化道出血5例。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PLT〈50×10^9/L,其中PLT〈10×10^9/L28例,最少4×10^9/L。56例做骨髓穿刺检查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像,产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其中36例巨核细胞总数增多,20例巨核细胞总数正常。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之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血小板计数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自拟中药方剂加丙种球蛋白和激素冲击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例。结果:一周后33例病儿出血症状均控制,18例(54.55%)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15例(45.45%)血小板计数在50×10 g/L-100×10g/L;15天疗效评定33例均为进步;2个月时疗效评定33例均为良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冲击和常规泼尼松口服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57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例采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对照组28例用泼尼松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反应率分别为86.2%和7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反应率分别为60.0%和32.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长期反应好,用药时间短,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罗贞 《吉林医学》2011,(21):4384-4384
目的:观察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IVIG,比较两组血小板的指标上升至100×109/L的时间及止血的时间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小板上升时间、止血时间及临床疗效均优于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IVIG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疗效显著,能迅速提升血小板,改善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近期疗效。方法36例重症111P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大剂量400mg/kg·d^-1,中剂量200mg/kg·d^-1,静脉滴注5d。联合地塞米松10mg/d。观察临床出血症状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近期有效率相近,治疗后出血症状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升至≥50×10^9/L时间,达到峰值的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疗效基本相似,中剂量丙种球蛋白相对安全并明显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7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在地塞米松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计数变化、维持正常计数时间、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出血控制时间、用药后血小板上升速度及血小板升至正常后持续时间、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能够快速提高血小板水平,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殷平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120-120
目的:观察江南卷柏片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予以地塞米松1.5mg/(kg&#183;日),连用5天后改强的松每日1.0mg/kg,顿服,总疗程4~6周;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江南卷柏片口服,5—6片/次,3次/日,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小板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江南卷柏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较单纯应用地塞米松能够更快地提升血小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儿急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8例小儿急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常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低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Plt(286.12±50.36×10~9/L)、PCT(3.71±1.13%)、MPV(10.36±1.96fL)、PDW(21.31±5.2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lt(245.69±49.32×10~9/L)、PCT(2.63±0.79%)、MPV(8.69±1.75fL)、PDW(18.16±5.18%)],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与对照组(7.1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急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治疗方案,有助于尽快改善患儿血小板参数和出血情况,并提升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给予观察组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血小板恢复时间,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急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PLT计数、MPV和P-LCR。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MPV、PLT计数、P-LCR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显著提高患儿血小板计数、改善血小板参数,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19例使用巨和粒皮下注射1.5mg/d,连用5~12d;B组(空白对照组)17例只使用一般补血和提升血小板计数的普通药物。每周观察巨和粒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连续观察3周。结果:化疗结束后A组血小板计数[(42.00±12.29)×10^9/L]明显低于化疗前[(192.00±73.56)×10^9/L](P〈0.05),B组血小板计数[(44.58±11.74)×10^9/L]亦明显低于化疗前[(203.37±75.28)×10^9/L(P〈0.05)。A组治疗1周和2周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的比例(42.11%、100.00%)均明显高于B组(0、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19例患者未出现明显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论: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4.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度ITP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静滴丙种球蛋白400mg/(kg&;#183;d),连用5d,同时静滴地塞米松1.5mg/(kg&;#183;d),连用5d,第5天起口服强的松2mg/(kg&;#183;d)。地塞米松组静滴地塞米松1.5mg/(kg&;#183;d),连用5d,第5天起口服强的松2mg/(kg&;#183;d)。结果:联合组、地塞米松组使血小板计数(PLT)≥50&;#215;10^9L的时间分别为(2.5&;#177;1.1)d,(5.1&;#177;1.2)d;PLT≥100&;#215;10^9/L的时间分别为(4.4&;#177;1.3)d,(7.8&;#177;1.5)d;达峰值时间分别为(6.9&;#177;1.2)d,(13.6&;#177;1.6)d,PLT的峰值分别为(310&;#177;102)&;#215;10^9/L.(160&;#177;62)&;#215;10^9/L。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度ITP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本科收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8例,其中5例确诊为难治性ITP,均经糖皮质激素、长春新碱、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而采用脾切除的办法治疗者的远期疗效。方法5例难治性ITP中男性1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42岁(22~63岁)病程最短1.5年,最长6年。5例病例术前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或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手术当天和术中酌情输注单采血小板1~2u。结果手术前5例病人血象:Hb133(115~145)g/L,WBC15.6(8.5~25.3)×10^9/L,Plt27(5~39)×10^9;手术后7~9d复查病人血象:Hb113(86—133)g/L,WBC16.7(9.4—23.7)×10^9,Pit430(310~575)×10^9;术后随访复查血象:Hb119(107~126)g/L,WBC11(7.5—14.1)×10^9,Plt297(193—366)×10^9。结论通过观察和对比该5例病人脾切除前后的血象变化,统计学有着显著意义。对于难治性ITP采用脾切除,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将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减少的346例样本,分为血小板数(80~100)×10^9/L组,(60-80)×10^9/L组,(40~60)×10^9/L组,(20-40)×10^9/L组,〈20×10^9/L组。以手工法分别计数血小板数,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血小板计数为(80~100)×10^9/L组,(60-80)×10^9/L组,共150例,全自动血液分析计数法、手工法二种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计数为(40~60)×10^9/L组,(20-40)×10^9/L组,〈20×10^9/L组,其中87%117例二种方法有极显著差异(P〈0.01),仪器法计数结果明显低于手工计数法,13%25例二种方法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EDTA盐抗凝静脉血、仪器法测定血小板数,计数偏低、特别是〈60×10^9/L时,需用手工法计数加以复核,并观察血小板质和量的变化,当仪器法与手工法结果悬殊特别大时,应考虑为假性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HIP)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围生期处理方法及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轻重不同采用糖皮质激素、血小板制剂、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其中,中期引产5例,阴道分娩13例,剖宫产14例,发生率为7.1%,胎死宫内1例。结论:糖皮质激素、血小板制剂、丙种球蛋白是治疗妊娠HIP并发ITP的有效方法,血小板计数<50×10^9/L应在血源充分的情况下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以及抗Hp治疗在IT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比较57例ITP患者和50例正常体检者Hp感染情况。并将ITP伴Hp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加升血小板药物)和非治疗组(单用升血小板药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数及缓解率情况。结果ITP组和正常对照组的U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6.6%(38/57)和44%(2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P<0.05)。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6例:非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3例,进步10例。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数分别为(23.6±15.4)×10^9/L和(96.2±15.9)×10^7L;非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数分别为(27.8±17.6)×10^9/L和1(61.6±33.3)×10VL。两组治疗后血小板数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Up感染阳性的ITP患者,根除Hp感染对ITP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大剂量单剂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常规剂量免疫球蛋白及地塞米松两种方法治疗儿童急性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血小板20×109/L,伴明显皮肤黏膜出血的36例重症ITP随机分成两组(A组、B组),每组18例。大剂量冲击治疗组(A组)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1g.kg-1.d-1,应用1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mg·kg-1.d-1,连用3d,第4天减量0.5mg·kg-1.d-1,连用2d。常规剂量治疗组(B组)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0.4g.kg-1.d-1,连用5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4 mg·kg-1.d-1,连用5d。两组均于第6天改为口服强的松1mg·kg-1.d-1。结果:A、B两组治疗后血小板上升至安全线30×109/L以上分别是(1.2±0.3)、(2.3±0.4)d;血小板上升至50×109/L以上分别是(2.1±0.4)、(3.2±0.5)d;血小板上升至100×109/L以上分别是(4.2±0.6)、(6.5±1.1)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单剂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冲击治疗重症ITP血小板上升更快,效果更好,费用较低,宜推广。  相似文献   

20.
吴玉英  施月秋  邬华 《广西医学》2010,32(3):319-32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病因和分娩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PT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处理的经验。结果病因: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9例(37.5%),妊娠期高血压5例(20.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37.5%),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1例(4.2%)。经阴道分娩1例(4.2%),剖宫产23例(95.8%)。发生产后出血7例(29.2%)。足月儿20例,早产儿4例,均存活。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至50×10^9/L以上,孕妇无症状,不需治疗;血小板低于50×10^9/L但无症状的孕妇,可行常规产科检查,孕妇孕期每2周1次监测血小板,若伴有黏膜出血或出血高危因素时应予激素治疗。于分娩、手术、麻醉前提升血小板,可防治产后大出血、新生儿出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