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86年1月~1997年6月,我们收治自发性气胸358例,其中124例(137例次)是置细导管-硅胶管排气使肺复张。现就硅胶管排气治疗自发性气胸124例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13例,女11例,男女之比为10.3∶1;平均年龄30.6岁,其中40岁以下89例(71.8%)。主要症状:胸痛75例(60.5%),胸闷63例(50.8%),咳嗽55例(44.4%),气急、呼吸困难38例(30.6%)。少数病人有喘息、咯脓痰、咯血等。肺部基础疾病分析:124例均经胸部X线检查,肺部无病变79例(63.7%),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7例(21.8%),肺结核9例(7.3%),肺炎3例(2.4%,含金黄色葡萄… 相似文献
3.
病例男,藏族,59岁,以"胸痛、呼吸困难21 d,上腹部剧痛伴呕血、黑便17 d"入院.患者2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未予以重视.17 d前觉上腹部疼痛,疼痛较剧,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亦未进食鱼虾类等硬质食物,伴呕血,非喷射状,次数较多,呕吐物为鲜血,后为咖啡渣样物,并含有类似脓性物,约300 ml,并伴有黑便,2次/d,量不详.患者有轻度头昏、胸闷、气紧、发热(最高38.5 ℃),轻度畏寒,无昏迷、四肢抽搐、无腹泻等不适. 相似文献
4.
1996年 1月以来 ,我们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 2 5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2 5例自发性气胸均符合诊断标准 ,其中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19~ 6 6岁 ,平均 43 8岁。其中 1例发生气胸 4次 ,5例发生 3次 ,14例发生 2次 ,初次发生 5例。 12例单纯上叶尖段肺大泡 ,3例中叶肺大泡 ,3例下叶肺大泡 ,7例多个肺叶多发性肺大泡。1 2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复合麻醉 ,取标准侧卧位 ,自腋下背阔肌前缘斜行向下至腋前线沿肋间作 10~ 12cm长皮肤切口 ,切开皮下组织 ,稍加游离背阔肌前缘并用拉钩将其向…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1998—05~2007—05共收治自发性气胸127例,现就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7例,男96例,女31例。年龄16~63岁,平均29.3岁。右侧气胸59例,左侧61例,双侧7例。主要症状为突发胸闷、气促,少数伴胸痛。首次发病67例,第2次发病52例,3次以上发病者8例,发病次数最多为5次。全部经x线胸部摄片或胸部CT扫描证实为自发性气胸。其中9例仅行胸腔穿刺治愈,余全部行胸腔闭式引流,其中67例行手术治疗.发病至手术时间为2~18d。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改良双孔胸腔镜在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96例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其中23例接受了改良双孔胸腔镜手术(改良组),73例接受了标准双孔或三孔胸腔镜手术(标准组);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置管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改良组和标准组的患者在手术时间[(50.0±4.1)vs(51.4±4.0), P=0.327]、术中出血量[(43.2±6.7)vs(46.4±6.9), P=0.058]、术后住院时间[(6.0±1.4)vs(6.6±1.4), P=0.122]、术后置管时间[(4.5±1.1)vs(4.8±1.1),P=0.377]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改良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标准组(P=0.002)。结论 相比标准胸腔镜,改良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切口更加美观、术后疼痛更小。 相似文献
8.
9.
重症自发性气胸58例 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自发性气胸病人呼吸困难严重 ,经胸腔闭式引流时间长 ,临床处理常较困难。 1990年 1月~ 1999年 12月 ,我们收治重症自发性气胸 5 8例 ,治疗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42例 ,女 16例 ,年龄 15~ 81岁 ,平均 5 8岁。发生于右侧 31例 ,左侧 2 5例 ,双侧 2例。 35例发病均与用力、咳嗽或剧烈活动有关 ,2 3例无明显诱因。临床表现为突然胸痛 ,呼吸困难。查体患侧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X线胸片示肺压缩 2 5 %~ 90 %。1 2 治疗方法与结果 全组均经锁骨中线第 2肋间或积气最高肋间 (局限性气胸 )置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5岁,歼教-5飞行大队长,飞行时间1800 h。1998年4月13日晨起伸腰时,突感胸痛、胸闷伴有刺激性干咳、气促。无发热、畏寒、咯血、盗汗等。当即摄胸片示:左侧气胸,左肺压缩2/3。入院检查:体温36.5℃,脉膊8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06/68 mm Hg 相似文献
11.
前言 在飞行人员中偶尔可见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对于那些与飞行或潜水职业有关的病人,由于有增加的继发于气压伤的复发危险,在首次发作后,外科手术常被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一例27岁女性机上服务员,由于急性呼吸困难伴左侧胸痛被送入院。胸部X光拍片显示左侧气胸。她说,症状开始于上一次飞行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讨胸腔内注射药物治疗气胸及治疗机制,用药适应症和最佳用药量.方法经过74例未经胸腔内注药,与90例经胸腔内注药的患者对比,经胸腔内注药治疗明显优于未注药者.结果动物实验证明:胸腔所用3组药物均无毒副作用,对肺的修复和胸膜粘连程度各有不同.在临床对创伤性气胸、青壮年初发气胸应使用肺组织修复快又不形成胸膜粘连的药物治疗.气胸反复发作,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应采用促使其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的药物治疗.结论.经胸腔用药者缩短了疗程且很少复发.形成胸膜粘连者未留下后遗症,也未见恶变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气胸是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疾病。该病发病突然,多无明显诱因,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休克。近年来,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部分病例可在首次发病后第1月内复发。若无有效预防措施,5年内的复发率,原发性自发气胸为28%,继发性气胸为43%。我院地处高原地区,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急症之一。最近的病例研究显示,由于病势凶险,如果处理不够及时,在尚未安置胸管前患者就有可能死亡。临床处理气胸的方法颇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就处理气胸的合理措施进行研究,以求改进治疗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5.
16.
肺癌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少见 ,易误诊为气胸 ,肺癌临床表现易被忽视。现将我院于 1995年 7月~ 2 0 0 1年 1月收治的 3例肺癌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诊断、治疗总结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 本组患者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4 1~70岁 ,右侧气胸 3例 ,左侧气胸 2例 ,最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 ,鳞癌 4例 ,腺癌 1例。均有咳嗽、咳痰史 ,其中 2例曾经患肺结核 ,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并且有气胸体征 ,考虑为自发性气胸、肺结核。X线胸片显示均为气胸 ,1例并发有胸腔积液。CT显示 3例为右中央型肺癌 ,1例右肺周围性肺癌 ,1例左肺周… 相似文献
17.
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气胸,最常见的气胸是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者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白行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原发性气胸患者无肺部疾病基础,多见于瘦高体型的青壮年,胸部CT可发现肺尖部胸膜下大泡或小囊泡,可能与先天性弹力纤维发育不良、肺泡壁弹性减退、细支气管慢性炎症有关。我校学生在体育课时发生气胸1例,此病例在我校建校50年中因大学生上体育课时掷铁饼而引发自发性气胸尚属首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临床军医杂志》2013,(9)
目的探讨老年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1994年9月—2011年3月外科治疗112例65岁以上老年自发性气胸,其中胸穿抽气4例,胸腔闭式引流术72例,胸腔镜手术36例。结果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72例,胸腔闭式引流带管时间585 d,平均14.02 d,治愈67例,带管出院5例。胸穿抽气4例,住院天数385 d,平均14.02 d,治愈67例,带管出院5例。胸穿抽气4例,住院天数37 d。均治愈出院。电视胸腔镜下手术36例,其中完全胸腔镜(VATS)手术2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15例。大疱切除27例,结扎或缝扎6例,肺减容术3例。手术时间307 d。均治愈出院。电视胸腔镜下手术36例,其中完全胸腔镜(VATS)手术2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15例。大疱切除27例,结扎或缝扎6例,肺减容术3例。手术时间3085 min,平均47 min,出血2085 min,平均47 min,出血20150 ml,平均35 ml。术后带管时间5150 ml,平均35 ml。术后带管时间522 d,平均10.14 d,术后住院时间822 d,平均10.14 d,术后住院时间824 d,平均11.44 d,术后持续漏气超过15 d 6例,带管时间1524 d,平均11.44 d,术后持续漏气超过15 d 6例,带管时间1524 d,无其他并发症,胸腔镜手术者均治愈出院。全组治愈107例,治愈率95.54%。无死亡。随访124 d,无其他并发症,胸腔镜手术者均治愈出院。全组治愈107例,治愈率95.54%。无死亡。随访15年,胸腔闭式引流组复发25例,胸腔镜手术组无复发。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老年自发性气胸应急抢救必要治疗方法,而胸腔镜手术治疗是首选有效治疗方法,奈维垫片应用可避免术后肺漏气,扩大手术适应证,缩短带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