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996年8月~2003年8月对15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人采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腔滑膜刨削、结节肿物取出术等镜下手术操作。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得到随访,该方法康复快,并发症少,随访复发率低。结论:对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治疗应以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术治疗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讨论关节镜下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方法:1987年6月以来共行关节镜下滑膜刨削术治疗21例,其中膝关节19例,腕和踝关节各1例。结果:无手术并发症,病人早期恢复良好。全部病例经过平均3年8个月随访,优良率为80.9%。局限型疗效好于弥漫型。复发3例,复发率14.3%,全部为弥漫型,再次手术亦有效。结论:关节镜术诊断和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了性滑膜炎均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局麻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初步观察局麻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06年7月采用局麻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共63例,77个膝关节的短期临床治疗结果。男11例,女52例;年龄38~71岁,平均56.5岁。选择性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包括刨削增生肥厚的滑膜组织、修平退变剥脱的软骨创面,切除或修整破裂的半月板、取出游离体和磨削骨性阻挡。63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1年,随访内容包括JOA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结果]JOA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手术前41分增加到术后78分。患者主观评定优40.2%,良36.3%,可15.6%,差7.8%,优良率为76.6%。[结论]局麻关节镜下选择性有限关节清理术创伤小,可有效解除临床症状,改善功能,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6例膝关节弥漫型PVNS患者均行关节镜下滑膜全切除术。术前国际膝关节砰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36.8±4,6)分,Lysholm膝关竹功能评分为(31.7±5.6)分?结果术后均获随访,平均38(13~61)个月。1例患者术后22月复发,再次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IKDC膝关市功能主观评分为(55.6±3.2)分,Lyshohn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8.5±7.2)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通过不同天节镜入路,成用刨削器结合等离子汽化技术能够完成膝关节弥漫掣PVNS的滑膜彻底切除,术后近期复发率低,且关节镜下手术具有损伤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的疗效。方法在2004年5月.2006年1月对50例患者(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8岁)行关节镜外科治疗:关节镜下有限清理包括刨削增生肥厚的滑膜组织,清理关节软骨剥脱区创面和软骨碎片,切除破裂的半月板,取出游离体和磨削骨赘。结果关节镜下选择性、有限化的关节清理术创伤轻和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随访3个月~1年,术后优良率达80.0%。结论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弥漫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切除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06年11月,对17例睬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采用标准膝前内、外侧入路并辅以髌上外侧入路行关节镜下膝前间室滑膜全切,后内、外侧入路行膝后间室滑膜全切,并用射频治疗仪辅助清理十字韧带、关节软骨和半月板表面的滑膜,电凝止血。结果本组17例,4例流动人口失去联系,13例获得14-33个月,平均21.6个月随访。术后2个月,2例有轻度疼痛,2例有轻度肿胀,1例关节置换术后及1例开放手术后复发患者膝关节屈曲小于120°。术后1年,13例均无肿胀及积液,3例有轻度疼痛,2例膝关节屈曲仍小于120°,但不影响日常生活。采用Lysholm评分方法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前Lysholm评分为(38.6±4.5)分。最后随访时,13例无一例复发,Lysholm评分为(87.3±5.6)分。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术后痛苦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关节黏连引起的功能障碍等优点,且术中病变滑膜切除彻底,术后不易复发。该术式早中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32例(44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镜检查,并在关节镜下行清理术。术后3个月及1年后复查,随访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膝关节疼痛缓解、肿胀减轻、功能改善。术后3个月复查,优良率达85%:经1年以上随访,优良率为72%,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疗效好且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8—2014-05诊治的42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行关节镜下滑膜清理,少数结节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需辅助小切口取出关节内肿物。结果术后随访1~72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1例膝关节轻度肿胀,3例有轻微疼痛,其余患者均无交锁、无肿痛,关节功能正常。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一种创伤小、治疗相对彻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文香  郝军  靳国强  王志伟 《中国骨伤》2007,20(12):815-817
目的:比较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常规切开滑膜切除与关节镜手术滑膜全切的术后效果,介绍关节镜下滑膜全切方法。方法:19例患者分2组治疗,常规切开组10例,年龄26~66岁,平均42岁;病程12~30个月,平均18个月;采用常规膝前入路,视野内滑膜全切。关节镜组9例,年龄15~58岁,平均39岁;病程15~36个月,平均21个月;采用常规前内上、前外上、前内下、前外下入路,再作后内、后外辅助入路及跨后纵隔入路。必要时辅助关节外小切口,将滑膜全切。结果:两组术后均经6~36个月随访,了解患膝活动度及功能情况。最后随访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均超过120°,切开组平均132.7°±3.1,°IKDC关节功能主观评分(80.8±4.9)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1.0±4.4)分。关节镜组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36.0°±3.5,°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82.9±5.0)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1.4±3.6)分。结论:关节镜组具有比常规切开组更多的优势,术后可早期锻炼,无切口裂开、不愈合等危险,切口感染、关节僵直等风险明显低。因此,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应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全切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2010年8月,收治各种原因导致的膝关节反复积液的患者共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2 ~64岁,平均36.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8.4个月.膝关节慢性感染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8例,膝关节滑膜结核3例,不明原因3例.所有患者行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全切术,在常规前内、前外入路的基础上,结合后内侧、后外侧及髌上外侧入路,6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采用跨后纵隔入路.术后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 ~ 46个月,平均30.5个月.2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手术24个月后膝关节肿胀复发,余患者关节肿胀消退,浮髌试验阴性.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由术前的(36.25 ±7.93)°增加到术后(120.00±13.20)°,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34.84 ±7.04)分提高到术后(85.00±5.75)分,优良率87.50%.[结论]通过关节镜技术能彻底切除膝关节滑膜,创伤小,能最大程度的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